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怎么烘干鲜茶树菇,食用菌(如茶树菇)如何烘干

微波炉怎么烘干鲜茶树菇

1、微波炉怎么烘干鲜茶树菇

用微波炉烘干鲜茶树菇,可以把茶树菇放在一个盘子里面,不要盖盖子,敞开让微波炉的热气吸走茶树菇的水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烘烤,茶树菇就能烘干了。

食用菌(如茶树菇)如何烘干

2、食用菌(如茶树菇)如何烘干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1、自然干制,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冬季需加大倾斜角度。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是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采摘、装运。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

二、摊晾、剪柄。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三、分级、装机、烘烤。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四、掌握火候。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于菇品质。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

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五、注意排湿、通风。随着菇体内水分的蒸发,烘房内通风不畅会造成湿度升高,导致色泽灰褐、品质下降。操作要求:第1~8小时打开全部排湿窗,第8~12小时通风量保持50%左右,第10~15小时通风量保持30%,第16小时后,菇体已基本干燥,可关闭排湿窗。

用指甲顶压菇盖感觉坚硬并稍有指甲痕迹、翻动哗哗有声时,表明香菇干度已够,可出房、冷却、包装、贮运。

食用菌(如茶树菇)如何烘干

3、食用菌(如茶树菇)如何烘干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1、自然干制,是利用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加工时将菌体平铺在竹帘上,互不挤压,冬季需加大倾斜角度。翻晒时,要轻,防破损,一般要2~3天才能晒干。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有的加工厂为节约费用,等晒至半干后,再进行机械烘烤,但这需根据天气状况、菌体含水量等情况灵活掌握,要防止菇体变形、变色甚至腐烂。

2、机械干制,是用烘箱、烘笼、烘房,或用炭火热风、电热以及红外线等热源进行烘烤,使菌体脱水干燥的方法。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直线升温式烘房、回火升温式烘房及热风脱水烘干机、蒸气脱水烘干机、红外线脱水烘干机等。

食用菌脱水干燥的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整、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采摘、装运。要在八成熟、未开伞时采摘,这时孢子还未散发,干制后香味浓郁、质量上乘;采前禁止喷水,采下后放在竹篮内。

二、摊晾、剪柄。鲜菇采后要及时摊放在通风干燥场地的竹帘上,加快菇体表层水分蒸发。摊晾后,按市场要求,一般按不剪柄、菇柄剪半、菇柄全剪三种方式分别进行处理,同时清除木屑等杂物及碎菇。

三、分级、装机、烘烤。要求当日采收,当日烘烤。将鲜菇按大小、厚薄、朵形等整理分级,菇柄朝上均匀排放于上层烘帘,质量稍差的下层排放。为防止在烘烤过程中香菇细胞新陈代谢加剧、造成菇盖伸展开伞、色泽变白、降低品质,在鲜菇进机前,可先将空机增温到38~40℃,再排菇上架。

四、掌握火候。采后香菇含水量高达90%,此时切不可高温急烘。开机操作务求规范:在点火升温的同时,启动排风扇,使热源均匀输入烘房。待温度升到35~38℃时,将摆好鲜菇的烘帘分层放入烘房,促使菇体收缩,增加卷边程度及菇肉厚度,提高于菇品质。烘房温度控制:第1~4小时保持38~40℃,第4~8小时保持40~45℃,第8~12小时保持

45~50℃,第12~16小时保持50~53℃,第17小时保持55℃,第18小时至烘干保持60℃。

五、注意排湿、通风。随着菇体内水分的蒸发,烘房内通风不畅会造成湿度升高,导致色泽灰褐、品质下降。操作要求:第1~8小时打开全部排湿窗,第8~12小时通风量保持50%左右,第10~15小时通风量保持30%,第16小时后,菇体已基本干燥,可关闭排湿窗。

用指甲顶压菇盖感觉坚硬并稍有指甲痕迹、翻动哗哗有声时,表明香菇干度已够,可出房、冷却、包装、贮运。

茶树菇上出水分了能吃了吗

4、茶树菇上出水分了能吃了吗

鲜货茶树菇其实就是水喂大的(第三批菇开始,一斤鲜菇只能烘干出来一两干菇),只要茶树菇没烂掉应该就可以吃的(不过鲜货茶树菇不好保存,我们采摘下来一般一小时之内就得放入烘干机进行烘干这个过程需要12-16小时),需要茶树菇的话可以百度 恋乡情 ,自家种的茶树菇。

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5、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薪菇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但蛋白酶活性很强,利用蛋白质的能力也相应较强。根据茶薪菇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两组配方:

1.木屑30%、棉籽壳36%、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23%、玉米粉5%、石膏1%。

2.菌草粉50%、棉籽壳20%、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19%、玉米粉5%、石膏1%。

茶薪菇菌丝体具有耐碱性。在配方中加入2-3%的生石灰,能有效促进茶薪菇菌丝生长,抑制杂菌蔓延。

制栽培袋

1.拌料 按配方将棉籽壳预湿后与其它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紧抓培养料,指间有水印但不滴下为度。

2.装袋 以15-17㎝×33㎝的菌袋为容器,装袋要求紧实,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接种时换上经灭菌处理的套环和棉塞),或用海绵盖体封口。

茶薪菇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为提高成品率,应选择优质菌袋或采用双层袋。

灭菌

1.常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100℃,维持12-16小时,中途不得停火降温,否则须延长灭菌时间。

2.高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0.05Mpa,打开放气阀,排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气压,导致灭菌不彻底.然后用旺火猛攻至0.15Mpa保持2小时。

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搬至预先消毒的干净场所冷却,也可将栽培袋直接搬入接种室冷却。

接种

1. 用5%的来苏尔溶液喷洒接种箱或接种室。

2. 搬入经冷却的栽培袋(料温在30℃以下)和接种工具。

3.用气雾消毒剂,以3-4g/m3的用量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茶薪菇菌丝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用量过多会造成"死种",过少则易感染杂菌,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箱(室)要求密封。

4.将茶薪菇菌种用0.25%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洗后带入接种箱(室),无菌操作接种,方法与其它食用菌相似。由于茶薪菇菌丝体抗杂能力差,为获取种群优势,提高成品率,应加大接种量,以20-30袋/瓶或30-40袋/袋为宜。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通风阴凉处培养,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让菌丝40-50d长满袋,55-65d出菇。

出菇管理

1.立袋栽培 将生理成熟(菌丝满袋后10-15d)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置于菇棚内的畦面,拱膜保湿催蕾,调控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强度300-500lx,注意通风增氧(CO2浓度低于0.4%)和防雨。10-15d后,菇蕾大量发生,可剪去袋口薄膜,调控湿度85-95%,CO2浓度低于0.3%,使菇蕾继续发育。每采完第一潮菇后,清除残余菇脚,并补足水分,以备继续出菇。有条件者可在室内搞层架立体栽培。

2.墙式栽培 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于畦面或室内(较好)堆成墙状(6-10层),其余同上。此法节省空间,但畸形菇较多。

3.覆土栽培 覆土材料宜选择土质疏松,不板结的风化土、菜园土等,喷洒1%福尔马林,覆膜封闷3d以上,然后揭去薄膜,让福尔马林散发,然后加入2%的熟石灰、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即可。此外也可用火烧土加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后作为覆土材料。然后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至预先用石灰及杀虫剂消毒的菇场,脱袋,紧密横排,并覆土1-2㎝(室外栽培应拱竹片,罩薄膜),10d后喷雾保持土层湿润,等待出菇。其余方法基本同上,但喷水次数及喷水量可适当减少。前两种方法后期也可脱袋覆土出菇。

茶薪菇菌丝体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其培养基营养丰富,是各种病虫滋生的温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通风增氧,防止高温高湿,抑制杂菌滋生,营造有利于茶薪菇生长的环境。

(2)适时用高效低毒的药物杀虫,一般使用高效氯氢菊酯可杀灭多种食用菌害虫。

八.采收加工 在茶薪菇子实八分成熟,菌膜破裂前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剔除根部异物,烘干或鲜销。

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6、请问茶树菇怎样种植?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解决?还请有懂的朋友和我说说哈!

茶树菇是一种对木质素、纤维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野生茶树菇仅着生于油茶树上。经人工驯化后,可利用油桐、枫树、柳树、栎树、白杨等阔叶树作栽培材料,但以材质较疏松、含单宁成分较少的杂木屑较适应茶树菇生长。可充分利用麸皮、米糠、饼肥等作为氮源。

茶薪菇无虫漆酶活性,利用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但蛋白酶活性很强,利用蛋白质的能力也相应较强。根据茶薪菇的这一特点,我们设计了两组配方:

1.木屑30%、棉籽壳36%、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23%、玉米粉5%、石膏1%。

2.菌草粉50%、棉籽壳20%、茶籽饼粉(菜籽饼粉、花生饼粉等)5%、麦皮19%、玉米粉5%、石膏1%。

茶薪菇菌丝体具有耐碱性。在配方中加入2-3%的生石灰,能有效促进茶薪菇菌丝生长,抑制杂菌蔓延。

制栽培袋

1.拌料 按配方将棉籽壳预湿后与其它原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拌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以紧抓培养料,指间有水印但不滴下为度。

2.装袋 以15-17㎝×33㎝的菌袋为容器,装袋要求紧实,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接种时换上经灭菌处理的套环和棉塞),或用海绵盖体封口。

茶薪菇菌丝生长较为缓慢,为提高成品率,应选择优质菌袋或采用双层袋。

灭菌

1.常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100℃,维持12-16小时,中途不得停火降温,否则须延长灭菌时间。

2.高压灭菌 旺火猛攻至0.05Mpa,打开放气阀,排净冷空气,以免造成假气压,导致灭菌不彻底.然后用旺火猛攻至0.15Mpa保持2小时。

灭菌结束后,将栽培袋搬至预先消毒的干净场所冷却,也可将栽培袋直接搬入接种室冷却。

接种

1. 用5%的来苏尔溶液喷洒接种箱或接种室。

2. 搬入经冷却的栽培袋(料温在30℃以下)和接种工具。

3.用气雾消毒剂,以3-4g/m3的用量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茶薪菇菌丝对消毒药物较为敏感,用量过多会造成"死种",过少则易感染杂菌,导致接种失败)。接种箱(室)要求密封。

4.将茶薪菇菌种用0.25%的新洁而灭溶液浸洗后带入接种箱(室),无菌操作接种,方法与其它食用菌相似。由于茶薪菇菌丝体抗杂能力差,为获取种群优势,提高成品率,应加大接种量,以20-30袋/瓶或30-40袋/袋为宜。

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通风阴凉处培养,料温控制在20-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5%之间,让菌丝40-50d长满袋,55-65d出菇。

出菇管理

1.立袋栽培 将生理成熟(菌丝满袋后10-15d)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置于菇棚内的畦面,拱膜保湿催蕾,调控温度16-26℃,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强度300-500lx,注意通风增氧(CO2浓度低于0.4%)和防雨。10-15d后,菇蕾大量发生,可剪去袋口薄膜,调控湿度85-95%,CO2浓度低于0.3%,使菇蕾继续发育。每采完第一潮菇后,清除残余菇脚,并补足水分,以备继续出菇。有条件者可在室内搞层架立体栽培。

2.墙式栽培 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取下套环和棉塞于畦面或室内(较好)堆成墙状(6-10层),其余同上。此法节省空间,但畸形菇较多。

3.覆土栽培 覆土材料宜选择土质疏松,不板结的风化土、菜园土等,喷洒1%福尔马林,覆膜封闷3d以上,然后揭去薄膜,让福尔马林散发,然后加入2%的熟石灰、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即可。此外也可用火烧土加1%的过钙、0.2%的尿素,拌匀后作为覆土材料。然后将生理成熟的栽培袋搬至预先用石灰及杀虫剂消毒的菇场,脱袋,紧密横排,并覆土1-2㎝(室外栽培应拱竹片,罩薄膜),10d后喷雾保持土层湿润,等待出菇。其余方法基本同上,但喷水次数及喷水量可适当减少。前两种方法后期也可脱袋覆土出菇。

茶薪菇菌丝体抗逆性较差,再加上其培养基营养丰富,是各种病虫滋生的温床,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1)注意通风增氧,防止高温高湿,抑制杂菌滋生,营造有利于茶薪菇生长的环境。

(2)适时用高效低毒的药物杀虫,一般使用高效氯氢菊酯可杀灭多种食用菌害虫。

八.采收加工 在茶薪菇子实八分成熟,菌膜破裂前为采收适期。采收后剔除根部异物,烘干或鲜销。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