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食用菌菌种是指什么?

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1、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1、什么叫母种、原种及栽培种?


答: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通常将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或耳木、菇木基内菌丝体分离所得到的食用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转接的菌种称作母种,也称1级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原种,也叫2级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栽培种,或称生产用种,也叫3级种。



2、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菌种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
1、选择种菇:挑选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等栽培食用菌,以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纯化中的食用菌,采收后装入无菌纸袋内。



2、组织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先用酒精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手执菌柄,将菇撕成两半,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在菌盖、菌柄交界处挑取1小块菌肉,移植到PDA斜面上。



3、培养观察:在25℃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经常检查,淘汰污染培养物。培养10~15天后,转管培养即可。



3、为什么说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答:食用菌的菌种是菌丝体的纯培养物。多次转管会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出菇推迟、出菇少,菇形小、质量差,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绝收现象。以上均称为菌种退化现象。所以,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4、菌种污染率过高应该怎么办?


答:菌种培养期间,母种染杂率≤5%或栽培种染杂率≤10%,属正常现象。去杂后可按计划利用。若母种染杂率>10%,栽培种>20%,则表示污染率过高。母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菌种应改变用途,可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种污染率过高,剩余菌种应加大用种量。若母种污染率超过20%,栽培种超过30%,均不宜作为菌种应用于生产,可直接用其栽培出菇或出耳;或全部淘汰,将其灭菌后掏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



5、什么叫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可否贮藏?


答:用各种液体培养基生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液体菌种。由于生产液体菌种需要特殊设备和较高的技术条件,加之培养好后极易老化自溶,即使在4~10℃下,保藏时间也不宜超过20天。



6、优良菌种的标准是什么?


答:优质菌种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纯、壮两条。纯,即为1种菌丝体的纯培养物,不得混入杂菌及其他菌种。壮,即为菌种生长正常,长势旺,再生能力强。



7、怎样检查菌种质量?


答:检查原种、栽培种质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查阅制种记录,核对是否名符其实。
2、计算菌种成品率。
3、调查菌种培养时间:1般长满25天左右为正常。
4、做生产试验。



8、为什么不能用生料或发酵料制平菇菌种?


答:用生料或发酵料接种后所得到的培养物,必然混有杂菌。做菌种时,播种后料中、空气中的杂菌,加上菌种中的杂菌内外夹攻,必定来势凶猛,不可收拾。



9、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准备哪些原料?


答:现以杂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规模为10000袋为例,说明如下:



1、杂木屑:每袋装干料0.8公斤,10000袋需木屑8吨。
2、麦麸或米糠1.6~2.0吨。
3、白糖100公斤。
4、熟石膏粉100公斤;或生石膏粉200公斤。
5、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0000个;或塑料袋料筒80公斤。
6、封口胶布40~50筒。
7、塑料薄膜50~60公斤。
8、其他:酒精、甲醛、高锰酸钾、多菌灵或托布津、生石灰、线绳等适量。


十、袋栽香菇如何安排接种穴?


答:目前,55厘米长的菌袋通常是5穴获7穴接种。单面接种,通常为5穴,双面接种,可用5穴也可用7穴。两面的穴交叉错开。



1、为什么要菌筒转色?怎样进行转色管理?


答:脱袋排场后,菌筒是否转色,转色好坏,直接影响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转色形成的菌膜用1定的韧性,相当于菇木的树皮,具有调温保湿、防止杂菌侵入的作用。


转色管理可分3步:
1、脱袋后第1周,以保湿管理为主,通风降温管理为辅。
2、第2周,从保湿为主逐步过渡到通风保湿相间,直到通风为主。
3、第3周,适当通风,至菌筒完全转色。然后采取措施,扩大昼夜温差。



2、转色期间可能出现那些异常现象?怎样补救?


答:转色期间,可能出现气生菌丝徒长,难转色,局部转色、转色过淡等异常现象。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下:
1、转色过淡:覆盖塑料薄膜,喷水保湿,或场地漫水,提高菌筒周围的空气湿度,诱发菌筒转白、转色。
2、局部转色:切除污染杂菌部分,将剩余部分伤口粘草木灰,单畦排放。
3、菌丝徒长,难以转色:加强通风,必要时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给菌筒创造偏干的环境。或用2%石灰乳涂刷、喷洒菌筒,强制气生菌丝倒伏、转色。
4、菌皮太厚,成铁锈色:脱袋后若气温高于25℃,可于中仅午前后将畦两头的薄膜揭开通风排湿,并增加菇场庇荫度。



3、袋栽香菇怎样进行人工催菇?。



2、食用菌菌种是指什么?


通俗地讲就是用来生产食用菌的“种子”。它与高等植物的种子不同,从广义上讲,菌种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和其他用途为目的,具有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孢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菌种是重要的1种生物资源。据其使用的目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保藏用菌种、试验用菌种和生产用菌种。从食用菌栽培角度而言,即从狭义上说,就是指生产用菌种,即指以适宜的营养培养基为载体进行纯培养的菌丝体,也就是培养基质和菌丝的联合体。1般是包装在1定的容器里,如试管、玻璃瓶、塑料袋等容器。



3、食用菌菌种生产场地布局应该注意哪些?


菌种场是从事食用菌菌丝体纯培养的场所。为了提高菌种纯培养的成功率,降低污染率,必须从筹建菌种场起就注意场地和建筑物的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合理、科学的规划布局能为繁殖高质量的菌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对提高菌种的合格率,增加菌种场的经济效益起着很大的作用。 所谓菌种场的规划是指菌种场筹建的规模大小,包括分期规模和最终规模,场所位置的确定以及同规模大小和制种要求相适应的投资设备、建筑物的要求标准等。所谓布局是指根据菌种场所生产菌种的种型所需要的生产工艺流程布局和其相适应的厂房、配套设备等。 根据微生物在空气中容易传播的特点规划厂房,布局流水线,使制种的工艺流程既能节约劳力和投资,流水作业也有利对微生物传播的控制,提高纯菌种培育的成功率,图3是规范化菌种场的平面布局。 所谓规范化菌种是指严格地按微生物传播规律和流水作业规程规划设计建立起来的菌种场,它除了设备较齐全,人员素质较好外,布局上严格按有菌区和无菌区划分,原料加工、储存、制作为有菌区,菌种培养为无菌区,提倡采用双门灭菌设备将有菌区和无菌区分开。无菌区又有高度无菌区和1般无菌区之分。其工艺特点是: (1)该工艺按培养基制作—灭菌—冷却—接种—培养的程序流水作业。菌种场的建筑结构参照图3,室内要求水泥地面、4周墙壁洁净,不易沾染霉菌孢子,不易吸湿,保持干燥且便于冲洗。 图3 规范化菌种场的平面布局图 (2)灭菌锅应是双门的,1门与有菌区(培养基制作室)相通,另1门与无菌区(冷却室)相通,双门不能同时开放。 (3)冷却室、接种室要求作水磨石或油漆地面,4周墙壁和天花板油漆防潮,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冷却室配备除湿和强制冷却装置,接种室配备分离式空调机。 (4)培养室要有足够的空调装置,保证高温季节能正常生产。 (5)工作人员必须具有1定微生物常识,经过严格无菌操作训练,进入无菌区前须淋浴更衣。 (6)菌种灭菌后的运输工具1经运出接种室,必须灭菌或消毒后,方可进入无菌区使用,其他工具或用品也1样。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均采用拉门结构,减少开关式门扇启动过程的空气流通。整个无菌区要求密闭性能良好。 (7)保持冷却室、接种室的气压为正值,大气压约为988~1140毫米汞柱,其中接种室气压又要大于冷却室,冷却室大于缓冲室和培养室。 (8)原料仓库远离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原料,特别是粮食类原料是许多杂菌的主要菌源。 (9)栽培试验场与制种场应当分开,不能同在1处或相距很近的地方。否则栽培场杂菌易传入制种场。 (10)培养基制作室和其他仓库实验室为有菌区,冷却室、接种室和培养室为无菌区,其中冷却室、接种室为高度洁净的无菌区,要求空气净化程度达到100级。按国家标准,凡是达到≥0.5微米的尘埃量≤3.5粒/米3,即洁净度达到100级,表示环境中无尘无菌。



4、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sunnypea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1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2、实验内容


1.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培养基的灭菌


3.接种



3、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的母种1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4、实验材料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5、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3900g|麸皮|1000 g|


蔗糖|50 g|CaCO3 |50 g|


自来水|5000 ml|pH |7.4~7.6|



6、试验方法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47。



5、食用菌原种,母种,栽培种分别是什么?


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通常将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或耳木、菇木基内菌丝体分离所得到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转接的菌种称为母种,也称1级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为原种,也叫2级种。原种主要用来生产栽培种,也可直接用作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栽培种,或称生产(用)种,也叫3级种。栽培种直接用于栽培。母种多用试管分装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培养基),以便保藏。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因食用菌种类不同而稍有差别。常用培养基有木屑培养基、稻草培养基、粪草培养基、麦粒培养基、棉籽壳培养基等。



6、食用菌栽培技术有哪3种基本方法?


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食用菌 (edible fungi)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且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菌类总称。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生长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在山区森林中生长的木生菌种类和数量较多,如香菇、木耳、银耳、猴头、松口蘑、红菇和牛肝菌等。在田头、路边、草原和草堆上粪、草生菌,有草菇、口蘑等。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