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1、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茶新菇的培养以杂

木屑为主,棉籽壳等,适当增加麸皮、花生饼、油菜籽等,可以进

一步提高产量。菌丝温度控制在23-26℃,出菇温度15-26摄氏

度均可,转化率130%。

茶新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

1、栽培季节 满足茶新菇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度22—27℃;子实体形成及生长温度16—32℃,最适温度20—28℃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2、原料配方 配方1:木屑72%,麦麸25%,石膏1%,糖1%,过磷酸钙0.5%,石灰0.5%;配方2: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糖 0.5%,石灰0.5%;配方3: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麦麸23%,石膏1%,过磷酸钙0.5%,石灰0.5%。

3、菌袋制作 采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60%—62%,PH值6—

6、5。培养料填入袋高18厘米(每袋约装干料450克),套上颈圈,塞上棉塞。常压灭菌结束冷却到30℃以下,在接种箱操作接种,每瓶原种扩接25—30袋,然后置于阴凉、干燥、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养菌,菌丝长满袋通常需要40—50天。

4、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料,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分泌黄水,呈现褐色斑块,接着长出小菇蕾。经过10—15天管理,子实体生长八分成熟时即可采收。

5、采收 从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当菌盖呈半球形,菌环尚未脱离菌盖时就要采收。采收二潮菇后料已偏干,每袋注水40毫升左右,使基料水分满足出菇要求,一般可采收3—4次,每袋可收干菇40—50克。

1、茶树菇栽培季节

茶树菇属中温偏高型菌类,适宜在春季、秋季栽培出菇。1月—3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4月—7月或9月—11月出菇。

2、茶树菇菌袋制作

(1)培养料配方及配制。主要原料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柳树、杨树等木屑。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配方一: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65。配方二:木屑65%,细米糠或麸皮18%,茶壳粉1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

(2)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操作方法与前面杏鲍菇相同)。

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以(15厘米至17厘米)×35厘米为宜。

3、茶树菇出菇管理

(1)排袋催菇。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

(2)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将封口纸和颈圈去掉,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然后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菇。每天喷水1次—2次(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给予光照,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通过喷水保湿(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以免造成烂菇)。晴天每日喷水1次—2次,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子实体长到4厘米—5厘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进菌柄加快生长,抑制菌盖展开。此外,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

4、茶树菇采收

菇蕾形成后10天—15天便可采收。采收第一茬菇后,将培养料表层整平,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继续喷水。经过7天—10天,又可长出一茬菇,一般可收三茬或四茬。若在第二茬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克—300克。

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2、怎么提高茶树菇的产量

茶新菇的培养以杂

木屑为主,棉籽壳等,适当增加麸皮、花生饼、油菜籽等,可以进

一步提高产量。菌丝温度控制在23-26℃,出菇温度15-26摄氏

度均可,转化率130%。

茶新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

1、栽培季节 满足茶新菇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温度22-27℃;子实体形成及生长温度16-32℃,最适温度20-28℃的生物学特性要求。

2、原料配方 配方1:木屑72%,麦麸25%,石膏1%,糖1%,过磷酸钙0.5%,石灰0.5%;配方2: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糖 0.5%,石灰0.5%;配方3:木屑38%,稻草粉(玉米芯)37%,麦麸23%,石膏1%,过磷酸钙0.5%,石灰0.5%。

3、菌袋制作 采用规格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的聚丙烯袋装料。原料混合拌匀,含水量60%-62%,PH值6-

6、5。培养料填入袋高18厘米(每袋约装干料450克),套上颈圈,塞上棉塞。常压灭菌结束冷却到30℃以下,在接种箱操作接种,每瓶原种扩接25-30袋,然后置于阴凉、干燥、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养菌,菌丝长满袋通常需要40-50天。

4、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料,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分泌黄水,呈现褐色斑块,接着长出小菇蕾。经过10-15天管理,子实体生长八分成熟时即可采收。

5、采收 从菇蕾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当菌盖呈半球形,菌环尚未脱离菌盖时就要采收。采收二潮菇后料已偏干,每袋注水40毫升左右,使基料水分满足出菇要求,一般可采收3-4次,每袋可收干菇40-50克。

1、茶树菇栽培季节

茶树菇属中温偏高型菌类,适宜在春季、秋季栽培出菇。1月-3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4月-7月或9月-11月出菇。

2、茶树菇菌袋制作

(1)培养料配方及配制。主要原料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或木质疏松树木如桐树、柳树、杨树等木屑。在培养料中若添加茶壳粉,对促进菌丝生长和提高产量有较好的作用。配方一:木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粉1%,糖1%,含水量65。配方二:木屑65%,细米糠或麸皮18%,茶壳粉15%,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

(2)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操作方法与前面杏鲍菇相同)。

茶树菇常采用直立排放菌袋出菇。故装料的塑料袋不宜过大,以(15厘米至17厘米)×35厘米为宜。

3、茶树菇出菇管理

(1)排袋催菇。将菌袋直立排放在床架上或地面上,用散射光照射并通风换气,诱导子实体原基形成。

(2)子实体生长发育管理。将封口纸和颈圈去掉,拉直塑料袋使之成筒状,然后覆盖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催菇。每天喷水1次-2次(保持地面潮湿和报纸湿润),给予光照,诱导原基形成。当菇蕾长到接近报纸时,去掉报纸进行温度调节、保湿、通风换气和光照管理(温度控制在16摄氏度-24摄氏度之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范围内,通过喷水保湿(不要将水喷入菌袋内,以免造成烂菇)。晴天每日喷水1次-2次,阴天或雨天少喷或不喷水,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子实体长到4厘米-5厘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促进菌柄加快生长,抑制菌盖展开。此外,要保持菇房内有散射光照。

4、茶树菇采收

菇蕾形成后10天-15天便可采收。采收第一茬菇后,将培养料表层整平,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继续喷水。经过7天-10天,又可长出一茬菇,一般可收三茬或四茬。若在第二茬菇采收后转入脱袋埋土栽培,补充菌筒内水分,可提高产量,一般每袋产量可达200克-300克。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