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2),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范文:施工现场管理毕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2)



1、成本管理论文范文分析(2)



2、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范文:施工现场管理毕业论文

适当的现场管理来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调度指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力量的功效,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范文篇1   施工现场管理浅析   摘 要:本文就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使项目顺利履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策略;效益   前 言   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目前建筑市场竞争越发残酷,企业围着市场转,眼睛盯着市场干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汇集地,也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对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进行思考对于促进建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1定的设备条件和人员技术基础,这就要求必须通过适当的现场管理来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进行调度指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技术力量的功效,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交叉作业,且各部位的施工和各阶段施工的工艺、技术指标都各不相同,综上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要想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工程效益,就必须对其进行施工管理,从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安全系数,降低施工成本。   2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空前膨胀,各级别施工单位的增多,总承包单位项目管理人员也不全尽如人意,如现场质量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但往往有的单位,质量管理人员过于年轻化。又如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力度,此岗位经常要面对1线工人,如果唯唯诺诺、优柔寡断就难以管理现场状况。另外,总承包管理中,有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刚如行的新人,有时是赶鸭子上架,来了就要担当现场管理角色,虽然工作激情饱满,也踏实肯干,但他们岗位经验不足,很难做到有效管理。   管理人员沟通不及时。总包管理过程中项目部部门多,人员多时常存在信息沟通不及时的情况,这就给项目管理造成了办事效率底、执行力弱的现象。信息沟通不及时,与监理、业主、分包的沟通都会很被动,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1线管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做事情推3阻止4现象,岗位职责之内的事情该弄明白,弄清楚的,还没弄清楚就去管别人,敷衍了事。主观意识太强。   2.2 质量管理问题   由于现场施工操作工序多,产品面广量大,难以实现全面检查,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导致了1些质量问题的漏检。进1步,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质量的波动性(系统性因素或偶然性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很难百分之百地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必然存在着因不合格项目而引起的返工返修损失和为减少损失加强预防控制而增加的费用,因此怎样实现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全面控制也是1个较为突出的难点。   2.3 安全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监督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现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安全教育以及分项交底较为简单缺乏针对性,甚至存在施工现场和施工方案不符、专项安全技术方案不到位的情况,致使在施工现场遗留诸多安全隐患;其次,技术操作行为不当,为安全生产构成巨大威胁。如施工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易引发安全事故;再次,施工材料、工具随意摆放,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任意搭配组合施工,导致施工人员之间缺乏配合,施工松散,并且存在擅自离岗的情况,没有严格的纪律予以约束,致使施工安全隐患丛生。   3 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   (1)施工现场管理是1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施工现场所有人,财,物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因此必须有1套严密的组织体系加以保证。所以应建立从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部到各班组长参加的现场管理网络体系。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各级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都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2)要选好配强项目班子。培养1支高素质的现场经营管理者队伍十分重要。具体到工程项目部,选好班子项目运作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总工这3个人必须恰当搭配。项目经理必须要有责任心,最好有类似工程管理经验,有强烈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自律意识。私心重的人、能力差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当好项目经理。   3.2 制定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   要有效进行预先控制。在施工展开之前,都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现场准备等问题理出来,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反复优化,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组要求配齐生产要素。只要方案搞好了,要素配齐了,项目就能搞好。搞不好,要不就是项目经理能力差,要不就是没有责任心。   3.3 切实加强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1)协调工作要从技术上下工夫,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配合问题,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首先要全面,掌握各专业的工序和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每1个环节有序到位。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小到最小。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1步明确施工顺序、责任和义务。   (2)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1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工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3)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4)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最基本的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1个统1的意志,克服主管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1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4 结 论   因此抓好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是施工企业不断降低材料消耗,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合同工期履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途径,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才能促进文明施工。为此,需要将企业决策层的重视施工现场管理意识,转化成全员、全工程、全方位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施工现场管理意识,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统1思想,形成共识。   参考文献   [1]尹浩.浅谈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7).   [2]陈丽华.浅谈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J].商情,2011(27).   [3]刘鹏,战霞.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浅析.华章,2013(4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施工现场管理论文范文。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的地位突出于其他的组织因素之上,将人视为最重要的资产,将人力资源视为第1位资源。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谢谢你的阅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篇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浅析   摘要:围绕3个方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含义做了详尽阐述:个体绩效与群体绩效;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战略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特点,并探讨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3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21-02   人力资源管理将人的地位突出于其他的组织因素之上,将人视为最重要的资产,将人力资源视为第1位资源。人力资源的高绩效对于整个组织的高绩效是至关重要的。开发控制组织的每1个人的愿望和能力使每1个人以及由他们组成的群体达成最高的生产率,是提高组织绩效的1个充满困难但却长久且有效的途径。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含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指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其个体绩效和团体绩效为研究范围,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充分沟通,使个体和群体与组织的自身目标和发展方向在战略上保持1致,进而形成良好的绩效体系,以促进整体绩效提高的1套系统的管理活动和过程。   1.个体绩效与群体绩效   从系统角度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可以从公共部门组织绩效的管理、公共部门群体绩效的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员个体绩效的管理3个层面来考察。3个层面的诸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有机构成了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系统。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探讨的是公共部门群体绩效的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员个体绩效的管理。人力资源在组织绩效中发挥的作用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就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群体绩效。群体绩效是个人绩效的集合,但个体绩效的集合不等于个体绩效的简单相加。个体绩效与群体绩效表现出部分与整体、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群体绩效居于主导地位,个体绩效是以团体绩效为前提的。所以在1切组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体观念和整体观念。个体绩效要以群体绩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作在群体绩效的发挥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强调个体绩效以群体绩效为前提的基础上,必须十分重视个体绩效的作用,竞争在个体绩效的发挥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竞争机制将使个体绩效得到良好发挥,从而使群体绩效更加显著。   2.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   作为绩效管理的1个环节, 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是指按照1定标准定期对工作人员的绩效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期达到提升组织绩效和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程序和方法。绩效评估的目标不但体现在组织整体目标的达成方面,而且也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若干环节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绩效评估的技术性特质使其在实际运用中仅被作为1种评判工作人员绩效状况的手段来使用。绩效管理是组织资源的核心内容,而绩效评估则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绩效管理则是1套系统的管理活动和过程,它包括绩效评估,强调系统性和动态性,通过组织与个体双方持续的沟通与反馈,使员工可以充分参与到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建立组织和个人对目标以及如何完成目标的共识,形成利益与责任共同体,以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可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帮助制定更好的员工绩效改进计划,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促进员工发展能力的提高。   3.战略性   绩效管理必须将组织战略纳入其中。组织所有工作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在理想的状况下,绩效管理系统会确保组织内的所有活动都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战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绩效管理流程的起点和制定评估计划的前提。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服务于整个绩效管理系统的,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应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并以此作为组织管理的基础。管理者透过绩效管理体现责任,组织的奖惩体系着眼于实现组织的目标、鼓励创新以及组织绩效持续的改善。绩效活动的展开是在组织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组织战略目标和绩效管理的密切关系是通过绩效计划和评价系统来实现的。把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试图通过人力资源绩效的改善来带动组织绩效的提高并达成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这1点来讲,绩效管理给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特点   1.公共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公共性。其目标是要为民众服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均需关注;其产出为公共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不仅涉及当前的问题也涉及未来的领域,其衡量标准是人民的满意度,经济、效率、公平、民主都是必备的指标。   2.复杂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公共性使其同时具有复杂性。目标的多元化特征,使管理陷入多重矛盾之中,很难同时兼顾;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使其难以被准确测量;人民的满意度、公平、民主等绩效标准均为不容易收集信息、难以明确的范畴。这都导致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3.艰巨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公共性与复杂性使其具有艰巨性。绩效管理需要面对量化的问题,但多元甚至冲突的公共目标使绩效指标难以准确被确定;公共产品的无形性、长远性特点使其很难被测量,且公共产品往往无法分割,因果关系难以确认,产品的成本和收益不易衡量,个人在其中的贡献份额亦难以确定;衡量方面由于地域不同、工种不同,不能用统1的标准,要建立合理的多元化的评估体系是1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大的难度。以上各方面都使量化成为1个巨大的问题。而且,即使绩效可以量化,以量化形式表现绩效是否适宜也是问题。所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有其艰巨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3个重要问题   1.树立公共性与服务性两大价值观   在此,进1步强调政府的公共性与服务性。公共性与服务性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首先必须强调的两个价值取向。为公民和社会争取最大的公共利益,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所有工作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的根本衡量标准应该是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利益。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公共性与服务性这两个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解决现行公共行政中的很多关键问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重效率轻公平轻民主、重经济增长忽略社会发展等问题都是由于对公共性与服务性的认识不足、落实不够造成的。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公共性与服务性这两个价值标准都会帮助公共部门的工作有正确的方向。公共部门要加强建设服务人民的组织文化,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克服政府本位、官本位等思想,使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更加符合社会期望,使个体的自我发展和组织的利益达到高度融合和有机统1,共同建造1个服务于人民、以人民满意度为最高标准的政府。   2.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1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客观公正的评价是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是最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关心绩效,实际上是关心自己努力付出之后应该取得的回报。若公平公正不能被落实,员工的期望和结果不1致,员工将丢失公平感,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影响部门的员工满意度,绩效管理将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反而会使组织环境恶化。   由于公共部门信息公开化程度较低、绩效指标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有欠公平公正。所以应加强部门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加快合理有效的评估体系的建立,克服部门与员工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克服管理中由于人情关系等不客观因素导致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等,使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与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做到公平公正。   3.实施的重要性   尽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着法制化和制度化程度不够、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估主体单

1、评估技术不先进等问题,但1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其实施力度的问题。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落实,呈现虚化趋势,只具有象征性功能,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对内常常流于形式,对于绩效管理所要求的基本的沟通、反馈以及与个人发展相联系都很难做到,考核结果容易失效,到最后往往是平均主义;而对外,绩效管理往往被当做应付上级的措施或标榜自己的手段,形成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不良现象,严重偏离其本源和宗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对有效成果的落实不够。如果组织能够利用现有资源,将西方和私营部门经验的成功借鉴以及自身的研究成果加以应用,建立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将绩效管理作为1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完成,注重培养绩效管理的文化氛围,制定和实施完备的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责任制度,加强外部监督,更有力度地执行相关政策,使理念得以落实,使技术方法得以良好应用,相信在现有基础上,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也会有1番新的景象。而且,随着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各方面的进1步完善,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方法将得以更高效率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启峰.简析公共部门人力与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比较[J].现代管理科学,2009,(6).   [2]申喜连.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3).   [3]章秀英.论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与法,2005,(9).   [4]肖陆军.论服务型政府的绩效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7,(20).   [5]吴志华,刘晓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4、大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两篇?

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下设的2级学科,近年来迅速发展并相对成熟,也已成为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大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篇1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 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需要明确专业的培养要求;再次,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最后,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工商管理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1998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调整,管理学从经济学科大类中独立出来,成为与经济学并驾齐驱的1级学科。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科下设的2级学科,近年来迅速发展并相对成熟,业已成为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面临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客观上要求工商管理类大学生要富有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商管理学科是1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 *** 叉学科,其培养目标定位在为工商企业培养具有数理分析能力、资讯科技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江文奇,2008。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计划、生产、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等管理与分析工作,实践性较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要会经营管理,而且要懂工程技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熟练掌握沟通、交往、协调、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实际管理和创新能力。   2.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   禹智潭、黄炳根2008提出工商管理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创新智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运用能力。基础知识包括外语知识、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创新意识包括思想能力、愿望能力、意志力和纠错能力;创新智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资讯检索能力;创新方法运用能力包括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演绎法和反问法的运用能力。   3.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1个系统工程,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苏晓晋2007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影响。内在因素指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外在因素包括教育观念、教师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此外,教育教学体制、校内外教育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也被认为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制度为大学生的创新提供体制保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通过1系列的规范,激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学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与考试制度。齐晶2007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社会传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创新教育环境3个方面。社会传统分为社会氛围和传统文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创新教育环境的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郑婧2007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素有:单1的教学方式、僵化的课程设定、落后的教育观念、薄弱的创新实践、传统的考核方式、亟待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曹颖颐2008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和创新环境。   4.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思考   4.1需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类专业应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工商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在国内外各类公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4.2需要明确专业的培养要求   专业的培养要求包括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应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和工商企业管理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了解工商管理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能力结构要求,1方面应该培养学生熟悉工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与各个环节的业务工作,掌握从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程式、内容与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工商企业管理问题的业务能力;另1方面,应培养学生的工具应用能力,包括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以外语为沟通桥梁从事企业管理活动;具有熟练的电子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运用相关软体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素质要求,应该培养学生以社会责任为价值取向,诚信务实为根本,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正确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较强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等综合素质。   4.3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   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进行修订与调整。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合理搭配、课内与课外学习1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构建“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极大地提高其与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科学规划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素质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工具方法性知识、相关学科拓展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知识结构体现在普通共同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4部分。应该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关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实训、分阶段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校企合作、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   4.4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应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与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1系列改革,突出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战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内容改革中,1是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修订了课程的教学大纲;2是力求教学内容新颖,资讯量大。在系统介绍现有教材基本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扩充了大量辅助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课堂授课的内容,提高单位课时的教学资讯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3是及时引进最新研究成果,建立跟踪阅读制度,追踪前沿问题,将国际最新发展的管理理论引入教学,并在教学中融入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力求反映出工商管理学科发展的最高和最新水平;4是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各年级专业主干课程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分层次设计教学实践的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   基金专案: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09,长春市科技局软科学专案“长春市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团队组建及胜任能力问题研究”11RY06。   参考文献:   [1]江文奇.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软体导刊?教育技术,20088:17-19.   [2]禹智潭、黄炳根.工商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4:157-159.   [3]苏晓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14-16.   [4]齐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7.   [5]郑婧.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7.   [6]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孙丽辉195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刘文超1983-,男,湖北黄冈人,吉林财经大学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服务营销、创业管理。   崔巨集桥1978—,女,吉林4平人,吉林财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王竑1981—,女,辽宁朝阳人,吉林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大学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5、工程项目管理论文范文(2)

6、夜间施工照明光线要充足。   

7、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8、现场按规定堆放易燃物。   

9、现场氧气、乙炔气按规定堆放。   1

0、材料仓库有专人看管,严禁烟火,配备消防工具。   1

1、建立安全责任制,各级负责人员均为相应的安全工作责任人。   

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咐世   

1、 工期的承诺   本公司根据对该工程的理解和业主对该工程的衡携肢工期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施工能力,本公司郑重承诺满足业主对该工程的工期要求:   要求工期:30个日历天。   

2、 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1)施工进度的保证措施 A、施工进度管理   

1、 制定严密的总体形象进度书,其中包括总体和分部进度计划及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复式滚动,做到计划合理、科学安排,严格落实跟进督导,隐模整体协调,进度统1。   

2、 编制程序化叠复式施工方案,分割单位占用工期和复式占用工期部分,不占用工期之安排,安排落实到人到位,使之不影响正常施工的进行,实行交错作业措施,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合理协调,在不发生矛盾的前提下工种间和工序间协调配合施工。   

3、 各部位和各单位施工,只可按计划提前,不能占用其它工期以致拖延,禁止工序间的相互影响工期,绝对不允许影响到下道工序和整体工程的进度。   

4、 管理人员对已制定计划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并落实监督计划进度的进展情况。   

5、 加强与甲方和监理部门的联络,积极接收其对进度管理的指导性建议。   B 、工期保证措施 工期保证手段循环图   

1、 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做到材料供应及时,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节假日必须照常施工,必要时增加人员或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做到歇工不歇场地。   

2、 将每天的工作情况对照施工进度表,看是否按计划进行,工作只能比计划提前,否则就要查找原因,提出补救措施,确保按时完工。   

3、 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做细,提前消化图纸内容,尽量做到有问题事前发现并解决,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做好各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停工。   

4、 加强材料供应的管理,材料供应要及时,做到材料等人,不允许出现人等材料的现象。   

5、 制定必要的奖罚制度,对于按计划完成工作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奖励,对未按计划完成的施工人员作出相应的经济处罚,甚至开除。   

3、 工期检查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的检查是计划执行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计划调整和分析总结的依据。施工进度的跟踪检查,及时反馈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是进度循环控制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反馈系统。故在施工组织中应尤为重视。   

1、日检查工作制   专业施工员是施工技术、进度、质量的主要负责人,建立以专业施工点为主的计划执行系与施工员为主的计划检查系这1对立统1的工作关系,是保证项目进度计划的重要方法。施工员每日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的结果每日以书面的形式汇报项目经理,以便及时了解施工动态,监督和督促各施工班组按计划完成工作,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2、周汇报工作制   配合3周滚动计划的实施,建立每周进度汇报分析制。汇报分析会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经理参加检查、落实1周工作情况,并将检查分析的结果书面汇报监理单位、业主及存档。并提出建议及要求,在每周由业主或监理主持的协调会上解决。   

3、旬分析调整制度   项目部按旬进行分析、总结,并对进度的个别节点调整。进行必要的生产要素调动。由项目经理主持,公司项目部门及有关人员参加,并将检查分析的结果书面汇报业主、监理单位并存档。   

4、施工日志   施工日志是项目施工中每1天所发生有关事宜的真实记录,也是项目日常管理的工作要点。由专业施工员对每日发生的事宜及有关工程的情况按施工日志的要求真实填写汇总,书面报送项目经理及资料存档。   如前所述,在建立各级检查制度的基础上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这是目的所在。所以在了解了施工现状和实际进度后,如何进行进度控制是保证进度计划的关键,是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   

5、调整进度计划   由于外部因素影响造成进度无法实施或是计划与现场状况不符,就应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同时也要及时积极的进行施工协调,此项计划1般在分析会上做出。   

6、质量跟踪检查   项目部质量检查员每日对施工班组所施工的内容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签发整改单,并每日将检查结果汇报项目工程师,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过程中,决不因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计划。   

7、利用现代科学手段,采用计算机项目管理系统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   

4、 施工进度表   经反复核算工作量结合图纸工艺要求,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   

6、成本资金的管理   1.企业内部要制定劳动定额,根据工程量套用公司内部劳动定额,计算出人工总量。控制好人工总量,就能控制好人工费用,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   2.加强材料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严格材料出入库管理,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包干。   3.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定期对施工机械检查、 维修 、保养,租赁的设备或周转材料用完以后立即归还租赁公司,既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租赁费用。   4.为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找各种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5.在施工中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   6.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



6、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论文范文(2)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