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基质是如何分类的?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1、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杏鲍菇为例) 1.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1营养 过去1直认为杏鲍菇必须用伞形花科的植物(如刺芹)才能栽培。经研究得知,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母种培养基中加1定量的蛋白胨、酵母或麦芽汁可以使菌丝生长加快,栽培材料中添加棉籽壳(含有3%~4%蛋白质)、棉籽粉、玉米粉,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使子实体增大。 1.2温度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原基形成最适宜温度是10℃~15℃,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1般适宜温度为15℃~20℃,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有的菌株则20℃~23℃为适宜温度。 1.3水分 杏鲍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分别在95%和85%~95%左右。 1.4光线 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1.5空气 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的新鲜的空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袋中积累的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中菌丝排出的CO2使培养料中 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含量逐渐上升到22%(220000PPm),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原基形成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浓度应控制在50~1000PPm之间,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CO2浓度以小于2000 PPm为宜。 1.6 PH值 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是6.5~7.5,出菇时最适PH值是5.5~6.5。 2.品种与菌种的选择 2.1品种 杏鲍菇菌种有多种生态型,在子实体形态上有明显差异,大体上主要分两个类型。捧状形:菇体园柱形,似棍棒状,菇柄中部不膨大,菇盖直径稍大于菇柄。保龄球型:菇体似保龄球形,菇柄中部明显膨大,菇盖直径小于菇柄,出菇时间较长。栽培时应根据当地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以及销售方式选择适宜对路品种。 2.2菌种 食用菌的菌种分为3级,即母种(1级种)、原种(2级种)和栽培种(3级种)。 (1)母种(1级种) 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 (2)原种(2级种) 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这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3)栽培种(3级种) 由原种转接在天然基质(培养基+碧卡菌剂)上扩大繁殖而成的菌种。栽培种也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栽培种常作为栽培菌种,或直接出菇。也有人称之为生产种。 3.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最好温度是10~15℃,个别菌株在20℃左右温度下也能正常出菇。栽培杏鲍菇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来安排好季节,1般来讲出菇季节安排在秋末初冬至春末夏初较为合适。杏鲍菇从接种到出菇需60天左右,制作菌袋时间按出菇季节往前推算60天,来安排菌袋生产。海拔1000米以上气候湿润、凉爽的山区可利用夏季进行反季节栽培。需要注意的是风雪寒冷的隆冬季节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是难于出菇的。



2、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基质是如何分类的?

培养基质是食用菌赖以生存的各种营养物质之所在。基质中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木质纤维素类(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蛋白质,此外还有钾、磷、硫、钙、镁等多种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在使用品种和生长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基质不同、配方不同,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质地、口感、风味都有可能有所差别。从经验上,大家都知道,以木屑为主料栽培的香菇较添加较大量棉籽壳或玉米芯栽培的香菇质地更紧密,口感好;以木屑为主料栽培的平菇较棉籽壳栽培的清香味更浓,而以棉籽皮栽培的平菇又比以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鲜美。 用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很多,以用量的多寡划分可分为主料和辅料两大类。主料用量较大,是基质的主要成分,主料多是以满足食用菌碳营养为目的的原料,如农作物秸秆、皮壳、木屑等。辅料则在基质中占比例较小,主要用来满足食用菌对氮营养和磷、钾、硫、钙等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的需要,如麦麸、米糠、各种饼肥、磷酸2氢钾、硫酸钙等。 (1)主料

1、木质类 这类主料的碳源中木质素所占比例较大,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占比例较小,常用的有段木、树枝、树杈、木屑等,木质类材料相对质地紧密,适于各种木腐菌的栽培。

2、草本类 这类主料的碳源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较多,质地较松软,常见的有各类农作物秸秆、皮壳,如麦秸、稻草、玉米芯、油菜秆等,适于多种食用菌的栽培。

3、粪草类 各种草食动物的粪便,常用的有牛粪和马粪,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又含有较大量的蛋白质,较动物消化前更利于食用菌的分解吸收,常用来栽培双孢蘑菇、大肥菇、姬松茸等。

4、纤维类 这类材料食用菌可吸收的碳源主要是纤维素类,虽然有的材料中其他成分所占比例较大,如棉籽壳的种皮,这部分食用菌几乎完全不能利用,能利用的只是其上附着的纤维。这类材料主要有棉籽壳、废棉、废纸等。 (2)辅料

1、有机氮源辅料 这类辅料主要有麦麸、米糠、棉仁饼、菜籽饼、花生饼、豆饼、芝麻饼、大豆粉等。

2、磷钾肥 常用的有过磷酸钙、磷酸2氢钾等。

3、无机盐类 常用的有硫酸钙(石膏)、碳酸钙、硫酸镁等。



3、【单选题】下列那种物质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用的氮源

豆饼粉。



4、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能否单独吸收利用无机氮源,为什么?

可以单独吸收无机氮源。但是如果没有有机氮源相结合的话。影响菌丝体生长。



5、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在配料上有何不同

食用菌原种比栽培种,氮源比较丰富。其他的差别不大。



6、食用菌栽培中氮源过多会影响出菇吗

食用菌栽培氮源过多就会造成菌丝徒长。不出菇。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