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2、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1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1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3、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4、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地常用的1种栽培方式。

5、原料储备。稻草尽量选用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草,并要求干燥、无霉烂。根据培养料配方和生产规模,计算所需贮备原料石灰、麦麸、干牛粪、过磷酸钙等数量。

6、培养料的预处理和发酵。预湿:在水池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石灰粉,调成2%石灰水,将稻草浸入水池3~6h,让稻草充分湿透后涝出拌入其余辅料,然后在地面制成草堆并覆盖薄膜,使水分相互渗透均匀。上架:将经过预湿的稻草铺放到床架上,采用覆瓦式铺料方法,厚度掌握在压实后25~30cm为宜。然后逐层淋水至每层有水滴下为度。稻草上架后,将4周塑料薄膜放下,以利保温。巴氏灭菌:稻草上架后马上加温,使菇棚内室温达到66~75℃,中层料温达到63℃左右,保持8~10h后停火。

7、播种和发菌管理。

8、出菇管理和采收。

食用菌怎么种植?



2、食用菌怎么种植?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如下: 1食用菌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芽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脊斗的2-5倍,孢子沿长轴方向生长,内部出现空泡。 2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自然荫蔽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3让原木干燥,实际上是调节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燥的时间也不1致,常以干燥后没有萌芽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4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选择符合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酒精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2,在菌盖与菌精交界处,切粗神取岩野亏0.5立方厘米的1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开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景东食用菌生产性状怎么样



3、景东食用菌生产性状怎么样

近期是景东小香菌的出菇管理阶段,同时也是制定2022年种植计划的筹备时间,正值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专家鼓励种植户坚定信心、统1思想、团结协作、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多措并举、拓宽产业链。培训中,专家以“现场提问、远程回答”的方式,就出菇管理、销售技巧、下1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大起育村种植户结合自己的种植经历,与学员们就种植管理、销售等进行了经验交流。 据了解,大起育村位于太忠镇北部,境内多属于山区、半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产业薄弱。2020年9月,大起育村15户种植户投资约108万元,种植“浙景香13号”小香菌约11万棒。这个品种是浙江大学专家团队驯化的景东本地野生品种,口感接近野生,味道鲜美,栽培性状优良。2021年3月陆续开始出菇,截至6月已经收入约50万元。全年收入预计可达到170万。

高梁高产栽培技术



4、高梁高产栽培技术

高梁高产栽培技术安包括品种选择、深耕整地、育苗移栽、施肥、再生高粱栽培等。

1、品种选择可选湘两优糯高粱1号、两系杂交糯高粱等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品种。

2、深耕整地高粱根系发达,为提高根系生长和吸水吸肥能力,高产田要求耕层厚度在30厘米以上。确定春播高粱的田土,要求在年前翻耕并种植1季早熟蔬菜,以改善土壤环境。1般在高粱移栽或直播前10天翻耕整地,开沟分厢,要求按东西方向开厢,厢宽2.4米(含33厘米沟宽),并开好“3沟”。整地要求土层松碎,厢面无杂草,施足农家肥。

3、育苗移栽春高粱1般在3月下旬播种,夏高粱在4月下旬播种。播种前将精选的种子晒1~2天。苗床选择背风向阳的、干爽的沙质壤土,每667平方米大田需各种子0.5千克、苗床35平方米,翻耕整地,杂草,平整厢面,用猪粪水3担均匀浇泼地面,然后均匀撒播种子,用煤灰或火土灰盖种至不见种子为宜。春播的当膜内温度达到350C时,要揭开膜两头通风降温,直到移栽前2~3天炼苗;夏播的出苗后2~3叶期即可揭膜让其露地生长。5叶期进行栽,苗龄15(夏播)~25天(春播)。移栽密度为湘两优糯高粱每667平方米移栽1万株左右,其他品种栽6000~8000株为宜。采用宽窄行移栽,宽行55~60厘米,窄行25~30厘米,株距18~20厘米。移栽时尽量减轻根系损伤,多带土移栽,栽后浇猪粪水定根。

4、施肥按每667平方米产500千克高粱计算,需施纯氮14~15千克、5氧化2磷6~7千克、氧化钾12~14千克。为满足高粱生长需肥要求,1般每667平方米基肥用人畜粪30担、450/0复合肥50千克;出苗拔节(9叶)期结合中耕除草追施尿素5千克;拔节抽穗期追施尿素10千克。

5、再生高粱栽培适合再生栽培的高粱品种只有湘两优糯高粱。再生栽培可免去整地,节省种子、肥料、人工,降低生产成本,争取季节,达到“1种两收”,获得高产。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