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工厂化 栽培技术,需 学习 掌握哪些技术?乡村振兴背景条件下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 工厂化 栽培技术,需 学习 掌握哪些技术?


1、食用菌 工厂化 栽培技术,需 学习 掌握哪些技术?


食用菌的生产流程主要分制种和栽培两个阶段


1.菌种的获得和选择标准


食用菌菌种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菌丝体粗壮、密集、洁白,呈棉毛状,有爬壁现象;菌丝体长满瓶,菌丝分布均匀1致,刚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小菇蕾。


2.培养料的选择、配方与处理


培养料的选择 培养料应就地取材,棉籽壳、玉米芯、棉秆粉、豆秆粉、锯木屑(阔叶树)、稻草、麦秆等均可采用,其中以棉籽壳最好。使用前,棉籽壳应在日光下晒1~2d,凡霉坏变质的均不能采用。


★培养料的配方 食用菌培养料的来源很广,主料与辅料的配法也多种多样。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可添加0.1%的多菌灵或托布津。生产上常用的配方有下列几种:


(1)杂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碳酸钙或石膏粉1%,水适量,pH。



2、乡村振兴背景条件下西藏如何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


高质量发展食用菌栽培的措施如下:
1、优化土地利用,结合西藏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可以优化土地利用,采用山地菌业等技术,实现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进行食用菌的种植。
2、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菌农种植水平,加强对菌种和菌种材料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科学种植技术培训,提升菌农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有机肥料等经营技术的引进。
3、加强品牌和市场建设,针对西藏特产,提升食用菌品牌形象,推动品牌经济,并在全国市场上予以推广和销售,促使西藏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加强贸易合作,在开展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加强与国外市场的贸易合作,促进西藏食用菌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3、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并确保菌种健壮、优质、抗病。


2. 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应及时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3. 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 pH 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



4、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仿野生栽培有区别吗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和仿野生栽培有区别。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工厂化栽培,仿野生栽培是家庭式生产模式。
1、工厂化栽培,但对设施条件要求较高,1般投资都在上千万元以上,因此发展有局限性,不宜大范围推广。
2、另1种是家庭式生产模式,主要以温室、大棚为栽培场所,菇房和生产设备相对比较简陋,散布在近郊各区,难以规模化生产,而且每亩菇棚投入需要5万元以上,大面积发展同样受限。
3、这两种固定设施的生产模式由于连年生产,容易造成环境恶化,杂菌丛生,病害加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防病用药还有造成产品污染、农药超标的危险。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