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最新栽培技术

银耳是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银耳的栽培技术吧。

银耳最新栽培技术,第1图

一、银耳的栽培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

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快,很快覆盖斜面,并很快消耗养料,其后接上的银耳菌丝就不易生长。

若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同时接种在一支试管中,同样会出现银耳菌丝少、香灰菌丝数量多的缺陷。

因此,生产银耳母种(试管种)时一定要注意接种的先后,以及注意控制两者的比例。

(二)银耳及其“伴生菌”在可以人工种植的食药用中,属于这种类型的菌目前仅有银耳和金耳。它们子实体的形成,银耳除了要有纯银耳菌丝外,还必须有“伴生菌”即香灰菌的帮助;金耳除了要有纯金耳菌丝外,还必须有粗毛硬革菌的帮助,两者缺一不可。在一般条件下,银耳和金耳的纯菌丝体生长相当缓慢,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极弱,分别要依赖于香灰菌丝和粗毛硬革菌丝分解基质,提供它们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否则便不可能形成子实体。所以在扩繁银耳、金耳母种时,必须将两种相应的菌丝体,移接在同一培养基上进行混合培养。现以银耳为实例介绍两种菌丝混合制种技术:

1、斜面母种混接法

取纯银耳菌丝试管母种和新配制的PDA斜面试管各一支,连同接种器具一起放入接种室(箱)中,按无菌操作进行转接,即挑取米粒大小、带培养基菌种一块,移接于空白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加棉塞后置22-24℃下恒温培养6-8天。当银耳菌丝长至似绣球状如黄豆大小时,再连同香灰母种一起移入接种室(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在距银耳纯菌丝团约2厘米处,接入一小块香灰菌丝母种,培养2天在接种块上便可见到白色菌丝,7天左右即形成白毛团而覆盖银耳纯菌丝团,12-15天在白毛团的上方可见到有红、黄色水珠即为成功。

需要指出,用银耳与香灰菌的斜面混合母种扩接原种时,应切去斜面的前后端,只取其绣球状的银耳纯白菌丝及附近黑灰色的香灰菌丝用于转接。因此1支斜面母种只能接1瓶原种。

银耳最新栽培技术,第2图

2、瓶装木屑原种混接法

如果没有银耳纯菌丝,将银耳孢子培养出芽孢母种,再接入瓶装木屑培养基制成的香灰菌母种,混合培养而成。

根据接种需要量,按1支香灰斜面母种扩接12-15瓶木屑培养基的比例,将香灰菌母种试管和经灭菌的瓶装木屑培养基,以及接种用的器具,一起放入接种箱里,按无菌操作,用接种铲挑取黄豆大小的香灰菌母种一块,接入木屑培养基瓶中。接种完毕,移至24-26℃下培养,约经2天即可见到接种块上萌发白色菌丝。此后要隔天检查,发现杂菌及时检出剔除。一般培养11天左右,香灰菌丝可向培养基内延伸约3厘米,此时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灰褐色或黑褐色的分泌物,这表明香灰菌丝生长旺盛,应及时接入银耳芽孢母种。

按1:12-15的比例,取银耳芽孢母种试管和培养好的木屑培养基香灰菌母种;一起放入接种室(箱)中,按无菌操作,用无菌接种刀划破香灰菌丝表层,再用无菌接种铲挑取少量银耳芽孢,接入香灰菌丝体中。混合后将瓶移至23-25℃下培养,经10天左右即可见到银耳芽孢接种处生长浓白色菌丝。再培养18天左右即出现红、黄色水珠,25天左右便可观察到有扭结状子实体原基,说明培养成功。1瓶这样的木屑混合种可扩接30-40瓶原种(二级种)。

(三)种植种的生产根据原种生长的好坏,耳基大小,银耳菌丝“吃料”的深度,来决定每瓶原种应扩接的瓶数。为了保证质量,尽量控制在40-60瓶之内。如果原种能搅拌得很均匀,使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混合得很均匀,每瓶原种也可能接100-200瓶种植种。

银耳最新栽培技术,第3图

二、配制银耳培养料

银耳栽培培养料的常用原料有: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常用的培养料配方为:①棉籽壳85%,麦麸13%,石膏粉

1、5%,蔗糖0.5%;②棉籽壳8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76%、麦麸20%、石膏粉2%、蔗糖

1、3%、硫酸镁0.4%、尿素0.3%。

关于银耳栽培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文中所提到的栽培技术对大家有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栽培出自己种植的银耳。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