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农科院有学习制菌的吗?有没有比较了解食用菌行业的啊?

长春农科院有学习制菌的吗?


1、长春农科院有学习制菌的吗?


吉林农业大学也有食用菌栽培学习班,您收看吉林省电视台【乡村季风】节目就有。



2、有没有比较了解食用菌行业的啊?


当然要买好的菌种。选菌种是关键,香菇、金针菇、平菇、猴头菇、鸡腿菇、松茸蕈、红菇等等5花8门.....


菌种要专业化生产部门的才好,有些食用菌生长的环境各不1样,通风、湿度、温度都有严格要求。买1本食用菌栽培大全的书,从培养菌种到制菌包,养殖,喷水1系列的知识都在书中。



3、食用菌知识点



1、学习食用菌应该先把菌种制作技术学习好。原因有以下2点:



1、菌种制作技术是种好食用菌的根本技术。


食用菌种植同蔬菜种植有本质的不同,蔬菜种植有高端的育种中心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我们无需再去扩大繁殖(也不可能再去扩大繁殖),菜农只需将蔬菜种植技术掌握好就行了;而食用菌的栽培就不是这样,菌种的生产同蔬菜的种苗生产更是相差巨大,食用菌的菌种生产1般需要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3个阶段,质量高、规模大的高端生产菌种场现在还不多见,国内众多菇农都是依靠自己制作菌种进行生产。所以如果你不懂菌种制作技术,臆想种蘑菇就像种菜1样,单纯依靠购买“菌苗”就可以完成全套生产工艺,获得丰厚的利润,应该没有十足的把握,况且单纯购买生产菌种就要先付出比较大的费用;



2、学好制菌技术是下1步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的保证。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包括品种筛选、母种生产、液体菌种生产、组织分离、原种生产及栽培种生产等多个环节。自己制作菌种,首先对选择品种有充分的主动权,对菌种的质量也会有充分的信心。学习菌种生产技术可以学习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微生物培养等多种技术,制菌技术学好了,那么下1步生产中的熟料栽培技术就会迎刃而解,学好制菌技术可以制作多个品种的生产菌种,就可以做比较详细的品种对照试验,自由筛选高产优质菌种就会很轻松,菌种保藏技术、菌种分离技术都会有不断的提高。


所以学好食用菌制种技术,生产质量优质菌种,是所有食用菌品种高产、稳产的有力保障。如果你准备进行大规模食用菌生产,那么充分掌握菌种制作技术更是很有必要。



2、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首推平菇栽培技术。原因如下:



1、平菇是我国种植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之1,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温度范围广,1 年4季均有产品,高产稳产,消费者认可范围广,销售渠道多种多样,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1个深入人心的大众化品种;



2、平菇采用原料广泛,棉籽壳、玉米芯、豆秸、棉短绒、甘蔗渣、麦草、稻草等都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原材料的广泛适应性是其它食用菌品种不能比拟的;



3、平菇栽培技术内容广泛,并且都是很成熟的经验。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半熟料栽培、熟料栽培等多种方法,出菇模式有大袋立式出菇、小袋堆袋出菇、层架出菇等多种模式,播种技术中的层播技术、混播技术、穴播技术等目前都有广泛使用。平菇的栽培技术囊括了目前食用菌生产的多种技术,将平菇栽培技术学好用好,就掌握了食用菌生产的大部分关键环节,如果要进1步学习其它食用菌品种的种植技术,将会事半功倍。



4、请问在贵州哪些常见常用的木材不能用来生产食用菌,锯木面(粉)可当木屑用来制菌吗?会不会太细小?


1般的松,柏,杉树以及带有芳香味油脂的树种不能直接用来栽培食用菌。需要经过1定的处理还是可以使用的。锯末面太细。影响培养料的通透性。必须添加1部分粗料配合使用。



5、什么菌在枯枝树叶上能快速繁殖,让枯枝树叶腐烂?在空旷地方如何培育这种菌?


希望是你想要得 食用菌栽培技巧树叶袋栽黑木耳 随着袋栽黑木耳的迅速发展,加之森林资源的减少,传统的用锯末屑做培养料已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各地栽培户的需求,而且成本大幅度提高。如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发黑木耳及食用菌原料,是摆在食用菌科技人员面前重要课题。林口县科协食药用真菌推广中心课题组,经过多年刻苦攻关,于97年利用树叶代替锯末屑栽培黑木耳获得成功,这1新技术的发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前景非常可观。
1、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要点:
1、阔叶树叶原料处理 首先把林区落地的树叶和小树枝1起收集回来(陈旧树叶均可),在阳光下晒干。用畜力或机动车、粉碎机等加工粉碎,同时每粉碎60斤干树叶,再粉碎20斤豆秸秆备用。
2、栽培种配方与配制方法
1、栽培种配方:树叶粉71.7%,豆秸秆粉20%,玉米粉5%,黄豆粉2%,石膏0.6%,白灰粉0.7%,水分55%,pH值7―8.5之间。
2、配制方法:首先称取所需数量的干树叶粉摊放在水泥地面上,把豆秸秆粉撒入树叶粉中(干料)拌均后,再把玉米粉、黄豆粉均匀地撒在树叶粉上面,继续干料混合拌均。然后把石膏、白灰用温水分别溶化后均匀地泼在湿干料上,要求随拌料随泼水,培养料湿料拌均后,再用粗铁丝筛筛料两遍,使培养料粗细更均匀。含水量达到55%为宜,即用双手搓料,手面有湿润感而不能有存水即可。
3、装袋、灭菌与接菌
1、装袋:培养料拌均后开始装袋(菌袋最好选用17cm×33cm×4.5丝厚合格的聚乙烯袋)。装袋时要求边装料边压实,使袋中培养料上、下要求稍紧1些,但不能太紧,以免涨破料袋。装料至袋上留9cm为宜,把料面压平、压实后,用直径2.5cm的圆铁棒在料袋中间扎1个深眼,深度以离袋底2cm为宜。料袋扎完眼后,把扎眼时带出的散料倒出,防止散料堵住扎眼口。然后把料袋口合拢1起稍下压后(排除料袋内部的空气),把拢好的袋口握住后顺时针方向拧1圈,然后用手指按住已拧好的袋口,倒立放在密底的铁筐里或木板蒸锅帘子上(每层铁筐或木板帘子上可倒袋摆放2至3层料袋)。
2、常压锅灭菌:料袋全部装入锅内并封闭好锅门后开始猛火加热,在2―3小时内快速使蒸锅达到100℃,保持温度灭菌6―8小时后停火,继续在蒸锅内焖1昼夜。次日早晨出锅。(常压锅中途缺水时必须加90℃以上的开水,每加1次开水还需延长灭菌半小时。此封口法在出、装锅和搬运时,要求双手握住料袋中部即可出、装和搬运,因是倒袋压口灭菌定型,固不易开口。
3、接菌:电炉接菌器开放式接种方法: 首先用厚铁皮做1个比电炉子稍大的圆桶,桶高以35cm为宜,套在电炉子上,圆桶上面放1层特细的铁丝网并固定好(铁丝网防止接种时菌块掉入炉内产生烟雾)。待料袋温度降至28℃时,开始在电炉子圆桶上方无菌区抢温接种。接种期间工作人员操作要轻快,防止带动风冲击桶上热量。1般每瓶原种可转接25―30袋栽培种。
4、发菌室的处理与栽培种菌丝培养。
1、发菌室的处理:首先把室内杂物清理干净。培养室的墙壁要求光滑平整,粉刷1遍室内。用干木杆搭好发菌架。菌架搭好后,室内温度升到30℃左右保持24小时,使室内的杂菌孢子复活,之后用0.2%的多菌灵溶液全部把室内的墙壁和菌架喷湿1遍,室内保温湿度达到75%,再按每立方米空间15克硫黄熏蒸灭菌,使复活的杂菌全部杀死。然后加温烘干室内墙壁和菌架。
2、栽培种菌丝培养:料袋接完菌种后应立刻搬拿到培养室的多层架上,料袋口朝上室内保持黑暗,袋与袋之间不要摆放太挤。发菌前5-10天是菌丝萌发定植期,室内温度以28℃为宜。此期不需能风换气,但温度不能超过30℃以上,菌丝长至3分之1时应把室内温度降至到24℃为宜。每天检查1次有无杂菌出现,发现杂菌应马上拿出培养室。经常往地面撒白灰使室?内干燥。发菌到中后期,菌丝开始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此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18―22℃为宜。要经常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新鲜。1般35-4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菌丝长满袋后,应用温差刺激见光继续培养10天左右,使菌丝充分吃透料,积聚大量营养物质,提高抗杂菌的能力,然后再转入割口催芽出耳管理。
5、大棚立体吊袋出耳管理 利用简易大棚立体吊袋黑木耳。具有保温、保湿性好、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而且栽培数量多,是1种比较经济的栽培方式。首先用粗木杆搭1个简易出耳大棚(棚高以2m×宽6m×长15m可立体吊袋1万个)。出耳棚中间留1m栽培管理道,棚上用10号铁丝每隔25cm拉1根,两头固定好用于吊袋绑绳之用。棚架4面和棚顶用草帘子或作物秸秆围好。地面先用0.2%多菌灵溶液喷透,稍干后再撒1层白灰消毒。待菌袋全部发酵好后,移入栽培棚内,用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菌袋表面消毒后,把菌袋绑在铁丝绳上,吊完1根绳后,用消过毒的刀片开始割口。每袋割5个长竖条间隔型口,袋底部割2个小短口。菌袋全部吊完并割口后,育耳期保持棚内温度20℃,每天往地面喷2至3次水,经常在大棚外往4周草帘子上喷水,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此期间应静风栽培。1般7―10天从割口处形成原基。耳芽封满割口处时,可直接往袋上面喷水(此期空气相对温度以90%―95%为宜)。但温度不能超过26℃。因大棚立体吊袋数量多,喷水时要求上层部位的菌袋多喷、勤喷。下层部位的菌袋要求少喷、微喷。喷水时应灵活掌握喷水量(除躲开中午气温高时不能喷水)其它时间随时都可喷水。做到耳片平展不卷边,有光泽湿润感即达到喷水最佳标准。总之,耳边不卷边不需喷水,黑木耳生长到中、后期,应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流通,阴天要适量少喷、雨天根据情况少喷或不喷水,尤其在气温高、湿度大情况下,更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这不仅有利于黑木耳生长,也是防止杂菌污染和流耳烂耳的有效措施。1般从割口育耳到成熟采收需30天左右(此培养料平均每袋可产干耳60―70克以上),木耳成熟后选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时,集中人力抢收采摘黑木耳。采收后的木耳应及时摊放在通风的纱窗帘子上面,在阳光下晒至半干时翻耳1次,1般2天左右即可晒干、贮存。
2、前景展望 树叶袋栽黑木耳新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深受全国各地栽培户的欢迎,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来源丰富,取之不尽。凡是阔叶林区1年4季均可以采集,大人小孩都能干。
2、成本低,产量增高、效益好。按普通麻袋计算,每袋树叶成本1―3元钱左右,而锯末屑每袋8―10元。在保护森林、禁止采伐以后,锯末屑价格还将大幅度提高,且保证不了原料供应。由于用树叶做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比锯末屑提高20%―30%,每个17emx33cm的菌袋提高产量20%,成本降低0.05元,仅此―项林口县2000年推广9000万袋直接节约资金450万元,全省生产10亿袋,节省资金5000万元,如全国栽培户采用树叶培养料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及食用菌,将会节省更多的资金。
3、方法简易好操作。树叶袋栽木耳在操作时比锯末屑简单,只要参加培训3―5天,就能完全掌握独立制种和栽培。
4、节省了木材、保护了生态环境。此项技术最大优点就是用树叶取代木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是无法估算的。每立方米柞桦木可出干锯末500公斤,1般每制菌1万袋需干锯末5600公斤,所用木材11立方米,按林口县发展1亿袋木耳将用掉11万立方米木材,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如全省及全国的栽培户按照这样的速度,青山变秃山指日可待。如果禁止林木采伐,又无栽培原料,食用菌产业就无法发展,将严重影响我县乃至全国农村、林区工人和下岗职工的经济发展。因此,树叶袋栽黑木耳及食用菌新技术的发明完全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后顾之忧,直接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对森林防火起到重要作用。



6、食用菌知识点



1、学习食用菌应该先把菌种制作技术学习好。原因有以下2点:



1、菌种制作技术是种好食用菌的根本技术。


食用菌种植同蔬菜种植有本质的不同,蔬菜种植有高端的育种中心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我们无需再去扩大繁殖(也不可能再去扩大繁殖),菜农只需将蔬菜种植技术掌握好就行了;而食用菌的栽培就不是这样,菌种的生产同蔬菜的种苗生产更是相差巨大,食用菌的菌种生产1般需要从母种到原种再到栽培种3个阶段,质量高、规模大的高端生产菌种场现在还不多见,国内众多菇农都是依靠自己制作菌种进行生产。所以如果你不懂菌种制作技术,臆想种蘑菇就像种菜1样,单纯依靠购买“菌苗”就可以完成全套生产工艺,获得丰厚的利润,应该没有十足的把握,况且单纯购买生产菌种就要先付出比较大的费用;



2、学好制菌技术是下1步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的保证。


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包括品种筛选、母种生产、液体菌种生产、组织分离、原种生产及栽培种生产等多个环节。自己制作菌种,首先对选择品种有充分的主动权,对菌种的质量也会有充分的信心。学习菌种生产技术可以学习高压灭菌、常压灭菌、微生物培养等多种技术,制菌技术学好了,那么下1步生产中的熟料栽培技术就会迎刃而解,学好制菌技术可以制作多个品种的生产菌种,就可以做比较详细的品种对照试验,自由筛选高产优质菌种就会很轻松,菌种保藏技术、菌种分离技术都会有不断的提高。


所以学好食用菌制种技术,生产质量优质菌种,是所有食用菌品种高产、稳产的有力保障。如果你准备进行大规模食用菌生产,那么充分掌握菌种制作技术更是很有必要。



2、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首推平菇栽培技术。原因如下:



1、平菇是我国种植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之1,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适应温度范围广,1 年4季均有产品,高产稳产,消费者认可范围广,销售渠道多种多样,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1个深入人心的大众化品种;



2、平菇采用原料广泛,棉籽壳、玉米芯、豆秸、棉短绒、甘蔗渣、麦草、稻草等都可以用来栽培平菇,原材料的广泛适应性是其它食用菌品种不能比拟的;



3、平菇栽培技术内容广泛,并且都是很成熟的经验。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半熟料栽培、熟料栽培等多种方法,出菇模式有大袋立式出菇、小袋堆袋出菇、层架出菇等多种模式,播种技术中的层播技术、混播技术、穴播技术等目前都有广泛使用。平菇的栽培技术囊括了目前食用菌生产的多种技术,将平菇栽培技术学好用好,就掌握了食用菌生产的大部分关键环节,如果要进1步学习其它食用菌品种的种植技术,将会事半功倍。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