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食用菌资料,食用菌培养中的主要污染菌有哪些?如何将其分离?

江西食用菌资料



1、江西食用菌资料

1、学用结合,科技兴农的痴心人 江国志、男、于1984年出生于江西贵溪、2011年创办江西贵溪象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5从省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后,受聘到江西抚州临川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级技师,从此与农业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迷上了科技兴农。拜名师长本领。从当技术员抓食用菌菌大棚生产的经历中,他时时感到自己的科技知识贫乏,于是自掏腰包到山华中农业大学进修。学成归来,投在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江西抚州临川食用菌协会会长专家方金山门下,在名师方金山指导下,他相继完成了“临川虎奶菇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栽培技术”、“绿色食品临川虎奶菇技术开发”等十几项技术更新与开发,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办基地创名牌,示范带动群众发展礼品食用菌、名优食用菌品种。由于临川区以种平菇为主,经济效益1度不理想,无形中挫伤了1部分菇农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个状况,同社长方金山举债200多万元,建起了科普示范园。他多次外出考察,不厌其烦向专家请教,终于培育出了“临川虎奶”等响当当的品牌食、药用菌,从科普园里走出的“大杯伞”、“临川虎奶菇”、“高大环柄菇”等新品种打入了国内多家大超市,亩效益比平菇高出30倍多。园里“季季有鲜菇,月月可供市”,成了“金字招牌”。许多菇农看他种瓜能发财,前来学习参观的成群结队,留连忘返,他总是来者不拒,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

2、点面结合,科普惠农的有心人 在区科协的大力支持下,领办了临川区食用菌协会和研究所,依托“会、所、园”,以科普示范为支点,不遗余力地向群众传授普及新技术。 巡回指导。他时常是1周有35天下乡指导,数年如1日。2005年8月8日上午,同名师方金山正在罗针镇会议室对80多名群众上课,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同方金山巡回辅导专场890次,受训9650人次。近5年,他驾车下乡每年要跑1.1万公里,油费自理,不要报酬。有些群众过意不去,想意思意思,建兴总是只吃便饭,上酒不喝,给烟不要。 办班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临川虎奶菇”种菇能手。1类是普及型培训,制种期、栽培期、成熟期等几个系列进行专题讲座。据统计,近5年已办班186次,培训16200人。另1类是骨干培训,重点培训协会1些骨干技术员,让他们及时追踪和把握国内乃至世界上有食用菌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上不掉队,不落伍。5年来,共培训骨干3866人次。他编撰的“姬菇栽培技术”、“临川虎奶菇栽培技术” “菌类病虫害防治”等科普教材被学员视若珍宝,在群众中也十分抢手。

3、帮带结合,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对于特殊的农户家庭,心贴心地帮,俯下身子带,被群众誉为致富路上的好帮手。 罗针镇丁湖、新徐等几个行政村土地呈沙性,是天然的食用菌覆土栽培良田,但当地群众大都以平菇为主,管理粗放,效益不好。方金山2005年8月往这些村跑了89次,同菇农谈心交流,找症结破难题。2006年他把自己发明的“虎奶菇覆土栽培”技术无偿转让给群众,这些村的菇农当年亩效益就比往年高出26000多元,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罗针镇的丁湖村、新徐庄等行政村1直都是靠种平菇为主,近年来平菇经济效益下滑。2006年春,他多次去,现场教,忙时委派高徒帮,指导群众改平菇种虎奶菇,从选地整地到选种、育种、生产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当年发展虎奶菇89亩,涌现了6家收入过10万元的典型户,去年周江、黄明等15家成为收入过15万元的致富能手。 同方金山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名牌农业之路,目前已注册“临川虎奶菇”等商标,并让全县菇农无偿使用,形成了品牌竞争优势。仅20009年协议种植优质虎奶菇1890户、28000亩,靠品牌优势就净增收2800余万元。 他们靠技术发了家,致了富,谱写了科普惠农兴村致富的新篇章。

食用菌培养中的主要污染菌有哪些?如何将其分离?



2、食用菌培养中的主要污染菌有哪些?如何将其分离?

农药施用带来的污染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各种竞争性或危害性杂菌、病虫害将越来越频繁发生。1部分菇农必然会采用类同防止其他作物病虫害的办法,施用农药进行灭菌除虫。在施用农药的过程中,特别是施用毒性较大的灭虫农药,容易给食用菌产品带来农药中有害成分的污染,或在子实体造成农药残留。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汞是农药中种类最多的3大类,农药造成的急性中毒有3/4以上是由这3类农药引起的。 培养基带来的污染 食用菌是采用农林下脚料和少量无机盐混合组成作为栽培的基质。若基质的成分来自天然无污染的地方,其产品当然就是天然无污染的产品;若培养基质来自有较多施用农药残留的农林下脚料,其中某些有害成分可以通过菌丝在分解吸收基质营养时积累到菌丝和子实体中,造成产品污染。但这种污染成分种类和各污染成分的多少因不同食用菌种类而各不相同。 1方面是培养基质由于受到污染导致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有害物质代谢积累;另1方面是培养基质本身变质,腐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菌丝对基质的分解吸收而导致食用菌受污染。 环境对食用菌产品的污染 食用菌生产原本多在山区林木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地方,环境对食用菌产品造成的污染机会很少。但是由于农业生产中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工业"3废"的排放,可能造成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1.土壤造成污染 在食用菌栽培中,部分种类如粪草类的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和平菇类中1些品种,需通过覆土才能 出菇,或通过覆土可获得外观优质和高产,这类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若采用污染的土壤进行覆土栽培,含有污染成分的土壤可能给其产品带来污染。如姬松茸的重金属超标,就与土壤中镉含量较多有关。 2.空气污染除栽培场所有工业废气排放会给食用菌产品带来污染外,在食用菌产品烘烤加工过程,使用煤、油、柴为燃料,燃烧后的有害气体可能为产品所吸附而造成某些有害成分的超标。如香菇用煤为燃料烘烤,若非间接热烘干,可能造成2氧化硫含量超标。 3.水质污染食用菌生产全过程和某些加工工艺中的许多环节均需要用水。有的水分是直接与食用菌子实体接触,有的水分被菌丝体吸收再输送到子实体中,有的水分在加工中与子实体融为1体成为产品。因此,受污染的水质在食用菌生产和加工中使用可能使食用菌产品受污染,造成有害成分超标,或有害微生物超标。在食用菌生产管理过程中,与子实体直接接触的水质要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如栽培管理中的喷水用水和加工过程中的用水均应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食用菌产品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 (1)重金属 重金属对人的机体损害机理是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盐而使蛋白质变性。人和动物体通过饮食吸收和富集大量重金属,其结果必然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以镉、铅、汞最为常见。 1.镉镉是食品中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种类之1。镉可以在人体内蓄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形成公害病。镉对肾脏有毒性作用,有害于个体发育,可致癌、致畸,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8大公害之1。食用菌产品中镉的来源主要是栽培环境,包括土壤、水源、空气和栽培基质。对于采用覆土栽培的食用菌,产品中镉的含量来自基质和覆土材料。如姬松茸产品中镉的含量主要来自牛粪、稻草和覆土材料。经分析测定,以牛粪和稻草为培养基,牛粪中含镉的量最多,稻草其次,土壤再次。环境中镉的来源主要是电渡的废液、金属提炼厂的废气和烟雾及含镉的金属容器。 2.铅铅也是食品受重金属污染最常见种类之1。铅对人 体危害涉及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肾脏。铅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含铅农药施用后在基质上的残留;生产环境,主要因土壤、汽车尾气、水质带来铅的污染;含铅器皿在食用菌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使用也会引起铅的污染。 3.汞汞在自然界进入水系后,经过自然生物转化变成神经毒素甲基汞(c}{31Hgcl)。它可在人体内积聚,人体汞中毒后的典型症状是感觉障碍、视野缩小、运动失调、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神智错乱。日本著名的水俣病就是汞污染造成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含汞的农药和含汞工厂的3废排放。 4.砷砷对人和动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砷因其氧化物在人体内不同量而产生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现象。 砷的来源主要是某些杀虫剂,某些饲料添加剂中也有砷的成分。在食用菌生产中选用麸皮等原料注意不混入有砷的成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避免选用有砷成分的试剂。 (2)化学物质 除前面所述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外,以下操作环节也可能造成食用菌产品的污染。 1.塑料膜带来的有毒成分食用菌栽培中的菌袋、覆盖塑料膜、包装用的食品袋、腌制品用的包装桶均为塑料制品,这些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加入增塑剂,增塑剂主要成分以苯酐为原料的邻苯2甲酸酯类,最常用的有邻苯2甲酸辛酯、2异辛酯、2丁酯和2异丁酯等4种。若使用含有以上有毒成分的塑料制品,可释放出有毒气体为菌丝或子实体所吸收而造成污染。采用聚乙烯薄膜袋的污染小,包装桶推荐用聚酯(PET)包装桶。 2.煤炭和木材燃烧引起的污染 在食用菌产品加工中,特别是烘烤加工时常采用煤炭或木材为燃料。燃料燃烧过程,会产生如2氧化硫、萘、木酚、正壬酸等化合物。这些物质若进入子实体,将引起产品有毒物质吸附造成污染。 3.保鲜剂、添加剂带来的污染随着食用菌栽培业的发展, 以鲜菇出口或内销的产品增加,需要远程运输的产品,为保持产品的鲜度,常需要经保鲜处理。保鲜方法除气调保鲜外,有的采用化学保鲜剂,如焦亚硫酸钠等,这些试剂会造成子实体硫化物超标。 可导致食用菌产品污染的外加物质是食品添加剂。有的食品添加剂对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质量是有益的,有的食品添加剂本身在添加过程中会与食品产生特殊生理效应,引起中毒;有的会产生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转化为有毒代谢产物,有的添加剂本身无害,而其中所含杂质成分却能造成严重污染,这是由于添加剂不纯而造成的。添加剂的日益增多和滥用已成为1种食品公害。任何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试验才能应用。 4.加工过程形成的嫌忌成分造成污染食用菌加工过程中也可能形成嫌忌成分造成对加工产品的污染,如腌制过程形成的亚硝酸盐成分等和保鲜、漂白加入的亚硫酸盐。食用菌产品中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培养基中添加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类的成分;另外是覆土栽培材料选用了大量施用硝酸铵的土壤。亚硫酸盐来源于添加硫酸盐的基质,或来源于保鲜剂及环境中有害气体。 (3)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病原微生物污染是指在食用菌生产、加工、贮运过程中造成有害微生物的污染。这种污染可由生产过程造成,也可由加工过程造成。污染的媒介为水、土壤、空气、操作人员、加工设备、包装物、贮存环境等。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如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肠毒素、肝炎病毒等。对食用菌产品,除了防止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外,对有害微生物污染的预防更是刻不容缓。必须按食品加工的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各环节卫生标准控制,加工食用菌产品的人员也应符合食品加工人员的要求。应从食用菌产品的质量控制、加工环境卫生标准的控制,产品加工重点环节的条件控制综合解决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问题。 (4)微生物毒素的污染 微生物毒素对食用菌产品的污染主要环节有两个方面:1是食用菌产品在加工、贮存过程中受微生物所污染,微生物分泌毒素到产品中,造成变质污染。这是微生物直接污染;2是食用菌栽培基质原材料受微生物污染或在栽培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微生物分泌的毒素并非直接在食用菌产品中,而是在食用菌栽培的基质中,通过食用菌菌丝吸收输送到子实体中而造成污染。 许多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在其生长的过程中可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其中不少是致癌物和剧毒物。以下主要介绍几种霉菌毒索和细菌毒素。 1.霉菌毒素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黄曲霉菌株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以黄曲霉毒素B。为最常见,毒性也最大。 (2)小柄曲霉毒素这也是1种致肝癌的毒素,只是毒性较低。 (3)棕曲霉毒素 这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3种同系物,以A的毒性最大。动物试验,能致肝、肾损害和肠炎。 曲霉类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见的竞争性杂菌,特别在以麸皮、豆粉、玉米粉等为配合成分的基质上更为常见。因此,选用培养基材料时,应选用新鲜无霉菌的材料。 (4)青霉素这是由青霉属的某些种类的霉菌产生的毒素。该毒素可致癌。 (5)镰刀菌毒素镰刀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能污染与土壤接触的有机物,食用菌产品摊晒在地面也可受到镰刀菌的污染。其毒素可导致人体白血球减少症、皮肤炎症、皮下出血、黄疸、肝损害等。 (6)霉变甘薯毒素霉变甘薯毒素是甘薯被甘薯黑斑病菌和茄病镰刀菌寄生后生理反应产生的次生产物,并非霉菌的代谢产物。主要毒素成分可导致人和畜肺气肿、肝损害。食用菌产品可 通过受污染的粮食、土壤等媒介而被污染。 2.细菌毒素污染食用菌产品的细菌毒素主要有沙门氏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我国的出口蘑菇罐头曾出现此污染而造成出口大量下降的教训。沙门氏菌毒素可导致人体急性胃肠炎。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后2~3小时可发生流涎、恶心、呕吐、痉挛及腹泻等症状。

食用菌覆土栽培原基出土后,为什么子实体都是畸形,如何使平菇原基全部长成子实体,有什么好办法



3、食用菌覆土栽培原基出土后,为什么子实体都是畸形,如何使平菇原基全部长成子实体,有什么好办法

首先加强菇房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散射光照。保持覆土潮湿和空气湿度。这样就可以生长正常的子实体了。

覆土栽培为什么能够大大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4、覆土栽培为什么能够大大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食用菌生产中,采用覆土技术,长出菇的菇体肥大、柄短、盖厚、色泽亮丽、口感与风味佳,产量可提高30%~50%,甚至更高,且利于稳产,是1种不需再投资的增产措施。 原因何在?众所周知,食用菌在出菇期的水分管理是其优质高产的第1要素,即是说,在出菇期如何灵活进行调水、调多少,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子实体在不同生长期对培养基水分及周围湿度的需求,是产量高低的关键,而覆土是最有效的措施。 覆土有哪些作用呢?首先,覆土为菌床的菌丝提供了保护层,使菌床温度变化和水分蒸发量变小,菌丝不会因失水而干枯、死亡,也不会因直接遇水而萎缩、病变,有效保护了菌丝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第2,覆土对菌丝产生重力压迫和刺激,菌丝原来生长在丰富的营养环境中,覆土后遇到了营养明显变“瘦”的环境,加之覆土层中2氧化碳浓度的急剧升高(高于正常空气8~10倍),迫使菌丝发生生理性反应——菌丝变粗,并扭结成子实体原基;第3,覆土层中贮藏了大量水分,通过渗透作用,满足了菌丝体和子实体对水分的需求。此外,在覆土中施加的石灰粉可减缓菌床酸碱度过速下降,减少杂菌的危害;可以覆土为载体和媒介,通过向菌床追肥,提高产量;覆土还是蘑菇子实体的着生地和支撑物等。 对覆土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以平菇为例,要求土质质地疏松,毛细孔多,团粒结构好,湿而不黏,干而不散,蓄水力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偏黏性壤土。覆土应呈颗粒状,土粒直径0.5~1厘米, pH7.0~7.5为宜。避免土块、沙性过大,石灰、生土过多。也可用改良土,配制方法:取地表20厘米以下的菜园土、稻田土或树林内表层腐殖质土整碎,添加10%稻谷壳、10%草木灰、2%过磷酸钙、0.2%尿素、3%石灰粉、1%食盐,反复拌匀后,喷500倍克霉王等杀菌剂和1500倍敌敌畏等杀虫剂,薄膜密封2天后使用。

“食用菌覆土栽培”怎么翻译成英语



5、“食用菌覆土栽培”怎么翻译成英语

Edible fungus cultivation with overlying soil。

江西抚临川金山食用菌生产基地艺师江国志概况



6、江西抚临川金山食用菌生产基地艺师江国志概况

1、学用结合,科技兴农的痴心人 江国志、男、于1984年出生于江西贵溪、2011年创办江西贵溪象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2005从省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后,受聘到江西抚州临川金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高级技师,从此与农业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迷上了科技兴农。拜名师长本领。从当技术员抓食用菌菌大棚生产的经历中,他时时感到自己的科技知识贫乏,于是自掏腰包到山华中农业大学进修。学成归来,投在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菌物学会理事、江西抚州临川食用菌协会会长专家方金山门下,在名师方金山指导下,他相继完成了“临川虎奶菇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栽培技术”、“绿色食品临川虎奶菇技术开发”等十几项技术更新与开发,学到了不少真本事。 办基地创名牌,示范带动群众发展礼品食用菌、名优食用菌品种。由于临川区以种平菇为主,经济效益1度不理想,无形中挫伤了1部分菇农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个状况,同社长方金山举债200多万元,建起了科普示范园。他多次外出考察,不厌其烦向专家请教,终于培育出了“临川虎奶”等响当当的品牌食、药用菌,从科普园里走出的“大杯伞”、“临川虎奶菇”、“高大环柄菇”等新品种打入了国内多家大超市,亩效益比平菇高出30倍多。园里“季季有鲜菇,月月可供市”,成了“金字招牌”。许多菇农看他种瓜能发财,前来学习参观的成群结队,留连忘返,他总是来者不拒,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

2、点面结合,科普惠农的有心人 在区科协的大力支持下,领办了临川区食用菌协会和研究所,依托“会、所、园”,以科普示范为支点,不遗余力地向群众传授普及新技术。 巡回指导。他时常是1周有35天下乡指导,数年如1日。2005年8月8日上午,同名师方金山正在罗针镇会议室对80多名群众上课,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同方金山巡回辅导专场890次,受训9650人次。近5年,他驾车下乡每年要跑1.1万公里,油费自理,不要报酬。有些群众过意不去,想意思意思,建兴总是只吃便饭,上酒不喝,给烟不要。 办班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着力培养“临川虎奶菇”种菇能手。1类是普及型培训,制种期、栽培期、成熟期等几个系列进行专题讲座。据统计,近5年已办班186次,培训16200人。另1类是骨干培训,重点培训协会1些骨干技术员,让他们及时追踪和把握国内乃至世界上有食用菌生产的新技术、新方法,技术上不掉队,不落伍。5年来,共培训骨干3866人次。他编撰的“姬菇栽培技术”、“临川虎奶菇栽培技术” “菌类病虫害防治”等科普教材被学员视若珍宝,在群众中也十分抢手。

3、帮带结合,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对于特殊的农户家庭,心贴心地帮,俯下身子带,被群众誉为致富路上的好帮手。 罗针镇丁湖、新徐等几个行政村土地呈沙性,是天然的食用菌覆土栽培良田,但当地群众大都以平菇为主,管理粗放,效益不好。方金山2005年8月往这些村跑了89次,同菇农谈心交流,找症结破难题。2006年他把自己发明的“虎奶菇覆土栽培”技术无偿转让给群众,这些村的菇农当年亩效益就比往年高出26000多元,群众心里乐开了花。 罗针镇的丁湖村、新徐庄等行政村1直都是靠种平菇为主,近年来平菇经济效益下滑。2006年春,他多次去,现场教,忙时委派高徒帮,指导群众改平菇种虎奶菇,从选地整地到选种、育种、生产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当年发展虎奶菇89亩,涌现了6家收入过10万元的典型户,去年周江、黄明等15家成为收入过15万元的致富能手。 同方金山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名牌农业之路,目前已注册“临川虎奶菇”等商标,并让全县菇农无偿使用,形成了品牌竞争优势。仅20009年协议种植优质虎奶菇1890户、28000亩,靠品牌优势就净增收2800余万元。 他们靠技术发了家,致了富,谱写了科普惠农兴村致富的新篇章。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