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食用菌玉米芯和豆秸哪种好,芦苇万能栽培食用菌吗

种植食用菌玉米芯和豆秸哪种好


1、种植食用菌玉米芯和豆秸哪种好


玉米芯好,松软,便于打理。



2、芦苇万能栽培食用菌吗


食用菌的栽培1般可以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例如稻草。麦秸,玉米芯,玉米秸。大豆秸以及芒萁、5节芒、芦苇、象草、香根草、比特草等35种菌草都可以用来栽培食用菌。



3、怎么科学栽培磨菇食用菌?




4、食用菌栽培原料、辅料如何用生物发酵剂处理


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包括菇树和耳树、工农业副产物和下脚料、禽畜粪便、野草和树枝以及食用菌栽培废料等,简称为主料。它们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食用菌生长的主要营养源。



1、主要原料:


1菇树和耳树是木腐食用菌的营养来源,也是这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培养基质。我国适于木腐菌生长的树木种类多,分布广,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树木材质、树龄和粗度以及对不同菇、耳的亲和力,选用适生树种。


2 工农业副产品及下脚料适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有稻草、麦秸、棉籽壳、玉米秸、玉米芯、木屑、大豆秸、花生壳、甘薯藤、马铃薯秧、花生藤、大豆荚、大麦草、甘薯渣、粉渣等。


3 禽畜粪便1般多作为双孢蘑菇、大肥菇、草菇、鸡腿蘑等粪草菌的栽培主料。常用的有马粪、牛粪、猪粪、鸡粪等。


4 野草与树叶1般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与其他主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5 食用菌栽培废料,也就是1般栽培过香菇、平菇、银耳、金针菇、草菇等的废料称为菌糠,仍含有多量的纤维素等有机物,可再次用它栽培食用菌,用量可达50-80%。



2、辅助原料:


在食用菌固体培养料中,用于增加营养,改善化学、物理状态的1类物质,用量较小,1般称为辅料,常用的辅料1般有以下几种:


1 天然有机物质 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如糖、米糠、麸皮、玉米粉、蚕砂、麦芽根、大豆粉、玉米糠、高粱糠、谷壳糠等。


2 化学含氮物质用于补充主料中的氮素营养,如尿素、硫铵等。


3 无机盐用于补充主料中的矿质元素,调节酸碱度,改善化学、物理状态,如石膏、碳酸钙、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镁等。



3、添加剂添加剂是用于增温发酵、抑制杂菌或刺激生长的1类物质,主要有生物发酵剂、抑菌剂(多菌灵、克毒灵、甲基托布津)、生长调节剂(3十烷醇、萘乙酸、福菇肽)。


生物发酵剂,以金宝贝生物发酵剂为例,1般自然发酵需要15-20天,加入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后可大大加速这1进程,它是指采用高科技方法手段,经人工特别培养、选育、提纯、复壮等工艺,而形成的1种有着特殊“神奇”功能(其实,科学分析之后并不神奇)的复合型微生物菌剂,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细菌、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等菌群,它们具有很强的好气性发酵能力和催化分解能力,可使作物秸秆等纤维基质和禽畜粪便等有机物迅速发酵,催化分解,促进有机物转化,变为食用菌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使其快速腐熟,投入使用,1般只需4-7天。此外,在处理物料的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特效代谢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等能明显消灭或抑制各种杂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为食用菌栽培提供更加理想、清洁的原料。



5、食用菌栽培原料、辅料如何用生物发酵剂处理?


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原料包括菇树和耳树、工农业副产物和下脚料、禽畜粪便、野草和树枝以及食用菌栽培废料等,简称为主料。它们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食用菌生长的主要营养源。
1、主要原料: 1菇树和耳树是木腐食用菌的营养来源,也是这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培养基质。我国适于木腐菌生长的树木种类多,分布广,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树木材质、树龄和粗度以及对不同菇、耳的亲和力,选用适生树种。2 工农业副产品及下脚料适于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有稻草、麦秸、棉籽壳、玉米秸、玉米芯、木屑、大豆秸、花生壳、甘薯藤、马铃薯秧、花生藤、大豆荚、大麦草、甘薯渣、粉渣等。3 禽畜粪便1般多作为双孢蘑菇、大肥菇、草菇、鸡腿蘑等粪草菌的栽培主料。常用的有马粪、牛粪、猪粪、鸡粪等。4 野草与树叶1般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与其他主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5 食用菌栽培废料,也就是1般栽培过香菇、平菇、银耳、金针菇、草菇等的废料称为菌糠,仍含有多量的纤维素等有机物,可再次用它栽培食用菌,用量可达50-80%。
2、辅助原料: 在食用菌固体培养料中,用于增加营养,改善化学、物理状态的1类物质,用量较小,1般称为辅料,常用的辅料1般有以下几种: 1 天然有机物质 主要用于补充主料中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成分,如糖、米糠、麸皮、玉米粉、蚕砂、麦芽根、大豆粉、玉米糠、高粱糠、谷壳糠等。2 化学含氮物质用于补充主料中的氮素营养,如尿素、硫铵等。3 无机盐用于补充主料中的矿质元素,调节酸碱度,改善化学、物理状态,如石膏、碳酸钙、石灰、过磷酸钙、硫酸镁等。
3、添加剂添加剂是用于增温发酵、抑制杂菌或刺激生长的1类物质,主要有生物发酵剂、抑菌剂(多菌灵、克毒灵、甲基托布津)、生长调节剂(3十烷醇、萘乙酸、福菇肽)。生物发酵剂,以金宝贝生物发酵剂为例,1般自然发酵需要15-20天,加入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后可大大加速这1进程,它是指采用高科技方法手段,经人工特别培养、选育、提纯、复壮等工艺,而形成的1种有着特殊“神奇”功能(其实,科学分析之后并不神奇)的复合型微生物菌剂,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细菌、丝状菌、酵母菌、放线菌等菌群,它们具有很强的好气性发酵能力和催化分解能力,可使作物秸秆等纤维基质和禽畜粪便等有机物迅速发酵,催化分解,促进有机物转化,变为食用菌容易吸收利用的营养,使其快速腐熟,投入使用,1般只需4-7天。此外,在处理物料的过程中,微生物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特效代谢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等能明显消灭或抑制各种杂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为食用菌栽培提供更加理想、清洁的原料。



6、东北可以种植哪些食用菌?


东北地区,只要是在大棚内种植,可以种植以平菇为主的食用菌,相关技术资料请详看。



1、营养。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2、温度。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3、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4、空气。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1定2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2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就是说,1定浓度的1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氧气不足,2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



5、光。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



6、酸碱度(pH值)。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7、其他。平菇子实体生长发育中对空气中1氧化碳、硫化物、乙炔等不良气体敏感。当空气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较高时,子实体停滞生长、畸形甚至枯萎。此外,还对敌敌畏过敏,在菇房使用敌敌畏杀虫后,子实体会向上翻卷形成“鸡爪菇”。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