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食用菌栽培一般过程

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1、食用菌栽培有哪几种方法?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有3种,即纯培养法、选择性培养法和优势培养法。



1、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1、 厂房:
2、 原料库
3、原料预处理场地
4、 洗涤室:5配料室
6、 灭菌室
7、 接种室
8、 化验室
9、 培养室
10、贮存室
2、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



2、食用菌栽培1般过程


配置培养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培养料的配置,也就是第1步需要配置食用菌栽培所需要的培养料,然后进行发酵1般在7到15天。


灭菌:食用菌栽培技术灭菌接种,1般采用常压灭菌,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8小时,再闷1夜,待袋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将菌种接种于袋两头。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进行,菌种应选用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内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袋未满的排在1起继续发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



3、食用菌怎么种植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1、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



2、发酵料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1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1定要求后,进行翻堆,1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凡可生料栽培的种类都可进行发酵料栽培。必须使用这1方法的都是蘑菇属的各种,如双孢蘑菇、大肥菇、巴氏蘑菇(姬松茸),草菇、平菇、鸡。



4、食用菌种植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基质以培养料为主,代料栽培分为生料栽植、熟料栽植、发酵料栽植3种。养护食用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应稳定在24~27℃之间,平时浇水保湿,湿度在40%~50%左右为好。食用菌成熟后需要尽快收获。


种植食用菌的方法
1、栽培基质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1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例如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1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1样的,从培养料的配制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



2、代料栽培




5、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2、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1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1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3、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4、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