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有没有培养金针菇的方法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1、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1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颇丰,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1份工作总结。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8年级生物教学工作,从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教学总结。   在教学中,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1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1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州州成,想1步到位得出答案知御;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   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针对情况,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   第
1、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意学,积极主动地学。在每节课上,每次作业都要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与能力。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工整的书写。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能力,防止马虎出错。   第2册猛蔽、转变学生学习态度。针对1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要拉近与他们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心理,找出根源,转变学生对学习的错误认识,消除学习中的消极情绪。给予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
3、努力提高自己。平时多看1些有关教学方面的资料,特别是与自己所教年级有关的。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第
4、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进1步提高教学成绩,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优生成绩的提高。   第
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1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第
6、认真备课,精选试题保证学生学足,学精。   第
7、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2   回顾这1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着眼未来,全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1个小结,借以鞭策自己、促进提高。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业务素质。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1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遵纪守法,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满腔的教育热情献身于这1光辉的职业。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真诚合作,关心同学,做合格的人民教师。以“尽我所能,甘为人梯”为座右铭,以“坦诚做人,认真读书”为班训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培养良好的师德,树立自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形象。本学期,结合学校教学处确立的学习重点是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理论。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及各类学习讲座。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生物新课程标准,熟悉了苏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以及相关的文章如《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等。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在平时有机会还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听课、开课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本学期被评为建邺区生物学科带头人。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2、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课程理念。”力求让我的生物课堂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1、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抓好1轮复习工作。   我积极带领本组教师认真研究教法、合理设计教学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易忽略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上课时语言精炼、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新法、构思精巧有新意,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灵活发散的创造性思维,透彻理解问题,运用举1反3。   
2、认真反思,及时总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1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   
3、研究教法,提高效益,发挥集体备课优势。   初2的生物课的集体备课活动,按时开展、取得实效,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讨论上课复习思路、考查的重点难点、练习的选用、阶段性测试与周练的编写等,写出具有实效的1体化教学案,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帮助学生把书看薄,沉淀知识,形成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生物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3、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1系列的比较大型的教学活动,“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大型“新教师招聘活动”,“微生物培养与食用菌栽培实践活动”等等;同时还有鸟类保护专题讲座、植物叶脉标本制作活动、提优补差辅导活动、新课标观摩课活动及参加市、区教学研究活动等,我都积极组织备课组教师参加,以提高全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课外时间和精力,有的更是需要我们全程积极参与指导活动。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1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4、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主要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1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1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工作做得不够细和实,没有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生物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在生物辅导课开设“生态环境调查”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1些生物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我校生物教学工作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3   初2生物教材下册,在编写上更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教学,而且增加了讨论、调查和游戏。针对过去教科书比较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精神,大力强化探究性学习,安排了较多的各类学习活动,如探究、讨论、阅读、观察、实验、实习、制作、解读、设计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我们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通过1年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新课标规定的实验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认真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物实验。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1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通过半年来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了1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书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了生物科学探究的1般方法,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半年来的教学实验也证明了这1点。我们要及时总结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4   
1、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关注每1位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1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两章,分17节,分别探究生物圈中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形态结构、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给生物分类。教材基础性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突出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   
3、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学生情况分析   8年级2班共有102名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很高,上学年生物的平均成绩较好,这个学期要想办法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优秀。   
5、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8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1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2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2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区区情的评价体系。   
6、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1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7、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5   在即将过去的1学期里,我感到忙碌忙碌碌,充实而又疲惫,喜悦伴随汗水,成功伴着艰辛,有成就也有遗憾,现小结如下:   
1、 不断钻研,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做为xx中学的1员,我首先是1名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日常工作的重点,我多年从教的初2生物,是师生眼中的“小学科”,到初2结束时必须要参加中考会考,用“底子薄,时间紧,任务重”来形容绝不为过分,它既不具备“大学科”教学那样有充裕的时间,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有效教学是我1直思考的内容。   首先,我积极参加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培训,从而不断充实自已,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更新自 已原有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已生物科学素养,并将新思路新理念渗透到平时教学的每1环节。   其次是备好、上好每节课,力争每节教学内容都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等3方面,平时注意积累,并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大授课时的知识面,并对这些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变为自已的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力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提高。平时教学中旁征博引,用日常生活中学生耳闻目睹的范例来剖析深奥的生物原理,让学生主观能动地获得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
3、平时还注意与城区学校的同行交流,虚心向别人学习,不做“井中之蛙”取他人之长,补自已之不足,来提高自已的教学水平。在几位班主任老师的大力帮助下,经短时间之内“副强化”训练,20xx年中考会考我所教班级实校平均合格率在98%以上,z初中本学科会考过关率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此我深表感激和荣幸。   
2、 尽心尽力,让电教室发挥正常效能   过去的半年中学校组织举办了多次大型教育教学活动,每次活动中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与电教室全体同仁总是群策群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从设备的维护到资料的摄制保存都做得非常到位,保证学校活动圆满成功,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3月份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在我校举办全市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学校组织的“38妇女节”庆祝活动,4月底全姜堰市初3政治教师中考复习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我们更是不遗余力,设备不全我们自已去借,为了让现有的设备运行到理想的状态,我们多次请专家来调试,若干次忙到深夜,虽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可是尽了巨大努力。为了中考英语“人机对话”测试,我们在考试前几天爬上爬下,在几幢楼中不断奔忙,查找问题,排除故障,保证测试圆满完成。为了20xx年中考顺利进行,从原材料的录制到语音合成以及最后的程序设定,我们都是1丝不苟,每1步力求完美。说实话电教室的工作纷繁复杂技术性较强,学校的教育现代水平在不断提高,设施越来越完善,当今社会没有通才,需要的是1专多能的人,对每个电教工作者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只有不断为自已充电。多年来我自费订阅各类相关杂志,办公桌上堆得最多的也是电教的有关书刊,经常与同行交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技术,来满足本部门的工作需要。   当然,我还有在许多方面的不足,我从事电教工作多年并兼任东西两校区的生物教学工作,常有顾此失彼、疲于奔命的感觉,使电教工作不能即时服务到位,更不能静下心来钻研生物教学。不断添置新的教学设施,我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今后我将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电教服务和生物教学质量。   初2生物教师的个人工作总结6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课程理念。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1层楼。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1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1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1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比过去喜欢上数学课,就连以前极讨厌数学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极积的表现。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真批改试卷:试卷批改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得网络资源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1次试题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试卷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做题情况,将他们在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4、成绩与反思: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1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思考,不回答问题;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但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1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1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



2、有没有培养金针菇的方法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金针菇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1起便成菌丝 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1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 金针菇(8张)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3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1,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1定量的磷酸2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 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虫害。 (4)空气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2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5)光线 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6)酸碱度 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1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 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比例是1∶1.4-1.5。搅拌后达到手握成团,手松散开为宜。玉米芯栽培料的配方:玉米芯73%,麸皮25%,石膏1%,蔗糖1%。料与水比例为 1∶1.4-1.5。装入袋内的培养料1般 300,500克。把料袋放人蒸锅内,水温烧到100℃,经8-10小时,可达到灭菌要求。用消过毒的料袋接菌种。 栽培金针菇和种庄稼1样,选好良种才能高产。好的菌种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抑制杂菌生长。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过菌的镊子将原种或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打开料袋两头的扎口,分别接入原种或栽培种,接种完毕用绳把袋口扎住。全部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金针菇生长阶段需氧不多,通常采用封闭式的发菌培养。 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3- 25℃。十般袋内温度比室温高2℃左右,培养室的温度不能低于20℃。建造地沟菇房或半地下房式菇房,有利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选择地势高、向阳、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沟建菇房。沟宽 4米,深2米,顶棚覆盖塑料布和作物秸秆,正对沟中间人行道及4周设通风口,以便调节通风、透光和温度。地沟内放3排床架,床架宽40厘米,高 2米。床架用竹竿铺设5层,层间距离 40厘米,每层可横向堆放4层料袋。使用前,床架要进行消毒处理地沟菇房以土做墙壁,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持菇房恒温,土还是水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菇房保持湿度。地沟菇房较暗,有利于菇体保持白色。菇房使用前要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石碳酸、来苏儿和漂白粉等。发菌阶段的菇房温度应保持在23-25℃,冬季要采取加温措施。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湿度太大易生杂菌,每天定时通风,有利菌丝生长。 接种10-15天,菌丝生长量小,呼吸量也小,菌袋内氧气可满足需要。当料袋菌丝增多,长到5厘米左右,代谢活动随之加强,需氧量增加,这时应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增加通气,促进菌丝生长。为了促使发菌均匀,每隔10天将床架上下层和里外的菌袋调换1次位置,菌丝长满料袋时,要敞开袋口,以利出菇。 菌丝由孢子长成,生长30天左右长满料袋就开始出菇了。从接种到菇体长成大约要两个月。进入出菇管理,温度要降到10-12℃,低温对出菇有利。相对湿度保持90%。湿度不够时,可往地面喷水,但不要喷到菇体上,以防烂菇。 出菇阶段要控制好通风、透光、温度、湿度和2氧化碳浓度。若管理不善,会出现畸形菇。比如,有的菌盖很小,人们叫它针头菇,这是因为2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的。如果通风太强,菌盖长的太大,也不符合商品菇的要求。 菇体颜色好,菌柄长到10厘米以上,菌盖直径达到1厘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1手按住袋口,1手轻轻抓住菇丛拔下,平整地放入筐内。刚采下的菇要剪去菌柄基部,放在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以便储运销售。也可把鲜菇放在铝锅内煮沸,盐渍储存。



3、50斤生猪用哪1种饲料养才能让生猪长肉快




4、没有人知道金针菇怎样培养吗?谁来告诉我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金针菇


(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1起便成菌丝 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1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 金针菇(8张)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3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1,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1定量的磷酸2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 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虫害。


(4)空气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2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5)光线 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6)酸碱度 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1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 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比例是1∶1.4-1.5。搅拌后达到手握成团,手松散开为宜。玉米芯栽培料的配方:玉米芯73%,麸皮25%,石膏1%,蔗糖1%。料与水比例为 1∶1.4-1.5。装入袋内的培养料1般 300,500克。把料袋放人蒸锅内,水温烧到100℃,经8-10小时,可达到灭菌要求。用消过毒的料袋接菌种。 栽培金针菇和种庄稼1样,选好良种才能高产。好的菌种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抑制杂菌生长。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过菌的镊子将原种或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打开料袋两头的扎口,分别接入原种或栽培种,接种完毕用绳把袋口扎住。全部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金针菇生长阶段需氧不多,通常采用封闭式的发菌培养。 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3- 25℃。十般袋内温度比室温高2℃左右,培养室的温度不能低于20℃。建造地沟菇房或半地下房式菇房,有利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选择地势高、向阳、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沟建菇房。沟宽 4米,深2米,顶棚覆盖塑料布和作物秸秆,正对沟中间人行道及4周设通风口,以便调节通风、透光和温度。地沟内放3排床架,床架宽40厘米,高 2米。床架用竹竿铺设5层,层间距离 40厘米,每层可横向堆放4层料袋。使用前,床架要进行消毒处理地沟菇房以土做墙壁,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持菇房恒温,土还是水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菇房保持湿度。地沟菇房较暗,有利于菇体保持白色。菇房使用前要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石碳酸、来苏儿和漂白粉等。发菌阶段的菇房温度应保持在23-25℃,冬季要采取加温措施。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湿度太大易生杂菌,每天定时通风,有利菌丝生长。 接种10-15天,菌丝生长量小,呼吸量也小,菌袋内氧气可满足需要。当料袋菌丝增多,长到5厘米左右,代谢活动随之加强,需氧量增加,这时应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增加通气,促进菌丝生长。为了促使发菌均匀,每隔10天将床架上下层和里外的菌袋调换1次位置,菌丝长满料袋时,要敞开袋口,以利出菇。 菌丝由孢子长成,生长30天左右长满料袋就开始出菇了。从接种到菇体长成大约要两个月。进入出菇管理,温度要降到10-12℃,低温对出菇有利。相对湿度保持90%。湿度不够时,可往地面喷水,但不要喷到菇体上,以防烂菇。 出菇阶段要控制好通风、透光、温度、湿度和2氧化碳浓度。若管理不善,会出现畸形菇。比如,有的菌盖很小,人们叫它针头菇,这是因为2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的。如果通风太强,菌盖长的太大,也不符合商品菇的要求。 菇体颜色好,菌柄长到10厘米以上,菌盖直径达到1厘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1手按住袋口,1手轻轻抓住菇丛拔下,平整地放入筐内。刚采下的菇要剪去菌柄基部,放在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以便储运销售。也可把鲜菇放在铝锅内煮沸,盐渍储存。



5、育肥猪用什么样的饲料长得快




6、没有人知道金针菇怎样培养吗?谁来告诉我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金针菇(1)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1起便成菌丝   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1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2)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 金针菇(8张)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3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1,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生长发育条件   (1)营养   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培养中应加入1定量的磷酸2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温度   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3)水分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发生病虫害。   (4)空气   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2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5)光线   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6)酸碱度   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金针菇袋式栽培,就是用塑料袋作栽培容器,老法是1头出菇种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产量低。新法两头出菇产量高,效益好,成本也低。袋式栽培包括装料、发菌和出菇。通常把装料发菌的过程叫菌袋培养。金针菇袋栽的关键是菌袋培养,包括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和发菌培养。 根据灭菌方法不同,选用不同质量的塑料袋装。如用高压蒸气灭菌,选用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塑料,常压蒸气灭菌可用低压聚乙烯塑料。料袋筒宽17厘米,长35厘米。培养料常用的配方比例:棉籽壳89%,麸皮 10%,石膏或碳酸钙1%。料与水的比例是1∶1.4-1.5。搅拌后达到手握成团,手松散开为宜。玉米芯栽培料的配方:玉米芯73%,麸皮25%,石膏1%,蔗糖1%。料与水比例为 1∶1.4-1.5。装入袋内的培养料1般 300,500克。把料袋放人蒸锅内,水温烧到100℃,经8-10小时,可达到灭菌要求。用消过毒的料袋接菌种。 栽培金针菇和种庄稼1样,选好良种才能高产。好的菌种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抑制杂菌生长。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过菌的镊子将原种或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打开料袋两头的扎口,分别接入原种或栽培种,接种完毕用绳把袋口扎住。全部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金针菇生长阶段需氧不多,通常采用封闭式的发菌培养。   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3- 25℃。十般袋内温度比室温高2℃左右,培养室的温度不能低于20℃。建造地沟菇房或半地下房式菇房,有利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选择地势高、向阳、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挖沟建菇房。沟宽 4米,深2米,顶棚覆盖塑料布和作物秸秆,正对沟中间人行道及4周设通风口,以便调节通风、透光和温度。地沟内放3排床架,床架宽40厘米,高 2米。床架用竹竿铺设5层,层间距离 40厘米,每层可横向堆放4层料袋。使用前,床架要进行消毒处理地沟菇房以土做墙壁,土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持菇房恒温,土还是水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菇房保持湿度。地沟菇房较暗,有利于菇体保持白色。菇房使用前要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石碳酸、来苏儿和漂白粉等。发菌阶段的菇房温度应保持在23-25℃,冬季要采取加温措施。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湿度太大易生杂菌,每天定时通风,有利菌丝生长。 接种10-15天,菌丝生长量小,呼吸量也小,菌袋内氧气可满足需要。当料袋菌丝增多,长到5厘米左右,代谢活动随之加强,需氧量增加,这时应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增加通气,促进菌丝生长。为了促使发菌均匀,每隔10天将床架上下层和里外的菌袋调换1次位置,菌丝长满料袋时,要敞开袋口,以利出菇。 菌丝由孢子长成,生长30天左右长满料袋就开始出菇了。从接种到菇体长成大约要两个月。进入出菇管理,温度要降到10-12℃,低温对出菇有利。相对湿度保持90%。湿度不够时,可往地面喷水,但不要喷到菇体上,以防烂菇。 出菇阶段要控制好通风、透光、温度、湿度和2氧化碳浓度。若管理不善,会出现畸形菇。比如,有的菌盖很小,人们叫它针头菇,这是因为2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的。如果通风太强,菌盖长的太大,也不符合商品菇的要求。 菇体颜色好,菌柄长到10厘米以上,菌盖直径达到1厘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1手按住袋口,1手轻轻抓住菇丛拔下,平整地放入筐内。刚采下的菇要剪去菌柄基部,放在光线暗、温度低的地方,以便储运销售。也可把鲜菇放在铝锅内煮沸,盐渍储存。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