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怎样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

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



1、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

时下,正是各种野生菌生长采食季节,也是误采误食野生毒菌的高发季节,因误食野生菌而酿成悲剧的事故每年都有发生,为此特向消费者介绍识别野生菌的方法:

1、看生长地带 可食用的无毒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有毒野生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2、看颜色 有毒野生菌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3、看形状 无毒野生菌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看分泌物 将采摘的新鲜野生菌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闻气味 无毒野生菌有特殊香味;有毒野生菌有异味,如辛辣、酸涩、恶醒异味。

怎样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



2、怎样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

除了已知野生菌可食用外,其它未知的野生菌最显著的特点是颜色越鲜艳好看的基本上有毒。

怎样用手机识别野生菌



3、怎样用手机识别野生菌

“打开微信里的‘菌鉴’小程序,对准不认识的野生菌拍1个图,小程序自动识别后就会显示这个菌子的名字、特点、是否是食用菌等详细信息,真的很实用。拓展:“打开微信里的‘菌鉴’小程序,对准不认识的野生菌拍1个图,小程序自动识别后就会显示这个菌子的名字、特点、是否是食用菌等详细信息,真的很实用。”研发人员正在现场给大家演示自己开发的小程序,引起了众多围观者的好奇。11月28日,云南大学联合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小程序挑战赛进入决赛环节,云南大学201

7、201

8、2019级在校本科生结合大学校园工作、生活、学习等应用需求场景,进行原创性的设计与开发,共有10款小程序项目进行激烈角逐。现场,学生们正在就自助开发的小程序进行功能演示和解说,场面十分热闹。

野生菌有多少种,如何判断是否有毒



4、野生菌有多少种,如何判断是否有毒

野生菌大约有250种,常见的有鸡枞菌、白葱菌、美味牛肝菌、松茸菌、干巴菌、青头菌等。

1、鸡枞菌:菌盖宽3-23.5cm,幼时脐突半球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顶部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至奶油色。

2、白葱菌:菌盖直径8-15cm,幼时近球形、半球形,后呈扁半球形,为奶白色、白乳黄色至桃红色。

1、野生菌有多少种 野生菌大约有250种,常见的有鸡枞菌、白葱菌、美味牛肝菌、松茸菌、干巴菌、青头菌等。

1、鸡枞菌 子实体为中等至大型,菌盖宽3-23.5cm,幼时,脐突半球形至钟形,并逐渐伸展,菌盖表面光滑,顶部明显凸起呈斗笠形,颜色为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灰白色至奶油色,老后呈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少数菌有放射状,菌肉为白色。菌褶为白色至乳白色,肉质厚实,老后带有黄色。菌柄较粗,长3-15cm,粗0.7-2.4cm,为白色,基部膨大并且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

2、白葱菌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8-15cm,幼时为近球形、半球形,后呈扁半球形,边缘钝圆,颜色为奶白色、白乳黄色、白红色至桃红色,表面干燥,初时有微细毛,后光滑无毛。菌肉为黄色至硫磺色,肥厚致密。菌柄为圆柱形,长6-12cm,粗2.5-3cm,为黄色,基部膨大成球状。

3、美味牛肝菌 菌盖宽8-25cm,幼时为半球形,后期中凸,周围平展,盖表平坦,颜色为淡褐色或淡褐黄色、赭褐色、淡肉桂色,菌盖肉厚2-4cm,为白色,近盖处为微红色。菌柄为粗棒状,长10-18cm,粗2-4cm,基部粗大,为白色。

4、松茸菌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5-2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颜色为污白色,具有黄褐色至栗褐色的纤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为白色,肥厚。菌褶为白色或略带乳黄色,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粗壮,长6-14cm,粗2-2.6cm。

5、干巴菌 全菌干燥革质,基部分出扇状或莲座状瓣片,子实层表面光辫或具有疣状突起(不呈孔状,也不呈褶片状),肉质干脆,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

6、青头菌 菌盖宽3-10cm, 初为球形,后呈扁半球形并逐渐平展,成熟后中央下凹,颜色为浅绿色、灰绿色,表皮通常具有深绿色斑块,且多龟裂,盖缘条纹呈放射状。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直生,褶间近盖处有横脉相连。菌柄长2-10cm,粗0.5-2cm,为白色。

2、野生菌如何判断是否有毒

1、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形状比较怪异,气味比较特殊,且多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主要表现为菌帽中央多凸起,菌盖和菌柄上长有斑点,菌褶上多有疙瘩、红斑、托沟裂或裂沟,易流浆汁、且稠厚发粘。有的毒菌具有菌托、菌环,有的毒菌折断后会有浆汁流出,味道十分刺鼻。

2、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没有十分准确,可以用于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的有效方法,并且部分毒菌中的毒性物质十分稳定,在菌类煮熟后仍旧具有毒性,比如鹅膏肽类毒素中的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

如何辨别野生菌的有毒与否?



5、如何辨别野生菌的有毒与否?

据说,表面比较鲜亮的都有毒。但也不是长得不漂亮的绝对无毒。 所以,最好请专业人士辨识。不要乱吃。

怎样判断野生菌不能吃



6、怎样判断野生菌不能吃

1、看生长环境(1)可食用的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2)而有毒的野生菌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尤其要注意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不能采食,无论是不是你所熟识的野生菌,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与桉树的某些成分结合后均为毒菌。

2、看外形和颜色(1)无毒的野生菌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 (2)有毒的野生菌颜色鲜艳,有紫、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菌伞上也会有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采摘后容易变色,有疣、红斑、沟托、沟裂,或者帽子上有疙瘩,菌子上有菌托、菌环的1般都是有毒的野生菌。

3、看分泌物(1)无毒的菌类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2)有毒的野生菌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折断后在空气中氧化而变色。

4、闻气味(1)可食用的菌类则有菌子固有的淡香味,无其他异味。(2)有毒的菌类具有辛辣、恶臭等味。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