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干制品的科学贮藏方法是什么?如何贮藏食用菌的二、三级菌种?

食用菌干制品的科学贮藏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干制品的科学贮藏方法是什么?


进入夏季多雨季节,晒干或烘干的干耳、干菇极易吸湿回潮,发霉变质或滋生害虫,影响商品质量。通常的贮藏方法是趁烘烤干燥尚存余热时,迅速分级,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或用烙铁黏合袋口,随即装入衬有防潮纸的木箱、纸板箱中密封。为了防止潮气侵入或虫蛀,可在箱内放置石灰包吸潮,同时放1小瓶2硫化碳,然后把箱缝用纸条封严,入库贮藏。另1种方法是密封包装,低温贮藏法。具体做法是:鲜菇干燥后,用纸箱密封包装,纸箱内衬双层防潮纸和1层塑料薄膜,干菇入箱时含水量不得超过13%,在体积为0.2米
3、装菇10千克的纸箱内,可放1个盛5~7克2硫化碳的小瓶(开口),用以避虫。短期(1~6个月)贮存,可置于室温13~17℃的空调室内;长期(半年以上)贮存,置于3~4℃的低温冷库内。空。



2、如何贮藏食用菌的
2、3级菌种?


菌种贮藏是指各级菌种成为可用的成品后,暂时不用而采取的防止污染和减缓老化进程的措施和方法。菌种贮藏是以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实施的,较高的温度使菌丝细胞生理代谢加快,加速老化;光可刺激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从而消耗菌种的大量养分。所以,菌种贮藏原则上要避免高温,降低温度,阻止光照,阻断这些因素对菌种的不良影响。


原种和栽培种体积大,数量多,专业菌种场应建专门冷库用于菌种的贮藏,多数菌种在1~4℃的贮藏温度下可贮藏2~3个月;非专业菌种场和栽培者,要尽量制造低温、洁净、干燥、黑暗的条件来贮藏。原种和栽培种长满后,在室温下可自然贮藏10~20天,不影响其使用效果。超过这个期限,则需要创造条件进行贮藏。




3、食用菌干货要怎么贮存?


食用菌干货在贮存中应轻搬轻放,切忌乱摔、乱堆码,以2-2.5米高为宜。垛顶距天花板不少于80厘米,垛堆距墙壁30厘米。并留有空隙和走道,垛底可垫木桩通风防潮。在养生食用菌入库前或出完贮存品后,要对库房或设备、器具进行消毒。可用硫磺 燃烧熏蒸消毒,或用福尔马林喷洒消毒。坚决杜绝已经发生霉腐或含水量过高有霉腐危险性的商品入库。同时,食用菌干品的贮藏必须做到3防,即防潮、防霉、防虫。由于干品极易吸湿返潮,应严格控制相对湿度在50-70%范围内,箱内可放小袋包装生石灰或干燥剂吸潮。干品受潮后会变软,然后发热,引起霉变,发生虫蛀,导致严重变质。食用菌干品加工时,原料要挑选好,剔除腐烂变质的鲜菌,及时采收及时加工,以保证质量。(聚珍园官方商城)上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



4、菌种贮存条件


菌种保藏技术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1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菌种保藏原理


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但原理大同小异.首先要挑选优良纯种.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及营养体;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性,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低到极低的程度或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种生命以及使菌种保持原有的性状,防止变异.不管采用哪种保藏方法,在菌种保存过程中要求不死亡、不污染杂菌和不退化.



2、菌种保藏的方法



1、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将需要。



5、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2014修订)


第1章 总则第1条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食用菌种质资源,规范食用菌品种选育及食用菌菌种(以下简称菌种)的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2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菌种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第3条 本办法所称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


菌种分为母种(1级种)、原种(2级种)和栽培种(3级种)3级。第4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菌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食用菌,下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菌种管理工作。第5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生产、更新、推广工作,鼓励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第2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