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出耳期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食用菌液体菌种接菌包快速萌发的方法?

银耳出耳期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1、银耳出耳期管理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1)进耳房当穴口菌丝圈直径长达10厘米左右(一般接种后9~16天)时,上床架单层排放。头2~3天,耳房内温度控制在24~25℃,使菌丝基本布满菌筒。 (2)扩口增氧揭胶布和扩口一同进行。做法是:用锋利刀片,沿穴口上胶布四个角向外0.5厘米,作弧形割破薄膜,使穴口直径达3.5~4厘米。切勿割伤菌丝体。通过扩口,培养基内菌丝获得充足氧气,菌丝体生长加快。扩口后的菌棒要侧放,使穴口朝一个方向。侧放的作用:一是使白毛团分泌的黄水流出;二是穴口上长出的白毛团不会粘连在覆盖的报纸上。 (3)盖纸喷水保湿穴口揭去胶布后,要立即用报纸覆盖于菌筒上,并喷水保湿。盖报纸的目的:一是水不会直接喷到穴口上而引起积水;二是使报纸和菌棒之间的小空间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不致使白毛团干枯,利于耳基分化。 (4)原基形成期的管理①温度 扩口后菌丝生活力旺盛,筒温升高,要防止高温“烧菌”。室温超过25℃,菌丝体新陈代谢加快,黄水增多,要及时把黄水去掉,否则影响出耳;高于28℃以上,会出现吐黑水现象,耳基变黑,影响出耳。低于24℃时,扩口后菌筒可紧挨一起侧放;低于20℃,要加热增温。 ②通风 每天要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爽,通风时间及时机要视气温高低而定。 ③湿度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5%~90%。晴天,每天喷水2~4次,保持覆盖报纸湿润,不滴水为度。 如此管理2~3天,穴口会长出白毛团,并分泌出黄色液体,说明菌丝已达生理成熟;再经1~2天,白毛团开始胶质化,出现黄豆大小的淡黄色银耳原基;2天后,淡黄色原基开始分化出小耳芽,即进入幼耳期。如若气温稳定在24~26℃,白天都可开门窗通气,氧气充足,耳基分化快。 此期间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 ①杨梅霜病 揭去胶布后,穴口上有灰白色粉斑,有臭味,与杨梅霜相似,菇农们称之为“杨梅霜病”。出现该病后,穴内不长“白毛团”,已形成的也逐渐消融,幼耳逐渐萎缩。其发生原因主要是菌种退化或栽培时遇到高温所致。如银耳菌种转管(瓶)次数频繁或长期使用混合分离法制作菌种,容易造成菌种退化。 ②菌种块干枯 接种穴上菌种块干枯,菌丝消失,白毛团无法形成。主要原因是接种时胶布未贴紧,菌种块被风干;栽培种培养基过干;菌筒培养基含水过低:扩口后耳房湿度低。 ③分泌大量棕黑色液体 白毛团分泌大量棕黑色液体导致耳基、耳芽腐烂。主要原因是高温危害,或者菌种退化。要防止28℃以上高温;穴口斜放,让棕黑色液体流出,或用棉球吸干。 (5)生长发育期的管理约在接种后第21~22天,幼耳直径达1.5~2厘米时,原是侧放紧靠一起菌筒要改为正放,幼耳正面朝上,筒间距3~4厘米。控制适温22~24℃。高温季节,如室温超过26℃,要采取多喷水、多通风和菌筒排疏来降温。耳房内湿度要求85%~95%。喷水要根据气温和耳片长势而定,当幼耳直径达4厘米时,生长快、需水量多,可将覆盖报纸取掉,直接喷水在银耳上,喷水要适量,使耳片湿润即可。喷水的“五多五少”是:耳蕊多的多喷,耳蕊少的少喷;耳黄多喷,耳润少喷;晴天多喷,雨天少喷;气温高多喷,气温低少喷;吹干燥风天多喷,吹潮湿风天少喷。喷水要结合通风,切忌关门喷水。 此期间常出现的问题有: ①子实体干枯、不展片 空气湿度太低;经高温危害后,子实体生活力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抑制生长;菌种退化。 ②烂耳原因 杂菌或细菌侵染;空气湿度太高,湿度超过95%;天花板上或上层耳架的水滴落到下层耳架的子实体上。 ③停止生长 多发生在子实体直径3~5厘米时,主要是螨虫或线虫为害所致。 (6)成耳期的管理接种后第30天前后,子实体长到直径12厘米左右,耳片由透明开始变乳白,手触有黏滑感,并弹射大量白色孢子,说明子实体进入成熟期。从进入成熟期到采收,通常需要6~8天。此期若湿度过大,会烂耳,须停止喷水,空气湿度为80%~85%即可。停水后,子实体继续生长,增重快,尚未伸展耳片继续发育,长势整齐,朵形圆正丰满,耳片肥厚。成熟期仍需加强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经停湿6~8天管理后,子实体可完全成熟(图4-33)。 图4-33 银耳的生长现场(7)采收当耳片全部展放,没有小耳蕊,耳片呈粉白色,略有收缩,并有皱褶,变软下垂,弹性变差;耳基变黄;子实体形似牡丹或菊花,直径12~16厘米,鲜重150~250克;菌筒薄膜有很多皱纹,菌筒变轻时及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抓住耳基,往上拔采。采下后,用小刀刮去蒂头带有培养基的黑色部分,若有烂耳要刮去腐烂的部分。摘取和刮蒂时,动作要轻,切勿损坏朵形。若有菌糠黏附在耳片上,应放在清水池中漂洗清洁,再排放在竹筛上将附着的水分沥干。沥干水分后,及时烘干加工(图4-34)、包装(图4-35)。 图4-34 银耳的烘干加工图4-35 银耳包装。

食用菌液体菌种接菌包快速萌发的方法?

2、食用菌液体菌种接菌包快速萌发的方法?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银耳菌种怎样保藏?要注意哪些?

3、银耳菌种怎样保藏?要注意哪些?

银耳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1)低温传代保藏挑选健壮的一级试管种,将棉塞齐管剪平,再用石蜡封口,以减少培养基失水,然后直接置于冰箱中1~4℃的温度下保藏。此法保藏期较短,耳友菌丝每隔3~4个月转管一次,而银耳纯白菌丝在5个月之内应使用完毕。低温斜面保藏时,一般要采用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最好在培养成分上加入少许0.2%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做缓冲剂,以中和菌种保藏过程积累的有机酸。(2)液体石蜡保藏此法适用于耳友菌丝的保藏,保藏期2~4年。其方法比较简便,只在斜面菌种的试管内注入经灭菌的石蜡油,注入量以高于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丝体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再用无菌的橡皮塞好,石蜡封口,直立存放干燥处或冰箱中保藏。最好1年移植1次,使用时不必倒去石蜡,只要用接种针从斜面上勾取一小块菌丝即可,其余继续保藏。操作时注意:液体石蜡在火焰灭菌时易飞溅,刚从石蜡菌种中挑出移接的菌丝块沾有石蜡油,故生长微弱,必须再转接一次才能恢复正常。液体石蜡保藏见图22。图22 液体石蜡保藏法1.橡皮塞 2.标签 3.液体石蜡 4.培养基(3)滤纸保藏此法适合银耳芽孢的保藏,保藏期限4年以上。其方法是:经孢子弹射提纯的芽孢,预先培养在斜面培养基上,菌龄不超过1个月。操作时,先将滤纸剪成40毫米×40毫米的方块,中央用红色铅笔做好记号,卷成小筒,装入试管内,棉塞封口;再经高压灭菌后,置于40℃烘箱中烘干;然后在无菌室内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芽孢,涂在滤纸记号处,放回试管内,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吸潮7~10天;最后放入装有5~10克硅胶的大试管中,用无菌橡皮塞塞好,用蜡封口,置低温下保藏。使用时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滤纸,用接种环沾上无菌水,在滤纸有标记处刮取银耳芽孢,移入新制的无菌斜面培养基上。在适温下培养,芽孢开始繁殖形成酵母状菌落,经镜检无杂菌,即可用于生产。(4)真空冷冻干燥此法是采用真空、干燥和低温3种手段来保藏菌种,保藏期长达10年之久,仍不降低其原有种性。基本方法是:将保藏的银耳芽孢悬液,装在特别的安瓿管内,然后骤然冰冻,并立即抽成真空,使培养物以固体形态升华脱水,形成完全干燥的固体菌块,在真空条件下熔封后,低温保藏。此法限于保藏银耳芽孢悬液,而对银耳菌丝体和耳友菌丝体的保藏不适合。为保持银耳菌种优良性状,在生产中最好把经常使用的斜面低温传代、冰箱保藏法与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结合使用,以减少传代次数。原则是,原始菌种第一次传代时,可以多传一些斜面,部分用于第一次生产母种,部分留作第二次、第三次生产母种,部分用液体石蜡法或真空冷冻干燥法保藏。这样能使每批生产用的菌种都能保持或接近原始菌种的优良性状。菌种保藏注意以下几点:(1)适宜的保藏培养基保藏母种应选择适宜的保藏培养基,其配方一般要求含有机氮多,含糖量不超过2%。这样既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又能防止酸性增大,以保持菌丝旺盛的活力。(2)适宜的保藏温度必须根据种性特性,选择适宜的保藏温度。存放菌种的场所,必须通风、干燥,并要求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存放于电冰箱中保藏的菌种,箱内温度不应过高或过低。温度过低,斜面培养基会结冰脱水,菌种容易衰老或死亡;过高,则达不到保藏之目的。(3)封好菌种试管口菌种的试管口用塑料薄膜包扎,或用石蜡封存,防止培养基因干涸或棉塞受潮而引起杂菌污染。(4)使用前应活化保藏的银耳菌种在使用前,需先置于23~26℃适温下让其活化,然后转管,更新选育。

怎样鉴别银耳菌种质量的优劣?

4、怎样鉴别银耳菌种质量的优劣?

鉴别银耳菌种优劣的感观指标如下:(1)斜面琼脂试管种①菌龄。在适温下接种后培养13~18天,其菌丝生长旺盛。②白毛团。饱满,圆正,色泽洁白,气生菌丝直立或斜立,平贴培养基上,分泌无色或含黄色水珠;15天后白毛团分化成碎米状原基和耳芽。③耳友菌。呈黑褐色,布满培养基,气生菌丝灰白色、羽毛状爬向管壁,走势旺盛。符合上述情况者为优质一级种。如果白毛团气生菌丝呈萎黄、倒伏状,不拌有水球,或原基干枯萎缩;耳友菌的气生菌丝在管壁收缩,培养基与管壁已脱离,说明菌种老化,生活力差。(2)木屑一级种在实际生产中,银耳菌种常采用菌瓶木屑一级种。它是由斜面一级种接入或通过基内分离混合而成。优质菌瓶一级种感官标准如下:①菌龄。混合菌丝体在适温条件下培养30天左右。②菌丝体。黑褐色,走势整齐,满瓶,伴有深绿色或黄褐色的分泌物,逐层伸展呈花纹状;菌丝未出现间断、拮抗线、杂斑。③子实体。位于培养基表面中部,比拇指大,晶莹洁白、耳片厚密,舒展有力,朵状美观、无污染物。符合上述情况者为优质木屑一级种。如若培养基与瓶壁明显脱离,基质松散,菌丝伸展有间断、有杂斑、拮抗线,耳基变淡红色或出现大量褐色液体,或子实体萎黄、畸形、耳形差,有杂菌污染、霉烂等均属不合格,应淘汰。(3)二级种银耳优质二级种感官指标如下:①菌龄。接种后在适温条件下培养25~30天为适龄;由木屑一级种散接的,生长较快,15~20天为适龄。菌龄太短,生理成熟度不够;菌龄太长,影响扩接栽培种后的出耳时间。②菌丝体。与瓶壁紧贴,菌丝状黑褐色,走势健壮有力;搬动后也出现墨绿色和黄褐色分泌物;无出现间断、杂斑和拮抗线。③原基。于培养基表面,出现胶质化碎米状耳芽和小耳片,伴有酱油色或棕红色水珠。符合上述情况者为优质二级种。如若培养基干缩,菌丝有衰退现象,走势不齐,有间断、斑点、杂菌、拮抗线,在原基上布有一层白色棉絮状的菌膜,原基萎烂、收缩、霉烂等列为不合格,应淘汰。(4)三级种栽培种感观标准为:①菌龄。7~12天,最佳菌龄8~10天。菌龄太短萌发力弱,菌龄太长抗逆力差,这是银耳栽培种的一个独有特征。②耳友菌。灰白色,分泌黑色素,瓶壁上现浅黑色花纹,长势健壮有力,分布均匀整齐,伸入培养基深层4~5厘米;无出现节斑,间断,无杂菌污染。③白毛团。培养基表面布满许多白毛团,色泽洁白,颗粒饱满;气生菌丝短、满团,健壮;伴有少量无色或深黄色水珠。符合上述情况者为优质三级种。若耳友菌丝稀薄纤弱,长势不齐;培养基出现绿、红、黑、黄等颜色斑点,证实为杂菌污染。若表面出现灰白色小粒团,与白毛团比较,有明显差异,证实为“杨梅霉杆菌”混生,此类属于劣种,应淘汰处理。菌种质量除感观检测外,还有栽培各项经济指标,如接种后成活率,出耳快慢,商品性状,干燥率等。所以菌种的真正优劣还是以栽培出耳的结果与成效为最终判断指标。

银耳菌种怎样保藏?要注意哪些?

5、银耳菌种怎样保藏?要注意哪些?

银耳菌种保藏方法有以下几种:(1)低温传代保藏挑选健壮的一级试管种,将棉塞齐管剪平,再用石蜡封口,以减少培养基失水,然后直接置于冰箱中1~4℃的温度下保藏。此法保藏期较短,耳友菌丝每隔3~4个月转管一次,而银耳纯白菌丝在5个月之内应使用完毕。低温斜面保藏时,一般要采用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最好在培养成分上加入少许0.2%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做缓冲剂,以中和菌种保藏过程积累的有机酸。(2)液体石蜡保藏此法适用于耳友菌丝的保藏,保藏期2~4年。其方法比较简便,只在斜面菌种的试管内注入经灭菌的石蜡油,注入量以高于斜面1厘米为宜,使菌丝体与空气隔绝,降低其新陈代谢。再用无菌的橡皮塞好,石蜡封口,直立存放干燥处或冰箱中保藏。最好1年移植1次,使用时不必倒去石蜡,只要用接种针从斜面上勾取一小块菌丝即可,其余继续保藏。操作时注意:液体石蜡在火焰灭菌时易飞溅,刚从石蜡菌种中挑出移接的菌丝块沾有石蜡油,故生长微弱,必须再转接一次才能恢复正常。液体石蜡保藏见图22。图22 液体石蜡保藏法1.橡皮塞 2.标签 3.液体石蜡 4.培养基(3)滤纸保藏此法适合银耳芽孢的保藏,保藏期限4年以上。其方法是:经孢子弹射提纯的芽孢,预先培养在斜面培养基上,菌龄不超过1个月。操作时,先将滤纸剪成40毫米×40毫米的方块,中央用红色铅笔做好记号,卷成小筒,装入试管内,棉塞封口;再经高压灭菌后,置于40℃烘箱中烘干;然后在无菌室内用接种环挑取一环芽孢,涂在滤纸记号处,放回试管内,置于硅胶干燥器内吸潮7~10天;最后放入装有5~10克硅胶的大试管中,用无菌橡皮塞塞好,用蜡封口,置低温下保藏。使用时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滤纸,用接种环沾上无菌水,在滤纸有标记处刮取银耳芽孢,移入新制的无菌斜面培养基上。在适温下培养,芽孢开始繁殖形成酵母状菌落,经镜检无杂菌,即可用于生产。(4)真空冷冻干燥此法是采用真空、干燥和低温3种手段来保藏菌种,保藏期长达10年之久,仍不降低其原有种性。基本方法是:将保藏的银耳芽孢悬液,装在特别的安瓿管内,然后骤然冰冻,并立即抽成真空,使培养物以固体形态升华脱水,形成完全干燥的固体菌块,在真空条件下熔封后,低温保藏。此法限于保藏银耳芽孢悬液,而对银耳菌丝体和耳友菌丝体的保藏不适合。为保持银耳菌种优良性状,在生产中最好把经常使用的斜面低温传代、冰箱保藏法与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结合使用,以减少传代次数。原则是,原始菌种第一次传代时,可以多传一些斜面,部分用于第一次生产母种,部分留作第二次、第三次生产母种,部分用液体石蜡法或真空冷冻干燥法保藏。这样能使每批生产用的菌种都能保持或接近原始菌种的优良性状。菌种保藏注意以下几点:(1)适宜的保藏培养基保藏母种应选择适宜的保藏培养基,其配方一般要求含有机氮多,含糖量不超过2%。这样既能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又能防止酸性增大,以保持菌丝旺盛的活力。(2)适宜的保藏温度必须根据种性特性,选择适宜的保藏温度。存放菌种的场所,必须通风、干燥,并要求遮荫,避免强光直射。存放于电冰箱中保藏的菌种,箱内温度不应过高或过低。温度过低,斜面培养基会结冰脱水,菌种容易衰老或死亡;过高,则达不到保藏之目的。(3)封好菌种试管口菌种的试管口用塑料薄膜包扎,或用石蜡封存,防止培养基因干涸或棉塞受潮而引起杂菌污染。(4)使用前应活化保藏的银耳菌种在使用前,需先置于23~26℃适温下让其活化,然后转管,更新选育。

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

6、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

菌种的优劣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关键。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微生物工厂首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因此微生物菌种特别需要妥善保藏。世界各国对微生物菌种都很重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门设立了菌种的保藏机构,为各生产单位收藏和供应各种优良菌种。当然就具体的生产单位而言,大量的生产用菌种还得靠自己来生产和保藏。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使优良菌种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生活能力及纯度,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确保菌种的纯一,防止杂菌污染及绝种。保藏菌种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保藏菌种的经验,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滤纸片保藏法、谷粒保藏法等。常用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一般PDA)上培养成熟后,选择菌丝生长粗壮,边缘保存。一般保存温度4~6℃,除草菇和银耳菌种外(10~15℃),此方法对其他食用菌都适宜,一般菌种可保藏2~4个月,所以需定时移接。此法保藏虽然方便,但是保藏时间短,需经常转管,也很容易发生衰退变异现象。因此,不能用作长期保藏,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保藏。另外,为了减少保藏期间培养基水分蒸发,琼脂最好加到2.5%。为防止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酸分的积累,应加入0.2%的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缓冲盐类,同时,培养成熟后,最好将棉塞管口外剪平,并用矿蜡封或换以无菌木塞,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延长保存时间。在农村如果没有冰箱,可采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种换上无菌橡皮塞,并用矿烛蜡封后密闭的广口瓶中,悬入井底保藏。(2)贮藏室保藏法原种和栽培种一般只在贮藏室短期保藏,贮藏室温度0~10℃为好。室内应清洁、干燥、无光,应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以降低其生活力,减少变异退化,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过早出菇。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短。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