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食用菌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及其应用,各种食用菌品种栽培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在什么书籍或网站可以查询到信息? 羊肚菌、香菇、金针菇、猴头菇、

高等食用菌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及其应用



1、高等食用菌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及其应用

有关食用菌同宗结合和异宗结合及其应用篇幅很大。你可以在图书馆查看杨新美教授编写的《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农业出版社)96-103页。就知道了。

各种食用菌品种栽培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在什么书籍或网站可以查询到信息? 羊肚菌、香菇、金针菇、猴头菇、



2、各种食用菌品种栽培需要的温度和湿度?在什么书籍或网站可以查询到信息? 羊肚菌、香菇、金针菇、猴头菇、

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陈士瑜先生编著的《食用菌大全》,杨新美教授编著的《中国食用菌栽培学》里面有这方面资料,你可以查看1下。

银耳的药效



3、银耳的药效

简介:又名白木耳,质量上乘者称作雪耳。它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之补药。历代皇家贵族将银耳看作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 功效:银耳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功能,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它也是1味滋补良药,特点是滋润而不腻滞,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1种良好的补品。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适合人群:1般人都可食用。 适用量:每次15克。 温馨提示:银耳宜用开水泡发,泡发后应去掉未发开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呈淡黄色的东西。冰糖银耳含糖量高,睡前不宜食用,以免血黏度增高。银耳能清肺热,故外感风寒者忌用。食用变质银耳会发生中毒反应,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1、银耳简介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又名白木耳、白耳子、银耳子等,隶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是珍贵的食药用菌。它富含胶质,泡发率高,可制成多种甜食及菜肴。野生的银耳在我国生于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台湾、湖北、海南、广东、香港、广西、贵州、云南、陕西、内蒙古、西藏等地。银耳的人工栽培始于清光绪2十年,但好长时期处于半野生状态,每年把树木砍下来,靠天然孢子接种,每百公斤段木只能收到干耳50-100克。40年代,杨新美用孢子弹射分离法,首先获得银耳纯种。60年代初用银耳纯菌种-孢子悬浮液栽培银耳,并大力推广人工接种技术,使每百公斤段木的干耳产量提高到0.5-1.5公斤。70年代中,改进了银耳瓶栽法,其后,袋式栽培也试验成功,并很快遍及全国,单产和总产都大幅度提高。每百公斤木屑可收到干耳5-10公斤。银耳的价格也降到了1般人能吃得起的水平。

2、银耳的子实体形态 银耳子实体纯白色或略带黄色,光滑,胶质,半透明,耳状或鸡冠状,直径5-20厘米不等,有平滑柔软的胶质褶壁,由数片至10余片组成形似菊花形、牡丹形或绣球形,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

3、银耳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银耳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之1,据营养分析,银耳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100克银耳干耳内含有蛋白质5.0-6.6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8.3克,粗纤维2.6克,灰分3.1克,其中矿质元素中钙的含量为357毫克、铁的含量为185毫克。中医认为银耳甘平无毒,润肺生津、滋养胃、益气和血、补脑强心。入肺、胃、肾3经,能清肺中热、养肺阴、济肾燥,治肺热咳嗽、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痰中血丝、或者久咳伤肋者、妇女月经不调、肺热胃炎、大便秘结、大便小血等等。自古以来银耳就是滋补性食品,现临床用于治疗虚痨、咳喘、痰中带血,虚热口渴,肺痨等症;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胃炎均有较好疗效。也是虚弱病人的补养品。尤其对肺结核吐血者可起补养作用。

高等食用菌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及其应用



4、高等食用菌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及其应用

有关食用菌同宗结合和异宗结合及其应用篇幅很大。你可以在图书馆查看杨新美教授编写的《中国食用菌栽培学》(农业出版社)96-103页。就知道了。

食用菌栽培技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及其附属机构



5、食用菌栽培技术国内最著名的学者及其附属机构

国内最著名的学者就是香港的张树庭教授。华中农大的杨新美教授。中科院的卯晓岚先生。

华中农业大学卖菌种是不是骗子



6、华中农业大学卖菌种是不是骗子

华中农大没有菌种生产机构。都是挂靠的人在卖。 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真菌学家杨新美教授创办,是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中最早成立、唯1的的应用真菌(食用菌、药用菌)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下设遗传育种、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保鲜与贮藏加工、发酵工程等多个研究室和菌种实验中心、菌种保藏中心等机构,是农业部农业微生物生物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中心(武汉)、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和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的挂靠单位,于2007年由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建立了“湖北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现任所长边银丙教授、博士生导师。 建所以来,研究所先后主持国家及省级各类食用菌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获部省级科技进步2等奖4项,3等奖4项。2000年以来,又有1批产品加工、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新技术开发的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或获得科技进步奖。自主选育的食用菌优良品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优质菌种销往全国各地,开发的新型食用菌栽培模式等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所在开展食用菌种质资源评价、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雄厚的技术储备,在全国食用菌行业属领先水平。研究所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生和硕士生45名,工程技术人员6人,至1994年以来已为我国培养了毕业博士生5名、硕士生55名,为我国应用真菌事业的发展培育了1大批后备人才。近年来,该所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食用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将承办2008年第4届“中国菌物学会学术研讨会”。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