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

在口蘑生长发育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培养基质营养丰富,栽培空间相对密闭、阴暗、潮湿,温度不高也不低,在这种条件下极易引起病虫螨类发生,对口蘑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不注意就会丧失经济效益。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是口蘑生产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保证。现将口蘑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口蘑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第1图

1、鬼伞。在口蘑栽培中经常发生和常见的有晶粒鬼伞、毛头鬼伞、黑汗鬼伞和粪鬼伞等病类。口蘑播种后7—15天就会出现鬼伞危害,由于鬼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口蘑的生长,侵夺了培养料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口蘑减产。在鬼伞子实体显露前,其菌丝和口蘑菌丝很难区分。为了避免鬼伞的发生,在发酵过程中要防止培养材料不新鲜和发酵不彻底、培养基质中氮含量过高,所以,培养料取村要新鲜不霉变,以免杂菌带入,培养料碳氮比要合理,料中含水量要适量,菇床一旦发生鬼伞,在开伞前要及时拔除,以免担孢子飞散传播。

2、绿霉。绿霉是口蘑生产中的主要危害者之一,发生在接种后2—7天,主要表现在麦粒菌种播种后,菌丝不萌发,麦粒变绿色,甚至蔓延整个播种层,其原因是生产场所空气湿度大并且温度高所致。其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降温、减小湿度,严重者需把接种层发绿部分翻开去掉,重新播种,也称补种。 口蘑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第2图

3、死菇。菇房中发生菇蕾枯萎、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会出现成批的死亡。其发生原因是:当子实体只有芝麻或者黄豆大小时,如菇房遇到23℃以上的高温,且时间较长,则会使子实体成批死亡;寒冷空气来临,菇床大量用水,加大培养料与覆土层的温差,降低子实体的代谢能力,致使子实体死亡;采摘时不慎损伤周围小菇造成局部死菇。防治方法:①根据气候特点,合理安排播种季节,避免高温出菇出菇时突然高温,应停止床面用水,夜间大通气。②在冷空气来临后,绝不大量用水。③采菇时,手捏住菇盖转动一下再拔起,以免掀动周围的覆土。 口蘑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管理,第3图

4、薄皮早开伞。薄皮早开伞就是子实体柄细、盖薄早开伞的现象,这种菇质量差。发生原因:料生、料层薄、过干、覆土过薄,含水量不足;出菇密度大、温度高、子实体生长快、成熟早、床面干。防治方法:①培养料适度腐熟,铺料不能过薄,而且保持一定湿度,覆土不能过薄过干。②防治出菇过密,不喷头潮水。③出菇旺期,菇房宜在早晚或夜间通风,降低房内温度,适当增加覆土表面水分,提高菇房内的空气湿度。

5、水锈斑。菇盖上出现铁锈色斑点。发生原因:口蘑子实体出土后,床面喷水不及时通风,菇房空气湿度过大,菇体表面常有积水;出菇期间空气潮湿而闷热,菇房温度高于18℃,则更宜发生。防治方法:出菇期喷水后要注意菇房通气,待菇体表面水滴蒸发后才可关闭门窗。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