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场地选择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用菌栽培可用生料栽培?生料与熟料谁产量高?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食用菌栽培场地选择要注意什么?



1、食用菌栽培场地选择要注意什么?

食用菌栽培场地的选择要注意以下3点:1是要给排水方便,有生活饮用水,排水畅通,不低洼,雨季不积水。2是要远离扬尘和有害生物滋生场所,如水泥厂、垃圾场、粪便堆放场、各类养殖场。扬尘严重的场地会导致菇体不洁,达不到卫生标准,垃圾场、粪便对发菌场和养殖场存在多种为害食用菌的霉菌和害虫,特别是难以控制螨类的为害,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风险。3是要远离农药用得多的作物栽培场所,以防止外农药的污染。



2、哪些食用菌栽培可用生料栽培?生料与熟料谁产量高?各自有哪些优缺点?

生料发酵栽培只适宜栽培部分食用菌品种。例如平菇,鸡腿菇,双孢菇,草菇等等。并不是适宜全部食用菌品种。其生物转化率也根据品种不同有1定的差异。有的可达到100%,例如平菇。有的可达到30%左右。例如双孢菇等等。



3、食用菌栽培详细过程

1、配置培养料:需要配置食用菌栽培所需要的培养料,然后进行发酵,1般在7到15天。

2、灭菌:食用菌栽培技术灭菌接种,1般采用常压灭菌,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到8小时,再闷1夜,待袋内料温降至25摄氏度以下时,将菌种接种于袋两头。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进行。

3、食用菌栽培技术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摄氏度到25摄氏度,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至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至25mm。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袋未满的排在1起继续发菌。

4、食用菌栽培技术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 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1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5出菇管理:注意通风,加大空气湿度,保持空气干净,减少病虫害。

6、食用菌栽培技术适期采收:每种食用菌采收时间不同,需根据品种和使用范围来确定采收期。



4、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如下:

1、场地选择可选择在树荫下建遮阳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场地要求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污染源。平菇菌丝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40度便会死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时间。

2、养料配制平菇种植常用配方:每50kg玉米芯粉加石灰0.5kg、麦鼓7.5kg、过磷酸钙0.5kg、尿素0.1kg、多菌灵0.1kg。将这些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接种带,进行压紧压实,另外将菌种和料按照1:6比例进行,可以保证菌体适中,接种成功。

3、菌种摆放摆放场地可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并且用石灰水进行清洁,摆放时可单层排放在地面上,每3排留50公分的过道,每1排的间距小于20公分,带跟带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公分,当菌丝发育时,可以用针在两端扎1圈排气孔,室内温度若是超过32度,要向地面洒水,保持通风降温。

4、生长管理平菇在发菌期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在播后两天,菌种会开始萌发并逐渐向4周生长,此时需要每天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且空气湿度在65%左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5、病虫害预防平菇病害主要有黄斑病,褐斑病,发现发病后,要及时摘除有病的平菇,清理出之后停止喷水,增加通风量,并且对过道墙壁进行消毒杀菌,对于发病的面料,可以使用500倍的72%链霉素进行喷施,1天喷施两次,连续喷5天,可以彻底杀菌。

6、采收当平菇生长到5公分左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之后要进行面料清理,且停水2天,再进行喷雾保湿,催蕾出菇,这样可以采收7次左右。平菇从装袋到出菇管理,正常的话,22天左右就可以采收,生物转化率可高达180%。



5、我想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那里好?

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不论是那里的,最关键的是如何能够掌握这1门技术而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则是主要的。我是08年参加的“安徽省金农食用菌科技公司”的函授班,我就是按照他们提供的技术资料1步1步的自己在家操作,1举获得成功(不过中间也在QQ上与教师咨询几次)。第次成功之后心里有了底,后来连续增加投入,现在也小有规模。仅在“草”上下功夫,说实在的,我真的实现了“草上飞”。其实我所用的学费很少, 也不存在许多的车旅费与吃住费。我觉得这样很好,即无风险又自己动手,1气合成。哈哈!。



6、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有:骚菌促蕾,压力刺激。

1、骚菌促蕾。在菌料长满菌丝后,用干净猜正散的竹扫把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徒长的老菌丝,待露出新菌丝后,及时喷水和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天左右即可现蕾。此法不仅可以促进出菇,而且可增产10%左右。

2、压力刺激。用旧报纸、麻袋片、细土等覆盖在食用菌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和保温保湿,可促进菌丝迅速生长。采用此法穗氏,1般可增产15%左右。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介绍: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地区、北方寒冷地带生长较多的则是低温结实性真菌。食用菌生产的成败、产量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取决于生产制作过程中的每个技术环节。因此,清昌要做好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必须调查清楚要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长特点,搞清楚其适应的生长环境,为培育出高产、无公害的食用菌打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相适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