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食用菌栽培种应怎样保存,能保存多长时间?谢谢?怎样食用菌母种试管栽培出菌子?

请问食用菌栽培种应怎样保存,能保存多长时间?谢谢?


1、请问食用菌栽培种应怎样保存,能保存多长时间?谢谢?


食用菌栽培种只能采取低温保存的方式。温度控制在2-4度之间。并且要避光。但是这样也不能长期保存。1般1个月左右就开始老化了。



2、怎样食用菌母种试管栽培出菌子?


食用菌母种不是用来出菇的,需要再经过转接原种,原种装接栽培种,栽培种转接栽培袋,栽培袋才是出菇的菌袋。 上面是正常的菌种到生产的转接流程,如果你只是少量出菇试验,不想那么麻烦或等那么久,你可以直接用原种进行出菇试验。



3、请问食用菌栽培种应怎样保存,能保存多长时间?谢谢!


食用菌栽培种如果在常帆衫温条件下,可以保存10天左右。1兆仿旦出现菇态猜腔蕾应该尽快使用。如果在2-4℃环境条件下。可以保存20天-30天左右。



4、怎么把食用菌原种分成栽培种


按照栽培种配方配制培养料,然后装袋灭菌,接入原种,经过培养成熟以后,就是栽培种 了。



5、如何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


种植食用菌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1000—2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1000平方尺面积计算)


(1)、干牛粪6000斤(或牛粪和猪粪各50%)。


(2)、干大麦草2000斤,干稻草1000斤。


(3)、尿素15斤,硫酸铵50斤,石灰氮40斤。


(4)、菜籽饼200斤,鸡粪200斤。


(5)、过磷酸钙50斤。


(6)、石膏150斤,石灰1000斤。


(7)、氨水100斤(拌饼肥用)。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后,必须做到:1是物质要转化好,2是料内臭要消除,3是培养料草要较长、疏松、弹性好,4是杀死杂菌虫害,5是高温发酵不要低温腐熟。


(1)、堆料时间的选择:1般正式建堆时间选择在8月台18—20日。


(2)、大麦草预湿:培养料在正式建堆前应预先把大麦草堆制起来,每天浇水连续预湿3天,把麦草逐渐吃足水份。


(3)、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预湿过的大麦草与粪肥1起堆制。堆料场地应选择高燥不易积水的地方,堆制前应将场地打扫干净,用农药除虫1次。将猪牛粪在堆料前1天下午用猪尿或人尿拌湿过夜。堆料开始时,先在地上铺上1层稻草,厚约4—5寸,宽度7尺,长度不限,然后在草上撒上1层粪,这样1层草1层粪,直至堆完为止。1般以10—12层高4.5尺为宜。稻草堆在底部两层和表面两面层。预湿过的大麦草堆在中间6层。在中间6层中除掉每层撒上粪肥外,菜籽饼、鸡粪、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层加入。菜籽饼应在堆料前10天用氨水预先发酵、消毒。料堆应堆得前后平直,上下平直,堆顶稍成瓦背形。从第3层开始每层都要浇水,最好浇猪尿或人尿水,水要浇在草上,不要浇在粪上,以免粪肥流失,并且下面少浇,上面多浇,以水从料堆4周流出为度。建堆后第5天进行第1次反堆,并加入硫酸铵,石膏;第9天进行第2次反堆,并加入石灰;第12天进行第3次反堆,加入过磷酸钙。再过2—3天,当料温达到最高时,趁热进房。每次反堆应将粪草抖松反匀,堆平直。



4、培养料室内后发酵:后发酵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1)、后发酵开始加温时培养料温度,最好保持在45℃左右,料温过低带来升温的困难。


(2)、培养料进房时的含水量掌握在68%,后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5%,比常规发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养料的成熟略偏生,这样发菌顺利,后力足。


(3)、加温时,10小时内1定要把室温和料温都升到60℃左右,并保持60℃温度3—5小时,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则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也就是起不到杀虫灭菌的效果。然后将料温降到52℃左右,并保持该温度3—5天,室温保持45—48℃,保温时间长短,视3个指标出现的情况和培养料的成熟度而定。


(4)、培养料水份的调节在料温降到点52℃时进行为好。这时室温只有30来度,人吃得消。


(5)、若用炭炉加煤球炉加温,每1000平方面积最少要用20只炉子,宁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养料的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以后,主要是如何搞好种菌后到出菇前后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复土、调水等管理,发好菌,出好菇。发好菌以后,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温度、湿度和空气3者关系合理处理好,以满足蘑菇生长需要。1般来说,上述3者缺1不可,但应以温度作为主要条件来考虑,其余2个条件,必须根据温度的情况相应给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菌及种菌后的菇房管理;后发酵结束后,马上打开门窗,拔去拔风筒的堵塞物进行大通风1天,把菇房内的2氧化碳排尽,排除菇房热量,降低室温,然后进行菇床反格降低料温。如果料层水份偏干,应再用石灰清水调正。反格应进行两次,通过反格,1是散失料温,2是把粪草抖松反匀,拿去大的粪块和杂质,整平床面,为以后复好土创造条件。当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即可种菌。种菌方法:1般以穴播种70%,30%散播在料面。


(2)、复盖粗土、调节粗土水:


复粗土时间掌握在菌丝体发到料层底部后为好,这样菌丝体较老练。粗土水份要求先湿后干,底湿上干。


(3)、复盖细土、调节细土水、结菇水:


当菌丝体将要长到粗土平时,马上复盖细土,细土水份要求先干后湿。第1次要关窗复干细土,1间菇房1天复盖完,复得厚薄均匀以看不见粗土为度。细土复好后,通风1天,然后进行调节细土水6两左右,分两天调好,第1天调2%石灰清水3两,分6遍调,每遍0.5两;第2天调清水3两左右,调法同前面1样,调到细土捏得碎即可。当部分小白点菌蕾形成后,开始调结菇水3—4两,1天分4次调好,每次1两左右。


(4)、调出菇水:


当大部分子实体长到录豆大小时,就可开始调出菇水,共调水7两左右,分2天调好,第1天调4两,分4遍调,每遍1两,第2天调3两左右,分6遍调,每遍0.5两。这次用水用到粗土上半颗、细土发亮。



6、怎样食用菌母种试管栽培出菌子


食用菌母种不是用来出菇的,需要再经过转接原种,原种装接栽培种,栽培种转接栽培袋,栽培袋才是出菇的菌袋。


上面是正常的菌种到生产的转接流程,如果你只是少量出菇试验,不想那么麻烦或等那么久,你可以直接用原种进行出菇试验。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