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制作过程?求食用菌菌种的制作技术。。知道的进。怎么办?

食用菌菌种制作过程?


1、食用菌菌种制作过程?


首先制作优质母种,同时制备母种培养基。然后将母种放入培养室内,待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后,就能用来接原种了。接着制作原种,并同时制备培养基,当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进行接种,1般经20-25天后便能长满瓶子。最后制作栽培种。



2、求食用菌菌种的制作技术。知道的进。怎么办?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0516-8****450


(1)母种的制备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能用于扩接原种。


1.培养基配方


配方1 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200克 蔗糖20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配方2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氢2钾3克 硫酸镁1.5克 维生素B1 10毫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3 合成培养基 马铃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2氢钾2克 蛋白胨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镁1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做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挖去芽眼) 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基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1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1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边再连接1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1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装入量为试管长度1/4。装好后塞上棉塞,用线绳捆扎起来,棉塞部分用报纸包扎。


3.灭菌 将试管直立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0.11MPa/C㎡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30-35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木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4.接种、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方法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上,置28℃、3天后将温度降至24℃继续培养,7—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


(2)原种、制备 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1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1.培养基配方 配方1 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树木 78% 麸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配方2 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 80% 木屑15% 糖 1% 麸皮 5% 过磷酸钙 3% 石膏粉 1%


2.拌料与装袋 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充分混匀,加水比例为1:1.3左右拌匀,总含水量60%-63%。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瓶(袋)。用机械或人工装袋稍加压实,袋口用无棉盖体封口。


3.灭菌 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又称加压蒸气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1℃以上)、高压(0.11MPa/C㎡)条件下灭菌2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灭菌称流通蒸气灭菌,由于灭菌设备、条件和基本因素的不相同,温度变动在95-105℃之间,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1定温度下要维持足够时间才可以以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10-12小时。


4.接种与培养 不论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在接种前,要对接种箱或接种室用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将灭菌过的料瓶(袋)放在箱内,用烟雾剂密闭薰蒸消毒。接种室消毒,1间房要点燃3盒50克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1次用4克,1支母种试管能接4—6瓶(袋)原种。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放入发菌室黑暗处培养。培养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70%以下,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原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袋)要30—40天。


(3)栽培种制备 原种进1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1般采用塑料袋制备,用无棉盖体封口。1瓶原种能接50-6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相同。"。



3、如何制作食用菌菌种


生产上用的母种,不管是从外地引进的,还是自己分离的菌种,对母种的转接1般应控制在3代以内,且菌龄要适宜。按常规法接种后将母种放入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65%左右培养7~10天,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可用来接原种。来源于自然界大量的食用菌,从中经分离并筛选出有用菌种,再加以改良,贮存待用于生产。原意是指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连同培养基质1同叫做菌种。食用菌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1级种)、原种(2级种)和栽培种(3级种)3级。



4、液体香菇菌种怎么制作


液体菌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液体菌种的制作及使用方法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食用菌制种方法在传统固体制作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其中液体菌种的制作便是其中之1。   液体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之1,起源于美国。它是指在生化反应器中,模仿自然界将食药用菌在生育过程中所必需的糖类、有机和无机含有氮素的化合物、无机盐等1些微量元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作为培养基,灭菌后接入菌种,通入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提供食用菌菌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进行菌丝大量培养繁殖的过程。工业化大规模的发酵培养即为发酵生产,亦称深层培养或沉没培养。液体菌种由于具有生产规模化、控制自动化、生长无菌化、发菌高速化的生产应用优势,为食用菌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种源条件,是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已被业内人士所看好。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而成的菌种。近年来,国内外正积极研究液体菌种的培养与利用。与固体菌种相比,它具有菌种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1致、接种方便、接于固体菌料发酵快、适宜于工厂化生产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广大栽培者的欢迎。目前我国已能进行深层发酵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凤尾菇、美味侧耳、鲍鱼菇、金针菇、黑木耳、猴头、草菇、蜜环菌、茯苓、滑菇和冬虫夏草等。  
1、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  常见的有采用摇床来生产的摇瓶培养法和采用发酵罐来生产的深层培养法。若少量生产,可以用摇瓶培养法。深层培养需要1整套工业发酵设备,如锅炉、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系统、发酵罐等,故投资大,只适用于工厂化的大规模生产。而摇瓶培养投资少,设备技术简单,适合1般菌种厂生产使用。本节主要介绍摇瓶培养的技术方法。
1、食用菌液体发酵的培养基根据培养基中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的组成均为天然有机物。合成培养基则是采用—些已知化学成分的营养物质作培养基。在生产上,还根据工艺将培养基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但无论如何划分,每1种培养基的组成中都离不开碳、氮、无机盐、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生长素等。  1.
1、碳、氮比(C/N)  碳、氮比指碳源及氮源在培养基中的含量比。构成菌丝细胞的碳、氮比通常是:8~12:1。由于菌丝生长过程中,1般需50%的碳源作为能量供给菌丝呼吸,另50%的碳源组成菌体细胞。因此培养基中理想碳、氮比的理论值为16~24:1。在液体培养中以菌丝增殖为目的的培养,通常碳、氮比以20:1为宜。  虽然食用真菌的液体培养1般要求较高的碳与氮比,即C:N=20:1左右生长较好,但许多菌种也能在较宽的碳、氮比范围内生长。不同的菌种所要求合适的碳、氮比,可通过实验求得。 1.
2、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许多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对菌种的生理过程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不同的菌种,对无机盐及微量元素要求的最适浓度也不同。   1.2.1.磷 磷是细胞中核酸、核蛋白等重要物质的组成部分,又是许多辅酶(或辅基)高能磷酸键的组成部分。磷是食用菌液体发酵不可缺少的物质,常加入磷酸2氢钾以提供磷,加入量大约为0.1%~0.15%。  1.2.2.镁 镁在细胞中起着稳定核蛋白、细胞膜和核酸的作用,而且是—些重要酶的活化剂,是食用真菌液体培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1般通过加入硫酸镁以提供镁,浓度通常是0.05%~0.075%。  1.2.3.钾、钙、钠 钾不参与细胞结构物质的构成,但控制原生质的胶态和细脑膜的透性。钙离子与细胞透性有关。钠离子能维持细胞渗透压,钠离子可以部分代替钾离子的作用。3种物质需求量甚微,若采用天然培养基,可不必另加。  1.2.4.硫、铁 硫是菌体细胞蛋白质的组成部分(胱氨酸、半胱氨酸及蛋氨酸中皆含硫),铁是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组成部分,亦是菌体有氧代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1.2.5.锌、锰、钴、铜 锌、锰、钴等离子是某些酶的辅基或激活剂。铜是多元酚氧化酶的活性基。在配制培养基时应注意,镁和磷的添加不宜过多,否则会带来危害。菌体对锌、锰、钴、铜等微量元素的需求量甚少,1般天然有机原料中均有,不必另加。碳酸钙本身不溶于水,但可以调节培养其中的酸碱度。磷酸盐与碳酸钙不宜混合灭菌,否则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磷酸盐,使可溶性的磷酸盐浓度大大降低。 1.
3、维生素  维生素在细胞中作为辅酶的成分,具有催化功能。大多数食用真菌的培养都与B族维生素有关,维生素B1是目前已知对绝大多数食用真菌生长有利的维生素。其适宜浓度在50~1000μg/L之间。
2、摇瓶振荡培养技术  培养液配制好后,装入500mL容量的3角烧瓶中,每瓶装量为100mL,并加入0~15粒小玻璃珠,加棉塞后再包扎牛皮纸封口,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30分钟,取出冷却到30℃以下时,接入1块约2平方厘米的斜面菌种,于23℃~25℃下静置培养48小时,再置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80~100次/分,振幅6cm~10cm。如果用旋转式摇床,振荡频率为200~220转/分。摇床室温控制在24℃~25℃,培养时间因菌类不同而异,1般是在7天左右。培养结束的标准是:培养液清澈透明,液中悬浮着大量小菌丝球,并伴有各种菇类特有的香味。  
2、液体菌种的检验方法  对液体菌种进行检验可采用感官检查和取样测验相结合的方法。  2.1. 感官检查 可采用“看、旋、嗅”的步骤进行检查。  看:将样品静置桌上观察。1看菌液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发酵醪液呈黄色或黄褐色,清澈透明,菌丝颜色因菌种而异,老化后颜色变深;染杂菌的醪液则混浊不透明。2看菌丝形态和大小,正常的菌丝大小1致,呈球状、片状、絮状或棒状,菌丝粗壮,线条分明;而染杂菌后,菌丝纤细,轮廓不清。3看上清液与沉淀的比例,菌丝体占比例越大越好,较好的液体菌种,在瓶中所占比例可达80%左右。4看pH值指标是否变色,在培养液中加入甲基红或复合指标剂,经3~5天颜色改变,说明培养液pH值到达4.0左右,为发酵点;如果在24小时内即变色,说明因杂菌快速生长而使培养液酸度剧变。5看有无酵母线,如果在培养液与空气交界处的瓶壁上有灰色条状附着物,说明为酵母菌污染所致,此称为酵母线。  旋:手提样品瓶轻轻旋转1下,观其菌丝体的特点。醪液的粘稠度高,说明菌种性能好;稀薄者表明菌球少,不宜使用。菌丝的悬浮力好,放置5分钟不沉淀,表明菌种生长力强;反之,如果菌丝极易沉淀,说明菌丝已老化或死亡。再次观其菌丝状态,大小不1,毛刺明显,表明是供氧不足;如果菌球缩小且光滑,或菌丝纤细并有自溶现象,说明污染了杂菌。  嗅:在旋转样品后,打开瓶盖嗅气味。培养好的优质液体菌种,均具有芳香气味;而染杂菌的培养液则散发出酸、甜、霉、臭等各种异味。  2.2. 取样测验 可取液体菌种进行称重检查和粘度检查;生长力测定和出菇试验;化学检查,包括测pH值、糖含量和氧含量等;显微检查,包括细胞分裂状态观察、普通染色和特殊染色等。  
3、液体菌种的使用方法  液体菌种可作原种使用,也可作栽培使用。3.1. 作原种 取1支100ml。兽用注射器,去掉针尖,换1根内径1mm~2mm,长100mm~120mm的不锈钢钢管,制成1个菌种接种器。使用前,洗净接种器并用纱布包好,经高压蒸汽灭菌,冷却后抽取液体菌种即可进行接种。  经灭菌待接入菌种的原种瓶,先要在无菌条件下去掉棉塞,并改换无菌薄膜包扎瓶口。接种时,将针管插入瓶口上的薄膜,每瓶接种量为10mL~15ml,要注意使液体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基表面,拔出针管后要立即用胶布贴封针孔,竖放在培养室的床架上进行培养。3.2. 作栽培种或直接进行栽培 液体菌种在作栽培使用时,瓶栽的每瓶接种量为10mL~15mL;熟料袋栽的每袋接种量为,小袋10mL~15mL,大袋的20mL~30mL;开放式床栽的,每平方米接种量为500mL~1000mL,不需要接种针筒,可直接均匀洒在培养料面,或进行穴播。



5、如何制作食用菌菌种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0516-8****450


(1)母种的制备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可用于扩接原种。


1.培养基配方 配方1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氢2钾2克 硫酸镁0.5克 维生素B1 10毫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2 合成培养基 马铃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2氢钾2克 蛋白胨10克 牛肉膏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镁0.8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1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1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1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1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细口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试管装入量为度管长度1/4。装好后塞上棉塞,每10支试管扎1捆,棉塞上用塑料纸封扎好,用线绳捆扎起来。


3.灭菌 将分装后的试管扎捆好,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1.1kg/C㎡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30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度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没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4.接种、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方法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上,置28℃、3天后将温度降至24℃继续培养,7—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


(2)原种、制备 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1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1.培养基配方 配方1 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树木 78% 麸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水 65%


配方2 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 80% 木屑15% 糖 1% 麸皮 5% 过磷酸钙 3% 石膏粉 1%


2.拌料与装袋 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计算配料总量,将麸皮、石膏粉均匀的混合在培养料里,糖和过磷酸钙溶于水后,按上述干料量加入水,比例为1:
1、3拌匀,培养料含水量60%为宜,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瓶(袋)。用机械或人工装袋稍加压实,在袋口外套入塑料环,形成象瓶子1样,然后在袋口内塞松紧适宜棉塞、或用牛皮纸包扎好。


3.灭菌 原种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又称加压蒸气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1℃以上)、高压(1.1公斤/C㎡)条件下灭菌2~3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灭菌称流通蒸气灭菌,由于灭菌设备、条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温度变动在90~103℃之间,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1定温度下维持足够时间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10~12小时。


4.接种与培养 不论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在接种前,需对接种箱或接种室用
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灭菌过的料瓶(袋)放在箱内,用烟雾剂密闭薰蒸消毒。接种室消毒,1间房需点燃3盒50克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次仅用重量为4克,1支母种试管可接4—6瓶(袋)原种。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放入发菌室培养。培养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70%以下,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原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袋)需30—40天。


(3)栽培种制备 原种进1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1般采用塑料袋制备,用无棉盖体封口。1瓶原种可接50-6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相同。



6、食用菌栽培种用玉米粒还是用麦粒做菌种好?


食用菌栽培常用棉壳或木屑,少数使用麦粒或玉米粒等颗粒种,食用菌生产使用稻谷颗粒种效果更佳。


由于稻谷有颖壳,煮沸时容易掌握熟而不开花的度。塑料袋装稻谷颗粒种,即使倒袋不及时,菌种结成块,也可以挤压搓碎,并且颖壳内菌丝所受伤害不会很大,而已成团的麦子或玉米颗粒种很难再弄成单颗粒。


1起来看看稻谷的食用菌栽培方法,稻谷用清水浸泡48-60小时至吸足水分,用清水或人工配制的营养水煮沸,至米熟而不开花。滤干摊凉,烘干表面水分,加入1%-3%石膏粉拌匀。


再装入盐水瓶或塑料袋,装量不超过半瓶或1/3袋。盐水瓶用棉塞封口,塑料袋折叠封口。在121-125℃高温灭菌2小时,冷却后接入菌种。待菌种萌发、生长至每团菌种沾附10粒左右稻谷时,摇瓶或倒袋,将团粒摇散。继续培养,结成10粒左右团块时再次摇散,每次摇瓶或倒袋前,挑出带杂菌的菌种。如此反复4-5次,待全部稻谷都长满菌丝即可使用。


常规人工生产食用菌,如平菇、香菇、木耳、金针菇、蘑菇等可以用清水煮熟的稻谷直接制作菌种,特殊食用菌如鸡腿菇、松乳菇用人工配制铁营养液浸煮稻谷也可制作菌种。用稻谷制作菌种统1了食用菌的制种方法,有利于食用菌生产工厂化、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