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里捡的,这是什么蘑菇?可以吃吗?牛肝菌色如流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用什么来品味?

松林里捡的,这是什么蘑菇?可以吃吗?



1、松林里捡的,这是什么蘑菇?可以吃吗?

是牛肝菌的1种。可能是小牛肝菌或松莪,可以肯定的是,针叶林里的牛肝菌都可以食用。牛肝菌也很好认,菌盖下面不是条状菌褶,而是海绵状或蜂窝状的菌管,这是牛肝菌的特点。

牛肝菌色如流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用什么来品味?



2、牛肝菌色如流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用什么来品味?

牛肝菌,又名大脚菇,因肉质肥厚、色如牛肝而得名,生长在云贵高原海拔900~2200米之间高山松栎混交的丛林中。 牛肝菌菌盖呈扁半球形,光滑、不黏、淡裸色,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菌肉白色,可入药。富含维生素B2,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嘌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营养丰富。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若烹制不当(不熟或糊锅),可导致中毒,轻则腹泻,重则出现“小人国幻视症”。 牛肝菌的保存1般采用干制法和急冻法。鲜菌子烘烤脱水和晾晒脱水,都可保留牛肝菌的大部分口味与营养;更完美的要属急冻保存法:特殊的速冻设备会在30秒内使温度降至-30℃,解决了缓慢降温使牛肝菌失去韧性的问题,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它的口味与营养。 7月,云南迎来雨季,也正是牛肝菌新鲜上市的季节,繁殖季将持续到10月,这期间,我们都能吃到新鲜的牛肝菌。晴雨不定时的温差和温润潮湿的环境是造就优质牛肝菌的必要条件,这种有灵性的美味1般会在雨过天晴前的黎明时分萌生,并在几小时内与日出同步,迅速成长为肥硕的大块头,生长的过程要不眨眼才看得完整。黎明前夕,采菌人便已忙碌于山林中,寻找牛肝菌不仅要凭运气,还要懂山、懂水、会认菌窝,更重要的是凭经验认准天晴前的雨夜,提前上山搭好帐篷守候牛肝菌。 别以为采菌人会住在帐篷里干等,帐篷只是用来临时挡雨和放置工具的。采菌生活对他们来说是见证生命的过程,有时在菌窝边1蹲就是半宿,盯着树边湿漉漉的松毛和覆盖着腐败落叶的泥土,盼着菌儿破土而出的那1瞬间。想象1下,看着牛肝菌在几小时内生长、变化、成形的过程,感受并见证大自然神奇的生命力,真的是催人感动的1种经历啊。日出时的松林,应该是采菌人伴着潮湿的斑驳晨光,收获着此起彼伏的菌子们的忙碌场景。恐怕只有无以比拟的美味才值得让采菌人苦苦守候吧。 采后处理 选菇 野外采摘的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摊晾   雨天或阴天采摘的菇本含水量高,要在通风干燥处摊晾l—5小时,以降低菇体水分。采后不能及时加工的牛肝菌也应在通风处滩晾。 去杂 用不锈钢刀片削去菌柄基部的泥土、杂质,去除树枝、落叶、毛草等杂物,提高产品的净度。 分类 按牛肝菌的种类、菌的大小、菌伞的开放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幼菇、半开伞菇、开伞菇等类别,分类切片加工。 切片 用不锈钢刀片沿菌柄方向纵切成片,切片要求厚薄均匀,片厚1厘米左右,尽量使菌盖和菌柄连在1起,切下的边角碎料也可1同干制。切片时不宜用生锈的菜刀,否则会影响干片的色泽,降低品质。 摆片   牛肝菌切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干制前必须合理摆片,应按菌片的大小、厚薄、干湿程度分别摆放。晾晒时可将菌片放在竹席、窗纱或干净的晒坪上;烘干时将菌片排放在烘筛上,摆片时切忌堆积、重叠摆。 营养价值 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4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带异常。它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另外,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可见美味牛肝菌确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东北松林里的白色蘑菇能吃吗?



3、东北松林里的白色蘑菇能吃吗?

是牛肝菌的1种。可能是小牛肝菌或松莪,可以肯定的是,针叶林里的牛肝菌都可以食用。牛肝菌也很好认,菌盖下面不是条状菌褶,而是海绵状或蜂窝状的菌管,这是牛肝菌的特点。

白黄粘盖牛肝菌的介绍



4、白黄粘盖牛肝菌的介绍

白黄粘盖牛肝菌夏秋季于松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属外生菌根菌,与松等形成菌根。中文学名:黄白粘盖牛肝菌界:植物界门: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亚门: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纲:层菌纲(Hymenomycetes),有资料归为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亚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目:伞菌目(Agaricales)科:牛肝菌科(Boletaceae)属:粘盖牛肝菌属(Suillus)种:黄白粘盖牛肝菌分布: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云南、香港、陕西、西藏、4川、广东等地。

牛肝菌苦怎么办?



5、牛肝菌苦怎么办?

粘团子,能吃,有人说它滑肠子(引起泻肚),不过我吃没啥问题。这种蘑菇很压秤,而且采多了自己会把自己压瘪。此蘑菇极容易生虫子。鲜蘑菇的话大的撕开,小的不用,直接冷水下过抄水虫子自己会出来。吃法,直接炒肉,或者加小白菜炒肉加麻椒,或者炒土豆片也行。今天上午上山的收获,松树伞,大腿蘑,最后1个是橡树蘑,剩下的都是粘团子。补充1下,常见的松树下,椓树附近的牛肝菌的都没什么问题,有1种苦猴头不能吃,很容易分辨,这东西长在比较向阳的地方,而且绝不生虫子,因为太苦,可以尝1尝吐掉,无剧毒,药理作用未知,有人说治腰疼,严重怀疑在打趣儿。粘团子多生于单个松树下,并不在大片松林里长。我们这常见的还有趟子蘑,灰蘑,碗蘑,榛蘑,冻蘑。稀有的凤尾蘑,猴头,羊肚等。暂时无图。以后遇到再补吧。1般上山,(我在东北辽东),其实比较容易出问题的蘑菇就是鸡蛋黄(橙盖鹅膏菌,凯撒大帝菇),此蘑年幼时容易和毒蝇鹅膏菌弄混,后者蘑菇上有白点,但是可能被雨水冲掉,导致误食。其他各种白鬼伞还是很容易分辨的,不容易误食误采。保险起见,前几次上山可以找个老跑山的带着,搞不好遇到个棒槌,就嗨皮了23333333。

牛肝菌长在哪里啊?



6、牛肝菌长在哪里啊?

云南,松林地带,牛肝菌主要生长在600到1500米海拔的山区,是高温菌种,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3到28℃,7到9月的高海拔针叶林与其他林木的混交带是牛肝菌生长的集中地方。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