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种的微生物菌种资源状况,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微生物菌种的微生物菌种资源状况



1、微生物菌种的微生物菌种资源状况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1,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微生物资源的保藏数量、保藏质量,远远落后于日本、美国等生物多样性不丰富的国家,对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也与资源大国的地位不符,微生物资源收集、保存、研究的积累量偏低将成为微生物学研究及产业发展的瓶颈。微生物的类群多样性最丰富,功能也多种多样,微生物新种属的发现认知,将是1个长期的过程。从巴斯德研究酵母发酵开始算人类有意识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始的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后,则是大规模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黄金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80年代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才意识到我们所认识的微生物仅仅是实有数的1%~10%,甚至不到千分之1。例如,我们所知道的真菌仅占5%,实际可能有150多万种,所知道的细菌仅占12%,实际可能有4万种。如果说我们所认识到的微生物资源仅占实有数的10%,实际被人们利用的不到0.1%,对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认识有待于进1步加强,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提升空间。ICCC-11会议上的微生物生态型(phenotype)的提出,对于理解、研究微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具有深刻意义。 我国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开展时间较早,但发展过程比较曲折。我国近代微生物菌种保存始于上个世纪20年代,但只有0星的菌种存放在有关酿造实验室,建国之前,国家1直处于战乱时期,对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工作不重视,没有专门的机构,菌种保藏、检测、鉴定技术及设施相当落后,将数量比较多的菌种资源加以收集、保存,则是30年代后期方心芳先生在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进行的。建国后1些研究单位相继成立了微生物菌种保藏组,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收集以根瘤菌以微生物肥料、农用抗生素等农业微生物菌种中国医药生物制品检定所,收集医学细菌微生物菌种等。1979年,在原国家科委的组织领导下,召开了第1届全国菌种保藏会议,成立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成立了6个专业性保藏管理中心。1984年7月,召开了第2届全国菌种保藏会议,成立了第7个专业性保藏管理中心,分别是普通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工业微生物、兽医微生物、林业微生物、医学微生物、抗生素(后改为药用微生物)菌种中心,7个中心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收集、鉴定、评价、保藏、供应微生物菌种,并承担国际交流任务。此后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成立典型培养物和海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在我国除分布有以上9个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外,1些大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也从事专业、特色微生物菌种资源的收集、鉴定、保藏工作,如中国农业大学根瘤菌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自2003年开始,在微生物项目组的组织协调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9个中心为核心,以专业特色收集、保藏、鉴定为支撑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多次出版菌种目录,开发建设了10个网站,以及数据库检索系统,长期以来,1直有专门的科技人员从事微生物菌种的鉴定、保藏、评价、供应以及共享交流等服务。 参与项目建设的单位隶属于农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8个部门, 参与项目建设的80余个课题单位,分布于23个省27个城市。共计约有970余人参与项目工作,在项目人员组成中,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70余人,中级职称人员280余人,初级职称人员140余人,其他人员80人,其中博士260余人,硕士240余人,学士280人,其他学历180余人。 根据《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结合微生物菌种保藏工作的需要,并参考OECD的BRC工作组建议的微生物菌种数据信息内容,由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与E-平台对应的统1数据结构、统1功能的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的开发工作,提供项目参加单位使用。该模块包括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数据库、培养基数据库、文献数据库和资源管理单位信息数据库,共包括111个数据项,涵盖了菌种名称、来源、生物安全、用途、培养及保藏方法、共享利用、文献、分类学特征(形态、理化性状、化学和分子特征)、以及资源管理单位信息等多个方面,80%以上的资源进行了数据化管理。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共性描述标准的修订、以及E-平台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功能完善。此外,项目组根据“择需择重”的原则,项目组开发了细菌、酵母、放线菌、小型丝状真菌、食用菌、病毒等数据库数据库。

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2、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

第1条 组织及任务   在卫生部领导下,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指导下,设下列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医学真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负责。   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负责。   中国医学病毒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由中国预防医学中心病毒学研究所负责。   保藏管理中心的任务是:   (1)负责本门类微生物菌种的选择、收集、鉴定、保藏、交换和供应;   (2)开展菌种分类、鉴定及保藏管理的研究;   (3)组织学术交流和经验交流;   (4)办理国内外菌种交换;   (5)编制保管的菌种目录。   保藏管理中心下设专业实验室,承担全国性的业务工作。专业实验室对其直接领导机构和保藏管理中心负责,并定期向管理中心汇报工作情况。其具体任务是:   (1)负责本专业有关微生物菌种的选择、收集、鉴定、保藏、交换和供应;   (2)承担本专业有关疑难菌种鉴定;   (3)开展有关菌种分类、鉴定、保藏的研究,包括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4)办理对外交流和交换菌种。   各专业实验室科研技术人员的编制和经费由所属主管部门负责。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的菌种按“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执行,统1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办理。第2条 菌种的分类   菌种的分类根据其危险性决定(包括实验室感染的可能性,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症状轻重及愈后情况,有无致命危险及有效的防止实验室感染方法,用1般的微生物操作方法能否防止实验室感染、我国有否此种菌种及曾否引起流行、人群免疫力等情况)。依其危险程度的大小,我国的菌种分为4类。   1类:实验室感染的机会多,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大,症状重并能危及生命,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以及传染性强,对人群危害性大的烈性传染病,包括国内未发现或虽已发现,但无有效防治方法的烈性传染病菌种。如:   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包括EL-tor弧菌);   天花病毒、黄热病毒(野毒株)、新疆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东、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拉沙热(Lassa)病毒、马堡(Marburg)病毒、埃波拉(Ebola)病毒、猴疱疹病毒(猴B病毒);   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波氏组织胞浆菌。   2类:实验室感染机会较多、感染后的症状较重及危及生命,发病后不易治疗及对人群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菌种。如:   土拉弗郎西丝氏菌、布氏菌、炭疽芽胞菌、肉毒梭菌、鼻疽假单胞菌、类鼻疽假单胞菌、麻风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狂犬病病毒(街毒)、森林脑炎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国内尚未发现病人在国外引起脑脊髓炎及出血热的其它虫媒病毒、登革热病毒、甲、乙型肝炎病毒;   各种立克次体(包括斑疹伤寒、Q热);   鹦鹉热、鸟疫衣原体、淋巴肉芽肿衣原体;   马纳青霉、北美芽生菌、副球孢子菌、新型隐球菌、巴西芽生菌、烟曲霉、着色霉菌。   3类:仅具有1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机会较少,1般的微生物学实验室采用1般实验技术能控制感染或有对之有效的免疫预防方法的菌种。如:   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状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氏菌及其它致病性奈瑟氏菌、百日咳博德特氏菌、白喉棒杆菌及其它致病性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空肠弯曲菌、酵米面黄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李斯特氏菌、铜绿色假单孢菌、气肿疽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及其它致病梭菌;   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雅司螺旋体;   乙型脑炎病毒、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以及未列入

1、2类的其它虫媒病毒、新必斯(Sindbis)病毒、滤泡性口炎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柯萨奇(A及B组)病毒,艾柯(ECHO)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疱疹类病毒(包括单纯疱疹、巨细胞、EB病毒水痘病毒)、狂犬病固定毒、风疹病毒;   致病性支原体;   黄曲霉、杂色曲霉、梨孢镰刀菌、蛙类霉菌、放线菌属、奴卡氏菌属、石膏样毛癣菌(粉型)、孢子丝菌。   4类:生物制品、菌苗、疫苗生产用各种减毒、弱毒菌种及不属于上述

1、

2、3类的各种低致病性的微生物菌种。   对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产生的新菌株,应按其原始亲本中的最高类别对待。   不允许进行两个菌株完整基因组的重组试验。

化妆品废水生化池都需要用到那几种菌种?微生物菌是否合适



3、化妆品废水生化池都需要用到那几种菌种?微生物菌是否合适

使用方法:

1、将活性污泥池或生物池之进水与出水关闭,并保持曝气状态,PH值调适到6.5-7.8之间较佳。

2、按1立方水投放1公斤的比例,将菌剂1次性全部均匀投入曝气池中,比例可以依污水情况适量增减。

3、持续曝气24小时,使微生物激活,附著菌床并进行繁殖,达到活跃状态。

4、建议采用阶段式调适进水,以减小对微生物之冲击,运行第1天打开正常进水量的1/3,第2天打开2/3,第3天即可全开。如进水量设计偏小,则可1次性全开。

5、监测与调适系统运行,约30天后若系统稳定,则无需再添加菌剂。【产品功效与特点】

1、德丰生物第3代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为德丰29年技术结晶,本土生产,菌种更符合本地,供货周期更短,价格更优!

2、0污泥污水处理技术,1举攻坚污水处理程序中污泥排放之痛

3、具备超强去除BOD、COD、SS、氨氮、磷等污染物质,有效率达90-95%以上。

4、2沉池出水可直接达到国家1级A标准或相关标准。

5、1次性投入,系统稳定后无需持续投加菌种,大幅降低治污成本

6、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具备显著的除臭效果,消除 NH

3、P、H2S及有机酸之能力超强。

7、硝化细菌只需1次投放,系统稳定后无需持续添加菌种

8、第3代污水处理菌硝化细菌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然进化等特性,1旦出现新的污染化合物,它们也能逐步通过自发或诱导产生新的酶系,具备新的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或转化新的化合物。注意事项

1、PH值 :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PH的作用范围为6~8.5之间,更适使用范围在6.5~7.5之间。

2、温度: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温度的作用范围在10℃~38℃之间,更适作用温度为22~35℃。;高于60℃会导致细菌的死亡;低于10 ℃时,细菌生长会受到限制。

3、DO溶解氧:在曝气池中,溶氧量应保持在3-6毫克/升; 充足的氧气能提高好氧细菌的降解污染能力。

4、盐度: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在海水和淡水中都适用,极限可耐受5%的盐度。盐度小于0.5%直接投放即产生效果,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盐度0.5%-2%之间约需要2-10天驯化适应该水质,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盐度2%-4%之间约需要10-30天驯化适应该水质,实现自我平衡和扩繁。

5、抗毒性:污水处理菌种硝化细菌可以较有效地抵抗化学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等。当受污染区含有杀菌剂时,应预先研究它们对微生物的作用。

6、储存方法:应密封贮存于阴凉、干燥处,不要与有毒物品1起存放。

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菌种有哪些?1般的微生?



4、微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菌种有哪些?1般的微生?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标准菌种的管理、保存SICOLAB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常需保存-些实验中常用的标准菌种及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几种常见的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以供学生进行细菌涂片染色检查、细菌接种培养、制备凝集抗原、免疫动物制备诊断血清及测定诊断血清效价等。在做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时,也需常备-套对各种抗菌药物“敏感”的对照菌株,使学生学会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对这些菌种的妥善保管和保存,是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和实验质量的重要保证。

1、保管 由于实验室中保存的菌种大多对人体具有致病性,经多次移种又易被污染和发生变异,做好安全及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1专人负责 菌种保管应指定专人负责,存放于加锁的冰箱中。保管人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明确职责,严格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菌种安全。 1.2详细登记 实验室应备有-本详细登记本,对各种菌种进行详细登记,内容包括菌种的名称,编号,数量,分离日期,鉴定者,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生化特性,抗原结构,动物致病力等,并注明使用、移种及销毁的情况和原因。1.3定期移种 对菌种的保管不仅要求菌种不死,还要力求其生物学性状等不发生变异。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定期移种。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数代培养后,其形态、菌落、毒力等均易发生变异,因此,在每移种3次后应做-次全面鉴定,检测菌种有无污染和变异,如发现污染和变异时,应及时处理。

2、保存 保存菌种应根据细菌的培养特性、抵抗力等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微生物实验室常用菌种的-般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科面保存法 2.1.1普通肉汤琼脂斜面:肠道杆菌、葡萄球菌等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可接种于普通琼脂斜面上,斜面底部应加少许无糖肉膏液,以防干涸(但变形杆菌“OX”及伤寒杆菌“O''菌株宜接种于斜面底部无肉汤的干燥的琼脂斜面,以防变异),用橡皮塞塞紧,置37℃培养18-24h后,放于4℃冰箱中,可保存1个月,每经1个月需接种传代1次。 2.1 .2血液琼脂斜面:链球菌及肺炎球菌的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应接种于血液琼脂斜面上,37℃培养生长后,放4℃冰箱保存,链球菌需半个月-1个月接种1次;肺炎球菌因能产生自溶酶而导致自溶现象,需4d移种1次。肺炎球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经数代培养后,其形态、菌落、毒力均易发生变异,在人工培养基上肺炎球菌很快失去荚膜,经多代培养后其光滑型菌落可变为粗糙型,毒力也大为降低。 2.1.3鸡蛋斜面:成分为新鲜全蛋、1%葡萄糖肉汤及甘油。少数沙门氏菌当新从病人检材中分离出来时,常具有Vi抗原,具有Vi抗原的细菌,有抵抗吞噬的作用,并保护细菌不被相应抗体在补体参与下所溶解,故毒力较强。含有Vi抗原的沙门氏菌等,可接种于鸡蛋斜面上,37℃培养18-24h,加无菌液体石蜡至斜面浸没,再超出约1cm,置4℃冰箱,可保存3-6个月,Vi抗原经长期人工培养,也易消失。 2.1.4吕氏血清斜面:白喉杆菌可保存在该培养基上,其成分为l%葡萄糖肉汤(pH7 .4)1份,牛血清或兔血清(无菌)3份。白喉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迅速、旺盛,菌体形态典型,如在培养基中再加人5%-10%的中性甘油,则培养出的白喉杆菌的异染颗粒更为明显,但24h后即衰老成为多形态,很少有异染颗粒,菌体粗大3-4倍,置4℃冰箱可保存2周-1个月。2.2半固体穿刺保存法 2.2.1普通半固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可穿刺接种于普通半固体培养基内,37℃培养18-24h后,加1层无菌的液体石蜡,厚度约为1cm,置4℃冰箱可保存3-6个月。传代移种时,将半固体菌种管倾斜,使液体石蜡流至-边,再取菌移种于新的培养基。将沾有少数液体石蜡的接种环浸于95%酒精中片刻,再烧灼灭菌,以免直接在酒精灯下烧灼时,液体石蜡4溅,引起污染。 2.2.2 3.5%高盐半固体:副溶血性弧菌可保存在该培养基中,此菌适应高浓度食盐的环境,在不含食盐的培养基上不生长。培养基含食盐的浓度以3%-3.5%为最好。穿刺接种后,置37℃温箱培养18-24h,在室温下即可保存1个月。2.3罗氏培养基 结核杆菌的营养要求较高,在培养基中需加人复杂的有机物如动物血清、鸡蛋、马铃薯、氨基酸以及磷、硫、钾、镁等无机盐类才能生长。结核杆菌的培养基种类很多,实验室最常用的是罗氏培养基。该菌生长速度很慢,-般分裂速度为18hl代,37℃需培养2-3周,置4℃冰箱可保存2-3个月。 2.4厄肉培养基 将牛肉渣装于试管中,高约3cm,并加人肉汤约srnL,比肉渣高1倍,在每管液面上加人已溶化的凡士林,高约0.scm,高压灭菌后备用。破伤风杆菌等专性厌氧菌常保存在厄肉培养基内。使用时先将培养基置于水浴中煮沸10而n,以驱除管内存留的氧气,然后将破伤风杆菌接种于肉渣培养基内,经37℃培养2-7d后,培养基呈轻度均匀混浊,肉渣部分消化,微变黑,产生少量气体,4℃冰箱可保存2-3个月。 2.5砂管保存法 适用于有芽胞的细菌的保存,将过筛后的中性细砂烘干,装人小试管内约ICm高,橡皮塞塞紧,灭菌烘干备用。用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培养基上的细菌培养物,制成悬液。吸此菌液约O.smL注人砂管内,以砂土全部被浸湿为度。塞好管塞,放人干燥器内抽干。然后放在装有氯化钙(吸水剂)的干燥瓶内,置冰箱保存备用。需用菌种时,取-接种环砂土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即可。2.6普通培养基内保存法 将细菌的普通培养基生长物放于4℃冰箱或室温冷暗处保存。用这种方法保存,只可保存数天,久之容易变异甚至死亡。-般只作暂时保存用。

微生物菌种制造,属于哪个行业分类?



5、微生物菌种制造,属于哪个行业分类?

微生物菌种可以作用在农业种植、养殖、发酵肥料等领域上。

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6、微生物菌种保藏的方法有哪些?

菌种的优劣是食用菌生产成败的关键。菌种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微生物工厂首要的生产资料。由于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因此微生物菌种特别需要妥善保藏。世界各国对微生物菌种都很重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门设立了菌种的保藏机构,为各生产单位收藏和供应各种优良菌种。当然就具体的生产单位而言,大量的生产用菌种还得靠自己来生产和保藏。 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使优良菌种经过较长时间后,仍能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生活能力及纯度,降低菌种的衰亡速度,确保菌种的纯1,防止杂菌污染及绝种。 保藏菌种的方法: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保藏菌种的经验,常用的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砂土管保藏法、滤纸片保藏法、谷粒保藏法等。常用保藏菌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斜面低温保藏法这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保藏方法。首先将菌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1般PDA)上培养成熟后,选择菌丝生长粗壮,边缘保存。1般保存温度4~6℃,除草菇和银耳菌种外(10~15℃),此方法对其他食用菌都适宜,1般菌种可保藏2~4个月,所以需定时移接。此法保藏虽然方便,但是保藏时间短,需经常转管,也很容易发生衰退变异现象。因此,不能用作长期保藏,最好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保藏。 另外,为了减少保藏期间培养基水分蒸发,琼脂最好加到2.5%。为防止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酸分的积累,应加入0.2%的磷酸氢2钾、磷酸2氢钾等缓冲盐类,同时,培养成熟后,最好将棉塞管口外剪平,并用矿蜡封或换以无菌木塞,这样做也可以减少培养基水分的散失,延长保存时间。 在农村如果没有冰箱,可采用土法保藏。即把保藏用的斜面菌种换上无菌橡皮塞,并用矿烛蜡封后密闭的广口瓶中,悬入井底保藏。(2)贮藏室保藏法原种和栽培种1般只在贮藏室短期保藏,贮藏室温度0~10℃为好。室内应清洁、干燥、无光,应经常检查温度和湿度,以降低其生活力,减少变异退化,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过早出菇。温度越高,保存的时间越短。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