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广东省那里有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柳州地区有学习种植食用菌的培训班吗?

请问广东省那里有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



1、请问广东省那里有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3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3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4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1次发酵法和2次发酵法。室外2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2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1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3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4周用竹搭成1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1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1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2、柳州地区有学习种植食用菌的培训班吗?

食用菌蘑菇种植技术.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1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 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3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3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4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1次发酵法和2次发酵法。室外2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2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1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3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4周用竹搭成1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1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1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3、请问,云南省内哪里有人工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培训?

牟定县生物资源创新办为解决全县今年新增人工食用菌种植户的技术欠缺问题,全面推动今年的人工食用菌种植工作,县创新办在进1步总结上年种植人工食用菌经验的同时,利用农闲茬口,做好种植培训工作。 7月20日至29日,牟定县创新办在昆明西山景峰食用菌种植场和楚雄强新公司的技术员大力支持下,深入到10个乡镇的重点种植村、社召开人工食用菌种植现场培训会22场次,培训人员7000多人次。培训会上,1是技术人员发放了相关技术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和现场技术示范;2是让群众动手亲自操作实践;3是技术人员现场回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问题,提出今年种植人工食用菌的改良措施;4是在培训过程中组织群众走访、参观上年的部份人工食用菌种植户和种植地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经验。整个培训过程深入浅出,群众动手参与实践,耳闻目睹整个种植的过程,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人工食用菌的种植技术,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种植人工食用菌的信心,为今年全县完成种植人工食用菌25万平方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我想学习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去哪里学习

你好,每个省和县都有农业局,你到当地省农业局或者县农业局去咨询1下,1般食用菌都是农业局重点保护项目,很多农业局自己内部就有培训班和比较有经验的工作人员。 在省农业局【1部分县农业局】还有现成的食用菌母本卖。 希望对你有用,我觉得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以前都是在当地农业局去咨询的,他们还可以告诉你当地最适合种什么样的菌种哦。



5、请问,云南省内哪里有人工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培训?

牟定县生物资源创新办为解决全县今年新增人工食用菌种植户的技术欠缺问题,全面推动今年的人工食用菌种植工作,县创新办在进1步总结上年种植人工食用菌经验的同时,利用农闲茬口,做好种植培训工作。 7月20日至29日,牟定县创新办在昆明西山景峰食用菌种植场和楚雄强新公司的技术员大力支持下,深入到10个乡镇的重点种植村、社召开人工食用菌种植现场培训会22场次,培训人员7000多人次。培训会上,1是技术人员发放了相关技术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和现场技术示范;2是让群众动手亲自操作实践;3是技术人员现场回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问题,提出今年种植人工食用菌的改良措施;4是在培训过程中组织群众走访、参观上年的部份人工食用菌种植户和种植地进行经验交流和总结经验。整个培训过程深入浅出,群众动手参与实践,耳闻目睹整个种植的过程,较系统全面地掌握了人工食用菌的种植技术,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种植人工食用菌的信心,为今年全县完成种植人工食用菌25万平方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6、我想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那里好?

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不论是那里的,最关键的是如何能够掌握这1门技术而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则是主要的。我是去年在绿富食用菌技术培训学校学习的,按照学习教的方法和技术,自己在家操作,1举获得成功。成功之后心里有了底,后来连续增加投入,现在也小有规模。祝你成功。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