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个脱贫攻坚的好项目

羊肚菌又名草笠竹、羊肚菜、羊蘑,由于形状像如羊肚而被称为羊肚菌,除了供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对于食积气滞、脘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有一定的功效作用。野生羊肚菌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还有部分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林边的路旁河边。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苏、云南、河南、河北、北京、湖南、贵州等地区。适宜生长在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土壤。羊肚菌一般在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有些地区也是靠人工种植羊肚菌走一致富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大方县的羊肚菌种植合作社的致富之路吧!

大方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个脱贫攻坚的好项目,第1图

大方县瓢井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借力发展,鼓励合作社带动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让羊肚菌产业成为助力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致富产业。4月正是羊肚菌采收的最佳时节,在瓢井镇山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工人正忙着采收羊肚菌。合作社负责人叶胜海介绍,他们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羊肚菌种植技术回乡创业发展羊肚菌种植已初获成功,目前大棚里羊肚菌长势良好进入丰收期,经过包装陆续销往成都、广州等地。

大方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个脱贫攻坚的好项目,第2图

瓢井镇做强传统产业,不断发展新型产业。2018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830亩,调整种植魔芋1000亩、经果林3530亩以及辣椒、冬荪等经济作物。农户通过土地或者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模式开展,这种模式打消了农户土地入股后的顾虑,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风险小,利益共享。种植羊肚菌是大方县首次探索的新型产业,在瓢井镇解决就业17人,带动贫困户3户。正在大棚里采菇的贫困户赵发琼每天在基地里务工,日工资80元,还提供中午饭。她说,每天早上送孙子去上学就牵着牛到山上就来这里上班,可以照顾家庭又有一份不错收入,家里经济条件宽松许多。

大方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个脱贫攻坚的好项目,第3图

据了解,瓢井镇山源合作社投入50余万元,建设有羊肚菌种植大棚39座,占地10000多平方米,配套菌种室、无菌车间、烘干房、包装车间等相关功能室。目前,瓢井镇羊肚菌长势良好,预计亩产300公斤,保守估计收入将达100多万元。

大方羊肚菌种植合作社——一个脱贫攻坚的好项目,第4图

关于大方县羊肚菌种植的致富之道,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