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牵网子、树下培厢子,种上野菌子,大赚红票子!”在绵阳市游仙区东宣乡鱼泉村,提起杨国春的羊肚菌,村民们喜欢用这句顺口溜来总结,因为大家都知道,村民老杨“试验田”里的羊肚菌今年卖了个好价钱。 创造环境保持“野味” 12月3日一大早,记者走进杨国春的羊肚菌种植基地,浓浓晨雾里,成片的速生黑派杨整齐而挺拔,碗口粗的树干上系满了遮阳网,像一床床宽大的黑色蚊帐,显得幽静而神秘。 “羊肚菌是一种野生珍贵菌,长于春末至秋初,大多长在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针叶阔叶林混交林中,由于它的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所以叫羊肚菌。是珍稀的食用药材两用真菌,以前还被收录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呢……”提起羊肚菌,杨国春如数家珍。 当地土生土长的杨国春对经济作物种植特别感兴趣。几年前他在东宣乡栽种芦笙成功后,又把目光盯在了珍稀菌种上。经过反复琢磨、试验,并分别利用麦地、林地、山坡地引种羊肚菌,他今年终于获得了成功。“相较之下,林下种植产出的羊肚菌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成本最低。” “网下罩着的就是羊肚菌了。”爬上一道土坎,老杨掀开网做的“门帘”,十几个当地村民正在林下劳作,一垄垄土厢规划有序,点了菌种的白色营养袋格外显眼。刚点上菌种的厢沟十分潮湿,四周牵起了灌溉水网,工人正在浇水增湿。 老杨介绍,最近几年已经有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先例了,比起野生菌,其产量虽高但品质却大打折扣。“充分创造其自然生长环境,图的就是一个"野味"。”老杨说,羊肚菌喜阴、爱潮,他利用承包的这片杨树林,在树干上结起遮阳网,在土厢上铺起稻草,目的是尽可能减少阳光,利用腐烂的树叶、稻草作有机底肥,既可节约成本,还能保持其生态品质。 两袋干菌卖了一万三 “羊肚菌是一种很珍贵的天然补品,它与冬虫夏草功能相同,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作用。”老杨说他看好的就是这东西物美价高。 “今年4月,菌子产出来后,我买来几斤猪脚,放了几朵菌子进去一起炖,一会儿药香味就出来了,左邻右舍闻到都跑来问,啥子好东西这么香哦?”老杨说,他将两筐采收的新鲜羊肚菌送到绵阳几家野生菌餐馆,很快就以220元/公斤的价格销售一空。“要是卖粮食,不晓得要拉多大一车呢!”老伴数着8000多元现金,说怎么也没想到两筐不起眼的菌子能卖这么多钱。 随行的乡长王科夸老杨是个有心人。原来,老杨为了增加销售路径,尝试利用育秧室作烤房,将剩下的羊肚菌烘干后保存起来,7月份直接送到成都蔬菜市场,没想到两塑料袋干巴巴的菌子一下就吸引了许多商贩的注意,察色、摸形、闻味……大家都夸这是个好东西。几经讨价还价,干菌子被商贩以2000元/公斤的高价收购,就这一次,老杨的两袋干菌就卖出了一万三的好价钱。 试种成功后,东宣乡积极鼓励杨国春利用该村120余亩已经成林的速生杨扩大种植规模,为减少投资成本,老杨找好合伙人,今年一次性建起了102亩的林下种植基地。 在去年一亩卖了
2、6万元的基础上,老杨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林下种植的鲜羊肚菌亩产能够达到250公斤,按批发价160元/公斤来计算,利润可达每亩
1、8万元,来年102亩羊肚菌产值有望达到400万元。“按我这个降低成本的经营模式算,来年180万元纯利润是可以的。” 老杨说他正在计划联手邻近一家蔬菜脱水企业,待明年鲜菌出来后,一部分现卖,一部分制成干品,以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每朵菌子就要值5块钱,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