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臭氧机是怎样使用的呢?谢谢大家,食用菌的保鲜贮藏的原理是什么?

食用菌栽培臭氧机是怎样使用的呢?谢谢大家


1、食用菌栽培臭氧机是怎样使用的呢?谢谢大家


臭氧是1种高效杀菌剂,对50多种细菌、霉菌均有在短时间内杀死或抑制的功效。臭氧在自然环境中能还原成纯氧,并迅速使2氧化硫、1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食用菌生长和人员工作环境。以低压阴极放电产生臭氧离子的技术,具有1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省能节电等诸多优点。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菇房灭菌 在15平方米~30平方米的室内,搭成多层菇架,做好植菇前准备工作。然后在室内较高处(离天花板20厘米~30厘米处)安装1台臭氧发生器,关好窗、门,开机1小时, 即达95%以上灭菌效果(开机15分钟已达预期目标,为使灭菌更为彻底, 可开机30分钟~60分钟。该机每小时耗电仅15瓦,停机后如不开门、窗, 可保持窗内空气清洁1周左右)。


2.培养基处理 培养基按原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搁层架上,1切准备好后,开机1小时(因臭氧比重是空气的1.65倍,将机器搁置较高处,所产生的臭氧即从高处向下沉降,使臭氧遍及各个角落)。


3.培养 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开机灭菌30分钟, 然后关机,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为确保菌种生长的良好环境,每次开门观察后,可开机15分钟,停机后密封,防止腐殖菌、杂菌滋生,促进食用菌健康生长。为方便操作,可将灭菌机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菇房门外方便之处。入室操作后即闭门开机,定时关机目前在市场上消毒杀菌的产品非常多,而臭氧发生器更多涉及到很多领域,但到底有什么优点呢?臭氧消毒原理可以认为是1种氧化反应。臭氧对病毒的作用首先是病毒的衣体壳蛋白的4条多肽链,并使RNA受到损伤,特别是形成它的蛋白质。噬菌体被臭氧氧化后,电镜观察可见其表皮被破碎成许多碎片,从中释放出许多核糖核酸,干扰其吸附到寄存体上。臭氧杀菌的彻底性是不容怀疑的。食用菌接种臭氧消毒机有效解决3方面的问题:


1 、菌袋污染率控制在3 15 %以下,接种成活率高;


2 、解决了由药物环境消毒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对人体伤害的问题,在净化环境中操作接种。


3 、在大面积接种生产出菇菌袋成功率高。



2、食用菌的保鲜贮藏的原理是什么?


食用菌在贮藏保鲜中仍然是有生命的机体,而且,正是依靠食用菌活体所具有的对不良环境和致病微生物的抵抗性,才使其得以延长贮藏期,保持品质,减少损耗。我们称食用菌的这些特性为“抗病性”和“耐贮性”。所谓抗病性,是指食用菌抵抗致病微生物侵害的特性;所谓耐贮性是指食用菌在1定的贮藏期限内保持其原有质量而不发生明显不良变化的特性。食用菌采收后,同化作用已经停止,呼吸作用(异化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因此也影响着耐贮性、抗病性的发展变化。食用菌采收后呼吸作用越旺盛,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变化越快,生命终止也就越早。这说明了在食用菌贮藏、运输中抑制呼吸作用和各种代谢强度的必要性。但是,只控制呼吸作用和其他新陈代谢的量变还是不够的,贮藏(运输)期间还必须保持新鲜食用菌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防止发生有害代谢。食用菌贮藏时也要控制环境条件,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来控制耐贮性、抗病性的发展变化。同果蔬贮藏1样,进行食用菌的贮藏,首先要选择适于贮藏的品种(菌株),其次要注意菇场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选择菌种并合理栽培才能获得具有较好耐贮性、抗病性的优良产品,为以后的贮藏保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在贮藏(运输)期间,控制贮藏条件于最适宜的水平,尽可能延缓耐贮性、抗病性的衰变,才能完成食用菌贮藏保鲜的任务。



3、福建省设施食用菌保险条款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平菇的防虫系统——两网、1板、1灯、1缓冲


“两网、1板、1灯、1缓冲”是指利用防虫网、遮阳网(两网),黄板、杀虫灯,外设暗缓冲间预防食用菌虫害的栽培设施模式。


“两网、1板、1灯、1缓冲”模式每棚(340㎡)投入成本如下:防虫网2000元左右,遮阳网1000元左右,杀虫灯(2个)180元。黄板90元,总成本3270元左右。可使用4年以上,年均成本820元左右,较草帘覆盖2480元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益显著提高。


该设施可有效避免菇蚊、菇蝇害虫危害,改善棚内通风和光照条件,实现平菇等食用菌的安全高效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原理


采用60目防虫网覆盖整个大棚,可以防止菇蚊、菇蝇的成虫飞入,黄板能在白天诱杀菇蚊、菇蝇;杀虫灯能在晚上诱杀菇蚊、菇蝇;暗缓冲间用双层遮阳网覆盖,使菇棚门口保持黑暗,可有效预防昆虫飞入,减少棚门开启时的蚊蝇进入。


技术要点


“两网、1板、1灯、1缓冲”模式是1项综合的技术体系,所列各单项内容需同时满足才能发挥最佳的物理防虫、杀虫效果。技术要点如下:



1、两网


在棚室外覆塑料膜上安装2层遮阳网、1层防虫网。遮阳网安装要求:棚室加盖遮阳网1层;棚顶(距棚膜至少50厘米)加盖水平连体遮阳网1层,遮阳网遮阳率要求达到95%。



2、黄板


物理杀虫,捕杀棚内活动的菇蚊、菇蝇等害虫。规格40厘米*25里面;悬挂高度为距菌棒20厘米;密度为0.05块/㎡;更换频率为3个月。



3、杀虫灯


物理杀虫,捕杀棚内活动的菇蚊、菇蝇等害虫。悬挂高度为距菌棒20厘米,密度为0.005盏/㎡。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使用杀虫灯首先要注意悬挂位置:在不影响生产人员操作,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应尽量挂置在距离菌棒较近的位置,1般推荐诱虫灯口距离菌棒20厘米,以免影响诱杀效果。其次,要注意使用时机,生产中以预防为主,在蚊虫繁殖季节,没有发现蚊虫时也要打开;每天在傍晚打开灯,第2天早上关闭。



4、缓冲间


大棚俩端设有缓冲间,正门2米×2米×4米,出口1米×1米×2米,用80目防虫网封闭,防止菇蚊、菇蝇等飞入危害生产。尽量保持缓冲间黑暗。在缓冲间挂置俩块黄板,用于捕杀飞入缓冲间的蚊虫。缓冲间使用时,正门和出口严禁同时开启,以免蚊虫随气流飞入棚内。



4、食用菌栽培料如何发酵?


建堆发酵是平菇发酵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关系栽培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发酵的原理是利用料内好氧微生物生长释放的热量提高料堆温度,高温可杀灭了料内的杂菌和虫卵,可有效地减轻病虫为害。发酵对培养料的也起到降解和软化作用,益于菌丝生长和培养料装袋。发酵时堆温1定要达到60℃以上,并维持1定的时间,保证培养料均匀发酵。如发酵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不仅不能杀死料内杂菌和虫卵,反而会繁殖大量的杂菌,直接导致生产失败。建堆时每堆的培养料应不少于250kg,否则堆温难以升到60℃。发酵时先将各种培养料干翻拌匀,成团的料要打碎,难吸水的培养料可先用少量水拌湿,可溶性物质如石灰先溶于水,然后均匀拌入培养料中。拌好的培养料含水量要适当,以手握指缝有2~3滴水滴下为宜。建堆时要保证料堆的通气性,1般料堆底宽1.2m~1.5m,高1.0m~1.2m,长依场地而定。堆好后在料堆上每隔50cm从上到下扎1个通气孔,如果没有阴雨和大风天气,料堆不用覆盖覆盖物。当料堆温度升到60℃以上时保持24hr翻堆,以后每天或隔天翻1次堆,共翻3~4次堆,发酵时间7~9d。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浪费料内营养,降低产量。



5、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技术的原理、技术?


从沧州市科协获悉,该市又有超细毛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冬枣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等6个科研项目入选中国科协“海智计划”。至此,该市共有8个项目入选此计划。


2003年,中国科协发起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 。海外科技工作者可以为国引入科技项目,也可为国内基层科协和单位提供科技咨询。2005年,沧州市借助“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围绕本市产业布局、区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与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智”项目的可行性运作方式和专题立项工作,使“盐山县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抗重盐、耐海水植物品种引进及栽培技术”两个项目,入选“海智计划”项目。


在“海智计划”项目实施中,该市科协聘请“海智”专家为该项目进行科研与服务,组织由“海智”专家授课的专场培训、现场指导、项目服务工作,推动了当地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在“苦咸水食用菌规模化栽培技术”项目实施中,该市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8期,培训200多人次。在40个村建起高、中、低温室80个,实现了每棚2000至4000元的经济效益。



6、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sunnypea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1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2、实验内容


1.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培养基的灭菌


3.接种



3、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的母种1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4、实验材料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5、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3900g|麸皮|1000 g|


蔗糖|50 g|CaCO3 |50 g|


自来水|5000 ml|pH |7.4~7.6|



6、试验方法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47。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