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哨干巴菌带动千人致富

“山上有林子、山中有菌子、山间有塘子、山沟有谷子、村中有游子。春赏花、夏拾菌、秋尝果、冬吃杀猪饭。”在云南宜良县狗街镇,随便问几个村民,总有人会告诉你,这句话出自当地一个叫做“小哨”的村子。 作为全省最大的干巴菌产地,宜良县小哨村去年的干巴菌产量为10吨,虽然每公斤售价高达1200元但依然不愁销路。热销的背后,一个发展10多年的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在更广范围内推广。通过拍卖山头、集体分红,虽然每年只有30多户村民竞得经营权,但却带动了8个村民小组,近1500人共同致富。 小哨干巴菌带动千人致富,第1图 生态破坏倒逼“小哨模式” 从宜良县城到小哨的路程大概30公里左右,虽然中间一段是弯道颇大的山路,但良好的路况和沿途盛开的樱花让人感觉路上的时间过得很快。 当看到路边写有“小哨野生菌生态村”字样的牌坊时,也就到了以干巴菌闻名的小哨村。走在用青砖铺就的村路上,可以看到,虽然是冬季,但两边的山上依然可见抹抹绿色。 “别看现在生态这么好,十几年前我们这里乱采滥伐的现象同样十分严重,每到采菌子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人,不管大小,才露头就被拾走了,拾到的野生菌就用小瓜叶子包起来运到昆明出售。”小哨村委会副书记、旅游管委会主任毕光学在村委会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他告诉记者,无限制的滥采让当地的生态受到很大的破坏,不仅野生菌的产量降低了,而且品质也不好,经济效益自然也就低了。 小哨干巴菌带动千人致富,第2图 从1995年开始,小哨村根据野生菌的产量,把山林分段竞价,实施承包拾菌,每年的5月30日,全村的老少都要聚集在一起竞价。 “每到竞价拍卖的时候,整个村委会像过年一样热闹,一座山头谁出的钱多,当年的采摘权就归谁。有实力的交5000元保证金参与竞拍,没有实力的村民也会赶来关注竞拍的结果。”毕光学说,胜出者除了享有相应的采摘权外,还有义务管好自己辖区的林木,损失了也要进行相应的惩罚。“10多年下来,不仅过度采摘野生菌的势头得到遏制,全村的森林覆盖率也从90年代初的不足70%上升到了现在的75%以上。” 30户带动近1500人致富 虽然参与竞拍的人很多,但资源毕竟有限,每年从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只有30多户,但整个小哨村委会目前有8个村民小组、1486人,僧多粥少的局面会不会出现利益的不均和一些村民的不满呢? “不会!”对此,毕光学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我们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竞拍是绝对的公开透明,外地人也可以参与竞拍,价高者得;再则我们竞拍所得的款项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和集体分红。” 小哨干巴菌带动千人致富,第3图 毕光学的说法在小哨村委会的《村规民约》中得到了印证:包山拾菌款分配以林权制度改革不冲突30%集体所有,70%均分到户,如村组做公益事业,集体70%,农户30%划分,但必须召开群众会议,通过方可使用。 “刚开始竞拍时,一年的竞拍款项只有8—10万,去年有200万左右,” 毕光学说,村委会对面的小哨小学以及3公里长的村路几乎都是用竞拍款项完成的,“这两年,公益事业做得差不多了,一些村小组开始了分红,去年大狗黑地村和下白水田村2个村小组平均每人的分红达到了3000元。” 2003年起,小哨以水果和干巴菌为主体打造生态旅游村,这也是云南省第一个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昆明市旅游局)批准认证的生态旅游村。2006年,小哨被评为昆明十佳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现在村里一半以上的家庭都买了汽车、摩托车,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村里人眼界开了,走出去和县城里的人没什么区别。”说起这些,毕光学脸上满是笑容。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