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植蘑菇可以晒干吃吗?普遍人工种植蘑菇有哪几种

人工种植蘑菇可以晒干吃吗?



1、人工种植蘑菇可以晒干吃吗?

人工种植蘑菇可以晒干吃。蘑菇: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属于真菌,又可以分为大型真菌、小型真菌(包括附生真菌)。蘑菇具有多达36000个种类,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蘑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毒蘑菇会对人健康造成危害,严重者危及生命。蘑菇分为大约1域、2界、5门、12纲、14亚纲、800目、1400科和8500属左右,共计约36000种。

普遍人工种植蘑菇有哪几种



2、普遍人工种植蘑菇有哪几种

1、平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1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

2、香菇,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是世界第2大食用菌。

3、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1种菌藻地衣类,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4、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1,肉质肥厚。

5、鸡腿菇,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

6、杏鲍菇,是1种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但也在亚洲部分地区生长的食用性菇类。

野生蘑菇种类大全(图)能吃的蘑菇



3、野生蘑菇种类大全(图)能吃的蘑菇

野生蘑菇种类大全:生活中常见的能吃的野生菌有松树菌、麻母鸡菌、麻栗窝、马屁泡、大红菌、水鸡纵、火把鸡纵、黄皮鸡纵、鸡屁股菌、鸡油菌、黄赖头、黑牛肝菌、黄牛肝菌、奶浆菌、青头菌、松茸等。大部分野生菌是可以人工种植的,但由于种类多样,分布范围广,所以部分品种是无法人工培育的,比如鸡枞菌、干巴菌等至今未实现人工栽培。野生栽培的菌种在人工栽植后,口感、营养等方面将会发生1定变化。 能吃的蘑菇具体可从下面几点来鉴别

1、看生长地带1般无毒的野生菌1般生长在清洁的松树、栎树、草地上,若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就不要采摘食用了。

2、看形状1般无毒的野生菌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若是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环、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那就不要食用了。

3、看颜色1般无毒的野生菌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若是紫色的大多是有毒的,不能食用。

4、闻气味1般无毒的野生菌闻起来有股特殊香味,若是闻起来有股辛辣、酸涩、恶腥等味则是有毒的,不宜食用。

5、看分泌物1般无毒的野生菌菌柄撕开后会有水1样的分泌物,且菌面掰断后不变色,若是分泌物浓稠、呈赤褐色,则表示有毒。

6、用葱擦下看有无变色1般无毒的野生菌用葱擦了菌盖后,表面不变色,若变成青褐色则表示有毒。

7、用灯芯草、大蒜煮下看有无变色1般无毒的野生菌在加入灯芯草、大蒜1起煮熟后,灯芯草、大蒜是不会变色的,若是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表示有毒,不宜食用。

8、用专用化学仪器测下1般无毒野生菌的汁液在滴入纸上,加入稀盐酸或白醋后,纸巾是不会变色的,若变成蓝色或红色则表示有毒。

菌菇都有哪些种类



4、菌菇都有哪些种类

菌菇种类较多,约有36000余种,常见的有香菇、金针菇、茶树菇、鸡腿菇、草菇、猴头菇、杏鲍菇等。菌菇又称蘑菇,是1种可食用真菌,食用部位为子实体,即地面长出的部分。

1、香菇

1、香菇起源于中国,是世界的第2大菇,在自然条件下,从孢子发育成子实体需8-12个月,而采用木屑人工栽培,只需3-4个月,子实体即长出的可食用的部分。

2、香菇肉质肥厚细嫩,味道鲜美,每100克香菇中含水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钙124毫克、铁25.3毫克、维生素B0.07毫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space

2、金针菇

1、金针菇又叫冬菇、朴蕈等,在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等地均有种植,以其菌盖滑嫩、柄脆,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著称于世,可以用来凉拌、刷火锅等食用。

2、金针菇子实体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肉质较软且有弹性,菌菇多呈球形或者扁半球形,菌肉为白色,菌褶为白色或象牙色,长短不1。space

3、茶树菇

1、茶树菇是1种食药用菌,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所以被称为茶树菇,其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以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钾、钠、钙、镁等元素,营养丰富,且菌盖细嫩、鲜美可口。

2、茶树菇的子实体单生、双生或者丛生存在,菌盖直径约5-10厘米,呈暗红褐色,菌肉呈白色,长10厘米左右,柄粗1-2厘米。space

4、鸡腿菇

1、鸡腿菇又称毛头鬼伞,因外形像鸡腿,肉质像鸡丝而得名,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种新秀”。

2、鸡腿菇子实体较大,菌盖呈圆柱形,直径长3-5厘米,高9-11厘米,表面为褐色至浅褐色;菌肉、菌柄为白色的圆柱形,长7-25厘米,粗1-2厘米,表面光滑。

求蘑菇的种植技术



5、求蘑菇的种植技术

食用菌蘑菇种植技术.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1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 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3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3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4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1次发酵法和2次发酵法。室外2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2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1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3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4周用竹搭成1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1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1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香菇种植技术   

1、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1, 多年1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   界第1。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1定鲜品出口。   

2、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3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   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   其基本工艺为配料1分袋1灭菌1接种1发菌1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   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   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1、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   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   木代料两用种等5大类型。   

2、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D80天出菇) 、迟生种(接种   后120天以上出菇) 。

3、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   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4、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3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   后者4-6厘米,居2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5、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 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   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3、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1种限制生产的栽培   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   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D

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3个菌株。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1、241(D4241(D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1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   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   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D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   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 (D10厘米,肉   厚1.8(D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   度范围6-20℃,以12(D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D5月,   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   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1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   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   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3个香菇品种之1,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   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   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 (D14厘米,柄长3.5(D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   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 22℃,以14 (D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   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D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1致,但5(D7月接种的   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   品种,出菇期9月(D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   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3、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1。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 (D13厘米,柄长3(D4厘米,易形成   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D1

8、,以9-13℃为最适;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   2(D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遇夏季高温会   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   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2)栽培关键技术   

1、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1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   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   积累少,第1至2潮菇的畸形菇多。从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来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种期   分别为:241(D4为2-5月,庆元9015(花菇939)为4-7月,花菇135为2(D4月。我国北方气   温偏低,秋季出菇适温要比南方来得早,接种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必须安排   在气温5℃始日之后。   

2、合理的培养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适宜用杂木屑7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   含水量60%左右的常规配方,花菇 135品种的培养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3、适时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工具常用1.5寸元钉制成,每段菇木刺孔的总量视菇   木划分别进行。较紧实的菇木刺孔数要多些,含水量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   1般掌握在100个左右, 深度为1.5厘米。在菌丝生长过程中1般刺3次孔,第1次在   接种孔香菇菌丝圈直径6(D7厘米,第2次在香菇菌丝蔓延到培养料50%左右,第3次在   香菇菌丝布满全袋。第 1-2次刺孔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内1.5厘米,第3次刺孔则在   接种孔的背面。第2及第3次时培养料袋壁必须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状物。   

4、调整菇木堆形,调节料温。接种的菇木1字形排列,堆高8-10层,第2次刺孔通   气的菇木横2纵3排列,堆高8层,第:次刺孔之后的菇木6角形排列,堆高5-6层。堆   与堆之间要有空隙,行与行之间须有40厘米通道。在室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   

5、菇木适时转场。 促使菇木转色形成均匀菌膜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线。241-

4、9015   (花菇939) 的菇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转场,最迟为出菇前30天;135   菇木不宜全面转色后再转场,因为转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发生,应采取长期的较   暗光线培菌,出菇季节转场,边转场边出菇。   

6、促使菇蕾发生均匀。香菇241-4和庆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发生型的品种,   在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适温季节来临时,采取温差刺激出菇较宜。若采取震动、   击木(惊蕈) 刺激,菇蕾就会大量发生影响香菇质量;花菇135菌株则必须有1定的震动   或击木(惊蕈)刺激,否则出菇不均匀。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春栽迟生型品种,在杂菌和虫害预防上的重点是越夏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有:   精细管理,尽量疏散菇木,及时通风降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   发生局部污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涂刷,菇蚊可用专用蚊香、敌敌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1、武香1号, 是目前应用的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子实体大叶,菌肉肥厚,   菌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   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易的接种期   为3-4个月, 出菇期5-11个月。其抗逆性强1般地区可作为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   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2、CR04,福建3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大   叶型,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为茶褐色,有鳞片,有时盖顶有稍突起的尖顶,柄中   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10-28℃,最适18-23℃,菌龄7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1-4月,   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保鲜和   脱水烘干销售。   

3、广香4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的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盖大肉厚,   菌盖黄褐色,柄中粗,稍长,出菇温度范围14-28℃,最适14-24℃,菌龄60天,适宜的   接种期为2(D5月,出菇期5(D11月,出菇高峰期分别在5-6月以及9-10月,冬季出菇量极   少。可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脱水烘干和保鲜销售。   

4、800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单生,朵型圆整,   中大叶型, 肉质肥厚,菌盖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为   18-23℃,菌龄60天以上,适宜接种期2-4月,出菇期5 (D11月,冬季低温不宜出菇,适   于鲜菇销售或脱水烘干销售。

人工种植“虫草”,像种蘑菇1样,有科学依据吗?可行吗。会不会是新1轮“种子炒作”啊。



6、人工种植“虫草”,像种蘑菇1样,有科学依据吗?可行吗。会不会是新1轮“种子炒作”啊。

搜1搜百度,就能找到1些文章: ------------------------------------------------- 1些媒体刊发广告称:“两个月可种出冬虫夏草。”这些以提供人工种植冬虫夏草“新技术”为名的广告,往往还煞有介事地宣称有法律公证,可签订长期合同,供种、供技术、跟踪服务、回收产品,使不少致富心切的人信以为真。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教授杨大荣提醒人们,人工种植冬虫夏草骗局多,切勿轻信这类虚假广告而盲目投资受骗。 众所周知,冬虫夏草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及边缘省份高海拔地区的1种珍稀药材,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云南、4川、甘肃等省区的高寒草甸雪域附近。从古至今人们常把冬虫夏草与野生人参、鹿茸列为3大补品,目前市场价已经超过人参、鹿茸数十倍。 杨教授说,冬虫夏草在野外的1生需要经过寄生昆虫蝙蝠蛾成虫期(约4-12天)、虫卵期(约45-72天)、幼虫期(约680天-940天)、蛹期(42-58天),也就是说仅蝙蝠蛾1生就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在蝙蝠蛾幼虫8龄后期(幼虫生长1年半左右)才会被该地区分布的中国特有真菌中华虫草菌寄生。中华虫草菌主要寄生4-5龄幼虫,菌孢子在每年的8月感染幼虫体内,10月份幼虫感染后形成僵虫,11月僵虫头部长出约1毫米-2毫米的子实体后,开始越冬(人们常说的冬天是“虫”)。到次年5月下旬,雪山痧雪融化,温度和湿度上升,子实体才能长出地表(人们常说“草”)。也就是说,从3-4龄蝙蝠蛾幼虫被中华虫草菌感染长出冬虫夏草也需要约1年的时间,加上前期的幼虫生长期,需要2年半左右才能长出冬虫夏草。 杨大荣指出,虽然目前1些科研单位在实验室内可缩短其生长周期,但还处于实验阶段,即使在具有高投资设备条件下也不能规模化生产出冬虫夏草。此外,中华虫草菌仅能在高寒草甸分布的蝙蝠蛾幼虫体上寄生出子实体,其它昆虫上不能长出子实体。更不会像虚假广告称:不花大成本,不限栽种环境条件,房前屋后、阳台、田地、室内外均可大量种植。想在两个月内种出冬虫夏草更是天方夜谭。 那么,宣称“2个月种出冬虫夏草”的广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杨教授循着广告,分别从北京、湖北、广东、广西等地购回了1批所谓菌种进行化验、鉴定。发现其骗术不外乎3种:1是张冠李戴法。用1些霉菌的菌丝体、食用菌丝体、蛹虫草菌丝体当做中华虫草菌。2是障眼法。把从药材市场买来的真虫草用水浸泡后埋在土里、让人“考察”上当。3是移花接木法。我国除冬虫夏草外,还有其它类型的虫草60多种,1些人便用其它价值低的甚至有毒虫草种类骗人。此外,还有的用植物唇形花科的心叶石蚕、地笋、地参、掌叶石蚕等根茎骗人,有的则人工制作模子,用面粉、草牙制成冬虫夏草样子骗人。 杨教授提醒人们:面对充满诱惑力的虚假广告1定要冷静、谨慎。同时奉劝广告主:搞虚假广告骗钱,终会受到法律严惩,不要玩火自焚!骗子可能得逞1时,必以失败告终。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