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种植红菇,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如何种植红菇



1、如何种植红菇

1、地址选择处理:种植红菇选择的地址很重要,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后期的成长度。首先地方要是属于阴湿的环境,最好无阳光直射,菌类都偏爱这样的环境。土壤要相对较湿润,且附近最好有流水,这样方便红菇生长时的需要的养分堆肥,但是为了防止积水又要做好排水措施。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

2、铺料与播种: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埋入土里面,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的。垫料1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红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3天左右,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覆盖在土上面,月2-3厘米厚即可。

3、种植管理: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低于15°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以达到防寒的效果,且需要在上面覆盖1层保温膜,温度高于25°以上则不需要。红菇种植的全程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枯萎的菌种,且湿度要控在70%以上,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水分的存在。等到其生长出菌盖后要时期菌盖能有明显的感觉有水分的存在,少量多次的施水。红菇收获期1般1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持续2-3个月左右。扩展资料:红菇的营养价值

1、 红菇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并含有其他食品中稀少的尼克酸,微量元素铁、锌、硒、锰等。

2、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3、红菇所含的蛋白质,有25%左右是溶于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

4、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癌细胞转移,红蘑菇炖鸡蛋等吃法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1定的疗效,。

5、还可预防消化不良,儿童佝偻,能提高正常糖代谢和机体免疫之功能,有利于产妇哺乳汁减少、贫血、癌症等,是有特殊食疗价值的天然食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红菇。

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2、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它是1种野生稀有菇品,分布于辽宁、江苏、广西、4川、云南等地,每年夏秋季群生或单生于林中腐殖地上。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药用功效。在福建闽南地区,妇女分娩时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我国食用菌科研部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 栽培季节红菇属于中温偏高型的菌类,野生红菇多发生于夏季。其菌丝生长20℃~25℃均适,出菇23℃~28℃均可,栽培季节为春接种,夏出菇。通常5月接种,菌丝培养45~50天,6月下旬至7月长菇,提前70天进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原料选择红菇属于草腐土生菌类,主要以分解粪、草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进行繁衍。野生红菇子实体多生于林中潮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基质均为腐烂秸秆、杂草、树叶及畜粪。红菇的栽培原料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秸秆为宜,如棉籽壳、棉花秆、甘蔗渣、黄豆秸、玉米芯、玉米秆、高梁秆以及山上芦苇、斑茅、象草、节芒等野草均可利用。 培养料配制红菇对养分要求较多,以配制合成培养料为宜。下面介绍几组配方,供选用。配方1:棉籽壳86%,麦麸8.5%,石灰2%,碳酸钙1%,过磷酸钙2%,尿素0.5%。配方2:黄豆秸48%,花生壳20%,棉籽壳19%,麦麸10%,过磷酸钙1%,碳酸钙2%,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1、2主要用于熟料袋栽。配方3:棉籽壳90%,麦麸6%,石灰1%,过磷酸钙1.5%,碳酸钙1%,尿素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4:芦苇50%,杂木屑16%,棉籽壳30%,石灰1.5%,过磷酸钙2%,硫酸镁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3、4适用于发酵料床栽。 红菇栽培分熟料袋栽和发酵料床栽,两种栽培方式不同,培养料制作也有别:熟料栽培按照配方1或2,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然后装入17×33~3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内,经高压灭菌,冷却接种(按常规要求)。发酵料床栽:按照配方3或4,将培养料混合拌匀,集中成堆发酵处理。料堆高0.8米,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堆料后盖膜保湿,发酵时间5~7天,料温达到65℃时开始翻堆,中间翻堆2~3次。 接种培养栽培方式不同,接种培养方法有别。袋栽:待料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并做好棉塞封口。接种后移入23℃~25℃的室内发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室内2氧化碳浓度骤增。发菌培养通常30天左右。待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采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棚内畦床上,并覆盖腐殖土3~5厘米。畦床4周用泥土封盖,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培养。床栽:将发酵料铺于畦床内,料厚15~18厘米,分3层播种,即畦面先铺1层科,播上菌种,继续铺1层料,播1层种,然后再盖1层料,形成3层料2层种。1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菌种量占料量的10%,播种后整平料面,稍加压实。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待菌丝吃料2/3时,覆土3~5厘米。但要注意通风,使畦床空气保持新鲜,以利菌丝发育。 出菇管理当菌袋进入野外畦床排场后,在管理上应保持覆土的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野外地栽靠土壤湿润,1般不必喷水,如气候干燥,土面发白时可喷水保湿,但不可渗入料中,以免菌丝霉烂。覆土后1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时温度掌握在23℃~26℃范围,并进行人为变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菇棚内要“3分阳、7分阴”,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风,并结合喷水1次,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为适。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掌握在23℃~28℃范围。 出菇期正值炎夏高温季节,野生红菇多生长密林之下,温度比空间低。为此人工栽培遇高温时,应采取喷水降低空间温度,畦沟蓄水调低地温,加厚棚顶遮盖物,抵制外界热源,人为创造适宜长菇环境。出菇阶段如果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2天后再覆盖新土,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采收加工红菇子实体成熟标志为菌盖伸展中间略凹,色泽艳红,即可连根拔出,采收后可鲜品应市,或阳光晒干或机械脱水烘干成商品。 菌种的引进时应该选择有资质的公司购买.。

如何种植红菇?



3、如何种植红菇?

1、地址选择处理:种植红菇选择的地址很重要,因为这个决定了其后期的成长度。首先地方要是属于阴湿的环境,最好无阳光直射,菌类都偏爱这样的环境。土壤要相对较湿润,且附近最好有流水,这样方便红菇生长时的需要的养分堆肥,但是为了防止积水又要做好排水措施。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

2、铺料与播种: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埋入土里面,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的。垫料1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红菇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3天左右,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覆盖在土上面,月2-3厘米厚即可。

3、种植管理: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低于15°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以达到防寒的效果,且需要在上面覆盖1层保温膜,温度高于25°以上则不需要。红菇种植的全程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枯萎的菌种,且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上,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水分的存在。等到其生长出菌盖后要时期菌盖能有明显的感觉有水分的存在,少量多次的施水。红菇收获期1般1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持续2-3个月左右。

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4、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它是1种野生稀有菇品,分布于辽宁、江苏、广西、4川、云南等地,每年夏秋季群生或单生于林中腐殖地上。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药用功效。在福建闽南地区,妇女分娩时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我国食用菌科研部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 栽培季节红菇属于中温偏高型的菌类,野生红菇多发生于夏季。其菌丝生长20℃~25℃均适,出菇23℃~28℃均可,栽培季节为春接种,夏出菇。通常5月接种,菌丝培养45~50天,6月下旬至7月长菇,提前70天进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原料选择红菇属于草腐土生菌类,主要以分解粪、草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进行繁衍。野生红菇子实体多生于林中潮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基质均为腐烂秸秆、杂草、树叶及畜粪。红菇的栽培原料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秸秆为宜,如棉籽壳、棉花秆、甘蔗渣、黄豆秸、玉米芯、玉米秆、高梁秆以及山上芦苇、斑茅、象草、节芒等野草均可利用。 培养料配制红菇对养分要求较多,以配制合成培养料为宜。下面介绍几组配方,供选用。配方1:棉籽壳86%,麦麸8.5%,石灰2%,碳酸钙1%,过磷酸钙2%,尿素0.5%。配方2:黄豆秸48%,花生壳20%,棉籽壳19%,麦麸10%,过磷酸钙1%,碳酸钙2%,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1、2主要用于熟料袋栽。配方3:棉籽壳90%,麦麸6%,石灰1%,过磷酸钙1.5%,碳酸钙1%,尿素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4:芦苇50%,杂木屑16%,棉籽壳30%,石灰1.5%,过磷酸钙2%,硫酸镁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3、4适用于发酵料床栽。 红菇栽培分熟料袋栽和发酵料床栽,两种栽培方式不同,培养料制作也有别:熟料栽培按照配方1或2,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然后装入17×33~3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内,经高压灭菌,冷却接种(按常规要求)。发酵料床栽:按照配方3或4,将培养料混合拌匀,集中成堆发酵处理。料堆高0.8米,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堆料后盖膜保湿,发酵时间5~7天,料温达到65℃时开始翻堆,中间翻堆2~3次。 接种培养栽培方式不同,接种培养方法有别。袋栽:待料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并做好棉塞封口。接种后移入23℃~25℃的室内发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室内2氧化碳浓度骤增。发菌培养通常30天左右。待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采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棚内畦床上,并覆盖腐殖土3~5厘米。畦床4周用泥土封盖,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培养。床栽:将发酵料铺于畦床内,料厚15~18厘米,分3层播种,即畦面先铺1层科,播上菌种,继续铺1层料,播1层种,然后再盖1层料,形成3层料2层种。1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菌种量占料量的10%,播种后整平料面,稍加压实。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待菌丝吃料2/3时,覆土3~5厘米。但要注意通风,使畦床空气保持新鲜,以利菌丝发育。 出菇管理当菌袋进入野外畦床排场后,在管理上应保持覆土的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野外地栽靠土壤湿润,1般不必喷水,如气候干燥,土面发白时可喷水保湿,但不可渗入料中,以免菌丝霉烂。覆土后1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时温度掌握在23℃~26℃范围,并进行人为变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菇棚内要“3分阳、7分阴”,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风,并结合喷水1次,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为适。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掌握在23℃~28℃范围。 出菇期正值炎夏高温季节,野生红菇多生长密林之下,温度比空间低。为此人工栽培遇高温时,应采取喷水降低空间温度,畦沟蓄水调低地温,加厚棚顶遮盖物,抵制外界热源,人为创造适宜长菇环境。出菇阶段如果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2天后再覆盖新土,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采收加工红菇子实体成熟标志为菌盖伸展中间略凹,色泽艳红,即可连根拔出,采收后可鲜品应市,或阳光晒干或机械脱水烘干成商品。 菌种的引进时应该选择有资质的公司购买.。

红菇高产种植技术?



5、红菇高产种植技术?

、栽培季节安排在气温8~30℃时均可播种,最适气温是15~26℃,从播种、出菇至收获结束需4~6个月。以水稻收获稻草晒干后就播种较好。

2、培养料的选配与处理配方:

1、稻草90%,稻壳10%;

2、稻草40%,玉米秸秆40%,稻壳10%;

3、稻草80%,木屑20%。播种前稻草、秸秆需浸水2天,或者铺畦后充分浇水。在高温天气原料应经2~3天的预堆发酵,翻堆散热后再用作栽培。培养料的含水量要达到70%~75%。

3、播种方法1. 场地选择﹙1﹚宜选择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栽培中使用的大量稻草需要浸湿,整个管理过程中需要喷水保湿。但在雨多的时候不可以积水,以保证大红菇的正常生长。﹙2﹚土质肥沃、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壤土上种植,有利于早出菇和提高产量。﹙3﹚宜选择避风、向阳,又有部分遮阴的场所:大红菇喜半遮阴的环境,切记选择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2. 整地作畦在栽培场地4周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地块清理杂草后用旋根机进行旋根以利于作畦,畦宽45-50厘米行宽60-80厘米。以冬闲田进行陆地栽培或者用塑料大棚进行设施栽培,为创造大红菇的半遮光的生态环境,可在顶部加上1层塑料遮阳网,或者种植蔓生植物适当遮光,也可以另加草帘等创造半遮光、保湿、保温的环境。根据气候变化以及出菇情况进行通风管理。3. 场地消毒在整地完成后可以泼浇1%的茶子饼水或者辛硫磷进行杀虫、预防虫害。如果选用山地作菇场,必须撒用灭蚁灵、白蚁粉等灭蚁。4. 播种先在畦内铺1层20厘米厚经过浸泡处理的秸秆,不要超过30厘米厚也不要低于20厘米,成龟背形畦床,畦与畦之间留80厘米的人行沟道。把秸秆压平踏实,再在秸秆上铺1层经过预湿的稻壳,厚5厘米,把菌种掰成鸡蛋大小放在稻壳上进行播种,采用梅花形或3角形点播,距离10-12厘米。每平方米用秸秆10-15千克,用种量0.6-0.7千克,增加播种数量或采用播双层菌种可使菌丝生长更快。播种完成后再在菌种上盖1层稻壳,然后把扒向2边的细土盖在稻壳上,盖土厚度在3-5厘米成龟背形畦床。最后在表面盖1层稻草保温、保湿。

4、科学管理当料温高过30℃时要揭膜通风,在畦面喷冷水降温,畦面干燥时也应喷水以保湿,要求雾状水使覆土层湿润而水不进入料内为准。气温10℃以下和雨天应盖膜,播后4~5天菌丝开始萌发,覆土材料应用腐殖土,土壤含水量保持20%,覆土总厚度3~5厘米,覆土后15~20天即可见到菌丝露出土面。此时空气相对湿度在85%~90%。待菌丝全部露出土面后把薄膜揭开停止喷水。土层内菌丝开始形成菌束,扭结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时应注意畦面土壤的湿度,使小原基膨大形成小菌蛋,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喷水掌握少喷勤喷,表土有水分即可。从小菌蛋到成熟期1般需5~10天。

5、采收加工成熟的大红菇要求菌盖菌膜未破裂,菌盖内卷不开伞及时采收。采菇时用左手压住物料,右手指抓住菇脚轻轻转动再向上拔起,除去带土的菇脚即可上市鲜销(1边采收1边用刀削去带泥土的菇脚防止菇体带泥,影响产品商品性),也可切片烘干制成干菇或者进行盐浸,制成盐浸菇销售。第1潮菇收完后应补充足够水分,经10~12天又开始出第2潮菇,可连续培养4~6潮菇。

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6、红菇人工种植的技术要求以及菌种的引进

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它是1种野生稀有菇品,分布于辽宁、江苏、广西、4川、云南等地,每年夏秋季群生或单生于林中腐殖地上。红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且有药用功效。在福建闽南地区,妇女分娩时必食红菇补充营养;在广州、香港及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我国食用菌科研部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   栽培季节红菇属于中温偏高型的菌类,野生红菇多发生于夏季。其菌丝生长20℃~25℃均适,出菇23℃~28℃均可,栽培季节为春接种,夏出菇。通常5月接种,菌丝培养45~50天,6月下旬至7月长菇,提前70天进行原种和栽培种制作。   原料选择红菇属于草腐土生菌类,主要以分解粪、草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进行繁衍。野生红菇子实体多生于林中潮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基质均为腐烂秸秆、杂草、树叶及畜粪。红菇的栽培原料以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秸秆为宜,如棉籽壳、棉花秆、甘蔗渣、黄豆秸、玉米芯、玉米秆、高梁秆以及山上芦苇、斑茅、象草、节芒等野草均可利用。   培养料配制红菇对养分要求较多,以配制合成培养料为宜。下面介绍几组配方,供选用。配方1:棉籽壳86%,麦麸8.5%,石灰2%,碳酸钙1%,过磷酸钙2%,尿素0.5%。配方2:黄豆秸48%,花生壳20%,棉籽壳19%,麦麸10%,过磷酸钙1%,碳酸钙2%,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1、2主要用于熟料袋栽。配方3:棉籽壳90%,麦麸6%,石灰1%,过磷酸钙1.5%,碳酸钙1%,尿素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4:芦苇50%,杂木屑16%,棉籽壳30%,石灰1.5%,过磷酸钙2%,硫酸镁0.5%。料水比例为1∶1.3。配方

3、4适用于发酵料床栽。   红菇栽培分熟料袋栽和发酵料床栽,两种栽培方式不同,培养料制作也有别:熟料栽培按照配方1或2,将培养料拌匀,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然后装入17×33~3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内,经高压灭菌,冷却接种(按常规要求)。发酵料床栽:按照配方3或4,将培养料混合拌匀,集中成堆发酵处理。料堆高0.8米,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堆料后盖膜保湿,发酵时间5~7天,料温达到65℃时开始翻堆,中间翻堆2~3次。   接种培养栽培方式不同,接种培养方法有别。袋栽:待料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并做好棉塞封口。接种后移入23℃~25℃的室内发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室内2氧化碳浓度骤增。发菌培养通常30天左右。待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采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棚内畦床上,并覆盖腐殖土3~5厘米。畦床4周用泥土封盖,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培养。床栽:将发酵料铺于畦床内,料厚15~18厘米,分3层播种,即畦面先铺1层科,播上菌种,继续铺1层料,播1层种,然后再盖1层料,形成3层料2层种。1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菌种量占料量的10%,播种后整平料面,稍加压实。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待菌丝吃料2/3时,覆土3~5厘米。但要注意通风,使畦床空气保持新鲜,以利菌丝发育。   出菇管理当菌袋进入野外畦床排场后,在管理上应保持覆土的湿润。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0%,野外地栽靠土壤湿润,1般不必喷水,如气候干燥,土面发白时可喷水保湿,但不可渗入料中,以免菌丝霉烂。覆土后1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时温度掌握在23℃~26℃范围,并进行人为变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菇棚内要“3分阳、7分阴”,子实体发育阶段每天上午揭膜通风,并结合喷水1次,空间相对湿度保持90%为适。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掌握在23℃~28℃范围。   出菇期正值炎夏高温季节,野生红菇多生长密林之下,温度比空间低。为此人工栽培遇高温时,应采取喷水降低空间温度,畦沟蓄水调低地温,加厚棚顶遮盖物,抵制外界热源,人为创造适宜长菇环境。出菇阶段如果发现杂菌污染,应及时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2天后再覆盖新土,并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采收加工红菇子实体成熟标志为菌盖伸展中间略凹,色泽艳红,即可连根拔出,采收后可鲜品应市,或阳光晒干或机械脱水烘干成商品。   菌种的引进时应该选择有资质的公司购买.。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