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兰花最适宜什么土壤?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小题2: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改变耕作方式B.加大科

栽培兰花最适宜什么土壤?



1、栽培兰花最适宜什么土壤?

植料配制与兰盆选择。兰花原产疏林谷地,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家庭养兰1定要按照这1生长环境,用疏松透气,利水保肥,PH值5.5—6.5的植料栽培。可作植料的材料很多,如林中的腐叶土,河里的粗沙,家庭的煤渣,以及易于采集的锯木、木炭末、塑料泡沫、朽树皮、碎砖块、谷壳、水苔,食用菌废料、市售的仙土、珍珠岩等。但每1种材料既有优势,又有缺陷。如从山上采来的腐叶土,含有较多的腐殖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且呈微酸性,对兰株生长十分有利。但它颗粒细,利水性差,易于板结缺氧,造成烂根,粗砂、煤渣团粒结构好,透气利水性强,但保水保肥性差,容易干燥失水。这就是说,目前尚无1种材料可直接用作植料栽培,必须用两种或多种材料混合配制才能使用。因此在使用之前,首先要了解每1种材料的特性,用其所长,补其所短,配制出较为理想的养兰植料。材料选好之后,还要用晒或蒸、煮、炒及药物处理等方法,除虫灭菌,防止污染。并要对消毒过的材料分别过筛,多分为粗、中、细3种粒度。最后按1定比例进行混合,成为栽植植料。在栽培时粗料放于盆底,中料培于中部,细料用于上部。栽兰的容器,总的要求呈高筒状,有盆脚,通透性能好。容器的大小,以兰根能在盆内完全舒展为宜。常用的兰盆有泥盆、陶盆、釉盆、塑盆,既适用于地面,又适用于阳台,房顶及室内。它们的性能各异,有利也有弊。家庭养兰主要是观赏性的,用盆最好使用紫砂盆或塑盆。兰花专用紫砂盆,多呈高脚喇叭状,底边多孔,疏水透气,造型别致,色彩与兰株协调,并刻有或绘有兰花图案与吟兰诗句,观赏性极强。塑盆筒深,多孔、质轻、整洁、价廉,易于移动,减轻楼层压力。如用塑盆,宜用电钻或将金属丝加温,在盆壁的中下部增加孔眼,以提高通风气性能。养兰者须根据养兰场地,经济条件与个人爱好选用。B、光照与温、湿度调控。兰花喜半阴环境,忌干燥。冬季阳光质弱,春季阳光柔和,适宜兰花生长,可接受全光照。自初夏至仲秋光照时间长,光质强,于兰花生长不利,需要遮光蔽荫。规模养兰场地设在地面或房顶,建有专用兰棚,可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兰花对光照的要求,适时适量调控。而家庭兰场极少在地面或室内,绝大多数是在阳台上,给光照调控带来诸多不便。对此要因场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克服。莳养数量少的,宜放树阴或房檐下,或早晨傍晚能见阳光,上午9时以后见不到阳光,或有天光而无阳光的地方。楼房上莳养的,有东西阳台的将兰放至东阳台;有南北阳台的将兰放至北阳台或窗台,无向北阳台可放室外或室内窗台。数量较多的,庭院搭荫棚,阳台设遮阳网,其蔽荫度1般品种不低于70%,墨兰、艺兰要达到80%—90%。据资料介绍,兰花生根发芽与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20℃—28℃。20℃以下生长缓慢,25℃以上生长声迅速,达到30℃即被迫进入休眠状态。昼温10℃—16℃,夜温5℃—10℃,则为冬季休眠期。可耐低温的极限,春兰0下3℃,蕙兰0下4℃,建兰0下2℃,墨兰02℃。家庭养兰多在室内越冬,冬春无需采取加温措施,即可安全度过严寒时期。如在庭院或阳台背风向处越冬,可用塑料薄膜建临时温棚。夏秋降温1般采用:

1、地面盆下支砖,室内打开门窗,增加通风量。

2、地面铺沙或塑料薄膜,减少热气蒸发。

3、扩大遮阳范围,提高层次与密度。

4、向兰株喷雾,向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

5、借助空调、电扇作用,通风散热。温度与空气湿度是呈反比的: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低;空气温度增高,温度即相应下降。养兰需要的空气湿度,生长期要求60%—80%,冬季休眠不低于50%;不同兰种对空气湿度又有不同的要求。春季气温低,水分蒸发慢,1般采取喷雾方法,既可增加室内或兰棚的空气湿度,又可清洗兰叶,使之翠绿清新。夏秋季除增加喷雾次数外,还需采取向地面洒水,室或棚内挂湿布帘,阳台盆下铺海绵或设水槽,附近设水缸或水桶、水盆、注满清水等方法,可有效地提高空气湿度,促进兰株健壮生长。C、合理浇水与科学施肥。兰花虽喜湿润环境,但叶片线形革质、面积小,又是肉质根,浇水不宜过多,以经常保持植料:干而不燥,润而不湿,为原则,切忌水份过大,造成烂根。相反,水分又不能太少,以防兰根失水枯萎。浇水的次数多少,浇水量的大小,需考虑天气阴晴,光照强弱,温度高低风力大小,兰盆质地,植料粗细,场地内外,以及兰株长势等因素。在正常情况下,晴朗天,光照强,温度高,风力大,泥瓦盆,植料细,在露天,长势健壮应勤浇水,浇透水,浇水间隔时间宜短,反之水量要小或暂不浇水,间隔时间要长。总之要适时适量,见机行事,灵活掌握,切不能给自己规定多长时间浇1次水,1次浇多少。初学养兰者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掌握其规律。兰花虽是草本植物,但因生长缓慢,与兰菌共生,1般1年只发1次芽,只开1次花,养分消耗量不是很大,所以需肥量不是很多。由于质料中含有1定养分,上盆或换盆无须施用基肥,生长期施用追肥宜坚持“薄肥勤施”,“宁淡易浓”的原则。施用液肥须经充分发酵腐熟,加水稀释后使用,施后用清水喷洒叶片与叶基,以防肥水腐烂叶心与新芽。阳台,室内养兰最好施用固体肥,保持清洁卫生。叶面喷肥需用的微肥,1定要按照产品说明稀释。根据兰家经验,施肥1要看温度,气温30度以上,10度以下是兰花的休眠期,须停止施肥。2要看长势,要求新根不长完全不施,新芽不长壮不施,花芽不长饱满不施。3要看季节与时间,冬季与早春不施,酷暑盛夏不施,雨天及中午不施。



2、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小题2: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改变耕作方式B.加大科

试题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3、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春节期间这些农产品在城市蔬菜市场上供不应求,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2.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A.热量B.水

试题答案:1. A 2. B 试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温室大棚增加了内部的温度,可以对热量条件进行改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科学技术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题目中通过技术因素,改造了热量条件,提高了经济收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据此回答问题1.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2.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A.热量B.水分C.土壤D.光照E.改变耕作方式F.加大科技的投入G.加大劳动力投入H.

试题答案:1. A 2. 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室效应。 1.温室大棚通过加强温室效应,改善了大棚内的热量条件。 2.材料反映技术的发展影响农业生产。



5、求食用菌栽培技术及材料

你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或者高效农业技术论坛。那里有很多食用菌栽培技术资料和视频。可以参考1下。有问题可以再来交流。



6、木糖渣栽培食用菌怎样配料

木糖渣是纤维素等经过化学降解后的残余物,营养更易于食用菌吸收,但酸性强,配料要提高生石灰量度。木糖渣栽培还不愿长杂菌。   

1、用量   木糖渣种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等在配方中占到30%——60%,最高可达80%,其余用棉子壳或木屑或玉米芯即可;   木耳、滑子菇、香菇等木生性特强的,占到20——35%为好,不宜过高,这样不影响产量。   亦可加入到双孢菇、姬松茸、大球盖菇草生菌配料中,可占到30—40%。   2举例:   用木糖醇渣种平菇   玉米芯经化工厂高温水煮提取木糖醇以后,其剩余的残料即是木糖醇渣。近几年食药用菌产业飞速发展,棉籽皮原料供应紧张且江口没有该资源必须外购,价格已和玉米相当,导致菇类产品成本升高,效益下降。开发新的栽培原料已成为食药用菌产业的重大问题。化工厂的木糖醇渣堆积如山,当地除了当柴禾别无他用,污染环境。用这种被遗弃的工业废料栽培食药用菌如何?有关技术要点如下:   1. 配方与处理 木糖醇渣已熟化且偏酸,透气性差,含水量高,速效营养较少。经过反复对比试验确定如下配方:木糖醇渣1000千克、棉籽皮500千克、麦秸或稻草100千克、麸皮80千克、细玉米粉30千克、石灰粉80千克、尿素4千克、钙镁磷肥30千克、克菌剂2.5千克,水适量。此配方经栽培验证,比用纯棉籽皮或纯木糖醇渣产量高。棉籽皮营养成份虽高,但由于透气性强,后期严重缺水,影响平菇产量。   把碾碎的麦秸或稻草铡成长10厘米的小段,用5%石灰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后待用。把尿素、钙镁磷肥、克菌剂溶于水,之后与棉籽皮按1:1.3的比例混合均匀。所有原料充分混合,调含水量至65~70%之间。冬季堆闷24小时即可装袋。春秋季可把麦秸或稻草、棉籽皮、麸皮、细玉米粉等辅料堆制后再与木糖醇渣混合,装袋后常压灭菌待用。如用发酵法生料栽培时,每次倒料复堆后表层喷洒300倍敌杀死或锌硫磷等杀虫剂,以防虫害发生。   2. 选用优种 木糖醇渣含木质素较多,呈颗粒状,无疑给菌丝分解吸收带来1定困难,所以选用优种是高产的关键。通过多方引种,多次对比,选育出适合木糖醇渣栽培的平菇品种。其特点是菌丝粗壮、生长迅速、抗逆性强、转化率高、抗碱性、转潮快、商品性好、对2氧化碳不敏感、菇体韧性好、喷重水不易死菇、产量稳定。   3. 接种装袋 选用长40厘米,宽18~20厘米,厚1丝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筒,1端用蜡烧化封死,采用4层菌种,5层料装袋,两端盖料1厘米,装好袋后另1端用绳扎紧,接种量为20%左右,发菌期间采用扎微孔的方法补充氧气,其它管理和常规栽培相同。出菇2~3潮后,采用泥墙或覆料栽培,产量提高50~70%。出完菇的菌棒可做燃料灭菌制种,也可肥田。   近几年来,用木糖醇渣与棉籽皮混合栽培金针菇、灵芝、猴头菇、香菇等食药用菌,均证明产量和成功率不低于棉籽皮。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