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栽培食用菌都用什么设备,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你认为重要的机器有哪些?

批量栽培食用菌都用什么设备


1、批量栽培食用菌都用什么设备


按工艺流程批量栽培食用菌主要设备用:手提高压灭菌锅、接种箱或超净接种台、液体菌种发酵罐(没有这个条件的话可以不用)、拌料机、装袋机、常压灭菌灶或大型高压灭菌炉。 可根据你的投资和能力决定设备的多少。



2、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你认为重要的机器有哪些?


在食用菌栽培的过程中,重要的机器有搅拌机,分配机,传送带,装瓶(袋)机,灭菌锅,搔菌机,掏瓶机等,当然了,食用菌栽培需要的机器1般是投资比较大的厂家或食用菌工厂化厂家使用,根据你的生产规模来决定的,如果少量生产,可以手工进行,或采用发酵料生产,开放式接种,几乎不需要买任何设备,就可以正常大量生产好几个品种。


当然,还有1些食用菌品种不适合做发酵料,那样你需要建设灭菌锅,简易的大概500元1个,或是买个小锅炉3000-5000元,再就是装袋机,简易的500元1个,功能比较齐全的有3000-4000元的,搅拌机有900元1个,也有好几千的,主要是根据你的生产规模来决定。


下面我们对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进行1个简单的了解,食用栽培基质以培养料为主,代料栽培分为生料栽植、熟料栽植、发酵料栽植3种。养护食用菌的生长温度范围,应稳定在24~27℃之间,平时浇水保湿,湿度在40%~50%左右为好。食用菌成熟后需要尽快收获。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1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例如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1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1样的,从培养料的配置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代料栽培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3种。生料是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栽培。熟料是生料操作之后经过灭菌消毒、装袋后再使用栽培。发酵料在灭菌消毒后,还得经过腐熟培养再使用的料。


食用菌的栽培环境,应当保持在24~27℃的温度最为适宜,低于5℃,食用菌的生长速率就比较慢。干燥的环境下,菌丝体的定植不良,整体发育也会受限,因此要多多浇水喷水保湿,保持适度在40%~50%之间。



3、哪些食用菌栽培可用生料栽培?生料与熟料谁产量高?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食用菌栽培分为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熟料栽培。



1、生料栽培1般不桥渣庆推荐。



2、发酵料栽培应用比较多,但是只有少量食用菌品种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生产。


优点:简易设备设施就可以生产,投资小,省时省力;


缺点:产量和后劲不如熟料,只是有稍微低1些。



3、熟料栽培应用比较广泛,梁旁大多数食用菌品种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


优点:出敏握菇产量高,品质好。


缺点:必须配备常压或高压灭菌锅,灭菌和接种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这样才可以保证较高成活率。



4、平菇发酵料栽培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


平菇发酵熟料轻简化栽培关键技术摘要: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平菇因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模式多样、技术相对简单而被广泛栽培,市场也大。栽培平菇有生料、发酵料、熟料、半熟料、发酵熟料等多种模式。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原料中1般需要加入不同剂量的杀菌剂、杀虫剂,有残留风险,且老场地连续栽培易发生病虫害,生产可持续性差;半熟料生产稳定性差;熟料栽培灭菌时间长、接种环境要求严格,投资成本高;发酵熟料灭菌时间短、对接种环境要求较粗放,可以半开放式接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菌株选择优良菌株标准:菌株活力强、萌发快、生长快、抗杂能力强。河南驻马店地区主栽平菇菌株有驻研1号、驻研2号、平菇
99、灰美2号、特抗
650、中农平菇4号(4195)。具体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消费习惯、培养料及生产实践而定。栽培种培养料应选棉籽壳或与木屑的混合料,这样的栽培种易成块,有利于打孔接种。2 培养料发酵培养料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微生物类群,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其在发酵料的腐熟过程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分解料中的纤维素,产生小分子营养物质,利于菌丝吸收利用。细菌旺盛的代谢活动和繁殖,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堆温迅速升高,并维持1段时间,对杂菌、病原微生物和虫卵有极好的杀灭效果;嗜热放线菌产生大量抗生素类物质,其对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原料的材质越疏松,通气性越好,微生物活动也越旺盛,产生的有益微生物量越多,所以培养料的含水量要合理(65%),同时发酵期间及时翻堆加大通氧量。1般发酵期4~5 d,确保发酵料发酵均匀。3 机械装袋将发酵好的原料散堆降温,栽培袋为规格(21~24)cm×(43~45)cm×0.035 cm1端折角封口的塑料袋。用装袋机装料,装料尽量装紧实,扎口机封口,这样更省工。4 短时灭菌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虽然杀灭了大量杂菌、病原微生物和虫卵,但还有1些杂菌和虫卵,再通过短时高温灭菌,可以进1步杀灭培养料内耐高温有害的微生物,来提高培养料的抗杂能力,同时进1步熟化培养料。短时灭菌关键是要把握好灭菌时间:时间短,起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会杀灭了所有菌群,这样与常规彻底灭菌无异了(即熟料栽培模式),且无谓耗费燃料。1般灭菌时间掌握在85℃,6 h或95℃,2 h即可。5 半开放打孔接种发酵熟料栽培可采用半开放打孔接种方式,该方法相比解口接种省工省时,同时接种用种量少(4%~5%),比发酵料接种量(15%~20%)减少60%以上;出菇时,子实体可直接从接种孔内长出,不需要套环或另打出菇孔,且菇形较好,采菇时不会带出培养基。料袋出锅成排堆叠码放,排与排之间留1 m间距便于操作接种。待袋温降到30℃以下时开始接种,首先布置1个封闭的接种空间,如塑料吊帐,最好2000袋以内为1个单元,将菌种、接种工具1起放入接种帐内,用2氯烟雾剂(10 g∕m3)提前8~10 h熏蒸消毒,接种前掀起接种帐1角排出部分烟雾剂,待气味散尽,人进入帐内接种。接种时先用专用打孔工具在袋两端各打1个接种穴,孔径16~28 mm,然后接入菌种,菌种要掰成块,填满接种穴且略高出袋面。接种后袋根据气温确定码放方式,气温低于20℃时可堆叠码放,堆高8~10层,气温高于20℃时,堆高3~4层,自然发菌。接种5~10 d菌丝开始吃料,当袋温达到30℃时,改为“井”字形码放,开始大通风,以免因袋温过高而烧菌。6 出菇管理在适宜温度、湿度、通风的条件下,1般发菌25 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菌丝长满袋,有个别菌袋开始现蕾,手拿菌袋结实有弹性,袋两端聚集有黄色小水珠,表明菌丝已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出菇室菌袋叠放码4~6个高,行距60 cm。出菇管理要点:6.1 拉大温差平菇属于变温结实,温差刺激利于现蕾出菇。早晚气温低时,提高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8℃,以刺激出菇。调控温度措施有调节覆盖物、通风量、喷洒地下水等。6.2 湿度管理出菇环境要经常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0%~90%,料面菇蕾陆续出现后,可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忌向菇蕾直接喷水,待菇蕾长到3 cm以上时可少量向菇蕾喷水,保持菇体不干燥即可;采收两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50%时,应给予补水以提高后期产量。6.3 通风管理喷水后及时通风30~40 min,尤其是高温季节,喷水后加大通风,防止菇体积水而发生病害;低温季节,1般在中午喷水后通风。通风不良,特别高温高湿易发黄菇病。做好出菇环境卫生,协调好喷水与通风,尤其每次采菇后,要及时清除袋口残留菇根,清扫菇棚,棚内加防虫网,棚外定期喷杀虫剂防虫。发酵熟料栽培平菇,不同区域、不同原料、不同季节、料发酵程度,1次灭菌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灭菌时间,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原料、场地、锅炉设备等先进行灭菌试验,从而找出适宜参数,灵活掌握灭菌温度、时间。该方法要求接种后20~30 d菌丝长满袋,否则不宜采用此方法。



5、食用菌栽培料在发酵中出现酸味



1、什么叫母种、原种及栽培种?


答: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中,通常将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孢子分离、或耳木、菇木基内菌丝体分离所得到的食用菌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转接的菌种称作母种,也称1级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原种,也叫2级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作栽培种,或称生产用种,也叫3级种。



2、采用组织分离法培育菌种要经过那些步骤?


答:
1、选择种菇:挑选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竹荪等栽培食用菌,以及白灵菇、杏鲍菇等纯化中的食用菌,采收后装入无菌纸袋内。



2、组织分离:在无菌条件下,先用酒精对菇体进行表面消毒,然后手执菌柄,将菇撕成两半,用消毒后的手术刀在菌盖、菌柄交界处挑取1小块菌肉,移植到PDA斜面上。



3、培养观察:在25℃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经常检查,淘汰污染培养物。培养10~15天后,转管培养即可。



3、为什么说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答:食用菌的菌种是菌丝体的纯培养物。多次转管会出现菌丝生长缓慢,或出菇推迟、出菇少,菇形小、质量差,甚至出现不出菇的绝收现象。以上均称为菌种退化现象。所以,菌种不宜多次转管。



4、菌种污染率过高应该怎么办?


答:菌种培养期间,母种染杂率≤5%或栽培种染杂率≤10%,属正常现象。去杂后可按计划利用。若母种染杂率>10%,栽培种>20%,则表示污染率过高。母种污染率过高时,剩余菌种应改变用途,可作为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种污染率过高,剩余菌种应加大用种量。若母种污染率超过20%,栽培种超过30%,均不宜作为菌种应用于生产,可直接用其栽培出菇或出耳;或全部淘汰,将其灭菌后掏出培养料用于食用菌代料栽培。



5、什么叫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可否贮藏?


答:用各种液体培养基生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称液体菌种。由于生产液体菌种需要特殊设备和较高的技术条件,加之培养好后极易老化自溶,即使在4~10℃下,保藏时间也不宜超过20天。



6、优良菌种的标准是什么?


答:优质菌种的质量标准主要是纯、壮两条。纯,即为1种菌丝体的纯培养物,不得混入杂菌及其他菌种。壮,即为菌种生长正常,长势旺,再生能力强。



7、怎样检查菌种质量?


答:检查原种、栽培种质量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查阅制种记录,核对是否名符其实。
2、计算菌种成品率。
3、调查菌种培养时间:1般长满25天左右为正常。
4、做生产试验。



8、为什么不能用生料或发酵料制平菇菌种?


答:用生料或发酵料接种后所得到的培养物,必然混有杂菌。做菌种时,播种后料中、空气中的杂菌,加上菌种中的杂菌内外夹攻,必定来势凶猛,不可收拾。



9、代料栽培香菇需要准备哪些原料?


答:现以杂木屑为主要培养料,生产规模为10000袋为例,说明如下:



1、杂木屑:每袋装干料0.8公斤,10000袋需木屑8吨。
2、麦麸或米糠1.6~2.0吨。
3、白糖100公斤。
4、熟石膏粉100公斤;或生石膏粉200公斤。
5、低压聚乙烯塑料袋10000个;或塑料袋料筒80公斤。
6、封口胶布40~50筒。
7、塑料薄膜50~60公斤。
8、其他:酒精、甲醛、高锰酸钾、多菌灵或托布津、生石灰、线绳等适量。


十、袋栽香菇如何安排接种穴?


答:目前,55厘米长的菌袋通常是5穴获7穴接种。单面接种,通常为5穴,双面接种,可用5穴也可用7穴。两面的穴交叉错开。



1、为什么要菌筒转色?怎样进行转色管理?


答:脱袋排场后,菌筒是否转色,转色好坏,直接影响袋栽香菇的经济效益。转色形成的菌膜用1定的韧性,相当于菇木的树皮,具有调温保湿、防止杂菌侵入的作用。


转色管理可分3步:
1、脱袋后第1周,以保湿管理为主,通风降温管理为辅。
2、第2周,从保湿为主逐步过渡到通风保湿相间,直到通风为主。
3、第3周,适当通风,至菌筒完全转色。然后采取措施,扩大昼夜温差。



2、转色期间可能出现那些异常现象?怎样补救?


答:转色期间,可能出现气生菌丝徒长,难转色,局部转色、转色过淡等异常现象。相应的补救措施如下:
1、转色过淡:覆盖塑料薄膜,喷水保湿,或场地漫水,提高菌筒周围的空气湿度,诱发菌筒转白、转色。
2、局部转色:切除污染杂菌部分,将剩余部分伤口粘草木灰,单畦排放。
3、菌丝徒长,难以转色:加强通风,必要时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给菌筒创造偏干的环境。或用2%石灰乳涂刷、喷洒菌筒,强制气生菌丝倒伏、转色。
4、菌皮太厚,成铁锈色:脱袋后若气温高于25℃,可于中仅午前后将畦两头的薄膜揭开通风排湿,并增加菇场庇荫度。



3、袋栽香菇怎样进行人工催菇?。



6、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是什么



1、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2、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1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1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3、栽培时间的确定。在自然条件下,通常安排在5~9月,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开始栽培。若菇房有加温设备,室温达到28~32℃,即可实现周年生产。



4、场地选择。目前栽培方式主要有室外畦式栽培和室内床架式栽培两种。室外畦式栽培是室外露地常用的1种栽培方式。



5、原料储备。稻草尽量选用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草,并要求干燥、无霉烂。根据培养料配方和生产规模,计算所需贮备原料石灰、麦麸、干牛粪、过磷酸钙等数量。



6、培养料的预处理和发酵。预湿:在水池或其他容器中加入石灰粉,调成2%石灰水,将稻草浸入水池3~6h,让稻草充分湿透后涝出拌入其余辅料,然后在地面制成草堆并覆盖薄膜,使水分相互渗透均匀。上架:将经过预湿的稻草铺放到床架上,采用覆瓦式铺料方法,厚度掌握在压实后25~30cm为宜。然后逐层淋水至每层有水滴下为度。稻草上架后,将4周塑料薄膜放下,以利保温。巴氏灭菌:稻草上架后马上加温,使菇棚内室温达到66~75℃,中层料温达到63℃左右,保持8~10h后停火。



7、播种和发菌管理。



8、出菇管理和采收。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