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食用菌是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为什么说食用菌是高营养保健食品?



1、为什么说食用菌是高营养保健食品?

2010食用菌前景 纵观2009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上升境况,所以,菇农效益较好,经营者信心十足。2009年,大部分品种的鲜货价格,较2008年上升8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0%,如双孢菇产地价格较2008年上涨200%。预计2010年的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1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1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3大食物之1,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1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 2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3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4是食用菌业还能带动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是解决3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1个重要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做用,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 5是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6是食用菌生产中,技术仍然是1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大田作物的生产,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还需不断得到提高,技术与品种1样,1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食用菌产量。 行情上涨也要冷静思考 食用菌生产形势1片大好,行情不断看涨,虎年将迎来1个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也不得不提醒广大菇农朋友,在再好的发展势头面前也要冷静思考,不可盲目跟风,其原因1是预防1哄而起,“突破性发展”,2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并不是1学就会,就是已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也要灵活运用,3是菌种菌需物质是否配套,特别是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非常重要,4是气候变化反复无常,食用菌生产中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调整等。 1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要因地制宜,1定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在菌株选择中,菇农要根据当地资源、气候等条件,搞好适应性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种,特别是要注意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2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当前,食用菌生产多是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很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因此必须进1步加快食用菌生产产业化的进程。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积极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市场 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市场引导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 3是强化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从生产食用菌培养料开始,到播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菇,以及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的全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无公害的原则进行操作,1定要生产出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产品,实现食用菌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4是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研究和扩繁体系。各食用菌科研机构和各级菌种厂站、食用菌推广部门,应围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快提高食用菌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抓好规范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建设。 5是以设施栽培为主,积极推进工厂化生产模式。这种栽培模式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利润高、收入也高,是未来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方向。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在1些地方异军突起,有的业主今年建了1个,明年又建1个。工厂化设施栽培最能做到月月日日均衡供应市场,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秀珍菇等,发展前景广阔。 6是生产上1定要讲究1个早字,同时要注意发展反季节生产。如双孢菇生产,要记着9月5日之前播种最好,再迟也不可晚于9月15日,这样产量最高,即使价格低1些但有产量在照样有较好的收益。平菇可以考虑反季节生产,如在7月15日前后出菇的话,也是非常赚钱的,每斤干料利润绝对不会低于1元。 7是生产中要注意培养料配方1定要合理。品种不同,培养料配方不会1样;同1品种不同的菌株,其配方也会存有1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养成分和酸碱度上,所以1定要搞好适应性试验。 蘑菇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1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2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原材料的准备 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1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1、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1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3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1层石灰,在面上铺1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1层25-30厘米的麦草,蘑菇上面撒1层石灰,铺1层牛粪,撒1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2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1分,再铺料。如此1层草料、1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1遍水,料的4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1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3、第1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1侧开始撤料,在另1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1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1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由于经过堆积发酵1段时间后,草料已变软,料堆体积缩小,因此在建堆时,要适当缩小长度,即将料堆长度缩短2米左右,宽度和高度不变,料4周垂直整齐,呈长方形,顶部呈龟背形,顶上盖薄膜式草帘均可。盖薄膜时不要盖的过严,不利于排气,每隔1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2遍。

4、第2次翻堆 经第1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1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5天后翻第3次堆,翻后4周喷上3氯杀螨醇。

5、第4次翻堆 3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1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4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2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6、排料 当第4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1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1、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2、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3、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1次翻堆-第2次翻堆-第3次翻堆-第4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1般棚长30-50米为宜。

1、大棚开畦方法是

1、 直畦:棚内铺料1般3行料2行走道(4米的棚),或4行料3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2、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1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1天灌1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1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2、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1是会增加含水量,2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1、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1致。边铺料边播种。

2、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1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3分之2的菌种,往料面上撒1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3分之1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覆土及管理

1、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1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1方面让水分蒸发,另1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2、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1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4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1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蘑菇风、保湿。

3、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1层地膜,前3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1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1、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1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2、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1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采收与管理

1、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1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1起,标准菇整菇装在1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2、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1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1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1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1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1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3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1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春菇管理 每年冬季玉米秆收获后,在11-12月份可以发料播种。冬前越冬发菌,春季出菇,此批菇也叫春菇,秋菇播种未出完菇的春季温度到12℃以上,即3月中旬,便进入春菇管理。此时揭去薄膜,喷1遍杀虫药,后再喷重水1次,浇湿透土壤,走道灌满水。若土干,可分作2次上大水,直至土壤渗透,春季温度上升快,菇长的快,5月天气,每天要采2次,避免采大菇和开伞菇,后两茬菇出来后,可喷营养素、菇大多等,以增加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1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1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1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2、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1、什么叫母种、原种及栽培种? 答: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通常将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或耳木、菇木基内菌丝体分离所得到的食用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转接的菌种称作母种,也称1级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原种,也叫2级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栽培种,或称生产用种,也叫3级种。

2、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菌种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

1、选择种菇:挑选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等栽培食用菌,以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纯化中的食用菌,采收后装入无菌纸袋内。

2、组织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先用酒精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手执菌柄,将菇撕成两半,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在菌盖、菌柄交界处挑取1小块菌肉,移植到PDA斜面上。

3、培养观察:在25℃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经常检查,淘汰污染培养物。培养10~15天后,转管培养即可。

3、为什么说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答:食用菌的菌种是菌丝体的纯培养物。多次转管会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出菇推迟、出菇少,菇形小、质量差,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绝收现象。以上均称为菌种退化现象。所以,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4、菌种污染率过高应该怎么办? 答:菌种培养期间,母种染杂率≤5%或栽培种染杂率≤10%,属正常现象。去杂后可按计划利用。若母种染杂率>10%,栽培种>20%,则表示污染率过高。母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菌种应改变用途,可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种污染率过高,剩余菌种应加大用种量。若母种污染率超过20%,栽培种超过30%,均不宜作为菌种应用于生产,可直接用其栽培出菇或出耳;或全部淘汰,将其灭菌后掏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

5、什么叫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可否贮藏? 答:用各种液体培养基生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液体菌种。由于生产液体菌种需要特殊设备和较高的技术条件,加之培养好后极易老化自溶,即使在4~10℃下,保藏时间也不宜超过20天。

6、优良菌种的标准是什么? 答:优质菌种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纯、壮两条。纯,即为1种菌丝体的纯培养物,不得混入杂菌及其他菌种。壮,即为菌种生长正常,长势旺,再生能力强。

7、怎样检查菌种质量? 答:检查原种、栽培种质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查阅制种记录,核对是否名符其实。

2、计算菌种成品率。

3、调查菌种培养时间:1般长满25天左右为正常。

4、做生产试验。

8、为什么不能用生料或发酵料制平菇菌种? 答:用生料或发酵料接种后所得到的培养物,必然混有杂菌。做菌种时,播种后料中、空气中的杂菌,加上菌种中的杂菌内外夹攻,必定来势凶猛,不可收拾。

9、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准备哪些原料? 答:现以杂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规模为10000袋为例,说明如下:

1、杂木屑:每袋装干料0.8公斤,10000袋需木屑8吨。

2、麦麸或米糠1.6~2.0吨。

3、白糖100公斤。

4、熟石膏粉100公斤;或生石膏粉200公斤。

5、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0000个;或塑料袋料筒80公斤。

6、封口胶布40~50筒。

7、塑料薄膜50~60公斤。

8、其他:酒精、甲醛、高锰酸钾、多菌灵或托布津、生石灰、线绳等适量。 十、袋栽香菇如何安排接种穴? 答:目前,55厘米长的菌袋通常是5穴获7穴接种。单面接种,通常为5穴,双面接种,可用5穴也可用7穴。两面的穴交叉错开。 十

1、为什么要菌筒转色?怎样进行转色管理? 答:脱袋排场后,菌筒是否转色,转色好坏,直接影响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转色形成的菌膜用1定的韧性,相当于菇木的树皮,具有调温保湿、防止杂菌侵入的作用。 转色管理可分3步:

1、脱袋后第1周,以保湿管理为主,通风降温管理为辅。

2、第2周,从保湿为主逐步过渡到通风保湿相间,直到通风为主。

3、第3周,适当通风,至菌筒完全转色。然后采取措施,扩大昼夜温差。 十

2、转色期间可能出现那些异常现象?怎样补救? 答:转色期间,可能出现气生菌丝徒长,难转色,局部转色、转色过淡等异常现象。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下:

1、转色过淡:覆盖塑料薄膜,喷水保湿,或场地漫水,提高菌筒周围的空气湿度,诱发菌筒转白、转色。

2、局部转色:切除污染杂菌部分,将剩余部分伤口粘草木灰,单畦排放。

3、菌丝徒长,难以转色:加强通风,必要时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给菌筒创造偏干的环境。或用2%石灰乳涂刷、喷洒菌筒,强制气生菌丝倒伏、转色。

4、菌皮太厚,成铁锈色:脱袋后若气温高于25℃,可于中仅午前后将畦两头的薄膜揭开通风排湿,并增加菇场庇荫度。 十

3、袋栽香菇怎样进行人工催菇?。

请问在食用菌栽培种生产中提高栽培种质量的方法



3、请问在食用菌栽培种生产中提高栽培种质量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1种利用中药渣生产食用菌栽培料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鲜中药渣进行脱水处理,使水分降低到12%~15%以下,备用;2.进行加工生产时,提前曝晒24小时以上,进行紫外光灭菌;3.栽培料配方包括:中药渣栽培料、玉米芯及生石灰粉;4.栽培料处理:a.玉米芯粉碎成颗粒,与中药渣栽培料1起曝晒;b.中药渣栽培料、玉米芯、生石灰混合均匀,加水;c.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栽培料建堆发酵,待温度自然上升至60~70℃,保持20~30小时,然后翻堆,至少如此反复2次,发酵后即可作为食用菌栽培料使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益,同时,解决中药渣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的难题。 食用菌内容很多,这里下载不下,只能下载1篇,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第2章 鸡腿蘑

1、概述? 鸡腿蘑又名毛头鬼伞、毛鬼伞、刺蘑菇,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鸡腿蘑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色香味皆不亚于草菇。?鸡腿蘑还是1种药用蕈菌,味甘性平,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等功效,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和治疗痔疮的作用。据《中国药用真菌图鉴》等书记载,鸡腿蘑的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100%和90%。另据报道,鸡腿蘑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以每公斤体重用2克鸡腿蘑的浓缩物投给小白鼠,1.5小时后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最为明显。近年来,美国、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相继栽培鸡腿蘑成功,其生产的鲜菇、干菇(切片菇)、罐头菇,在国际市场都很受欢迎。? 为了开发这种宝贵的食用和药用蕈菌资源,福建省3明真菌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云南省食用菌科技开发中心、辽阳市食用菌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对鸡腿蘑进行调查、采集、分离和栽培试验,为鸡腿蘑的商业化生产做了不少工作。河北省和北京市已试栽成功,目前有少量供应市场,具有十分可观的生产和市场潜力。?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连同菌柄状似火鸡腿,鸡腿蘑由此得名。后期菌盖呈钟形,高9~15厘米,最后平展。菌盖表面初期光滑,后期表皮裂开,成为平伏的鳞片,初期白色,中期淡锈色,后渐加深;菌肉白色,薄;菌柄白色,有丝状光泽,纤维质,长17~30厘米,粗1~2.5厘米,上细下粗,菌环乳白色,脆薄,易脱落;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宽5~10毫米,白色,后变黑色,很快出现墨汁状液体。孢子黑色,光滑,椭圆形,有囊状体。囊状体无色,呈棒状,顶端钝圆,略带弯曲,稀疏。? 2.生态习性? (1)习性春夏秋季雨后生于田野、林园、路边,甚至茅屋屋顶上。子实体成熟时菌褶变黑,边缘液化。保鲜期极短,可食,但少数人食后有轻微中毒反应,尤其在与酒或啤酒同食时易引起中毒。? (2)分布世界各国均有,我国主要产于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省(区)均有报道。笔者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山地也曾采集到。? 3.生活条件? 鸡腿蘑是1种适应能力极强的草腐土生菌,其生活条件要求如下:? (1)营养鸡腿蘑能够利用相当广泛的碳源。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麦芽糖、棉籽糖、甘露醇、淀粉、纤维素、石腊都能利用。利用木糖比葡萄糖差,利用乳糖相当好,但不是最好;某些菌株利用半乳糖和乳糖好于利用甘露醇、葡萄糖、果糖;利用软石腊能力较差。? 蛋白胨和酵母粉是鸡腿蘑最好的氮源。鸡腿蘑能利用各种铵盐和硝态氮,但无机氮和尿素都不是最适氮源,在麦芽汁培养基中加入天门冬酰胺、蛋白胨、尿素,菌丝生长更好。?缺少硫胺素时鸡腿蘑生长受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含有维生素B?1的天然基质,如麦芽浸膏、玉米、燕麦、碗豆、扁豆、红甜菜、野碗豆、红3叶草、苜蓿等绿叶的煎汁,可以大大促进鸡腿蘑菌丝的生长。? 鸡腿蘑可以进行深层培养。在麦芽汁培养液中,每升可以产生25~28克干菌丝体。在只含无菌水、磷酸盐和碳源的培养液中,鸡腿蘑的菌丝也能生长。? (2)温度鸡腿蘑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3~35℃,最适生长温度在22~28℃。鸡腿蘑菌丝的抗寒能力相当强,冬季0下30℃时,土中的鸡腿蘑菌丝依然可以安全越冬。温度低时,菌丝生长缓慢,呈细、稀、绒毛状;温度高时,菌丝生长快,绒毛状气生菌丝发达,基内菌丝变稀;35℃以上时菌丝发生自溶现象。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低温刺激,当温度降到在9~20℃时,鸡腿蘑的菇蕾就会陆续破土而出。低于8℃或高于30℃,子实体均不易形成。在12~18℃的范围之内,温度低,子实体发育慢,个头大,个个象鸡腿,甚至象手榴弹。20℃以上菌柄易伸长、开伞。人工栽培,温度在16~24℃时子实体发生数量最多,产量最高。温度低,子实体生长慢,但菌盖大且厚,菌柄短而结实,品质优良,贮存期长;温度高时,生长快,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变薄,品质降低,极易开伞和自溶。? (3)湿度鸡腿蘑培养料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0%左右。子实体发生时,空气相对湿度应为85%~95%,低于60%菌盖表面鳞片反卷,湿度在95%以上时,菌盖易得斑点病。? (4)光线鸡腿蘑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线,但菇蕾分化时和子实体发育长大时均需要500~1 000勒克斯的光照。? (5)空气鸡腿蘑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在菇房中栽培,子实体形成期间每小时应通风换气4~8次。? (6)酸碱度鸡腿蘑菌丝能在pH值2~10的培养基中生长。培养基初期的pH值3.7或8,经过鸡腿蘑菌丝生长之后,都会自动调到pH7左右。因此,无论是培养基或覆土材料均以pH值为6~7时最适合。? (7)应特别指出的是,鸡腿蘑子实体的形成需要覆土及土壤微生物代谢产物等的刺激。?

3、栽培方法? 鸡腿蘑裁培方法和白蘑菇大体1致,除了所使用的菌种,以及生活条件有所不同之外,可以参照白蘑菇的栽培办法操作。 1.栽培材料? (1)主要材料马厩肥、牛粪、麦秸、稻草、棉籽壳和杂木屑。? (2)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复合肥、石膏粉、石灰粉和维生素B?1。? 2.栽培方式? 鸡腿蘑在室内、室外栽培均可。熟料栽培、生料栽培都可以。可以袋栽,也可箱栽、床架式栽培,还可以和蔬菜、果木间种。栽培者可根据当地环境条件,采用最有利的栽培方式。 3.栽培季节? 春季至夏初、秋季至春季都可以栽培鸡腿蘑。室内和大棚夏季也可栽培,但气候炎热,不易保鲜,若没有妥善的加工和保鲜措施,商业意义不大。? 4.栽培场所? 室外栽培可以在果园、菜地、休闲田中整畦搭棚进行。室内栽培可以利用现有菇房、床架进行栽培管理。?

4、菌种制作? 1.母种制作? 鸡腿蘑菌种主要采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纯菌种。鸡腿蘑菌丝在PDA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 000?毫升)上生长良好。在以下加富培养基或麦粒煎汁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得更好。? (1)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镁1.5克、磷酸2氢钾1.5克、磷酸氢2钾1.5克、维生素B?1 10毫克、琼脂20克,加水至1 000毫升。? (2)小麦200克,浸泡10小时,煮30分钟,滤汁,加葡萄糖20克、蛋白胨3克、硫酸镁0.5克、磷酸2氢钾1.0克、维生素B?1 0.2克、琼脂20克,加水至1 000毫升。? (3)小麦250克,浸泡10小时,煮30分钟,滤汁,加马铃薯15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2克、硫酸镁1.5克、磷酸2氢钾1.5克、磷酸氢2钾1.5克、维生素B?1 10毫克、琼脂20克,加水至?1 000?毫升。?菌丝最初白色,然后变成灰白色,培养基的颜色也随之加深。在恒温箱中,25℃条件下菌丝在7~10天可长满斜面,最快的5~6天。? 2.原种制作? 采用稻草、棉籽壳、杂木屑3种原料为主制作培养基和用麦粒制作培养基。试验证明,鸡腿蘑的菌丝在这几种培养基上都可以正常生长,但在以麦粒和棉籽壳为主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各种原种培养基的配方如下:? (1)稻草培养基稻草(切段或粉碎)60%、麸皮25%、玉米粉8%、复合肥5%、糖1%、石灰1%。? (2)棉籽壳培养基A棉籽壳90%、麸皮4.5%、玉米粉?4.5%?、石灰1%。? (3)棉籽壳培养基B棉籽壳87.5%、麸皮10%、尿素0.5%、石灰2%。? (4)棉籽壳培养基C棉籽壳78%、麸皮10%、玉米粉5%、复合肥5%、糖1%、石膏1%、维生素B?1微量。? (5)木屑培养基杂木屑75%、麸皮15%、玉米粉8%、糖1%、石膏粉1%、维生素B?1微量。? (6)麦粒培养基麦粒加水,浸泡10~15小时,加1%石灰粉煮沸30分钟(至无白心,而皮不破),稍晾后装瓶。? 以上培养基的含水量均控制在60%~65%,所有培养基均保持自然pH值,按常规方法装瓶,塞棉塞,常压或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无菌操作接入母种,置于24~26℃的温室或温箱中培养。经30~35天鸡腿蘑菌丝就可以长满全瓶。除固体菌种外,鸡腿蘑的原种也可以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制成液体原种。在各母种培养基配方中取消琼脂,即可作为液体培养基配方。? 鸡腿蘑菌种的好坏对子实体的产量影响甚大,应加以注意。菌株不同,菌丝的形态也不完全1样。有的菌株起初是线状的,后来逐渐产生气生菌丝;有的菌株起初是棉絮状,后来逐渐变成线状,色泽为白色或灰白色。好的菌种利用培养料的能力强,菌丝生长较快。? 3.栽培种制作? (1)栽培种培养基?

1、同上述原种培养基配方。?

2、杂木屑78%、麸皮20%、碳酸钙1%、蔗糖1%,料水比为?1∶1.5?,pH值自然。?

3、蘑菇堆肥28%、木屑60%、麸皮12%,料水比1∶1.4~1.5,pH值自然。? (2)制作方法栽培种的培养容器采用聚丙烯塑料薄膜袋(长34~36厘米,宽14~17厘米,厚度0.05~0.06厘米)。?

1、具体操作。选用上述培养基配方,按要求把原辅材料备好,加水搅拌均匀,然后装袋。 装袋时先抓2~3把培养料装进袋中,用手把袋底的边角压入袋内,并压紧培养料使之成圆柱形,袋底平稳能直立于地面。在袋中插入圆形木棒或直径2~2.5厘米的试管,最好插到底,但应避免刺破袋子,而后继续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装至袋长的2/3(约500克干料),压平表而,拔出木棒或试管。这样预埋管(棒)再装斜,拔出后留下的洞穴坚固、在搬运过程中不易堵塞,灭菌时蒸汽容易穿透培养料,灭菌能更彻底,而且接种时原种落入洞底,加速菌丝生长、缩短栽培种培养时间。培养料装好后,将袋口及表面弄干净,在袋口上套上硬塑料套环(内径3.5厘米,高3.5厘米),让袋口薄膜从环内通过,并向外顺环壁朝下翻转,然后将袋口整平,塞上棉塞,进锅灭菌。为防止棉塞受潮,进锅后每层塑料袋上方都要盖牛皮纸。以1.5公斤/平方厘米的蒸汽压力灭菌1.5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8~10小时,灭菌后取出冷却。?

2、接种与培养。栽培种也应在无菌箱或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然后与原种同样条件进行培养。

5、栽培工艺? 1.熟料栽培? 栽培菌棒的制作与栽培种相同。将培养好的菌袋脱袋后横排或竖排放入畦中,菌棒间间隔2~3厘米,填以肥土,每平方米排放30个菌棒,排放完后,再覆土3厘米左右。如果土壤太干,可稍喷水,然后盖上事先用5%来苏尔液浸泡过的聚乙烯塑料薄膜。? 江苏省的科研人员曾对菌棒横排或竖排做过对比试验,表明竖排出菇较快,生物学效率较高。覆土宜分两步进行,先在菌棒间填满土,浇透水后再在菌棒表面覆土约3厘米厚的细土,用喷雾浇水,以避免土层板结,而利于出菇。覆土以厚度0.5~1厘米的为主,不要大于2厘米。?保持栽培房内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温度调节至16~22℃。室外或大棚应有遮阳措施,避免强光照射。1周后,菌丝恢复生长并连结成块,每天掀开塑料薄膜喷水,同时增加通风,以刺激菌丝体纽结,形成菇蕾。菇蕾破土后,在管理上以通风、增湿为主。经10余天精心管理,子实体迅速长大,约7成熟,即应及时采收。? 2.生料栽培? 用生料栽培鸡腿蘑比熟料栽培鸡腿蘑更有实用价值。实践证明,北方和南方都可以推广。? (1)培养料准备?

1、棉籽壳或落地废棉100公斤、生石灰2~3公斤(有的再加0.1%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含水量60%~65%。?

2、棉籽壳100公斤、磷肥2公斤、尿素0.5公斤、石灰2公斤、水160公斤。?

3、玉米芯(粉碎)100公斤、尿素1公斤、石灰2公斤、水150~160公斤。?

4、稻草(切段或粉碎)40公斤、玉米秸粉40公斤、马粪(干粪并打碎)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3公斤、水150公斤。?

5、金针菇菌糠80公斤、牛马粪20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2公斤、石灰4公斤、水150公斤。? (2)栽培与管理 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堆积料高1米,宽1.2~1.5米,长度不限。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在60~70℃保持10小时后翻堆,当温度又达到60~70℃,再保持10小时,发酵结束。摊凉后铺于事先整好的畦面上,料厚10~20厘米,分3层播种,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5%。播种完毕,平整料面,稍加压实,最后盖上5厘米厚的壤土或先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待菌丝长好后去掉塑料薄膜覆土,先覆粗土(事先用石灰水预湿,土厚0.8~1.2厘米),然后再覆细土,喷水保湿。? 露天栽培时,在覆土之后,畦面上还应搭拱形塑料小棚加以保护,小棚高30~40厘米。? 南方室外栽培从9月份播种到第2年5月份采收结束,应注意气温、雨量、风力等变化。华北地区为保温、保湿宜用塑料大棚栽培,除酷暑期间外,可常年生产。? 鸡腿蘑的产量因不同菌株、培养料和栽培条件而有较大的差异,每平方米产量4.5~18公斤,生物学效率多数在20%~70%,好的可超过100%。?

6、采收? 鸡腿蘑子实体成熟的速度快,必须在菇蕾期菌环刚刚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毛状鳞片时采收。若在菌环松动或脱落后采收,子实体在加工过程中会氧化褐变,菌腐甚至会自溶流出黑褐色的孢子液而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7、销售和加工? 在鸡腿蘑栽培规模小时,以鲜销为主。鸡腿蘑容易破碎,货架寿命短,应尽快销售出去。?为了供应远离栽培场的市场,可将鸡腿蘑的菇蕾切成薄片,再用电热鼓风干燥机迅速脱水烘干。切片菇分装于塑料袋中,每包100~150克。? 此外,还可以加工成盐渍鸡腿蘑或鸡腿蘑罐头。加工方法可仿照白蘑菇和草菇。

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食用菌菌种要经过哪些步骤?



4、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食用菌菌种要经过哪些步骤?

蘑菇、香菇、平菇(包括姬菇、秀珍菇、杏鲍菇、白灵菇等)、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等栽培食用菌,以及松乳菇、松茸等纯化中的食用菌,均可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种。现以香菇为例说明组织分离法的主要步骤。(1)选择种菇按上述标准挑选种菇,采收后装入无菌纸袋内(忌用塑料袋)。(2)组织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先用酒精棉球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手持菌柄,将香菇撕成两半,取手术刀经火焰灭菌、冷却后,在菌盖、菌柄交界处(如香菇、蘑菇等)或菌柄的上部(如金针菇、蛹虫草等)挑取1小块(米粒般大小)菌肉,移植到PDA斜面上(事先配制并灭菌备用),即可转入培养观察阶段。(3)培养观察上述组织分离物在25℃条件下,经过3~5天即可看到分离物表面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呈星芒状在培养基上生长。培养期间,应每隔1~2天检查1次,随时淘汰霉菌或细菌污染的培养物。培养10~15天后,再作1次转管培养,即可得到香菇母种。然后经栽培试验,确认其可以正常出菇后方可用于菌种生产和栽培。

食用菌种植



5、食用菌种植

2010食用菌前景   纵观2009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上升境况,所以,菇农效益较好,经营者信心十足。2009年,大部分品种的鲜货价格,较2008年上升8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0%,如双孢菇产地价格较2008年上涨200%。预计2010年的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1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1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3大食物之1,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1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   2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3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4是食用菌业还能带动畜牧业、种植业的发展。是解决3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1个重要行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做用,所以国家在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倾斜。   5是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逐步城市化,原有城市人口的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由于人口众多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6是食用菌生产中,技术仍然是1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大田作物的生产,菇农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掌握还需不断得到提高,技术与品种1样,1直制约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影响着食用菌产量。   行情上涨也要冷静思考   食用菌生产形势1片大好,行情不断看涨,虎年将迎来1个大发展是毋庸置疑的,但笔者也不得不提醒广大菇农朋友,在再好的发展势头面前也要冷静思考,不可盲目跟风,其原因1是预防1哄而起,“突破性发展”,2是食用菌生产技术并不是1学就会,就是已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也要灵活运用,3是菌种菌需物质是否配套,特别是菌株的选择是否适应当地气候非常重要,4是气候变化反复无常,食用菌生产中要随时根据情况进行技术调整等。   1是发展食用菌生产要因地制宜,1定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在菌株选择中,菇农要根据当地资源、气候等条件,搞好适应性试验示范,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品种,特别是要注意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   2是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当前,食用菌生产多是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很不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因此必须进1步加快食用菌生产产业化的进程。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应积极组建食用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市场引导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发展运行机制。   3是强化竞争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从生产食用菌培养料开始,到播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菇,以及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的全过程,都要严格遵循无公害的原则进行操作,1定要生产出有竞争优势的高质量产品,实现食用菌产品有机、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4是建立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技术研究和扩繁体系。各食用菌科研机构和各级菌种厂站、食用菌推广部门,应围绕食用菌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方面开展研究推广,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尽快提高食用菌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抓好规范化栽培和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基地建设。   5是以设施栽培为主,积极推进工厂化生产模式。这种栽培模式虽然投资大、风险大,但利润高、收入也高,是未来食用菌生产发展的方向。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在1些地方异军突起,有的业主今年建了1个,明年又建1个。工厂化设施栽培最能做到月月日日均衡供应市场,做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目前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品种有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秀珍菇等,发展前景广阔。   6是生产上1定要讲究1个早字,同时要注意发展反季节生产。如双孢菇生产,要记着9月5日之前播种最好,再迟也不可晚于9月15日,这样产量最高,即使价格低1些但有产量在照样有较好的收益。平菇可以考虑反季节生产,如在7月15日前后出菇的话,也是非常赚钱的,每斤干料利润绝对不会低于1元。   7是生产中要注意培养料配方1定要合理。品种不同,培养料配方不会1样;同1品种不同的菌株,其配方也会存有1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养成分和酸碱度上,所以1定要搞好适应性试验。   蘑菇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蘑菇渭北旱腰带地区,温差大,空气湿度小,季节变化快,可提前播种,时间安排在8月中旬-9月上旬。关中平原1带安排在8月底-9月中旬,当然,有窑洞、果窖的菇农,可在麦草收获后就能堆积发酵,7月底就可以播种,8月下旬就能收获。玉米秆收获后,待玉米秆干后,能进行第2轮播种,用截断玉米秆+牛粪,12月-元月播种,越冬,春季3月开始出菇,5月底前结束。经试验产量和质量近似麦草。   原材料的准备   栽培双孢菇的主料:麦草、玉米秆、牛粪。辅料;油渣、磷肥、石灰、石膏、尿素。6月份收小麦开始,收集麦草,麦草要堆在距播种大棚的空地上。堆起时不用粉碎:玉米秆收集时,待11月份玉米秆干后,没有绿色时便可粉碎使用,或是截成两段均可发酵用;牛粪要提前拉回凉半干捣碎,再堆起宽2米、高1.5米,长不限,自然发酵,温度升到75℃。约15天翻1次堆,里外位置调换让其自然发酵。牛粪也可晒干捣碎存起备用。 另外,鸡粪、猪粪均可加入栽培用。粪中不能掺有土块。 油渣:最好采用菜油渣,棉油渣亦可使用。 豆秆:发酵料中加入少量豆秆效果最好。 磷肥、尿素、石膏、石灰均应备好。

1、预湿 建堆前在麦草堆上撒上1层石灰粉,用水管浇湿麦草,让其软化3天,或用石灰水直接泼在上面。

2、建堆 建堆时,将所有称好的辅料拉到堆前,先在地面上洒1层石灰,在面上铺1层干的草,其厚为30厘米左右,宽为2.3米,长28米左右为1亩地料。分5-6层堆料,1层25-30厘米的麦草,蘑菇上面撒1层石灰,铺1层牛粪,撒1层油渣、磷肥、石膏(用1/2量),尿素在最上2层分别撒入,把辅料可以混合,分6份每层撒1分,再铺料。如此1层草料、1层辅料建堆,撒完后开始浇水,将料面浇1遍水,料的4周要垂直整齐,按同样方法作完1堆,总高为1.5米,顶部为龟背形。用薄膜覆盖发酵。

3、第1次翻堆 建堆6天,料堆内温度达到70-7℃,稳定后即可进行翻堆。翻堆的方法是:从料堆的1侧开始撤料,在另1侧重新建堆,插上木棒或竹竿,即翻滚式翻堆。翻堆时要将料堆顶部料放在1边,后夹在中间,外层料放在内层,内层料放在外层,下层料堆放在上层,边翻边抖松培养料,将培养料混合均匀,排除料中废气,增加新鲜空气。将剩余的石灰、石膏分层撒上,料偏干发黄、白时表示水分不足,要边堆料边洒水,补足水分。每隔50厘米竖立1根木棒,堆完棒摇动抽出,即料上许多通气孔。由于经过堆积发酵1段时间后,草料已变软,料堆体积缩小,因此在建堆时,要适当缩小长度,即将料堆长度缩短2米左右,宽度和高度不变,料4周垂直整齐,呈长方形,顶部呈龟背形,顶上盖薄膜式草帘均可。盖薄膜时不要盖的过严,不利于排气,每隔1天将膜揭开排排废气,亦利于升温,约3天后温度可升到70℃以上,保持2天,又进行翻第2遍。

4、第2次翻堆 经第1次的调整水分,添加辅料,增设通气孔,料温上升很快,约,5-6天进行翻堆,用同样方法翻,此时可采用从1头翻堆,排上木棒留出通气孔,完后盖上薄膜。用同样方法过5天后翻第3次堆,翻后4周喷上3氯杀螨醇。

5、第4次翻堆 3次过后,料已腐烂,熟后标准为麦草棕红色,手1拉即断,料握住不沾手。此时进行第4次翻堆,是把料面上边翻边喷除臭剂或甲醛和杀螨药。检查酸碱度,PH值8-8.5为宜。翻完后闷2天便可准备凉料播种。

6、排料 当第4次翻堆后已能播种时,关键要会辨认料的腐熟程度,培养料要求腐熟均匀1致,色棕红,草秆柔软、富有弹性,用手拉即断,无氨味,无臭味,不发粘,不变黑,料疏松为标准。PH值7-8。不能有夹生料,否则在栽培时,会有鬼伞杂菌等发生。 具体做法:将料堆摊开,排废气,可在外面凉开,亦可直接进棚,按照开畦要求不同大棚,不同场地、行间、距离、厚废都所所不同。   配料及堆制   培养料配方:每亩的用量

1、麦草5000公斤、硼肥200公斤、鲜牛粪10立方米、尿素40公斤、棉籽壳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石灰250公斤、石膏200公斤、PH值8左右。

2、玉米秆2500公斤、麦草2500公斤、鲜牛粪6立方米、棉皮500公斤、油渣200公斤、磷肥200公斤石膏2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灰250公斤。

3、堆制: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无论是温室、大弓棚、大田、窑洞栽培,堆料发酵均在距栽培场地附近,水、电要方便的进料场所建堆。 建堆发酵步骤为 预湿-建堆-第1次翻堆-第2次翻堆-第3次翻堆-第4次翻堆-撤堆,共计:28天左右。以上已叙述过。   大棚、露地选择及开畦   栽培蘑菇,现有的温室大棚、大弓棚、中小棚均可栽培。若需建棚,在收过小麦的地里,弓棚南北走向,温室东西走向。大棚用旧薄膜或黑薄膜,加草帘均可。1般棚长30-50米为宜。

1、大棚开畦方法是

1、 直畦:棚内铺料1般3行料2行走道(4米的棚),或4行料3个走道。两边畦放线铺料各60厘米,中间畦放线铺料1.2米,走道各70厘米。

2、 横畦:在棚内中央留1条宽70厘米的沟路两边作横畦,每畦放线铺料80厘米-1米,畦沟间隔40厘米,以此作完,算好棚长能做多少畦。不管那种开畦做法,把畦提前整平,杂草拔掉,铺料前1天灌1次大水,湿度适宜,使棚内土壤手捏成片,1拽即散,便可进行铺料播种,每亩地撒石灰25公斤。

2、露地开畦方法是 将畦子直开,畦宽1米,直道宽70厘米(两边各留10厘米作取土用),畦深20厘米,是地下畦,畦高出地面20厘米是地上畦。把土壤水份灌好,后划线铺料、凉料排废气。   铺料播种   铺料播种应选在晴天和阴天进行,不能在雨天播种,因料被雨水淋后,1是会增加含水量,2是易感染杂菌。晴天中午强阳光下也不宜播种,以免晒死菌种。

1、铺料 将堆制发酵好的培养料从料堆上撤出放在撒有鲜石灰的畦面上,让其散热冷却到30℃以下,然后抖散并混匀培养料后铺在成龟背型的畦床上,铺料厚度为20厘米左右,料厚薄均匀1致。边铺料边播种。

2、播种 播种方式有撒播、穴播和层播。麦粒菌种应采取分层撒播,不管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采取撒播。 每平方米用种1.5-2瓶,菌种要求菌丝浓白、粗壮、不吐黄水、没有萎缩、无杂菌、无螨虫。先将菌种瓶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里洗1遍,表面消毒后再用,将菌种瓶打碎,种块放入干净的盆中,用手掰碎,取3分之2的菌种,往料面上撒1遍,再用叉或手抓提培养料,让菌块落入料层中,整平料面,再将余下的3分之1菌种均匀地撒在料表面,最后用木板或盆底稍压平料面,紧跟覆盖土壤。厚度4厘米左右,特别注意:撒种时面积不宜过大,应撒多少土盖多少,另外大棚可采用播种7天后覆土。   覆土及管理   

1、覆土时间 播种后应立即覆土,有利于保温保湿发菌,还可提早出菇,1般在播种25天左右就开始出菇。若料水份偏湿,可播种7天后才开始覆土,1方面让水分蒸发,另1方面可看到菌种块菌丝生长情况。播种后上面可盖薄膜或草帘。

2、覆土方法 栽培双孢菇必须覆盖土壤,不覆地是不出菇的。大棚、露地栽培匀从走道中直接取土。先将走道出挖处打碎,上面撒上少许磷肥、炉渣、石灰粉、拌匀,最大土粒不能超过2厘米,土湿度是手捏成扁并能搓成团、而不粘手为宜。边撒种边盖土,露地播种的可直接盖上1层地膜和草帘,畦要带龟形,料面上土4周要盖严,均匀4厘米厚左右;走道顺便形成了1条地沟,地沟能放水,增湿、通蘑菇风、保湿。

3、覆土后的管理 大棚播种,覆土后料面可以不盖草帘,为了预防土表面水分流失快,可以盖1层地膜,前3天不要揭膜,以后每天揭1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增加菌床内新鲜空气。若土表面干发白,可用喷雾器表面喷湿,若膜下菌丝已上土约15天左右,可去掉薄膜,增加湿度,让气生菌丝倒伏增粗,呈线状横向生长,使土内菌丝往土下长,往往因土层干燥菌丝上不了土表面,可根据菌丝上土情况灵活管理,菌丝离表面土1厘米,料内全部长白,时间约20天左右;便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出菇管理   当气温降到20℃以下,保持13℃以上,上满料的菌丝很快就会出菇,此时关键在于保持土层的水分。检查土层菌丝是否离表面1厘米左右,菌丝边低,出菇慢,菌丝在表层,出菇密而个体小,易(开伞)成薄皮菇,产量低。

1、催菇 催菇即是诱导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催菇的方法主要是用水来进行,此次喷水叫结菇水。当菌丝长到距土层表面1厘米时,喷1次重水,每平方米用水1.5-2.5公斤。喷水可根据土的干湿程度喷,宜在上午或下午棚温20℃以下喷水,喷水后,要加大通风量,大棚两侧要打通风孔,两头要揭起,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喷水后,若温度适宜,在土壤中便形成大量的小白点状原基,此时不能再喷水,以免原基死亡,注意保温保湿管理。

2、子实体生长时间的管理 喷水后形成的原基,经过2-3天以后,便分化形成菇蕾,当其长到有黄豆粒大时,喷1次重水,增加土壤的湿度,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水分,此次用水叫出菇水。喷水还要根据天气、土壤湿度和菇蕾大小、多少而定。在晴天,土壤偏干发白,菇多,菇蕾大时,喷水量要大。要用喷雾器喷水,或者用洒水壶装水淋下。在雨天和阴天,土壤湿润,菇少、菇蕾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菇体表面光滑、洁白、无鳞片时,则表明分水不足,就要及时喷水增加湿度。出菇土的湿度仍是能捏扁并搓成圆形而不粘手为宜,菇盖长到5厘米左右便可采收。   采收与管理   

1、采收 当菇蕾长到菌盖直径达到3-5,菌膜未破裂,菌褶没有裸露出来时,就要采收。1般适温下5-7天便可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旋转摘下,注意不要伤及周围的幼菇。丛生的菇,用刀切取大菇,留下小菇继续生长,采菇留柄1厘米,切口要平整,不破裂,切根时将开伞菇、畸形菇分别装在1起,标准菇整菇装在1起,要轻拿轻放,装入塑料筐或桶中。采收同时,清理掉菌床上的死菇、病菇,用土填补好菇脚坑。

2、转潮管理 每批菇采完后,彻底清理去掉蓖床上的残留根和死菇,修补好覆土层、填平菇脚坑,喷1次杀虫药,氯氰菊脂和杀螨药,然后喷1次重水,即称转潮水。过3-5天,下1潮菇又形成了。有的菌床连续出菇,1般出4-5潮菇,营养基本耗完。春节上冻前,若播种早,9月初下种,12月前可出2-3茬,晚了只出1茬,越冬,春季3月份后再出3茬。关中地区气候干燥,人为管理程度大,出菇潮数明显,南方湿润地区,连续出菇,没有明显潮次。秋菇质量比春菇好。   越冬管理   当气温低于10℃时,就极少有菇长出,此时停止喷水,做好越冬管理。其做法是:在畦料面上盖上1层草帘或薄膜,保温保湿管理,每周揭开1-2次,通风1小时,要在中午进行,若床上有菇,及时采收,检查菌床土壤不能过干,保持土处于微湿状态。   春菇管理   每年冬季玉米秆收获后,在11-12月份可以发料播种。冬前越冬发菌,春季出菇,此批菇也叫春菇,秋菇播种未出完菇的春季温度到12℃以上,即3月中旬,便进入春菇管理。此时揭去薄膜,喷1遍杀虫药,后再喷重水1次,浇湿透土壤,走道灌满水。若土干,可分作2次上大水,直至土壤渗透,春季温度上升快,菇长的快,5月天气,每天要采2次,避免采大菇和开伞菇,后两茬菇出来后,可喷营养素、菇大多等,以增加产量和质量。   病虫害防治   在磨菇生长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没有发酵的培养料,或是采菇后没有及时清理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发生病虫害,要求每个管理人员,1定要有严格、卫生、保量的完成每个操作过程,棚内场地常撒石灰,发料1定要熟透拌匀,覆土要干净,用水要卫生,用清洁水,通风良好,棚内空气新鲜,都会减少病虫害发生。1旦发生有菌蝇、线虫,用菇虫净、高效氯氰菊脂喷雾或灌食盐水,蘑菇上表面出现斑点,要多通风,少上水,用喷重康宁或百菌清克霉灵喷雾,以便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这样病虫害发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食用菌种植



6、食用菌种植

2010食用菌前景 纵观2009年食用菌市场状况可以看出,整个市场处于需求旺盛、价位不断攀升的态势,也就是说,食用菌市场处于上升境况,所以,菇农效益较好,经营者信心十足。2009年,大部分品种的鲜货价格,较2008年上升80%以上,有的品种甚至超过100%,如双孢菇产地价格较2008年上涨200%。预计2010年的食用菌市场行情将仍然看好,主要原因: 1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越来越高,对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对绿色食品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此类食品的营业额1直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强身健体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3大食物之1,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食用菌生产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1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 2是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态势明显,主要体现在连锁经营、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管理科学化为代表的现代食品企业,逐步替代传统食用菌业的随意性生产、单店作坊式、人为经验生产型,快步向产业化、集团化、连锁化和现代化迈进,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营养理念在食用菌行业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3是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大环境来看,食用菌已经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作用,而目前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是各级政府为民谋利的主要体现和政策取向。 4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