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平菇种菇种植技术
一、林下平菇种菇种植技术
1栽培平菇的关键技术
以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平菇,方法简单、产量高、效益好,很容易被菇农接受,其为平菇的大面积栽培奠定了基础[1]。
选用优良菌种是夏季种菇的前提,应选用遗传性状优异,生活力旺盛,适应性广,抗杂力强,出菇快、耐湿、耐热、抗病害、产量高的优良品种。比如,选择平杂
17、清丰
1、江都7
1、夏优1号等。
拌料、发酵与发菌棉籽壳培养的配方是棉籽壳98%,生石灰1%,石膏1%;加入所需用的辅料,要求拌匀无干料。平菇喜欢在偏酸性培养料中生长,pH值在4~8的范围内菌丝都能正常生长,但在配制好的培养料中要稍加有机氮,不能加入尿素;石灰以5%~8%最适宜,并加入0.1%的多菌灵或克霉王,但要注意不能与石灰同时加入,应先加入石灰粉。由于冬季含水量比其他季节要少,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5%左右,发酵期应适当缩短。装袋前调节好培养料的pH值,最好用规格为36cm×18cm的塑料,重量为
1、5~
2、0kg/袋。加大播种量,在每袋里增加播种层数,3层料、4层菌种为好[2]。
培养料装袋播种在培养料装袋之前,要调节好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一般在发酵前每100kg干料加水110~120kg。简易测量含水量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以指缝间见水而不下滴为度。
装袋播种采用层播的方法,以3层料、4层菌种为好。先将裁制好的塑料袋一端放置地上并折叠少许,左手提起袋子,用右手装拌培养料,边装边用手将料压实,与塑料袋相接处要压实一些,而中间不要压得太实。
装至高8~10cm时,在料面上均匀撒一层事先处理成小碎块的菌种,菌种的碎度以玉米粒大小为宜。菌种太细,对菌丝的损伤大,播种后影响菌丝的恢复与生长;菌种块太大,则需种量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一般用种量为干料的15%[3]。
2栽培场地的选择和培养料配制
2、1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种植3年以上或胸径5cm以上、行距3~4m、郁闭度0.7~0.9的速生丰产林地。清理林间地面,除去杂草、碎石等,用农药喷洒消毒,在林间用竹子搭拱架,棚宽
1、5m、高0.8m,长度根据林地而定(最长不超过30m),每隔2m用竹子拱起,摆放菌袋需在棚内离地25cm左右纵向拉7~8排铁丝,棚外用棚膜覆盖,冬季还需加盖草帘等。
2、2培养料配制
平菇一般采用棉籽壳栽培,棉籽壳培养基的配方是棉籽壳98%,生石灰1%,石膏1%;加入所需用的辅料,要求拌匀无干料。拌好的料堆用塑料膜盖严,气温在15℃以上时,堆闷一天,原料堆内的温度即可达60℃以上,这时翻堆一次,再发酵6~8d,期间需要翻堆2次,气温较底时可延长发酵时间。发酵好的料可见大量白色或灰白色放线菌,并散发出大量的热气。
3栽培方法与出菇管理
将发酵好的料装入18cm×36cm的聚乙烯袋内,先扎紧一端,装料后再扎紧另一端。装好的当天上锅灭菌,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高压100℃灭菌12h后,利用余热再闷一段时间,当料温稳降至40℃时,可出锅,出锅冷却至30℃以下时进行无菌接种。接种时把菌袋用木板压扁、压实,然后用小手指粗的铁棒在有菌种处打孔,深度为厚度的2/3最佳。
平菇因覆土栽培时,菌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因为土壤中病原菌及虫口多,所以一般不推广使用该栽培方法。因此,应加强发菌管理,提高发菌质量与成功率。出菇时,要卷起菌袋两端,夜间定期通风降温,加大空气湿度和喷水量,做好蔽荫控温,控制光线,加快发菌速度。期间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若有发生,应选用不产生药害的低毒农药防治,否则,高温环境易产生药害。
发菌管理播种后,料温要保持在30℃以下,袋与袋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防止袋内料温过高发生烧菌。同时,注意观察菌丝生长状况,以菌丝白色呈绒毛状,继发成扇状线形,无病虫害,无积水,无绿黄红菌斑。发现杂菌、害虫,要及时处理,如果严重的应将移出培养场所,喷洒药剂,隔离培养,甚至废弃深埋处理。发菌后期,如果温度过低,还应保温、升温,保证菌丝正常生长发育。同时,要保持适当湿度,不可脱水过多,以免影响现蕾、出菇。经25~30d,菌丝布满后,给予散光照射,刺激出菇[4]。
应当在菌丝布满料面6~7d并露出菇蕾后进行平菇出菇管理,夜间采取地面浇水,棚间喷雾,加减通风量,满足平菇生长所需要。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注意喷水时要少喷、细喷和勤喷,并呈雾状。每潮菇后要清理死菇、病菇和烂菇,出第2潮菇后,出现小菇蕾时喷营养液(味精5g、尿素15g溶于15kg水中),每潮菇喷2~3次(喷在料面上),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诱导新菇形成。随着菇体的长大,应增加棚内温湿度,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每天要轻喷、勤喷,加强通风换气,有利于子体正常生长发育。平菇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因此,一定要避光,可采用不脱袋摆放出菇法,出菇快。该方法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先?M技术,它既保留了传统熟料栽培产量高的优点,又具接种量少、接种迅速、发菌快、出菇比较明显、朵形正等优点,产量及成品率显著提高。
二、林下平菇主栽技术
1、保证菌种质量要想使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我们所选品种为平高一号。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
2、场地选择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为林地拱棚。要求是通风良好、排水方便。
3、菌袋制作可采取熟料制袋法,不要采取生料栽培。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
营养得到充分分解,便于菌丝吸收利用;杂菌在发菌期不易发生;料温也可得到很好的控制。采用聚丙烯菌袋,规格为20厘米×45厘米×
2、5~3丝。接种方式为打眼穴播。
4、发菌管理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应合理排放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50厘米以上,稍留袋间距,发菌场地要遮荫且通风顺畅,必要时可向菌袋喷凉水降温,控制袋温不超过32℃。
5、出菇管理菌袋发满后,表面有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时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留2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用小竹竿隔开。林间覆土栽培:割袋1/2,间距5~8厘米,覆土2/3,留袋口塑筒保湿现蕾;也可平覆,全脱袋,间距稍大,浇一大水,上覆2~3厘米粒状稍细土,盖膜保湿,待菌丝长满。也可覆盖一层麦秆,保湿,透气,且长出的蘑菇较为干净。遮荫效果不理想时可搭起遮阳网或草帘。林间栽培宜用高密度南北向林地,少见光、利通风,行距在
2、5~3米最好。
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要好,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可每天3~4次,并且可每隔几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蘑菇原基幼期忌冷水,菇蕾会“感冒”并抽回去,所以要注意保证水温与环境温度一致。
高温平菇从接种到出菇,时间很快,正常管理,二十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50%以上。
本文有关于林下平菇种植技术的相关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平菇具有抗癌、降血压、滋养、补脾、养胃、除湿驱寒、舒筋活血、和中润肠、增进食欲、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人们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理想营养保健食品。近几年,受经济效益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出现反季节栽培,而这种栽培模式已成为菇农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