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烧茶树菇做法窍门,茶树菇怎么种植

杂烧茶树菇做法窍门

1、杂烧茶树菇做法窍门

1、将明太鱼丝用剪刀剪成小段,用温水泡开,攥干待用(干明太鱼质量很好,攥干丝毫不会破损)。

2、干辣椒用温水泡开,攥干待用。

3、装盘待用。

4、将茶树菇用温水泡开,放进开水焯一下,放凉水中,攥干。

5、装盘待用。

6、蒜用刀拍一下。

7、炒锅放油,放入姜片,蒜瓣,煎至两面金黄。

8、放入茶树菇翻炒。

9、放入明太鱼丝、辣椒丝,翻炒。

10、加入海鲜酱油,少量盐,花椒面,鸡精,翻炒入味即可。

茶树菇怎么种植

2、茶树菇怎么种植

1、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

2、由于茶树菇菌丝分解木材能力较弱, 而分解蛋白质能力很强, 为提高茶树菇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在配方中加入适合的有机氮源, 如新鲜的米糠、麸皮、花生饼粉、棉子饼粉等。

3、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其菌丝体在4-35℃条件下都能生长,在0℃以下和35℃以上则停止生长,在45℃以上失去活力而死亡。菌丝在25℃时生长最快,每日伸长

7、5mm,20-28℃范围内,其生长较快。

4、水分和湿度: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5、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菌丝生长阶段发菌室要间断通气,每天通风1-2次,子实体生长阶段栽培房要勤通风换气,每天通风3-6次,视实际情况而定。

6、光线:培养菌丝不需光,原基形成子实体生长需150-1000lx光照。子实体生长有明显向光性,一定条件下可获得盖小、柄长的产品,犹如金针菇栽培 。

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3、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薪菇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但蛋白酶活性很强,利用蛋白质的能力也相应较强。根据茶薪菇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两组配方:

1.木屑30%、棉籽壳36%、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23%、玉米粉5%、石膏1%。

2.菌草粉50%、棉籽壳20%、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19%、玉米粉5%、石膏1%。

茶薪菇菌丝体具有耐碱性。在配方中加入2-3%的生石灰,能有效促进茶薪菇菌丝生长,抑制杂菌蔓延。

制栽培袋

1.拌料 按配方将棉籽壳预湿后与其它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紧抓培养料,指间有水印但不滴下为度。

2.装袋 以15-17㎝×33㎝的菌袋为容器,装袋要求紧实,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接种时换上经灭菌处理的套环和棉塞),或用海绵盖体封口。

茶薪菇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为提高成品率,应选择优质菌袋或采用双层袋。

灭菌

1.常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100℃,维持12-16小时,中途不得停火降温,否则须延长灭菌时间。

2.高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0.05Mpa,打开放气阀,排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气压,导致灭菌不彻底.然后用旺火猛攻至0.15Mpa保持2小时。

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搬至预先消毒的干净场所冷却,也可将栽培袋直接搬入接种室冷却。

接种

1. 用5%的来苏尔溶液喷洒接种箱或接种室。

2. 搬入经冷却的栽培袋(料温在30℃以下)和接种工具。

3.用气雾消毒剂,以3-4g/m3的用量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茶薪菇菌丝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用量过多会造成"死种",过少则易感染杂菌,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箱(室)要求密封。

4.将茶薪菇菌种用0.25%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洗后带入接种箱(室),无菌操作接种,方法与其它食用菌相似。由于茶薪菇菌丝体抗杂能力差,为获取种群优势,提高成品率,应加大接种量,以20-30袋/瓶或30-40袋/袋为宜。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通风阴凉处培养,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让菌丝40-50d长满袋,55-65d出菇。

出菇管理

1.立袋栽培 将生理成熟(菌丝满袋后10-15d)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置于菇棚内的畦面,拱膜保湿催蕾,调控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强度300-500lx,注意通风增氧(CO2浓度低于0.4%)和防雨。10-15d后,菇蕾大量发生,可剪去袋口薄膜,调控湿度85-95%,CO2浓度低于0.3%,使菇蕾继续发育。每采完第一潮菇后,清除残余菇脚,并补足水分,以备继续出菇。有条件者可在室内搞层架立体栽培。

2.墙式栽培 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于畦面或室内(较好)堆成墙状(6-10层),其余同上。此法节省空间,但畸形菇较多。

3.覆土栽培 覆土材料宜选择土质疏松,不板结的风化土、菜园土等,喷洒1%福尔马林,覆膜封闷3d以上,然后揭去薄膜,让福尔马林散发,然后加入2%的熟石灰、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即可。此外也可用火烧土加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后作为覆土材料。然后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至预先用石灰及杀虫剂消毒的菇场,脱袋,紧密横排,并覆土1-2㎝(室外栽培应拱竹片,罩薄膜),10d后喷雾保持土层湿润,等待出菇。其余方法基本同上,但喷水次数及喷水量可适当减少。前两种方法后期也可脱袋覆土出菇。

茶薪菇菌丝体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其培养基营养丰富,是各种病虫滋生的温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通风增氧,防止高温高湿,抑制杂菌滋生,营造有利于茶薪菇生长的环境。

(2)适时用高效低毒的药物杀虫,一般使用高效氯氢菊酯可杀灭多种食用菌害虫。

八.采收加工 在茶薪菇子实八分成熟,菌膜破裂前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剔除根部异物,烘干或鲜销。

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4、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薪菇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但蛋白酶活性很强,利用蛋白质的能力也相应较强。根据茶薪菇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两组配方:

1.木屑30%、棉籽壳36%、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23%、玉米粉5%、石膏1%。

2.菌草粉50%、棉籽壳20%、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19%、玉米粉5%、石膏1%。

茶薪菇菌丝体具有耐碱性。在配方中加入2-3%的生石灰,能有效促进茶薪菇菌丝生长,抑制杂菌蔓延。

制栽培袋

1.拌料 按配方将棉籽壳预湿后与其它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紧抓培养料,指间有水印但不滴下为度。

2.装袋 以15-17㎝×33㎝的菌袋为容器,装袋要求紧实,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接种时换上经灭菌处理的套环和棉塞),或用海绵盖体封口。

茶薪菇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为提高成品率,应选择优质菌袋或采用双层袋。

灭菌

1.常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100℃,维持12-16小时,中途不得停火降温,否则须延长灭菌时间。

2.高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0.05Mpa,打开放气阀,排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气压,导致灭菌不彻底.然后用旺火猛攻至0.15Mpa保持2小时。

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搬至预先消毒的干净场所冷却,也可将栽培袋直接搬入接种室冷却。

接种

1. 用5%的来苏尔溶液喷洒接种箱或接种室。

2. 搬入经冷却的栽培袋(料温在30℃以下)和接种工具。

3.用气雾消毒剂,以3-4g/m3的用量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茶薪菇菌丝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用量过多会造成"死种",过少则易感染杂菌,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箱(室)要求密封。

4.将茶薪菇菌种用0.25%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洗后带入接种箱(室),无菌操作接种,方法与其它食用菌相似。由于茶薪菇菌丝体抗杂能力差,为获取种群优势,提高成品率,应加大接种量,以20-30袋/瓶或30-40袋/袋为宜。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通风阴凉处培养,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让菌丝40-50d长满袋,55-65d出菇。

出菇管理

1.立袋栽培 将生理成熟(菌丝满袋后10-15d)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置于菇棚内的畦面,拱膜保湿催蕾,调控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强度300-500lx,注意通风增氧(CO2浓度低于0.4%)和防雨。10-15d后,菇蕾大量发生,可剪去袋口薄膜,调控湿度85-95%,CO2浓度低于0.3%,使菇蕾继续发育。每采完第一潮菇后,清除残余菇脚,并补足水分,以备继续出菇。有条件者可在室内搞层架立体栽培。

2.墙式栽培 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于畦面或室内(较好)堆成墙状(6-10层),其余同上。此法节省空间,但畸形菇较多。

3.覆土栽培 覆土材料宜选择土质疏松,不板结的风化土、菜园土等,喷洒1%福尔马林,覆膜封闷3d以上,然后揭去薄膜,让福尔马林散发,然后加入2%的熟石灰、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即可。此外也可用火烧土加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后作为覆土材料。然后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至预先用石灰及杀虫剂消毒的菇场,脱袋,紧密横排,并覆土1-2㎝(室外栽培应拱竹片,罩薄膜),10d后喷雾保持土层湿润,等待出菇。其余方法基本同上,但喷水次数及喷水量可适当减少。前两种方法后期也可脱袋覆土出菇。

茶薪菇菌丝体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其培养基营养丰富,是各种病虫滋生的温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通风增氧,防止高温高湿,抑制杂菌滋生,营造有利于茶薪菇生长的环境。

(2)适时用高效低毒的药物杀虫,一般使用高效氯氢菊酯可杀灭多种食用菌害虫。

八.采收加工 在茶薪菇子实八分成熟,菌膜破裂前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剔除根部异物,烘干或鲜销。

五大步骤教您如何种植茶树菇

5、五大步骤教您如何种植茶树菇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

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

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

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

5、光线。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克斯。

6、酸碱度。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

5、5~

6、5,pH值4以下或

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五大步骤教您如何种植茶树菇

6、五大步骤教您如何种植茶树菇

茶树菇属伞菌目,粪伞科,田蘑属,又名茶菇、油茶菇、神菇。菌盖初生,后逐平展,中浅,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初褐色,后浅褐色。菌柄中实,长4~12厘米,淡黄褐色。菌环白色,膜质,上位着生。孢子卵形至椭圆形。茶树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

19、55%。所含蛋白质中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

2、49%,其次为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

16、86%。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齐全,并且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钙、镁、铁、锌等矿质元素。中医认为,该菇性甘温、无毒,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1、营养。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茶树菇除能利用杂木屑外,蔗渣、稻草、棉籽壳、菌草也可作为碳源。碳源中以单、双糖为最好,淀粉、纤维素等利用能力较弱。若栽培料配方中仅含有葡萄糖,菌丝生长较疏松,并用少量蔗糖搭配,则菌丝生长致密,长势旺盛。说明菌丝生长过程中需要矿质元素相关。

2、温度。茶树菇属中温型食用菌。在PDA培养基上,26℃条件下,孢子经24小时萌发,48小时后肉眼可见到微细的菌丝。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3~28℃,超过34℃停止生长,在零下4℃可保存3个月。子实体原基分化的温度范围是12~26℃,最适温度为18~24℃,较低或较高温度都会推迟原基分化。温度较低,子实体生长缓慢,但组织结实,菇形较大,质量好;温度较高,易开伞和形成长柄薄盖菇。

3、水分。茶树菇栽培的培养基含水量应掌握在60%~65%,即用手抓一把培养基,用劲捏,指缝间湿润,稍有水但不流下,手指松开成块,落地后散开为宜。但不同种类的木屑及粗细不同略有差别,应灵活掌握。菌丝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子实体形成发育期为85%~95%,生长期适当降低,以延长产品保鲜期。

4、空气。茶树菇属好气性大型真菌,对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菌柄粗长、菌盖细小、早开伞、畸形菇。

5、光线。茶树菇是需光性真菌,子实体具有趋光生长特性,适宜的漫射光是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要条件。菌丝体培养期间,在无光条件下仍然生长,但不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没有光照不易分化,适宜光照强度为50~300勒克斯。

6、酸碱度。茶树菇菌丝喜弱酸性环境,最适pH

5、5~

6、5,pH值4以下或

6、5以上菌丝生长稀疏、缓慢。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