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的木屑能用作为食用菌的原材料吗?食用菌系列的营养价值?

桉树的木屑能用作为食用菌的原材料吗?



1、桉树的木屑能用作为食用菌的原材料吗?

需要用到木屑,不知道是不是能用桉树木屑做原料?桉树无毒〈说桉树有毒无依据〉、桉油含量很低〉、能用桉树木屑做食用菌原料。 短轮伐期桉树原料林的营林效果及食用菌栽培应用研究张明华 吴继林 林方良 【摘要】:桉树是发展短轮伐期原料林的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我们利用桉树间伐材的木屑做为主要原料,栽培香菇、毛木耳、鲍鱼菇、茶树菇、杏鲍菇等试验,获得成功。其产量与品质都达到了生产的要求。桉树可做为短轮期工业和食用菌原料兼用林。可以基本上缓解“菌林”矛盾。【作者单位】:永安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永安市林业局 永安市林业局 张明华;;短轮伐期食用菌原料林桉树的营林效果及食用菌栽培应用研究[J];3明农业科技;2001年03期 。

食用菌系列的营养价值?



2、食用菌系列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高的食用菌菌种很多。例如香菇,灰树花,姬松茸,金针菇,茶树菇等等很多。用于菌丝体深加工也是很好的。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蛋白,无胆固醇,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1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之无肉,被称为上帝食品,长寿食品。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老少皆宜的食品,被人们成为“素中之荤”,健康食品。那么它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对我们人体又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使用的真菌的总称,包括喉头菇、牛肝菌、金耳、喉头菌等等,还有1些很名贵的像灵芝、松茸、茯苓、冬虫夏草、牛肚菌等,1些起到滋补药效的野生菌也都属于真菌类。在我国南方的1些城市,人们习惯称之为“菌类”,而在北方人们习惯叫它“蘑菇”,南菌北菇只是地方称谓的习惯不同罢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食用菌的种类共有2000多种,我国就有720种。食用菌原来都是野生的,可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出现了代料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它使食用菌的品种更加地丰富,产量也更高,成为了我们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的环保食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1,但遗憾的是,我国食用菌的消费量却与其它1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我们从中国食用菌协会了解到,从国外的数据上看,美国每年人均食用菌消费量为2.5千克;而法国为4.5千克;日本也达到了3千克,相比之下我国人均吃菌量只有2千克左右。 据实验表明,食用菌的营养成分非常的丰富。它赋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等,其中赖氨酸在烹调时能与食盐结合,生成氨基酸纳盐,这样使食用菌的滋味变的更为的鲜美。另外赖氨酸、色氨酸可以产生大脑传递物质,改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发育。人体脂肪酸的合成对增强人的抗体、提高耐疲劳性,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吃1百克鲜蘑就可以摄取近1百9十毫克的铁元素,可以完全满足老年人体内对铁的需求。 现在营养学表明:食用菌当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8种氨基酸,还有粗蛋白质25%、脂肪8%、碳水化合物有60%之多,所以对于增强人体的抵抗能力、软化血管都会起到非常好的保健作用。例如,食用菌的脂肪含量1般为2%,只是猪肉的1/6;而食用菌中含人体所需大量的钙,如果每人每天吃300克的蘑菇,就可以满足钙的需求。另据科学研究证明:2千克鲜菇与1千克牛肉营养价值相同。1公斤野生食用菌所含粗蛋白相当于1.7公斤的猪肉,其中大部分新鲜野生食用菌粗蛋白的含量平均为3.22%,相当于蔬菜菜的2倍多、1般水果的近十倍,因此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蛋白质来源。 以上我们说了这么多关于食用菌得营养,那是不是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就不能够达到野生食用菌的作用呢?1般认为,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高于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分,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在人工栽培食用菌过程中,根据人们生活的需求,在配方配比方面加入了人们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在栽培技术方面也进行了改良,所以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营养成分要平于或高于野生栽培的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3、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sunnypea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1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2、实验内容 1.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培养基的灭菌 3.接种

3、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的母种1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4、实验材料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5、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3900g|麸皮|1000 g| 蔗糖|50 g|CaCO3 |50 g| 自来水|5000 ml|pH |7.4~7.6|

6、试验方法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47。

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的作者简介



4、黑木耳无公害栽培实用新技术的作者简介

刘永昶,高级农艺师,研究生学历,辽宁建昌县人,1955年出生。1976年来投身食用菌科研与推广事业30多年,1991年创办辽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2001年组建大连全禾菌业有限公司。现任全禾菌业董事长、辽宁省朝阳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被全国许多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市)聘为科技顾问。是“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发明人和“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器”及其标准化生产工艺发明应用第1人,多项成果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已应用到全国各地和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持开发和推广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与培养器设备”,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生产食用菌菌种,使生产周期缩短到过去的1/30,降低生产成本50%以上,获得2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2001年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国内领先,国际先进”,2003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同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005年或食用菌协会“全国食药用菌行业优秀科技成果”。该项技术使我国多年延用的固体菌种生产技术得以被先进的利用生物发酵工程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所取代。“食用菌液体菌种机械化生产线” 2004年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获得市科技进步奖,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主要设备确立了8项企业标准。目前,该产品不仅推广到全国各地,还出口到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尼、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卡塔尔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刘永昶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的“食用菌大王”、团中央“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中国菌协“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工作者”与“十佳优秀科技人才”、“十大新闻人物”、团中央科技部全国青联“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中国特色产业基地贡献人才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人物,2004年中国菌物学会“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个人”,2次获得中国菌协“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优秀科技人才”,2009年“全国改革开放30年120名农村人物”,被中国菌协授予“袋栽黑木耳科研探索特殊贡献奖”。 王德林,著名食用菌生产技术专家、食用菌科普专家。亦用名王德林,男,汉族,大学本科,高级农艺师。任朝阳全禾菌业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副总经理,大连全禾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从事食用菌技术研究推广20年,和著名食用菌大王刘永昶等专家共同研究,先后参加了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设备”、“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等食用菌技术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工作,曾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市县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教学,并进行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全国学员3000多人次。被多个食用菌基地市县聘为专家顾问。 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学术期刊发表食用菌专业学术论文8篇、科普文章10多篇,参加和主持编著并在国家正式出版社出版《黑木耳无公害栽培新技术》、《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问答》,《塑料袋地栽黑木耳200问》等食用菌专著5部。曾参加《大连市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大连市杏鲍菇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许多地方标准的起草。 刘永宝,著名食用菌生产技术专家,高级农艺师,朝阳全禾菌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88年从事食用菌栽培、育种及菌种生产与管理工作,曾先后筛选、改良、引进、对比试验新菌株。1996年6月独立完成北方银耳栽培技术,掌握了银耳栽培技术关键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1-2004年间参与研制了全禾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研究、食用菌液体菌种菌包机械化生产线重大课题,2次获得省科技成果奖,2次朝阳市科技进步壹等奖,1次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在食用菌栽培领域上,近3年间栽培了黄伞、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等珍稀品种达6种,为食用菌多品种开发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茶树菇种植技术



5、茶树菇种植技术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食用菌之1,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茶树菇生物学特性

1、营养:茶树菇系木腐菌,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因此,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

2、水分: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控制在64%~67%,菌丝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由100%降至85%,能促进子实体健壮发育。

3、温度: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茶树菇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对2氧化碳十分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通过适当提高2氧化碳浓度促使茶树菇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

5、光线: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1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500—1000勒克斯)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

6、酸碱度(PH值):茶树菇菌丝生长的PH值在4-6.5之间,最适PH值为5.5-6,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茶树菇种植技术

1、选育优良菌种:目前茶对菇菌株很多,如3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茶树菇-

1、茶树菇-

3、茶树菇-

5、江西的AS78.AS982等菌株。我区主要推广即适合市场鲜销又适合干制的茶树菇-3和茶树菇-5。但不论选用哪个菌株,菌种都要求菌丝粗壮、浓白,原种、栽培种料面出现与金针菇1样长出小子实体为正常现象,但若出现菌丝稀疏弱细,吃料不彻底,有杂色斑点或出现黄水等不宜使用。

2、栽培季节:茶树菇由于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因此在我区可周年栽培,但不同季节栽培,其产量和质量都不同,所以栽培茶树菇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选择好栽培适期。据各地栽培试验后,以春栽或秋栽适宜,尤其是春栽产量较高。生产上1般安排春季温度升到20℃,秋季温度降至25℃出菇为适。因此,我区栽培适期春栽为元月-2月制袋,4-5月出菇或9-10月制袋,11-12月出菇。

3、培养料配方

1、木屑36.5%,棉子壳36.5%,麦皮或米糠25%,轻质碳酸钙1%,蔗糖1%。

2、棉籽壳78%、麦皮或米糠20%、石膏1%、糖0.5%、石灰0.5%。

4、菌袋制作

1、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按以上配方进行配料。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拌料要均匀1致,棉子壳可提前预湿,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选用规格17cm×35cm×0.05cm低压聚乙稀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35kg左右,高度14-15cm,装料松紧适度,中间要预留1直径2~2.5cm、深度8~10cm的接种孔洞,整平料面,及时套上颈圈并塞好棉塞(也可用麻绳、编织线扎紧),然后进行常压灭菌。1般在4小时内将温度加到100℃,保持10-14小时。茶树菇抗杂菌能力较弱,因此灭菌要彻底,制作过程要严防菌袋刺、磨穿孔,以防杂菌污染。为防菌袋刺破,也可采用“双菌袋”法(两个塑料袋套在1起)制作培养袋。

2、培养料经灭菌后,待料温降至3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箱或接种室应消毒完全,接种量为每瓶(袋)接30-40袋,接种时应将1部分菌种接入装袋时预留的孔洞内,1部分留在料表面,可加速发菌和菌丝封面。接种后要避光培养。茶树菇菌丝恢复吃料慢,且易发生杂菌虫害,因此接种后要注意培养室清洁、干燥和通风换气,防止高低温的影响,促进菌丝均匀生产。并经常检查,如有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上扩散蔓延。1般接种后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5、出菇管理

1、在正常情况下,茶树菇接种后50~60天即可出菇。出菇前要进行催蕾管理,催蕾时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墙式堆叠排放。然后将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颜色也随之转化,初时有黄水,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

2、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95-98%,早晚应喷水保湿。

3、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18-24℃范围,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4、出菇后,必须适当低空间湿度和减少通风,此时栽培空间相对湿度降到90-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氧气过多易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如果菇蕾太密,还可进行疏蕾,每袋6-8朵,朵数适中,长势整齐,朵型好,菇柄粗,否则影响菇的品质和产量。

5、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因茶树菇菌柄较脆,容易折断,采收时应抓基部拨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然后拉开袋口,可淋1次重水,并重复上述管理,5-7天后又可长1潮菇,共可采收4-6潮菇。 茶树菇病虫害防治 茶树菇在菌袋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常常会遭受到杂菌的污染和病虫的侵入,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病虫源: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烂菇、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等,防止杂菌滋长或成虫前来产卵,消除病虫源,减少病虫害。

2、灯光诱杀:菇蚊、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诱杀。

3、药剂防治:用5%锐劲特1500倍液直接向菌袋喷雾,锐劲特农药对菇蚊、蚊蝇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传导作用,幼虫为害严重的3天后再喷1次。

重庆周边哪里在种植茶树菇



6、重庆周边哪里在种植茶树菇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其味道鲜美,脆嫩可口,清香而无异味,菇体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中医学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有祛湿、利尿、健脾胃等功效,是美味珍稀食用菌之1,是目前宴席和酒家最受青睐的菌类菜肴。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茶树菇生物学特性

1、营养:茶树菇系木腐菌,因其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能力弱,但蛋白酶活性强,利用蛋白质能力强,因此,栽培料中增加有机氮(如麦皮、米糠玉米粉、饼肥等)的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

2、水分: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控制在64%~67%,菌丝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由100%降至85%,能促进子实体健壮发育。

3、温度: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茶树菇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氧性真菌,对2氧化碳十分敏感,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都要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但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通过适当提高2氧化碳浓度促使茶树菇菌柄伸长,从而提高产量。

5、光线:茶树菇菌丝生长过程通常不需要光照,但其子实体有明显的趋光性,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1定的散射光,因此出菇时栽培室要求有较强的散射光(500—1000勒克斯)有利于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

6、酸碱度(PH值):茶树菇菌丝生长的PH值在4-6.5之间,最适PH值为5.5-6,pH值4以下或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茶树菇种植技术

1、选育优良菌种:目前茶对菇菌株很多,如3明真菌研究所选育的茶树菇-

1、茶树菇-

3、茶树菇-

5、江西的AS78.AS982等菌株。我区主要推广即适合市场鲜销又适合干制的茶树菇-3和茶树菇-5。但不论选用哪个菌株,菌种都要求菌丝粗壮、浓白,原种、栽培种料面出现与金针菇1样长出小子实体为正常现象,但若出现菌丝稀疏弱细,吃料不彻底,有杂色斑点或出现黄水等不宜使用。

2、栽培季节:茶树菇由于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因此在我区可周年栽培,但不同季节栽培,其产量和质量都不同,所以栽培茶树菇要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选择好栽培适期。据各地栽培试验后,以春栽或秋栽适宜,尤其是春栽产量较高。生产上1般安排春季温度升到20℃,秋季温度降至25℃出菇为适。因此,我区栽培适期春栽为元月-2月制袋,4-5月出菇或9-10月制袋,11-12月出菇。

3、培养料配方

1、木屑36.5%,棉子壳36.5%,麦皮或米糠25%,轻质碳酸钙1%,蔗糖1%。

2、棉籽壳78%、麦皮或米糠20%、石膏1%、糖0.5%、石灰0.5%。

4、菌袋制作

1、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按以上配方进行配料。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拌料要均匀1致,棉子壳可提前预湿,培养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选用规格17cm×35cm×0.05cm低压聚乙稀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35kg左右,高度14-15cm,装料松紧适度,中间要预留1直径2~2.5cm、深度8~10cm的接种孔洞,整平料面,及时套上颈圈并塞好棉塞(也可用麻绳、编织线扎紧),然后进行常压灭菌。1般在4小时内将温度加到100℃,保持10-14小时。茶树菇抗杂菌能力较弱,因此灭菌要彻底,制作过程要严防菌袋刺、磨穿孔,以防杂菌污染。为防菌袋刺破,也可采用“双菌袋”法(两个塑料袋套在1起)制作培养袋。

2、培养料经灭菌后,待料温降至3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箱或接种室应消毒完全,接种量为每瓶(袋)接30-40袋,接种时应将1部分菌种接入装袋时预留的孔洞内,1部分留在料表面,可加速发菌和菌丝封面。接种后要避光培养。茶树菇菌丝恢复吃料慢,且易发生杂菌虫害,因此接种后要注意培养室清洁、干燥和通风换气,防止高低温的影响,促进菌丝均匀生产。并经常检查,如有发现杂菌污染的菌袋,要及时搬出处理,防上扩散蔓延。1般接种后30-40天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5、出菇管理

1、在正常情况下,茶树菇接种后50~60天即可出菇。出菇前要进行催蕾管理,催蕾时菌袋可直立排放,也可墙式堆叠排放。然后将棉花塞拔掉或剪去扎口线,并拉直袋口排袋催蕾,直立排放每平方米排放80袋左右。让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颜色也随之转化,初时有黄水,继而变褐色,出现小菇蕾。

2、要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并保持在95-98%,早晚应喷水保湿。

3、光线强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18-24℃范围,这样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

4、出菇后,必须适当低空间湿度和减少通风,此时栽培空间相对湿度降到90-95%,并减少通风次数和时间,以防氧气过多易导致早开伞,菌柄短、肉薄。如果菇蕾太密,还可进行疏蕾,每袋6-8朵,朵数适中,长势整齐,朵型好,菇柄粗,否则影响菇的品质和产量。

5、当茶树菇子实体菌盖开始平展,菌环未脱落时就要采收。因茶树菇菌柄较脆,容易折断,采收时应抓基部拨下,同时防止伤及幼菇。采收后菌袋料面需清理干净,袋口捏拢,让菌丝休养恢复2-3天,然后拉开袋口,可淋1次重水,并重复上述管理,5-7天后又可长1潮菇,共可采收4-6潮菇。拉姆拉茶树菇病虫害防治茶树菇在菌袋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常常会遭受到杂菌的污染和病虫的侵入,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1、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病虫源: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特别是烂菇、菇根和废弃的培养料等,防止杂菌滋长或成虫前来产卵,消除病虫源,减少病虫害。

2、灯光诱杀:菇蚊、菇蝇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或高压静电灭虫灯诱杀。

3、药剂防治:用5%锐劲特1500倍液直接向菌袋喷雾,锐劲特农药对菇蚊、蚊蝇具有触杀、胃毒及内吸传导作用,幼虫为害严重的3天后再喷1次。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