乡村振兴背景条件下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国外食用菌菌棒处理方法

乡村振兴背景条件下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


1、乡村振兴背景条件下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


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的措施如下:



1、优化土地利用,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槐闭和气候条件,可以优信明圆化土地利用,采用山地菌业等技术,实现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进行食用菌的种植。



2、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菌农种植水平,加强对菌种和菌种材料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培训,提升菌农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有机肥料等经营技术的滑塌引进。



3、加强品牌和市场建设,针对西藏特产,提升食用菌品牌形象,推动品牌经济,并在全国市场上予以推广和销售,促使西藏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加强贸易合作,在开展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加强与国外市场的贸易合作,促进西藏食用菌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2、国外食用菌菌棒处理方法


食用菌菌棒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出菇的载体,菌棒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制作食用菌菌棒的方法目前有3种为熟料、生料、发酵料,发酵料制作食。



3、人工栽培食用菌对人身体建康有害吗?



1、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


金针菇又名朴菇、构菌、金钱菇、冬菇等,是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寒冷季节的1种小型伞菌。金针菇分布于世界各地,如中国、日本、西伯利亚、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野生金针菇在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各省均有分布。在自然界中常丛生于构树、桑树、枫树、柿树、槭树、榆树、拟赤杨等阔叶树的枯枝、埋木、树桩上。


金针菇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极为丰富,据日本报道,每百克干菇含粗蛋白31.23克(纯蛋白13.49克)粗脂肪5.78克,可溶性非含氮化合物52.07克,粗纤维3.34克,灰分7.58克.据上海工业食品研究所测定,每百克鲜菇中含水89.73克,蛋白质2.72克,脂肪0.13克,灰分0.83克,糖5.45克,粗纤维1.77克,铁0.22毫克,钙0.97毫克,磷1.48毫克,钠0.22毫克,镁0.31毫克,维生素C2.27毫克。据福建省农科院对金针菇氨基酸含量的分析,金针菇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每100克的干菇中氨基酸总量达20.9克,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量的44.5%,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分别高达1.02克和1.231克。能增强儿童的智力发育,国外称为"增智菇",金针菇中还含有朴菇素(FLAMMULIN),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瘤EC(AS)和肉瘤S-180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医学临床试验证明,金针菇可预防和治疗肝炎和胃肠溃疡、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具有抗癌作用。


我国和日本很早就有采食野生金针菇的习惯。据考证,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唐代韩谔《4时纂要》云:"3月种菌子,取烂楮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灌,令湿,3两日即生"。这种段木栽培方法,产量低,未能发展。1932年日本瓶栽金针菇获得成功,生产出高产优质的金针菇。60年代开姑,日本利用空调、自动化装置、实行工厂化瓶栽,年产量目前已达6万多吨,我国台湾省年产量达3千多吨。在国际市场上金针菇产量仅次于蘑菇、香菇,是位居第3的主要食用菌。3十年代,我国已开始瓶栽试验,但发展缓慢。1964年,福建3明真菌研究所,采集分离了许多金针菇的野生菌株,经过不断的驯化选育和栽培试验,于1979年选出了国内第1个定型的优良菌株--"3明1号",近年来,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及笠研单位、食用菌厂也时行菌株的分离驯化和引种,对栽培工艺、原料利用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基本上总结出利用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稻草等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工艺,实行商品化生产。金针菇的罐头产品,已由福建泉州罐头厂进行批量生产,并打入了国际市场。金针菇的干品也开始在国外试销。


金针菇栽培周期短,方法简便、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经济效益高,既适于家庭栽培又能进行工厂化生产,产品还可供出口创汇,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发展潜力很大的食用菌之1。我镇于1989年开始试种,现已初具规模。



2、 草 菇 草菇又名兰花菇


草菇也叫美味苞脚菇,闽粤1带称为杆菇,湖南浏阳1带叫麻菇。在中国草菇的人工栽培已有2百多年历史,国际上称之为“中国蘑菇”。


草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多雨季节生长在稻草堆上的1种食用菌。草菇的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诸省,据清朝道光2年(1882)出版的《广东通志》中的有关文字记载,我国广东韶关地区的南华寺和尚,当时已栽培和食用草菇了。按封建王朝的传统规定,各地的特珍产品,都要进贡朝庭。南华寺每年就以4箱的干草菇进献清皇宫。所以当时把草菇称为贡菇或南华菇。福建宁德2百多年前的地方县志中,也有关于草菇的文字记载。清代同治12年湖南浏阳县志卷37第十8页记载。“县西南刈麻后间生麻菌……”,我国草菇大面积栽培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台湾、香港等地。近年来北京、上海、河南、河北、山东等北方省、市也已进行人工栽培草菇,草菇面积逐年在扩大。大约在1932年至1935年间,华侨把栽培草菇的技术传入东南亚。目前除了中国,其他有华侨居住的国家,也有草菇栽培。东南亚大面积生产草菇的国家有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日本、南朝鲜以及非洲的尼日利亚和马达加斯加也有栽培。近年来欧、美大陆1些地区也已开始栽培草菇。


草菇不仅味道鲜美质地脆嫩,且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据福建农学院对草菇分析的结果是:蛋白质2。6%,还原糖1。66%,转化糖0。95%,水分92。39%,此外还有维生素C等。它所含的氨基酸就达到18种之多,其中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草菇全部具务。炎热夏季常食草菇有消暑去热的作用,特别是草菇含有1种异种蛋白,具有抗癌作用及增强有机体的免疫能力。人们对草菇及其他食用菌做为保护人类健康的美味食品有了进1步认识。因此,在国内外市场销量日增。


目前草菇的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但我国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因此草菇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3、 猴 头 菇 学名:Hericium erinaceus.别名:刺猬菌。


是1种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猴头属。因其子实体形关象猴头部而得名。是稀有的名贵食用菌。


猴头菇,喜潮湿、温和、空气流通的自然环境,适宜在18-20`C气温下生长。主要生长在阔叶树林或混交林在的硬质阔叶树干上。每年8-9月份阴雨季节,便会长出1个毛茸茸的猴头菌。子实体圆而厚,表面长刺、腹部为光滑的肉质块状体,新鲜时白色,干制后浅褐色或金黄色。直径约3.5-10厘米,个重0.5公斤左右。


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烟酸以及多肽、多糖类和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具有组织修复和增强细胞活力、滋补仉体的功效。“猴头菌片”可治疗消化道溃疡,预防癌症。猴头菇质脆嫩香醇,鲜美可口,是珍奇名贵的山珍。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发展猴头菇人工栽培生产有广阔的前景。



4、银 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


银耳是我国1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名贵胶质菌。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分析,每百克干银耳中含有粗蛋白5克、粗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9克、粗纤维2。6克、灰分3。1克、钙380毫克、磷250毫克、铁30。4毫克等,在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和酸性异多糖、有机磷、有机铁等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都是十分有益的。


银耳在蕴药用上是1种用途很广,药效较好的中药。我国历代的医学家认为银耳性平味甘,有“强精、补肾、润肺、生津、止咳、降火、润肠、益胃、补气、活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据张仁安《本草诗解药性注》中说:“此物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要品”。据《中国药物大辞典》中说;“本品入肺、脾、胃、肾、大肠5经,主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痰中带血,产后虚弱,肺热胃炎,大便闭结,便血”等疾病。据新近研究银耳含有酸性异多糖和中性异多糖。银耳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扶正固本的作用,对老年慢性去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有显著疗效。还能保护肝脏和提高机体对原子能辐射的防护能力,又无副作用。因此银耳历来用作防治各种疾病的良药。


银耳是1种野生菌类,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4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微、江苏、浙江、陕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地。其中以4川的通江银耳和福建的漳州雪耳最为著名。但过去银耳生产处于原始的半野生状态,靠大自然孢子传播接种,产量不高,数量有限,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银耳纯菌种分离和接种获得成功,不断改革栽培工艺,掌握银耳栽培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银耳从段森栽培发展瓶栽和塑料袋栽培,在群众中普遍推广,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人工栽培遍及全国各地。


银耳是我国1项重要的出口物资,畅销国内外市场,积极发展银耳生产,对繁荣市场,改善人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出口创汇,加速4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4、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技术的原理、技术?


从沧州市科协获悉,该市又有超细毛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冬枣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6个科研项目入选中国科协“海智计划”。至此,该市共有8个项目入选此计划。


2003年,中国科协发起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海外科技工作者可以为国引入科技项目,也可为国内基层科协和单位提供科技咨询。2005年,沧州市借助“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围绕本市产业布局、区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智”项目的可行性运作方式和专题立项工作,使“盐山县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抗重盐、耐海水植物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两个项目,入选“海智计划”项目。


在“海智计划”项目实施中,该市科协聘请“海智”专家为该项目进行科研与服务,组织由“海智”专家授课的专场培训、现场指导、项目服务工作,推动了当地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在“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技术”项目实施中,该市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8期,培训200多人次。在40个村建起高、中、低温室80个,实现了每棚2000至4000元的经济效益。



5、我国食用菌研究和栽培的前景怎么样?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和人工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解放以来,食用菌栽培业发展迅速。到1980年全国鲜菇产量已达10万吨左右,蘑菇罐头的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1位。香菇、毛柄金钱菌、草菇和银耳等在我国古农书中早有记载。我国香菇栽培的经验也很丰富,王祯《农书》中写道:“……取向阴地,择其所宜木,枫、楮、栲等伐倒,用斧碎砍成坎,以土覆压之。经年树朽,以蕈砍坐刂,匀布坝内,以蒿叶及土覆之。时用泔浇灌,越数时则以拯击树,谓之惊蕈。雨露之余,天气蒸暖,则蕈生矣,……采之讫,遗种在内,来年仍复发……”草菇在世界上只有东南亚各国有栽培,而东南亚各国的草菇又是由我国华侨传入的。1934年,马来亚人贝克,1950年,泰国人贾拉里查兰纳,都证实了这1点。因此草菇又名“中国蘑菇”。据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游中骥的考证,我国的草菇栽培始于18世纪前,距今约有200年历史。银耳是1新兴的栽培食用菌,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首先栽培的。我国的银耳栽培起源于4川省通江县。1960年在通江县清阳区挖掘出的石碑上记载,我国银耳栽培始于光绪2十年(公元1894年)。目前,世界上还只有我国大规模生产银耳。毛柄金钱菌又名构菌或冬菇,这是1种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菌。远在700多年前,元代的《农桑辑要》1书中已有关于构菌栽培的详细记载:“3月种菌子,取烂构(楮)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3两日即生。”“又法,畦中下烂粪,取构木长67寸截短锤碎,如种菜法,于畦中匀播,上盖水洗浇,长令润如,初有小菌子,抑把推之,明旦又出,亦推之,3度后出者甚大,即收食之,本自构木,食之不损人。”这是我国古农书中最早介绍的食用菌栽培法,也是世界上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历史记载。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食用菌利用的认识则为时更早。在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1书中,已经记载有木耳菹的制法,距今1400多年。又如东汉末年的我国最古老的1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了茯苓、木耳等真菌的药用价值,并详述了它们的产地和药性。该书距今已有1700余年之久。我国人民在野生菌的利用上也富有创造性。例如鹿化菌新鲜时剧毒,西洋人不敢食用。我国劳动人民则掌握了它的含毒规律,发现鹿花菌只是在鲜食时有毒,如能将它晒干,再用开水煮过后,其毒素就会消失,也就可食用了。又如竹荪,在国外也被列为毒菌,而我国人民则了解它的毒只在“笔头”(帽盖)部分,因此采菌时只要把那毒而粘臭的部分切去,这种“毒菌”也就变成美味的食用菌了。1958年,我国打破了栽培蘑菇必须用马粪的框框。当世界各国还在讨论是否能不用马粪来栽培蘑菇的时候,我国已用猪粪、牛粪等代用品来生产蘑菇了。目前食用菌栽培已遍及全球,我国已知的食用菌有200多种,发展食用菌生产前景广阔,并有丰富的栽培经验,大力发展这项栽培业,对于改善生活、增加收入、发展经济、扩大对外贸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6、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隶属于哪类和哪科


1般菌物分类是像香菇就是香菇属;平菇是侧耳属的,别名侧耳、北风菌、秀珍菇。据统计大规模栽培的平菇比较多。


目前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90余种,已进行较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有20余种,小规模区域性栽培的珍稀菇类也有十几种。生产出的产品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不同的栽培规模、生产模式与市场预定位,要求调查的范围和深度也不同。1般说来,栽培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企业或较大规模的推广计划,需做较大范围和较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较小规模的家庭式生产,调查范围及详细程度要小得多。


市场调查主要有:当地市场调查 这是1项基础性的工作。包括对当地市场已有的菇种、销售数量、产品形式、消费趋势、现有市售品的资源状况与价格等。通过调查分析,对市场容量及近期价格变化做出基本估计。如果栽培地距大中城市较远,交通运输不便,产品几乎完全就地销售,则对当地市场的调查就更为重要。


国内市场的调查 对于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企业或推广项目,这项调查是必需的。要想驾驭市场,必须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这包括全国各地的分类产量、加工方式与流通规律;本省、市、县的栽培品种、产量、上市规律和销量、价格情况;预定销售市场的人群对菇类产品的具体要求及消费规律等。


国外市场的调查 将产品市场预定位于出口的企业,必须进行此项调查。这主要通过外贸部门、海关和多年从事出口的企业。调查内容有菇种、数量、价格、加工要求、产品规格、质量要求、包装方式、进口国的消费习惯和进口商的信誉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