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如何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


1、如何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


种植食用菌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1000—2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1000平方尺面积计算)


(1)、干牛粪6000斤(或牛粪和猪粪各50%)。


(2)、干大麦草2000斤,干稻草1000斤。


(3)、尿素15斤,硫酸铵50斤,石灰氮40斤。


(4)、菜籽饼200斤,鸡粪200斤。


(5)、过磷酸钙50斤。


(6)、石膏150斤,石灰1000斤。


(7)、氨水100斤(拌饼肥用)。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2、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


在农村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并确保菌种健壮、优质、抗病。


2. 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每次采菇后应及时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3. 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 pH 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



3、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食用菌栽培的1般过程的技术


摘要:该文从食用菌生长特点入手,对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介绍了食用菌的生长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为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1、食用菌生长特性食用菌主要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其需要在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内生长,主要有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两种类型,主要可分为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形成、子实体形成、孢子形成等过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酸碱性、温度、氧气、光照、水分等多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2、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1.培养基处理培养基处理可以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常用的技术主要为脱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煮、石灰堆积发酵、石灰浸泡等措施。其中水灰堆积发酵为最常用的措施,其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木屑与2.5%的石。



4、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



1、栽培基质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1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例如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1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1样的,从培养料的配制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



2、代料栽培


代料栽培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3种。生料是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栽培。熟料是生料操作之后经过灭菌消毒、装袋后再使用栽培。发酵料在灭菌消毒后,还得经过腐熟培养再使用的料。



3、养护环境


食用菌的栽培环境,应当保持在24~27℃的温度最为适宜,低于5℃,食用菌的生长速率。



5、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


室内食用菌栽培技术有:骚菌促蕾,压力刺激。



1、骚菌促蕾。


在菌料长满菌丝后,用干净的竹扫把在料面上轻轻来回扫动,除去或破坏表层徒长的老菌丝,待露出新菌丝后,及时喷水和覆盖薄膜保湿保温,7天左右即可现蕾。此法不仅可以促进出菇,而且可增产10%左右。



2、压力刺激。


用旧报纸、麻袋片、细土等覆盖在食用菌培养料面上,通过压力刺激和保温保湿,可促进菌丝迅速生长。采用此法,1般可增产15%左右。


食用菌的生长环境介绍:


食用菌数量较多,各种各样,分布的地区及生长的生态环境各异。例如,南方生长较多的是高温结实性真菌;高山。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