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糖渣栽培食用菌怎样配料,食用菌怎么种植

木糖渣栽培食用菌怎样配料


1、木糖渣栽培食用菌怎样配料


木糖渣是纤维素等经过化学降解后的残余物,营养更易于食用菌吸收,但酸性强,配料要提高生石灰量度。木糖渣栽培还不愿长杂菌。



1、用量


木糖渣种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在配方中占到30%——60%,最高可达80%,其余用棉子壳或木屑或玉米芯即可;


木耳、滑子菇、香菇等木生性特强的,占到20——35%为好,不宜过高,这样不影响产量。


亦可加入到双孢菇、姬松茸、大球盖菇草生菌配料中,可占到30—40%。


2举例:


用木糖醇渣种平菇


玉米芯经化工厂高温水煮提取木糖醇以后,其剩余的残料即是木糖醇渣。近几年食药用菌产业飞速发展,棉籽皮原料供应紧张且江口没有该资源必须外购,价格已和玉米相当,导致菇类产品成本升高,效益下降。开发新的栽培原料已成为食药用菌产业的重大问题。化工厂的木糖醇渣堆积如山,当地除了当柴禾别无他用,污染环境。用这种被遗弃的工业废料栽培食药用菌如何?有关技术要点如下:


1. 配方与处理 木糖醇渣已熟化且偏酸,透气性差,含水量高,速效营养较少。经过反复对比试验确定如下配方:木糖醇渣1000千克、棉籽皮500千克、麦秸或稻草100千克、麸皮80千克、细玉米粉30千克、石灰粉80千克、尿素4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克菌剂2.5千克,水适量。此配方经栽培验证,比用纯棉籽皮或纯木糖醇渣产量高。棉籽皮营养成份虽高,但由于透气性强,后期严重缺水,影响平菇产量。


把碾碎的麦秸或稻草铡成长10厘米的小段,用5%石灰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后待用。把尿素、钙镁磷肥、克菌剂溶于水,之后与棉籽皮按1:1.3的比例混合均匀。所有原料充分混合,调含水量至65~70%之间。冬季堆闷24小时即可装袋。春秋季可把麦秸或稻草、棉籽皮、麸皮、细玉米粉等辅料堆制后再与木糖醇渣混合,装袋后常压灭菌待用。如用发酵法生料栽培时,每次倒料复堆后表层喷洒300倍敌杀死或锌硫磷等杀虫剂,以防虫害发生。


2. 选用优种 木糖醇渣含木质素较多,呈颗粒状,无疑给菌丝分解吸收带来1定困难,所以选用优种是高产的关键。通过多方引种,多次对比,选育出适合木糖醇渣栽培的平菇品种。其特点是菌丝粗壮、生长迅速、抗逆性强、转化率高、抗碱性、转潮快、商品性好、对2氧化碳不敏感、菇体韧性好、喷重水不易死菇、产量稳定。


3. 接种装袋 选用长40厘米,宽18~20厘米,厚1丝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1端用蜡烧化封死,采用4层菌种,5层料装袋,两端盖料1厘米,装好袋后另1端用绳扎紧,接种量为20%左右,发菌期间采用扎微孔的方法补充氧气,其它管理和常规栽培相同。出菇2~3潮后,采用泥墙或覆料栽培,产量提高50~70%。出完菇的菌棒可做燃料灭菌制种,也可肥田。


近几年来,用木糖醇渣与棉籽皮混合栽培金针菇、灵芝、猴头菇、香菇等食药用菌,均证明产量和成功率不低于棉籽皮。



2、食用菌怎么种植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1、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知高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2、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1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1定要求后,进行翻堆,1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1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腿菇等也常应用此法。
3、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入1定大小的容器,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食用菌栽培农药的注意事项
1、知药选药食用菌生产用药前应先熟悉农戚猛枯药的性质,应了解杀虫剂和杀菌剂两大类的区别,分别用于防治虫害和病害,不能互换。杀螨剂不能替代杀线虫剂。要熟悉农药的理化性质、作用特点、使用方法、浓度与喷洒时间等。
2、要对症下药食用菌发生眼蕈蚊、粪蚊,棚室500倍敌百虫对菇蝇类的成虫、幼虫有特效,但高洞对螨类杀伤力差。平菇对敌敌畏敏感,浓度稍大就可能产生药害,最好改用敌百虫或辛硫磷。双孢菇对敌百虫敏感,最好改用敌敌畏。如果有蚊蝇类和螨类同时发生,用辛硫磷和杀螨剂混配效果较好。
3、使用浓度合理食用菌生产中要根据药剂种类、病虫害、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确定用药浓度。1般播种前堆料及菇房物料消毒用药范围和浓度相对大1些,播种后及出菇前用药要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子实体阶段浓度应更低1些。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食用菌。



3、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有:骚菌促蕾,压力刺激。
1、骚菌促蕾。在菌料长满菌丝后,用干净猜正散的竹扫把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徒长的老菌丝,待露出新菌丝后,及时喷水和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天左右即可现蕾。此法不仅可以促进出菇,而且可增产10%左右。
2、压力刺激。用旧报纸、麻袋片、细土等覆盖在食用菌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和保温保湿,可促进菌丝迅速生长。采用此法穗氏,1般可增产15%左右。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介绍: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因此,清昌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必须调查清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搞清楚其适应的生长环境,为培育出高产、无公害的食用菌打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4、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2、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1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1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3、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4、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地常用的1种栽培方式。



5、原料储备。稻草尽量选用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草,并要求干燥、无霉烂。根据培养料配方和生产规模,计算所需贮备原料石灰、麦麸、干牛粪、过磷酸钙等数量。



6、培养料的预处理和发酵。预湿:在水池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石灰粉,调成2%石灰水,将稻草浸入水池3~6h,让稻草充分湿透后涝出拌入其余辅料,然后在地面制成草堆并覆盖薄膜,使水分相互渗透均匀。上架:将经过预湿的稻草铺放到床架上,采用覆瓦式铺料方法,厚度掌握在压实后25~30cm为宜。然后逐层淋水至每层有水滴下为度。稻草上架后,将4周塑料薄膜放下,以利保温。巴氏灭菌:稻草上架后马上加温,使菇棚内室温达到66~75℃,中层料温达到63℃左右,保持8~10h后停火。



7、播种和发菌管理。



8、出菇管理和采收。



5、食用菌室内种植方法


食用菌室内种植方法有准备菇房、配制养料、接种覆土、生长环境。



1、准备菇房:菌菇生长的环境较为湿润,在室内养殖菌菇时,应该选择背光的房间,并在房间的地面和墙壁盖上塑料膜,避免水分蒸发,如果房间内有窗户,则应该使用遮光布将其挡住,并向房间的中心位置安装1个白炽灯。



2、配制养料:种植菌菇时,要使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等材料混合配制养料,并将养料装入塑料袋,放入锅中,并向锅里倒入清水,开火加热,直到清水煮沸后,等待1小时的时间,然后将养料捞出。



3、接种覆土:捞出的养料晾凉后,即可将其均匀的铺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并将厚度保持在十5厘米,然后向养料上方撒上捏碎的菌菇原种,再使用过筛的细土覆盖,后向土面喷洒1次水分,两周后就会有菌菇长出。



4、生长环境: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十度左右,便于菌菇的子实体长出,在菌种生长期间,要将环境湿度保持百分之7十,菌菇出菇后,则应该将湿度保持在百分之6十,使其更好的生长。



6、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如下:


1食用菌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芽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脊斗的2-5倍,孢子沿长轴方向生长,内部出现空泡。


2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3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1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4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2,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粗神取岩野亏0.5立方厘米的1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