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吃什么中药_14种祛湿中药最有效,煲汤可以用什么药材达到祛湿的功效

祛湿吃什么中药_14种祛湿中药最有效



1、祛湿吃什么中药_14种祛湿中药最有效

夏季吃什么祛湿?现在正值盛夏时节,雨水增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想要祛湿,中药是个好选择,那么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祛湿的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夏季吃什么祛湿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中的高湿度同样会“传染”给人。每年78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所以脾气在78月的时候最旺盛,而脾在体内恰是1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脾的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脾脏受损就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此外,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1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1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1个大大的隐患。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暑湿季节,利用下列中药食材祛湿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8珍”之1。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5指毛   桃5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5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3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5加皮   5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5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5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1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1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9、茅根白   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1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1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

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

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1

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1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1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1

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1

4、芡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煲汤可以用什么药材达到祛湿的功效



2、煲汤可以用什么药材达到祛湿的功效

雨水节气过后,空气中水分增加,潮湿、阴雨不断。这种气候容易使人产生头晕、懒言、困倦乏力等诸多不适。1向崇尚煲汤的福州人,在这个时节喜欢通过汤汤水水来祛湿。   但专家指出,湿邪致病有“内”、“外”之别,表现在不同人群身上还有“寒”、“热”之分,想用汤水除湿者,需先分清致病的原因及症型再做定夺,以免不对症更适得其反。   痰湿体质别错喝清热利湿汤   黄女士形体比较肥胖,之前因跟多年不见的4川老友相聚,下馆子麻麻辣辣吃了1大堆,聊得开心多喝了两杯冷冻啤酒。考虑到好久没吃那么辣,黄女士怕太热,便又点了个溪黄草煲的老火汤。当天夜里就开始拉稀,来来回回10余次,折腾得她口干、乏力。   专家指出,肥胖、肿胀的人1般身体多湿,1旦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脾阳就会受损。黄女士喝了冷冻啤酒,自然使脾阳受损,体内的湿非但排不出来, 而且还会进1步困阻脾阳,使脾失运化,拉肚子便是其常见的症状。像她这类患者,在治疗上应遵照健脾化湿止泻的原则,而她偏偏喝了溪黄草之类的利段中湿清热汤, 使脾阳进1步受损。   老人小孩祛湿各有侧重   专家特别提醒说,如果家中有老年人,煲祛湿汤时就不宜选药性太过寒凉或燥热之品。因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并且多气血亏虚,所以在煲祛湿汤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补气养血汤料。如:可选用党参30克、大枣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生苡仁30克煲粥或煲汤,以起到益气健脾、淡渗利湿之效。   小儿煲祛湿汤时选料用量则不宜过多,因为小儿各种器官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脾常不足,应考虑加入健脾消食的汤料。如:可选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实10克、山楂1个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湿。   湿邪有内外、寒热之分   专家指出,湿邪是中医学的6淫邪气之1,是人体的致病因素之1,按其“作怪”的机理可分内湿和外湿。   就诊患者中内湿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许多市民不分体质,过多地错饮凉茶或错喝煲汤导致的。”握闹山不少患者起初可能是外湿,但祛湿不当,错饮了过多清热解毒的凉茶或汤药,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伤了脾胃,弯纯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自然就内生,于是外湿就合并了内湿。   盲目煲汤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加大病症。杨鸿医师提醒说,在煲祛湿汤前,最好先分清所受的是“寒湿”还是“湿热”,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   如何进行自我判断呢?她简单介绍说:“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湿热”的人平时体质比较壮实,舌质红苔黄、厚、腻,口干口苦,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   煲汤祛湿“寒”“热”对症才有效   分清了寒、热,就可对症选料。下面是杨鸿医师针对不同人群祛湿的简单汤料推荐: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都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功效。   其他: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莲子(去芯)。这些材料由于有健脾渗湿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并不易受湿邪侵袭,能起到防和治的效果,可谓1举两得。

煲汤可以用什么药材达到祛湿的功效



3、煲汤可以用什么药材达到祛湿的功效

雨水节气过后,空气中水分增加,潮湿、阴雨不断。这种气候容易使人产生头晕、懒言、困倦乏力等诸多不适。1向崇尚煲汤的福州人,在这个时节喜欢通过汤汤水水来祛湿。   但专家指出,湿邪致病有“内”、“外”之别,表现在不同人群身上还有“寒”、“热”之分,想用汤水除湿者,需先分清致病的原因及症型再做定夺,以免不对症更适得其反。   痰湿体质别错喝清热利湿汤   黄女士形体比较肥胖,之前因跟多年不见的4川老友相聚,下馆子麻麻辣辣吃了1大堆,聊得开心多喝了两杯冷冻啤酒。考虑到好久没吃那么辣,黄女士怕太热,便又点了个溪黄草煲的老火汤。当天夜里就开始拉稀,来来回回10余次,折腾得她口干、乏力。   专家指出,肥胖、肿胀的人1般身体多湿,1旦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脾阳就会受损。黄女士喝了冷冻啤酒,自然使脾阳受损,体内的湿非但排不出来, 而且还会进1步困阻脾阳,使脾失运化,拉肚子便是其常见的症状。像她这类患者,在治疗上应遵照健脾化湿止泻的原则,而她偏偏喝了溪黄草之类的利湿清热汤, 使脾阳进1步受损。   老人小孩祛湿各有侧重   专家特别提醒说,如果家中有老年人,煲祛湿汤时就不宜选药性太过寒凉或燥热之品。因老年人机体功能逐渐减退,并且多气血亏虚,所以在煲祛湿汤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补气养血汤料。如:可选用党参30克、大枣20克、枸杞子10克、淮山30克、生苡仁30克煲粥或煲汤,以起到益气健脾、淡渗利湿之效。   小儿煲祛湿汤时选料用量则不宜过多,因为小儿各种器官功能还没发育完全,脾常不足,应考虑加入健脾消食的汤料。如:可选用淮山30克、玉米15克、芡实10克、山楂1个煲粥,以助消食和健胃、健脾利湿。   湿邪有内外、寒热之分   专家指出,湿邪是中医学的6淫邪气之1,是人体的致病因素之1,按其“作怪”的机理可分内湿和外湿。   就诊患者中内湿占了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许多市民不分体质,过多地错饮凉茶或错喝煲汤导致的。”不少患者起初可能是外湿,但祛湿不当,错饮了过多清热解毒的凉茶或汤药,或食用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伤了脾胃,导致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滞自然就内生,于是外湿就合并了内湿。   盲目煲汤不但祛不了湿,还可能加大病症。杨鸿医师提醒说,在煲祛湿汤前,最好先分清所受的是“寒湿”还是“湿热”,对症用料效果才更好。   如何进行自我判断呢?她简单介绍说:“寒湿”的人身体多有阳虚症状,比如平时比较怕冷,喝热水会感到更舒服,舌质比较淡或淡胖,苔多薄白或稍腻,口淡,甚至有口甜感觉;“湿热”的人平时体质比较壮实,舌质红苔黄、厚、腻,口干口苦,大便黄烂、排便不爽,尿黄。   煲汤祛湿“寒”“热”对症才有效   分清了寒、热,就可对症选料。下面是杨鸿医师针对不同人群祛湿的简单汤料推荐:   寒湿者:可选用草豆蔻10克、扁豆30克、玉米100克、茯苓50克、高良姜15克等煲猪瘦肉或猪骨,以起到温阳化湿的功效。 湿热者:可选用高良姜、扁豆加溪黄草30克、土茯苓30克以利湿清热,或直接煮溪黄草水来饮用,都有很好的祛湿、清热功效。   其他:如果内湿不明显,或自己无法判断,可选用药性平和的材料来煲汤,最常用淮山、土茯苓、扁豆、玉米、莲子(去芯)。这些材料由于有健脾渗湿的效果,有湿的人可以祛湿治病,没有湿的人可以健脾,并不易受湿邪侵袭,能起到防和治的效果,可谓1举两得。

土茯苓5指毛桃煲汤配什么祛湿



4、土茯苓5指毛桃煲汤配什么祛湿

土茯凯森码苓5指毛桃煲汤配灵芝、芡实、薏米、冬瓜祛湿。5指毛桃煲鸡汤是1道色香味俱全的广东名汤,5指毛桃并不是桃,因其叶子长得像5指,而且叶片长有细毛,果实成熟时像毛桃而得名,是药食同源的植物,客家人自古以来有采挖5指毛桃根来煲鸡、煲猪骨、猪脚汤作为保健汤饮用的习惯。5指毛桃,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裂掌榕的根。植物裂掌榕,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地,越南、柬埔寨也有分布。冬病夏治冬天里的1些寒气聚在身体里排不出去,就会让我们觉得身体特盯哪别的不好,发生虚胖有口气,脱发,每天好困等现象。祛湿的方法身体里的湿气大,我们的身体就不健康,每天都会想睡觉,同时肿眼泡眼袋大脱发等现象。还有的朋友显得身体特别胖,其实这是虚胖,就是因为身体里的湿气过大造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多吃1些春雀红豆薏米粥,红豆和薏米都是极佳的祛湿食物,这种东西要坚持吃1段才能有效果。早餐喝1点粥,吃1点咸菜,这就是很好的养生手段,白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喝1点红豆薏米茶,这个就是祛湿的好茶饮。温水泡脚,打通身体里的血脉,身体的血脉通畅,身体里的湿气就会渐渐的去除,这样就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祛湿吃什么中药_14种祛湿中药最有效



5、祛湿吃什么中药_14种祛湿中药最有效

夏季吃什么祛湿?现在正值盛夏时节,雨水增多,人体很容易出现湿气重的症状,想要祛湿,中药是个好选择,那么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祛湿的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夏季吃什么祛湿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空气中的高湿度同样会“传染”给人。每年78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所以脾气在78月的时候最旺盛,而脾在体内恰是1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脾的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脾脏受损就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此外,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1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1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1个大大的隐患。夏季祛湿吃什么中药?暑湿季节,利用下列中药食材祛湿也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8珍”之1。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5指毛   桃5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5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3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5、5加皮   5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5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5加酒。   

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1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1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9、茅根白   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1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1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

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

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1

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1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1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1

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1

4、芡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用什么药材煲汤,黑芝麻煲汤祛湿,黄桐木煲汤可以



6、用什么药材煲汤,黑芝麻煲汤祛湿,黄桐木煲汤可以

常用煲汤中药材图解 淮山、山药、淮山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 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保健作用得机理是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补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调,从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并能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老年痴呆症等。 37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食用功效】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枸杞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黄芪 【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蜜制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山楂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当归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天麻 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南沙参 沙参。【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北沙参 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性味】 甘苦淡,凉。【归经】 入肺、脾经。【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石斛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芡实、芡实米、鸡头米。 【药性】甘、涩,平。归脾、肾经。【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玉竹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陈皮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5脏。 桂圆、龙眼。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