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育方法,食用菌菌种栽培技术
1、食用菌培育方法
玉米间套食用菌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是以玉米生产为基础,充分利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的遮荫条件,创造1个温湿度较为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为高温季节食用菌的生产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放出的2氧化碳,提高玉米光合效率,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食用菌采收后的基质废料残留在土壤内,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表明,玉米间套食用菌,玉米每666.7m2产量454.8kg,食用菌每666.7m2产量4424.5kg,每666.7m2收入7209.8元,较纯种玉米,每666. 7m净增收3659.4元。
1.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 要全面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4项关健措施。
1.1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选。
2、食用菌菌种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做为1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了食用菌菌种制作技术,1起来了解1下吧!
食用菌菌种栽培技术
1、 场地选择
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
2、栽培管理
1.选择菌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应选用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
。
3、食用菌无公害栽培对栽培环境有什么要求?
(1)场地周围环境要求
远离工矿区、公路主干道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点,避开工业3废和生活垃圾等污染源的影响。
(2) 拌料用水要求
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时,配制培养料所用水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2所列的指标要求。
表2 拌料用水污染物指标
(3) 出菇管理的用水要求
无公害食用菌栽培时,出菇管理所用水的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3所列的指标要求。
表3 出菇管理的用水污染物指标
(4) 土壤质量要求
采用地栽方式栽培无公害食用菌,其栽培田地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表4所列的限值。
表4 土壤中污染物指标
(5)。
4、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
摘要:该文从食用菌生长特点入手,对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介绍了食用菌的生长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为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1、食用菌生长特性食用菌主要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其需要在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内生长,主要有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两种类型,主要可分为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形成、子实体形成、孢子形成等过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酸碱性、温度、氧气、光照、水分等多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2、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1.培养基处理培养基处理可以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常用的技术主要为脱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煮、石灰堆积发酵、石灰浸泡等措施。其中水灰堆积发酵为最常用的措施,其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木屑与2.5%的石。
5、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1、栽培基质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1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例如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1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1样的,从培养料的配制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
2、代料栽培
代料栽培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3种。生料是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栽培。熟料是生料操作之后经过灭菌消毒、装袋后再使用栽培。发酵料在灭菌消毒后,还得经过腐熟培养再使用的料。
3、养护环境
食用菌的栽培环境,应当保持在24~27℃的温度最为适宜,低于5℃,食用菌的生长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