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裁培木屑发酵升温原理,食用菌发酵料抗杂菌的原理

食用菌裁培木屑发酵升温原理


1、食用菌裁培木屑发酵升温原理


蘑菇发酵剂。蘑菇发酵剂又称增温剂,主要是通过高温菌提取纯化后拌入蘑菇培养料中,通常是拌在稻麦秸秆中,在封闭良好的环境中使其自动升温至70--80°C,腐熟纤维再种植蘑菇。在培养量发酵中,首先要对发酵原料进行选择,碳氮源配比要科学,注意保持平衡。其次要控制发酵条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培养量发酵既不能夹生,也不能堆制过熟。所谓发酵,就是将培养料渥堆,经历升温、高温和降温3个阶段,利用微生物繁殖分解释放热量,特别是嗜热微生物的活动,使堆温维持在60~70度的高温状态,从而起到杀灭病菌和害虫的效果。这种方式灭菌的效果比较彻底,栽培的污染率很低,可以有效提高栽培的成功率和生产效率。



2、食用菌发酵料抗杂菌的原理


食用菌发酵料抗杂菌的原理是利用发酵热杀死料中的杂菌。食用菌发酵料抗杂菌采用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活动产生的热量,在1定时间和温度范围内杀死杂菌芽孢的过程,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此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3、原料发酵的机理是什么?


培养料堆制发酵是有机物质在好气条件下,经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堆肥材料、堆制场所、堆积方法、翻堆日程、含水量和微生物参与作用等的影响,而微生物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发酵的微生物学过程


培养料堆制发酵过程要经3个阶段:升温阶段、高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培养料建堆初期,微生物旺盛繁殖,分解有机质,释放出热量,不断提高料堆温度,即升温阶段。在升温阶段,料堆中的微生物以中温好气性的种类为主。由于中温微生物的作用,料温升高,几天之内即达50℃以上,即进入高温阶段。在高温阶段,堆制材料中。



4、食用菌固体培养与固体发酵区别


食用菌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要求培养基内的杂菌越少越有利于接入的食用菌菌丝的生长,培养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


在使用固体原料栽培食用菌过程中,发酵也是比较重要的1环,都知道发酵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特别是1些嗜热真菌如白色放线菌)在料内生长、呼吸、繁殖等1系列活动使原料温度升高,能达到60--80摄氏度,能把大部分有害杂菌杀死,所以料温的控制大大高于前者,ph值也略高。空气相对湿度可忽略。可见两者的培养条件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