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栽培比较多的珍稀食用菌有哪几种?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目前,人工栽培比较多的珍稀食用菌有哪几种?


1、目前,人工栽培比较多的珍稀食用菌有哪几种?


侧耳 榆耳 灵芝 鲍春菇 灰树花 猴头菌,白灵菇,茶树菇,秀珍菇,蟹味菇,姬松茸,灰树花,蛹虫草等。



2、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以杏鲍菇为例)


1.杏鲍菇的生活习性


1.1营养 过去1直认为杏鲍菇必须用伞形花科的植物(如刺芹)才能栽培。经研究得知,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母种培养基中加1定量的蛋白胨、酵母或麦芽汁可以使菌丝生长加快,栽培材料中添加棉籽壳(含有3%~4%蛋白质)、棉籽粉、玉米粉,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使子实体增大。


1.2温度 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原基形成最适宜温度是10℃~15℃,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1般适宜温度为15℃~20℃,但有的菌株不耐高温,以10℃~17℃为宜,有的菌株则20℃~23℃为适宜温度。


1.3水分 杏鲍菇既耐干旱,又需要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在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相对湿度分别在95%和85%~95%左右。


1.4光线 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1000勒克斯。


1.5空气 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的新鲜的空气。但是在菌丝生长阶段袋中积累的CO2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中菌丝排出的CO2使培养料中 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的含量逐渐上升到22%(220000PPm),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原基形成阶段需要充足的氧气,浓度应控制在50~1000PPm之间,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CO2浓度以小于2000 PPm为宜。


1.6 PH值 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是6.5~7.5,出菇时最适PH值是5.5~6.5。


2.品种与菌种的选择


2.1品种


杏鲍菇菌种有多种生态型,在子实体形态上有明显差异,大体上主要分两个类型。捧状形:菇体园柱形,似棍棒状,菇柄中部不膨大,菇盖直径稍大于菇柄。保龄球型:菇体似保龄球形,菇柄中部明显膨大,菇盖直径小于菇柄,出菇时间较长。栽培时应根据当地的海拔高度和气候条件以及销售方式选择适宜对路品种。


2.2菌种


食用菌的菌种分为3级,即母种(1级种)、原种(2级种)和栽培种(3级种)。


(1)母种(1级种) 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


(2)原种(2级种) 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这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3)栽培种(3级种) 由原种转接在天然基质(培养基+碧卡菌剂)上扩大繁殖而成的菌种。栽培种也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栽培种常作为栽培菌种,或直接出菇。也有人称之为生产种。


3.栽培季节


杏鲍菇出菇的最好温度是10~15℃,个别菌株在20℃左右温度下也能正常出菇。栽培杏鲍菇必须按照出菇温度的要求来安排好季节,1般来讲出菇季节安排在秋末初冬至春末夏初较为合适。杏鲍菇从接种到出菇需60天左右,制作菌袋时间按出菇季节往前推算60天,来安排菌袋生产。海拔1000米以上气候湿润、凉爽的山区可利用夏季进行反季节栽培。需要注意的是风雪寒冷的隆冬季节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是难于出菇的。



3、南京地区宜栽培什么样的珍稀食用菌


可以栽培蟹味菇,灰树花,姬松茸,大杯伞,黑皮鸡枞等等菌类品种。



4、林下细辛栽培技术:细辛林下种植技术


细辛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等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是传统的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适合我省栽培品种的北细辛,又称辽细辛。



1、选地整地


1.1 选地 选择地势不超过20°的坡地,以郁闭度低于0.5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幼龄阔叶林。也可选择坡度在10°以下,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背阴山坡或疏林。樟子松和红松母树林下也可栽培。


1.2 整地 清除林内的枯立木、病腐木、风倒木、下木及藤条灌木和树枝。在做种植畦的地块,先揭去草皮,全面整地,翻土深度在18厘米左右,捣碎土块,捡净树根等夹杂物。沿等高线方向做长20米左右,宽1.1米,高25厘米的高床。



2、育苗方法


细辛种子生命力很短,必须采用当年采收不超过1个月的新种子。种子采收后搓去果皮,净种。播种方式分为撒播、条播和穴播。


2.1 播种育苗


2.1.1 撒播 1般林下多采用撒播。将种子混5倍的细沙或腐殖土均匀撒于床面,种子间距在5~10毫米即可,然后盖上用细筛筛过的原床土1.5厘米。播后盖上枯枝落叶,于翌年春去掉覆盖物。播种量每亩5~8公斤。出苗后生长3年或2年的壮苗即可移载。


2.1.2 条播 在床面按行距8~10厘米横向开沟,沟深2厘米,按种间距离1厘米撒入种子,覆土1.5厘米。每亩播种5公斤左右,其它操作同撒播法。


2.1.3 穴播 行距12厘米,播深1~1.5厘米,每穴2~3粒种子,覆土1.5厘米。此方法可用直播。



3、移栽定植


3.1 春季移栽 春栽在4月20日到5月10日,芽苞未萌动时进行。先将苗从育苗床中起出,选择须根源戚完整和无病虫害的健壮苗,适当疏去过多、过长须根,苗8厘米左右长即可,按株行距6×12厘米刨穴,每亩栽苗2~3株。栽植时苗根舒展,呈扇形摆开。踩实后浇水,株间撒盖1层半腐熟的枯叶,防止雨水冲刷和日晒。


3.2 秋季移栽 在9月20~10月10日进行,操作方法同春栽。


3.3 种子直播 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同育苗田。



4、田间管理


4.1 撤覆盖物 细辛播种后当年不出苗,只在土下长根。第2年春幼苗即将出土前,撤除覆盖物,以利接受阳光,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林分郁闭度低有强光照射的地块,在幼苗出齐前,要用遮阳网遮荫,防止强光晒倒幼苗。


4.2 松土除草 细辛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除草。1年可除草3~4次,力求做到苗间无杂草,土壤疏松,促进幼苗生长。


4.3 浇水灌溉 细辛喜湿怕旱,在土壤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保证幼苗对水分的需求。


4.4 调节光照 随着细辛叶片不断长大,需要的光照增多,耐光能力加强。林下栽植细辛,因树冠的不断生长,透光度不断降低。适宜的透光度为40%~50%,透光度低于此标准州裤时,通过对树木修枝整冠调节透光度,促进细辛快速生长。


4.5 越冬防寒 整修床帮,床面覆盖枝叶或防寒土,以防冻害。



5、防治病虫害


5.1 细辛菌核病 病源为子囊菌。在早春发芽时,直至6月下旬均可危害。受害植株叶柄有褪色条斑,地上部萎蔫倒伏枯死,根部腐烂,根部周围有很多不规则开的黑色菌核。防治方法可及时挖出病株,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如荫蔽度过大,应修整树冠增加光照,化学防治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5.2 细辛疫病 主要危害叶柄基部和叶片,在高温多雨季易发病。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后及时挖出,感病植株的土壤用生石灰消毒。在雨季前,对有病史的地块,喷洒25%甲霜灵6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600倍液,预防发病。


5.3 细辛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严重时造成全叶枯死。5月上旬发病,7~8月危害最重。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5%分锈宁800倍液或95%敌锈钠300倍液加展着剂雹迹陵喷雾防治,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4 地老虎 危害芽,截断叶柄的根茎。采用锌硫磷毒土撒入地内进行防治。


5.5 细辛风蝶 幼虫危害咬食叶片。发生时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6 采获加工


6.1 采种 种子成熟期在6月上、中旬,6月下旬采收。留种田在5月份进行株选,优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做种株,做好标记。采收时,单独收获,混合收贮,供作种用。1般采收4~5次,待果皮变软呈粉状时,搓去果皮,用清水洗出种子,捞出稍晾1下,即可趁鲜播种。


6.2 收获 直播细辛生长4~5年可采收,移栽细辛,栽2年生苗,栽后3~4年采收,栽3年生苗,栽后2~3年采收。采收时间8~9月份,此时质量好产量高。收获时用片镐或锹从床的1端开始,将细辛植株翻掘拣出,去净泥土阴土,不得使用水洗和日晒,以免影响质量,当晾到半干时,捆成小把,每捆10多株,继续阴干,全干后即完成加工。



5、如何让食用菌在林下崛起


展开全部 林下种植食用菌已经在很多地区发展壮大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只要具备1定的林下种植条件都可以发展林菌间作。



6、林下仿野生食用菌露地栽培发展前景


目前这个仿野生栽培市场前景很好。很多地方都开始注重这个项目了。现在有个说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就是发展的方向。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大力发展。具体问题可以通过QQ探讨。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