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亲;有关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谁能指点一二

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


1、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草笠竹,是1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3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1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1年地减少。 生态条件
1、温度、湿度:羊肚菌属低温高湿型真菌,每年春季3~5月雨后多发生,秋季8~9月也偶有发生,但数量很少。羊肚菌生长期长,除需较低气温外,还要较大温差,这可刺激菌丝体分化。其菌丝生长温度为21~24℃;首核形成温度为16~21℃;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为 4.4 ~16℃,湿度为65%~85%左右。为此,栽培时间尽量放在11月~12月。
2、日照: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强烈的直射光则有不良的影响 。
3、土壤:土壤PH要求在6.5~7.5左右,中性或微碱性有利于羊肚菌生长。羊肚菌常生长在石灰岩或白垩土壤中。在腐殖土,黑、黄色壤土、沙质混合土均能生长。
4、空气:在暗处及过厚的落叶层中,羊肚菌很少发生,即或发生质量也较差。足够的氧 气对羊肚菌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栽培技术
1、栽培料配方
1、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
2、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1%、石灰1%、腐殖土3%。
3、玉米芯40%(粉碎)、木屑20%、豆壳15%、麸皮20%、磷 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以上3种培养料,可任选1种。料水比为1∶1.3,含水量保持在60%。
2、栽培方法 (1)熟料脱袋栽培 将料拌好,用17×33cm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料,每袋约500~600克,然后高压或常压灭菌。灭菌后接种,置22~25℃下培养,待菌丝满袋后再延长培养5~6天,使菌丝充分生长,即可栽培。
1、室内脱装栽培。菇房消毒后,先在每层床面上铺1块塑料薄膜,然后铺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后再将脱去塑料袋的菌棒逐个排列在床上,1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个,排完菌棒后轻喷水1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盖2cm厚的阔叶树落叶,保持土壤湿润,空气湿度85%~95%,1般1个多月,气温在4.4~16℃就可出子实体。
2、室外脱袋栽培。室内培养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选择光照为3阳7阴的林地作畦,畦宽1m,深20~25cm,长度不限,整好畦后喷或轻浇水1次,用10%石灰水杀灭害虫和杂菌。脱袋排菌棒方法与室内栽培相同,只是底层可不铺塑料薄膜,但 要注意畦内温度变化,防止阳光直射。 (2)室外生料栽培 在室外选择3阳7 阴或半阴半阳、土质疏松潮湿、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20~25cm的坑,坑底先用水浇湿,将上面任1配方料,按比例称好,用水拌匀,在底层铺1层料,压平后约4~5cm,每平方米用菌种(12×28cm)2袋,掰成核桃 大小菌块,均匀撒在料上,然后用薄层细腐殖土覆盖。再在其上铺第2层料,厚仍 为4~5cm,压平后再以同法播种。播完后用疏松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再盖1层阔叶树叶,以保温保湿。盖完后适当洒些水,为防止人或牲畜践踏及强光直射,在树叶上搭盖1些树枝。 栽后管理 因羊肚菌是1类喜湿的菌类,在它整个生长期保持湿度是很重要的。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湿度较大,加之温度合适,则菌丝体生长良好,菌核易形成,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果在生长期,尤其早春遇干旱,适时浇水保湿是必要的。早春在几周之内有4~1 6℃的温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如果这时温度变化剧烈,如低于4℃的寒冷或超出16℃的温度,都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及发育,故在这时候要创造菌核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是十分必要的。总之,在早春对羊肚菌保持1定温及适宜的湿度是获得栽培成功的关键。 采摘及保藏 子实体出土后7~10天,便生长成熟,1般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菌盖表 面蜂窝状凹陷充分伸展即可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塑料袋密封保藏。



2、亲;有关蔬菜无土栽培技术谁能指点12


无土栽培的种类和技术特点 中国农林科技网
1、无土栽培的种类:
1、营养液栽培:
1、营养液膜技术
2、营养液膜技术
3、浮板毛管栽培技术
4、雾培
2、固体基质栽培
1、岩棉培技术
2、袋培技术
3、立体栽培技术
4、槽培技术
3、有机基质培技术
2、不同种类的特点:(1)营养液栽培:
1、深液流栽培技术:深液流栽培技术是采用营养液循环流动且营养液层较深的水培方法。这种设置形式的营养液总盐分浓度、各种离子浓度、溶存氧、酸碱度、温度以水分存有量等都不易发生急剧变动,为根系提供了1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条件。技术优点:营养液的液层较深,根系伸展则较深的液层中,每株占有的液量较多,因此,营养液浓度、溶解氧、酸碱度、温度以及水分存量都不易发生急剧变动,为根系提供了1个较稳定的生长环境。营养液的循环流动,以增加营养液的溶存氧以及消除根表有害的代谢产物的局部累积,消除根表与根外营养液和养分浓度差,使养分能及时送到根表,更充分地满足植物的需要 。
2、营养液膜技术(NFT)营养液膜技术是1种将植物种植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的水培方法。该技术1次性投资少,施工简单,因液层浅,可较好地解决根系需氧问题,但要求管理精细。技术特点:营养液膜技术不用固体基质,在要求1定坡降(1:75左右)的倾斜种植槽中,营养液仅以数毫米深的薄层流经作物根系,作物根系1部分侵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另1部分则暴露于种植槽内的湿气中,可较好地解决根系呼吸对氧的需求。
3、浮板毛管栽培技术(FCH)浮板毛管法有效地克服了NTF的缺点,作物根际环境条件稳定,液温变化小,根际供氧充分,不怕因临时停电而影响营养液的供给。技术特点:采用栽培床内设浮板湿毡的分根技术,为培养湿气根创造丰氧环境,解决水气矛盾;采用较长的水平栽培床贮存大量的营养液,确保停电时肥水供应充足和稳定;冬天用电热线在栽培床内加温,夏季用深井水降温,确保根际温湿度的稳定。
4、气雾培:气雾栽培是1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它是利用经过过滤处理的压力水源通过5427十字雾化喷头等专业喷雾喷头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1种无土栽培技术。技术特点:气雾培是所有无土栽培技术中根系的水气矛盾解决得最好的1种形式,同时它也易于自动化控制和进行立体栽培,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且它能使作物产量成倍增长。(2)基质栽培:
1、岩棉培技术岩棉栽培是将用1定体积的岩棉块培育的作物幼苗定植于定型的岩棉垫块上,采用滴灌或营养液循环进行栽培。技术特点:岩棉培能较好利用岩棉的保水和通气特性来协调肥、水、气3者关系;装置简易,安装和使用方便,不受地平限制,不受停电、停水的限制;本身不传播病虫、草害,不发生严重病害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1-2年或经过消毒后再利用。
2、袋培技术在尼龙袋或专用塑料袋内填充泥炭、珍珠岩、树皮、锯木屑或混合基质栽培作物,按1定距离在袋上打孔,作物栽在孔内用开放式滴灌法供液,这种方法称有机基质袋培。技术特点:⑴便于肥水的控制,节约肥水。⑵每棵植株的根系都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根系舒展。⑶1旦发生病害,整个植株比较容易清理掉。⑷所用的基质全部经过消毒灭菌,本身无污染,生产的产品清洁卫生无污染。⑸与非袋式无土栽培相比,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特别在冬季。
3、立体栽培立体栽培也叫垂直栽培是立体化的无土栽培,这种栽培是在不影响平面栽培的条件下,通过4周竖立起来的柱形栽培向空间发展,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3-5培,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3倍。技术特点:提高空间利用率 、减少病虫害 、采摘轻松(3)有机基质培技术(必将是未来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方向)有机基质培技术是利用容易获得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如:各种作物秸秆、玉米杆、锯末、食用菌料、向日葵杆、造纸厂下脚料等经处理作为主要的栽培基质,因其本身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可以简化营养液的配方,降低成本。另外,这些有机基质大多具有保肥性能,粉碎、沤肥和发酵后可直接作为有机肥,可象土壤1样直接干施固态肥料,这样可降低施肥成本,并且可以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食品。技术特点:安全,环保,废物从利用,低碳,廉价,符合现代化农村需求,毕竟是未来的1个朝阳产业。需要攻克的难题:农家肥的菌含量,抗生素含量,营养元素搭配的不平衡,测定含量等等。




3、食用菌的活性水份是多少?


食用菌栽培技术第1章 食用菌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第1节 结构、名释1. 相关名词食用菌:可食用的大型真菌。1. 菌丝体:即食用菌的营养体,由丝状菌体细胞组成,是形成子实体(出菇)的基础,菌丝体质量的好坏,对是否出菇,产量高低,品质好坏起决定性作用。2. 子实体:(蘑菇)是由菌丝体所产生的果实,是其行有性繁殖的必然结果。菌盖:是成熟子实体的主体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对菌褶的保护。菌褶:大多数种类位于菌盖的下部,书页状排列或呈多孔状密布,是着生担子的所在,担子才是真正的繁殖器官,其顶部产生2~4个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从担子上脱落并弹射到空气中。菌柄:起营养运输及对整个子实体的支撑作用。菌托:菌柄与菌丝体及生长基质连接的地方,有时附带着子实体外保护层的残留物,有的品种无此结构,或不明显。菌环:有的种类在子实体幼小时,菌盖的下部被1层薄膜(内菌幕)所覆盖,保护年幼的菌褶不暴露,有内菌幕的种类称为被果型子实体,反之则称为裸果型子实体;被果型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内菌幕逐渐破裂,脱落,在菌柄上残留下1个环状结构叫做菌环。当然,菌环也不是所有种类都有的。3. 生活史: 即生活周期,由两个不同性别的担孢子分别萌发形成两条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单核菌丝之间发生质配与核配形成双核菌丝,双核菌丝进1步生长,成熟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子实体原基进1步生长分化形成子实体,在子实体内部产生担子,在担子上形成担孢子,担孢子成熟后从担子上脱落并弹射到空气中,遇到适宜条件又将萌发成单核菌丝。第2节 食用菌的营养需求大多数食用菌为腐生型真菌,它们不能像绿色植物那样直接利用无机物同时利用阳光的能量生长,而只能靠分解及氧化有机物汲取自身生长所需的营养及能量。食用菌的生长大体上可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发菌)和生殖生长阶段(出菇)。将菌丝体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温度下,开始分泌1系列酶将1些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可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吸收到细胞内供其生长发育。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条件的要求有所不同,1般来说,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基中氮素含量相对高些,子实体发育阶段培养基中氮素含量相对低些。因此作为科研和生产上讲,对于不同的阶段培养基中添加的营养成分应有所不同,比如:菌种保藏和菌种生产中培养基的氮源要多加1些,这样1方面有利于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另1方面可有效地防止在菌种上过早出菇的现象发生;而在出菇生产栽培料的配方中氮源成分应相对减少,这样有利于出菇。1. 碳源:与绿色植物不同,真菌不能直接以CO2作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它只能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单糖和双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物质。除葡萄糖能直接被菌丝细胞吸收利用外,其它必须通过菌丝分泌的胞外酶水解成单糖后才能吸收利用。2. 氮源:可供食用菌利用的氮源以有机氮为最佳,如:蛋白胨、酵母浸出汁,以及麸皮、米糠等。在天然栽培基质如棉子壳、锯末、植物秸秆中也含有1些可供食用菌吸收利用的氮源,但是含量不够,需要添加麸皮、米糠等含氮量较高的材料,1些特殊品种还需要额外添加蛋白胨、酵母浸出汁等工业制剂。无机氮及小分子有机氮如各种含氮化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氨气抑制菌丝生长,因此除非特殊需求不要往栽培基质中添加,但必要时可作为喷施追肥。碳/氮比:指培养基及栽培基质中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平菇为例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碳/氮比为20/1最好,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碳/氮比为40/1最佳。3. 其它营养:食用菌生长发育除需要碳源和氮源外还需要1些其它营养物质,如:钙、磷、镁、锌、铁、铜、硫、钾、锰等矿物元素,各种维生素及生长因子。第3节 食用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各阶段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应了解相关的环境要素,弄清概念,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综合调控:1. 水分水分,既是菌丝生长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同时又是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基质中恰当的含水量对菌丝体生长及子实体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基质中含水量过低,菌丝体对基质的分解及营养的吸收不利,使菌丝衰弱,会严重影响出菇产量;基质中含水量过高,会使下面菌丝体缺氧而停止吃料,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表面菌丝徒长,料面积水而使菌丝自溶导致杂菌污染。大多数种类要求基质含水量在65%左右,而香菇则要求在51~55%之间,侧耳类品种有时可掌握在65~70%之间。基质含水量的计算公式(重量比):2. 酸碱度(pH值):酸碱度(pH值)是指水(以及含水物质)的酸碱度,规定范围是0到14,pH值=7为中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酸性,├───────────────┼────────────────┤0 ←─────────── 7 ────────────→ 14酸性渐强 碱性渐强pH值的测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pH试纸,市场上有下列产品,可根据测量精度和范围进行选择:广泛试纸 1~14 范围是1到14,分度值为1个pH单位精密试纸 0.5~5.5 范围是0.5到5.5,分度值为0.5个pH单位3.5~8.4 范围是3.5到8.4,分度值为0.5个pH单位5.5~9 范围是5.5到9,分度值为0.5个pH单位8.0~14 范围是8.0到14,分度值为0.5个pH单位不同的品种适应不同的pH值范围,这是由品种自身在生理代谢过程中的产酸能力和它的生物酶活性范围决定的。3. 通气食用菌属好氧型微生物,它要靠对基质内有机物的氧化来提供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基质内缺氧会使菌丝体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造成菌丝体生长缓慢,衰弱,甚至停止生长,严重的会因窒息而死亡;子实体阶段缺氧,会造成子实体畸形,影响商品价值。4.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计量温度的标准叫温标,国际上通常使用的温标为摄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之间划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定义为1摄氏度(℃)每个品种都有其1定的温度适应范围,即使同1个品种其菌丝体阶段与子实体阶段也是不同的,1般来说,子实体阶段的最适温度要低于菌丝体阶段。根据子实体分化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同,可将食用菌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
1、低温型 在较低的温度下菌丝才能分化形成子实体,最适温度20℃以下,最高不超过24℃,如:香菇、金针菇、双孢菇、紫孢平菇、羊肚菌、猴头菌等
2、中温型 子实体分化的适宜温度20~24℃,最高不超过28℃,如:白木耳、黑木耳、榆黄蘑、大肥菇等。
3、高温型 子实体分化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最适温度24~28℃以上,最高可达40℃左右。如:草菇、凤尾菇、鲍鱼菇等。同时还有中温偏低、中温偏高和广温型品种。此外,不同品种在子实体形成期间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根据这1点又可以把食用菌分成以下两大类型:恒温结实型 保持1定的恒温可以形成子实体,如:金针菇、双孢菇、黑木耳、草菇、猴头等。变温结实型 保持恒温不形成子实体,变温时才形成(需要温差刺激)。如:香菇、平菇、紫孢平菇、阿魏侧耳(白灵菇)等。5. 空气湿度前面讲过基质的含水量对菌丝的生长至关重要,但是,到了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则完全或部分暴露在外部环境中,因此空气的含水量,即空气湿度就成了主要的影响因素之1。空气湿度过低会加速子实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而子实体所蒸发的水分则主要来源于基质内的菌丝体,结果会导致基质内水分的大量流失而影响产量,甚至使子实体原基干枯而死。然而水分蒸发是由菌丝体向子实体运输营养的原动力,如果空气湿度过高,就会使子实体表面水分停止蒸发,使营养运输受阻,同时呼吸作用受到抑制,造成子实体停止生长;长时期空气湿度过高,还会造成子实体从空气中倒吸水分,这将是十分危险的,特别是衰老的子实体,会形成水浸样腐烂,招致线虫及细菌的滋生和大范围传染。所以说,保持适当的空气湿度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数品种在出菇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5%之间,有经验的菇房管理人员可以凭感觉判断空气湿度是否合适,但是对于新手来说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里就需要科学的计量手段——湿度计来准确测量。(1) 空气湿度的概念及其测量:
1、 概念:空气湿度:指空气含水量,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表术方式。绝对湿度:指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压值,即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分。相对湿度:指1定温度下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水蒸气饱和度的百分比。水蒸气饱和度:指1定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在密闭容器中盛有足量的水,水分开始蒸发,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经过1段时间水分的蒸发与凝结达到1个平衡状态,这时的水蒸气分压就是该温度下的水蒸气饱和度。如果温度升高,水分还会继续蒸发,直至达到1个新的平衡点,这时的水蒸气分压比前者的要高;如果温度下降,就会有露水凝结到容器的内壁上,水蒸气的分压随之下降,直至达到另1个平衡点,即饱和度。所以说水蒸气饱和度是随温度而变化的,温度上升饱和蒸汽压上升,温度下降,饱和蒸汽压也下降,呈正相关性。由上述的空气相对湿度的计算公式得到1个结论:如果空气绝对湿度不变,空气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呈负相关性,即:温度上升,则空气相对湿度下降;相反,温度下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2、 空气湿度的测量:要测直接量空气的绝对湿度很麻烦,而且在我们的生产中没 有实际意义,这里我主要讲1下空气相对湿度的测量,目前普遍应用的仪表有两种:干湿球温度计和毛发湿度计。干湿球温度计:(见图)是由两只结构相同的气温温度计组成,其中1只的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作为干球;另1只的球泡上系有1条纱布带,纱布带的另1端浸泡在水皿中,作为湿球。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干球温度计直接测量的是空气温度,即干温度,而在湿球温度计上由于纱布条的毛吸作用使水分在其球泡表面蒸发带走了1部分热量,使湿球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湿温度)要低于干球所指示的温度(干温度),从而形成了1个干湿差,对照查对表即可查出空气相对湿度。
3、 干湿球温度计的选购、使用与维护:干湿球温度计的选购:要选择正式厂家的产品,最好带有?标志。挑选标准:塑料底盘,印字清晰牢固,初始状态干湿差为“0”,柱子与带有刻度的底盘之间连接牢固,不松脱,水皿安放合理,容易取下且不易脱落。干湿球温度计的使用:为了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水皿中最好加蒸馏水或白开水,不要直接加生水。挂表的位置也要注意,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方,1般情况下,1个100米的大棚需要挂2~3支干湿球温度计。查表时不要用手去拿离球泡较近的地方,以免影响表的读数,分别记下干球和湿球的读数,在计算出干湿差,在从查对表中查出当时的空气相对湿度值。(附:干湿度查对表)干湿球温度计的维护与保养:湿球上的纱布条结有太多的水碱时,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清洗,清洗不掉或破损时应该用1节空心的鞋带更换。对测量结果有怀疑时,应该对其进行校准:把干湿球温度计的干球和湿球同时浸泡在恒温的水中,旁边放1支标准温度计,5分钟后观察各自的读数,记录误差值,以便在今后的使用中排除误差;若误差较大,则需检查柱子与度盘之间是否已经松脱错位,复位后用树脂胶或玻璃胶 重新固定。整个校准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球泡浸没在水中。(2) 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理解了空气相对湿度的概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调控。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还要受到温度和通风的影响,在后面的内容中再详细讲解。5. 通风食用菌属于好氧型真菌,无论是菌丝体生长还是子实体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和人类的呼吸1样,食用菌的呼吸作用也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放出CO2。适量的CO2浓度对某些种类的菌丝体生长有刺激促进作用,但是过多CO2的积累会抑制菌丝体生长,甚至完全停止生长,高浓度CO2长时间作用还会导致菌丝体窒息死亡。子实体阶段对CO2更为敏感,主要表现在抑制菌盖分化,菌柄过长,降低成品等级。因此,需要经常的对菇房空间进行通风换气,排除CO2,保持空气新鲜。6. 光照食用菌的菌丝体阶段不需要。



4、羊肚耳栽培技术?


(1)栽培设施:拱形塑料大棚,所述拱形塑料大棚为单棚面积不超过2亩,大棚两侧从地面40公分高处设置防虫通风口30cm,通风口设置草帘,大棚主膜为黑膜,上方覆盖毛毡。(2)菌种选择:采用液体高纯度菌种。(3)接种方法:液体菌种接种,菌包中心打孔,菌种管深入底部中间,逐步拉出,使得菌种在中心孔内均布。(4)发菌:羊肚耳需黑暗发菌,发菌温度保持在25-26度,发菌1/3时,产热量最大,夜晚通风。(5)刺孔:菌包刺孔,菌包周圈及上部刺孔,按照每个菌包20-25个,3mm大小的孔直径,孔间隙均匀分布,孔深约3mm-5mm。(6)立袋:地面铺上塑料布,保证地面清洁干净,菌包站立,未刺孔部分贴近地面处,菌包间距离10-12cm,每隔1m留过道,方便采摘。(7)出菇前管理:立袋后立即覆膜养菌,养菌时间约10天,刺孔处菌丝泛白,少量形成耳牙,揭开膜喷水。温度保持20-33度,湿度保持在80%-90%。少量通风。(8)出菇期管理:出菇期间,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4-5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9)采摘:采摘前判断成熟的步骤如下:s
1、叶片根部无红色;s
2、叶片纹路比较清晰,叶片厚、纹路凹度明显,颜色乳白色。采摘当天停止喷水,头茬菇比较均匀,可以1次性采摘干净。(10)2茬管理:头茬采摘后,3-5天休菌期,菌丝泛白后,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5-6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11)
3、4茬管理:重复步骤(8)到(10)的管理步骤。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液体菌种接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羊肚耳食用菌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即菌包,接种后不扎袋口,接种环境为无菌。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发菌,从接种到发满菌22天。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1种食用菌羊肚耳袋料立袋栽培高产技术采用液体菌种接种,液体菌种不分级别,可以用来做母种生产原种,还可以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栽培播种,菌种驯化周期大大缩短,液体菌种接入固体培养基时,又具有流动性、易分散、萌发快、发菌点多等特点,较好的解决了接种过程中萌发慢、易污染。用本发明技术种植的羊肚耳,片大肉厚,颜色为珍珠白,出菇齐整,可至少出4茬,菌体耐高温抗病害能力强,袋装立式栽培,为轻氧性食用菌,采用该种出菇管理方法既可以防止根部疙瘩过大,又可以防止展开叶片边缘变干死亡,采用该技术优势在于纯度高、发菌快、菌龄短、活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1步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1种食用菌羊肚耳袋料立袋栽培高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设施:拱形塑料大棚,所述拱形塑料大棚为单棚面积不超过2亩,大棚两侧从地面40公分高处设置防虫通风口30cm,通风口设置草帘,大棚主膜为黑膜,上方覆盖毛毡。(2)菌种选择:采用液体高纯度菌种。(3)接种方法:液体菌种接种,菌包中心打孔,菌种管深入底部中间,逐步拉出,使得菌种在中心孔内均布。(4)发菌:羊肚耳需黑暗发菌,发菌温度保持在25度,发菌1/3时,产热量最大,夜晚通风。(5)刺孔:菌包刺孔,菌包周圈及上部刺孔,按照每个菌包20个,3mm大小的孔直径,孔间隙均匀分布,孔深约3mm。(6)立袋:地面铺上塑料布,保证地面清洁干净,菌包站立,未刺孔部分贴近地面处,菌包间距离10cm,每隔1m留过道,方便采摘。(7)出菇前管理:立袋后立即覆膜养菌,养菌时间约10天,刺孔处菌丝泛白,少量形成耳牙,揭开膜喷水。温度保持20度,湿度保持在80%。少量通风。(8)出菇期管理:出菇期间,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4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9)采摘:采摘前判断成熟的步骤如下:s
1、叶片根部无红色;s
2、叶片纹路比较清晰,叶片厚、纹路凹度明显,颜色乳白色。采摘当天停止喷水,头茬菇比较均匀,可以1次性采摘干净。(10)2茬管理:头茬采摘后,5天休菌期,菌丝泛白后,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5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11)
3、4茬管理:重复步骤(8)到(10)的管理步骤。采用以上技术方案,1袋2.5斤重的菌包可以产0.8斤鲜羊肚耳,合0.12斤干羊肚耳,目前的鲜品批发价格20元/斤,干品批发价格为50元/斤,产量比黑木耳高、略次于毛木耳,口感比黑木耳、毛木耳好,价格也1直居高不下,又是难得的非草腐菌高温品种,利用羊肚菌、黄色金针菇等食用菌采收后闲置的大棚种植,降低了成本,成功完成了不同品种的周年化栽培。实施例2:1种食用菌羊肚耳袋料立袋栽培高产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设施:拱形塑料大棚,所述拱形塑料大棚为单棚面积不超过2亩,大棚两侧从地面40公分高处设置防虫通风口30cm,通风口设置草帘,大棚主膜为黑膜,上方覆盖毛毡。(2)菌种选择:采用液体高纯度菌种。(3)接种方法:液体菌种接种,菌包中心打孔,菌种管深入底部中间,逐步拉出,使得菌种在中心孔内均布。(4)发菌:羊肚耳需黑暗发菌,发菌温度保持在26度,发菌1/3时,产热量最大,夜晚通风。(5)刺孔:菌包刺孔,菌包周圈及上部刺孔,按照每个菌包25个,3mm大小的孔直径,孔间隙均匀分布,孔深约4mm。(6)立袋:地面铺上塑料布,保证地面清洁干净,菌包站立,未刺孔部分贴近地面处,菌包间距离12cm,每隔1m留过道,方便采摘。(7)出菇前管理:立袋后立即覆膜养菌,养菌时间约10天,刺孔处菌丝泛白,少量形成耳牙,揭开膜喷水。温度保持30度,湿度保持在90%。少量通风。(8)出菇期管理:出菇期间,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5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9)采摘:采摘前判断成熟的步骤如下:s
1、叶片根部无红色;s
2、叶片纹路比较清晰,叶片厚、纹路凹度明显,颜色乳白色。采摘当天停止喷水,头茬菇比较均匀,可以1次性采摘干净。(10)2茬管理:头茬采摘后,5天休菌期,菌丝泛白后,喷水少量多次,每天保持6次,棚内保证湿度并保持整个棚内相对统1的环境,增加通轻微风次数。(11)
3、4茬管理:重复步骤(8)到(10)的管理步骤。采用以上技术方案,1袋2.5斤重的菌包可以产1斤鲜羊肚耳,合0.3斤干羊肚耳,目前的鲜品批发价格20元/斤,干品批发价格为50元/斤,而且可以利用种植蔬菜、黄色金针菇等采收后闲置的大棚种植,降低了成本,成功完成了不同品种的周年化栽培。以上2个实施例的方法种植羊肚耳,菌丝浓白,母种菌丝生长速度较黄色金针菇、木耳快,采用液体发酵罐发酵技术制种接种,液体菌种纯度高,发菌快,生长1致,有利于羊肚耳出菇管理。羊肚耳母种培养温度为25度左右,菌包培养温度为25-26度,菌包生产时间从11月份到来年3月份均可,生产时间长,地方政府也给予大力推广并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基地。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5、香菇的栽培技术


香菇栽培技术


江苏省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0516-8****450


1. 菌筒制作


1 备料


培养料参考配方1:干杂木屑75% 麦皮、细米糠15% 玉米粉5% 石膏粉1% 碳酸钙粉0.5% 磷酸2氢钾0.1% 硫酸镁0.1% 红糖1%。


也可用棉籽壳、玉米芯等代替部分杂木屑。


2 拌料


2.1 技术要求 配方准确,拌料均匀,含水量适宜(水质应达饮用水标准)。


2.2 工艺流程


(1)不溶性原料干混均匀。将杂木屑、麦皮、细米糠、玉米粉、石膏粉、碳酸钙粉等分层加入,用铁锹等工具混匀(2~3遍)。


(2)可溶性原料溶于水。把红糖、磷酸2氢钾、硫酸镁、过磷酸钙、尿素、等溶于水制成营养液。


(3)将营养液加入干料中拌匀(2~3遍)。


(4)测定含水量。香菇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左右,1般用手感简易测定法:拌料半小时后,培养料若能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手掌有水印为适宜。并可试装几袋,料筒重2.5公斤左右为好(15厘米×65厘米的香菇袋)。若料偏干,喷洒适量水后拌匀;若料偏湿,加适量干料后拌匀或摊晒蒸发适量水份。


3 装袋


培养料用装袋机装袋,尽量装紧,且料筒各部分松紧1致。袋口留足7厘米,用干布抹净袋口内壁,用塑料带扎紧袋口,反折再扎紧。料筒应尽量避免刺破,认真检查,发现破洞,即用透明胶布贴补。


4 灭菌


4.1 灭菌设备


通常采用钢板锅罩膜式灭菌灶或专用锅炉罩膜式灭菌灶,每灶可供5000~10000料筒进行常压灭菌。


4.2 装筒罩膜


料筒“井字式”堆叠于钢板锅上或锅炉旁边(底部架空透气),内用薄膜外用帆布(或彩条布)罩密,再用沙袋压边,表面用绳索拉紧缚于小钢筋钩上。


4.3 灭菌时间


猛火“攻头”,尽快升温至100°C,再维持12~15小时,停火后再焖2小时以上。料筒数量越多、堆得越密、气温越低,灭菌时间越长;反之,灭菌时间可短些。如果料筒灭菌不彻底,以后菌筒易暴发杂菌,形成“花筒”,损失惨重,应尽量避免。灭菌过程中还应认真观测,及时加水避免“烧锅”(如果采用钢板锅罩膜式灭菌,因蒸气冷凝水仍流回锅中,只需加少量水或不加水),也应避免火力过猛造成罩膜炸裂。


4.4 掀膜卸筒


灭菌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并适当降温后,即可掀开塑膜。


5 接种


开放式接种技术工艺如下:


5.1 接种场所


干净、干燥、经过消毒的菇棚内和室内场地皆可作接种场所。可以在菇棚内(新菇棚为佳)接种、培养,可省去菌筒多次搬运用工,也不占用室内场地,但应加厚棚顶覆盖物,潮湿地面铺薄膜。


3.5.2 料筒冷却


将灭菌后的料筒搬到接种场所的1边(或中间),堆叠成长方体(两端井字式堆叠,中间平行堆叠),通风冷却。


5.3 熏蒸消毒


将完全冷却的料筒和菌种、酒精棉球、酒精灯、1端削尖呈圆锥体的打穴木棍等在密闭条件下(1般用大块薄膜罩密)用气雾消毒剂多点熏蒸6~12小时(1般1000料筒用500克气雾剂)。


5.4 开放式接种不封口技术的接种方法


接种前可通风排尽消毒剂药气。2~3人先把料筒搬到接种场所的另1边(或两边);1~2人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料筒接种面,再用经酒精和火焰消毒的木棍尖端打接种穴,单面打4~5穴;多人用酒精棉球消毒过的手撕开经0.25%新洁而灭表面消毒过的菌种袋,将菌种掰成锥形菌种块,将其尽快接入穴中。菌种应将穴填实,填满,高出穴口,盖密穴口,用薄膜封接种穴口。1般1袋菌种(菌种袋规格:14厘米×27厘米)可接20~25料筒。这样边消毒、边打穴、边接种,分工协作,直至全部料筒接完。


6 菌筒培养


6.1 翻堆叠筒


菌筒培养阶段应进行3~4次翻堆。菌丝圈直径达5~7厘米时掀膜进行第1次翻堆,菌筒改为“井字式”堆叠。随着菌丝数量的增加和气温的升高,菌丝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急剧增加,特别强调通过多次翻堆,不断疏散菌筒,加强通风,严防“烧菌”。


6.2 刺孔増氧


结合翻堆对菌筒刺孔2~3次(俗称“放气”),增加菌筒内部氧气,极有利于香菇菌丝正常生长发育。(1)“放小气”:1般结合第2次翻堆进行。每个接种穴周围用细竹签刺3~4个孔,注意刺孔不能太深太边,偏松偏干的菌筒可暂不刺孔,避免感染杂菌。(2)“放中气”:1般结合第3次翻堆进行。每个接种穴外围用较粗的竹签再刺5~6个孔。(3)“放大气”:香菇菌丝发满菌筒后进行。将1块长约60厘米宽约8厘米的木板的1端制成柄状,用10~15枚铁钉打穿木板,从木板反面伸出3~4厘米。手握柄状部分拍打菌筒3个面(接种面不“放大气”)。注意偏湿偏紧的菌筒多刺孔,刺深孔,偏干偏松的菌筒少刺孔,菌筒长杂菌的部分不刺孔。菌筒刺孔増氧后呼吸作用大为增强,温度急剧升高,特别注意疏散菌筒和通风,严防“烧菌”。气温28°C以上不宜大规模 “放大气”。如果菌筒及时割缝排场,也可不“放大气”。



2、 菇场搭建


1 选场 重点选择夏秋季节温度较低的场所。


1.1 环境卫生,地势较高,林木茂密的山沟最好。浇灌水菇场要求平地,喷洒水菇场可用平地或缓坡地。


1.2 水源充足,水质干净(达饮用水标准),最好有泉水或井水。


1.3 土质疏松,易灌易排,方正大块的沙壤土农田很好。有喷洒水条件的旱地(平地或缓坡地)也行,树木排列整齐的茂密人工林地更佳。但不宜选择河沟畔低洼地,避免菌筒被洪水冲走。


2 整畦 畦面宽1.4米,畦沟宽0.5米,畦高0.15~0.2米。整平畦面(略呈龟背形更佳),浇灌水菇场要求畦面同1水平。


3 建荫棚


1般每两畦立1排柱于畦沟边,柱高3米,入地0.5米,棚高2.5米。棚顶架竹木,再盖遮阳网,网上铺稻麦草、玉米秸秆等,菇棚4周围遮阳网或草帘。最好再栽种长藤蔓的小豆等攀援植物,既降温又增氧,遮阴度为“3阳7阴”(山沟)或“2阳8阴”(开阔地)。


4搭薄膜棚


几乎所有香菇产区都在菇畦上拱竹片盖薄膜,只要能确保菌筒避雨和通风皆可。采用屋脊形盖膜方式较好:将两块4米宽的薄膜同时固定在同1排柱顶的梁上,隔两畦的两排柱与柱之间都固定1根横竹,横竹距棚顶0.8米,距畦沟1.7米,薄膜上下两面都用塑料带或小尼龙索将梁和横竹连起来,这样两块4米薄膜就将4畦的菇棚上部围成屋脊形。也可1排柱立于畦中央,相邻两排柱立于相邻两畦的畦沟边,两块3米薄膜就将3畦的菇场上部围成屋脊形。这种技术能始终确保菌筒避雨和通风,又节约成本(完全不用竹片),便于操作,并且薄膜不用翻动不粘泥沙比较耐用,特别是更适于微喷。


6. 出菇管理


着重调节温、湿、气、光等环境因子,尽量使之适合香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6.1 调温


香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食用菌,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夏秋菇,着重于夏秋季节的降温工作。香菇菌筒应始终保持通风状态,便于散热。还可适当加厚荫棚覆盖物,在荫棚外围栽种藤蔓较长的豆科、小瓜等攀援植物,既降温又増氧。中午和下午高温时段最好用井水或泉水对棚顶实行微喷。


6.2 调湿


应保持菌筒适宜的含水量。可采用干湿交替的调湿措施,1般在1潮菇采收完后,对菌筒喷洒水,补足菌筒水份,出菇后1般不补水(采收前更不能补水),这种调湿方法出菇潮次明显,菇体含水量较低。亦可经常对菌筒喷洒少量水(采收前不补水),这种调湿方法出菇潮次不很明显,出菇较稀。应改用洒水壶喷洒清洁水(水质按饮用水标准),最好用井水或泉水对菌筒实行微喷。现将微喷技术简介如下:在菇畦1端沟底安装1根较粗的塑料管作为主管,在每个畦端中点的主管通过变3通→塑料管→阀门→塑料管→弯接→塑料管,最后1小段较细的塑料管作为出水口,出水口与畦面平行,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即可。取1根与菇畦等长的黑色塑料管作为支管,支管1端与出水口连接,另1端封死。支管每隔1米朝上安装1个微喷头,支管由揷于菇畦中央的小竹支撑,并用1小段细铁丝或废铝线绕支管1圈后将两端插入竹洞中固定,使支管保持高出菌筒出菇面20~30厘米。再将主管与自来水管(引自深井水为佳)连接。


微喷的突出优点是:


(1)省工。不用浇水或洒水。


(2)刺激出菇。高温季节井水或泉水的温度比气温低得多,能刺激出菇,提高夏菇的产量和质量。


6.3 调气


香菇为好氧真菌,夏秋季节子实体生长极快,消耗的氧气剧增。覆盖薄膜只为避雨,应确保通风,高温高湿季节更应确保大通风,才能防止烂筒,延长出菇期,提高产量和质量。只有冷天才可考虑短时间覆严薄膜。


6.4 调光


香菇为喜光食用菌,出菇最适宜的光线为“3阳7阴”。夏季为降温可调至“2阳8阴”或“1阳9阴”,冬季为増温可调至“4阳6阴”,日照时间较短的山沟菇场也应相对阳1些,夏季调至“3阳7阴”较适宜。个别菇场由于光线太暗,长出的香菇菌盖小而薄,菌柄长而粗;反之光线太强温度高不适宜出菇。


6.5 催菇


夏季高温出菇困难且菇价较高时,可用竹片轻轻拍打菌筒,通常能催出1潮菇。但不宜频繁多次采用,过重过频催菇,菇小而密,且易导致烂筒,大菇场应分批催菇。


6.6 采收


(1)冰菇:选菇盖圆整,菇体较大,菇肉厚实,菌膜未破或微破的优质菇,速送有冰库的收菇站收购,保鲜出口(或内销),夏秋季1般每天可采收多次。


(2)菜菇:达不到冰菇质量要求的香菇,可长至菌盖边缘内卷呈铜锣边时采收,供烘干(或就近鲜销)。采收首批菇,有时菇脚会带出1块菌筒料,影响产量,原因是菌皮太薄不够硬。可1手按住菌筒,另1手将菌柄轻轻摇1摇再采下。如果菌筒转色后适当推迟洗刷出菇常可避免。


6.7 补充营养


出菇后期,菌筒营养严重消耗,可喷施适当浓度的营养物质,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例如:2%的葡萄糖或蔗糖,0.2%的尿素或酵母粉,0.05%的味精,3%的草木灰,0.3%的磷酸2氢钾,0.1%的硫酸镁,5~10%的香菇脚煮出液,10ppm维生素B1…… 上述物质除香菇脚煮出液通常单独施用外,最好按碳源、氮源、无机盐各选1种混合喷施(显蕾期喷施效果最佳),出菇后期每采收1潮菇就可补充1次营养。



6、在当前国家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鼓励农民依靠科技致富。食用菌的栽培是其中1项热门技术。首先对食用菌栽培室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准备食用菌栽培所需的各种原料和用具,然后从菌种站购来各种食用菌菌种。培养蘑菇时常使用的原料为棉籽壳、花生饼粉、朽木等,再喷洒适量的水,加入1定量的尿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试题答案:(1)蘑菇是异养型生物,营腐生生活


(2)竞争


(3)天然 固体


(4)竞争 青霉素


(5)异养需氧型 分解者 叶绿体


(6)孢子 无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