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产量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菌种质量差:菌种的优劣是栽培成功的关键,许多菇农为了降低成本,凭种菇经验自繁原种和生产种,或到一些技术力量薄弱、 管理混乱的私人菌种站购买菌种。他们生产出来的菌种势必存在生活力低、容易退化、抗病力差、产量低等现象。
2、品种选择不当:春夏菇的品种选择尤其重要,一些菇农认为高温品种菇形欠佳、产量一般而盲目选择菇形、产量较好的广温品种进行春夏菇栽培。一旦遭遇连续高温,便有不出菇问题。
3、培养料灭菌不彻底:熟料栽培如果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料内生存的杂菌会与食用菌菌丝争夺养分,使其不能正常分解培养料而造成减产甚至生产完全失败,很多菇农在这一环节上出问题,他们大多有自制的常压消毒灭菌锅,锅顶没有排气孔,蒸汽难以上升到顶部,而由侧门或锅壁缝中逸出,死角大;也没有温度计插孔,对锅内温度不能准确监测,灭菌时间得不到保证,灭菌时间过短。
4、接种技术粗糙:熟料袋栽的接种过程几乎与制种相同,要求无菌操作。而大多数菇农没有固定接种室、发菌室。有的就在大棚或防空洞等栽培场地内,仅经一些简单消毒,手抓接种、就地发菌或这边发菌,那边出菇,一些老菇棚、防空洞经过多年栽培,环境中各种杂菌、害虫大量增加,极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蔓延。
5、其他问题:一是配料中石灰添加比例太大,影响平菇子实体形成。二是有些农户只用一层报纸封口,起不到预防杂菌的作用,且受潮后极易破损。三是生长期为追求产量,浇水过勤,湿度太大,一遇高温便出现烂菇,霉菌污染等情况。
怎样提高平菇的产量? 培养基配制及预湿、发酵
1、春夏季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5%,稻草15%。
2、秋冬季栽培料配方:棉子壳80%~75%,稻草20%~25%。在装袋前l天或者当天,用3%的石灰水拌料,夏季含水量60%,秋冬季含水量65%。可适当发酵3~4天。 装袋与灭菌 按规格剪裁好塑料袋,机械装袋一般4人配合,1人上料,1人套袋,2人系袋口,1000千克料只需半天时间即可装完。料袋须呈“井”字形摆放。高压灭菌保压
2、5小时,常压灭菌保温8~10小时,自然玲封18小时左右降温出锅。 播种 先将床架底部铺一层农用薄膜,然后将培养铺在床架上,用木板拍紧实,培养料的厚度10~15cm,气温高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薄,气温低的情况下,培养料的厚度稍厚,每平方米床面用干料约15~20kg。铺完后即可播种,以穴播方式播种,穴距5~8cm,穴深3~5cm,每平方米用菌种4~5瓶。最后再撒上一层菌种进行覆盖,播完之后在床面上铺一层报纸,再盖上薄膜即可。
发菌管理 播种后,菇房温度控制在15~20°,相对湿度为70%左右。若气温过高揭开薄膜通风降温,播种10天以后每天可揭开薄膜1~2次,每次20min。 出菇管理 播种后30~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这个时候出现类似葡萄状的平菇子实体原基,即可揭去覆盖料面的薄膜,控制菇房温度在15°左右,喷水保湿,湿度调至90%左右,加强菇房通风换气,经过一个星期左右即可采收。 平菇的采收 当平菇菌盖基本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为淡灰色或灰白色,孢子即将弹射时,是平菇的最适收获期。这时采收的平菇, 菇体肥厚,产量高且味道美。采收方法,要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下。也可用刀子在菌柄基部 紧贴料面处割下。采大朵留小朵,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可采收3—4批菇。每批采收后,都要将床面残留的死菇,菌 柄清理干净,以防止下批生产烂菇。盖上薄膜,停止喷水4—5天,然后再少喷水,保持料面潮湿。大约经10天左右, 料面再度长出菌蕾。仍按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管理。
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平菇的品种选择原则是:4~9月出菇选用高温抗病虫的菌株品种,如海南2号;10月~次年3月宜选用广温型抗病菌株,如科大杂优等,多个优良菌株品种搭配组合。 关于平菇减产原因以及措施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平菇栽培容易,转化率高,因此种植范围广,产量高,常常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是一种比较适合种植的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