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

本应生长于荒山老林、素有“贡菌”、“菌中之王”美誉的菌类,却被人们不断的人工栽培出来,毕竟因为鸡枞菌营养价值特别丰富所以被人们所种植,那么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怎么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第1图

一、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

(1)季节安排

当温度稳定在12℃-24℃或更高时,这是最好的装袋季节,这是最佳温度范围。此时接种不需要加温,成活率高。培养40-50天后,菌丝覆盖袋子。温度升高后,袋子将被埋在土壤中,第一批蘑菇很快就会长出来。秋季将从9月份延续至10月份。在此期间白蚁活动强劲,但没有伤害。在食用菌丝时,它分泌一些有益于鸡纵向细菌生长的物质,这促进了菌丝生长并且可以实现高产量。

(2)培养基的制备

1、封孔配方:木屑75%,麸皮20%,石膏

1、5%,糖1%,白蚁巢土3%,水140%。

2、配制方法:将配料称重后再翻成平均混合物,堆放后2小时检查无水,含水量约为65%左右,即抓住培养物抓手间形成的水滴不落程度。

3、袋装接种:用聚丙烯袋装满17×45厘米,两套衣领后无棉袋塑料袋口,按常规灭菌,接种。

(3)真菌培养

将接种袋放入预先灭菌的培养室中。调节袋温度在20°C和25°C之间。正常40-60天菌丝体的饲料培养。

(4)野外搭棚

鸡枞菌菌丝生理成熟后,要搬到野外菇棚出菇菇棚场地选择南北朝向、地势平整、土壤肥美、酸性的场地;也可用房前屋后庭院作栽培场地。先整理成0-100厘米宽的畦床,长度视场地而定。扒出表土整成15厘米的凹畦。鸡枞菌喜酸性环境,故不宜撒石灰粉消毒,可撒适量的多菌灵或硫菌灵。畦床平均撒3-5厘米厚的粗沙,周围挖好排水沟。菇棚高2米,上方和周围用草帘遮荫。

(5)栽培管理

当菌丝满袋的菌袋袋壁呈现米粒大小的钉状或珊瑚状瘤点时,脱去菌袋筒膜,排于宽60厘米、深25厘米、长不限的畦里,菌棒间距2~3厘米,间隙用国土资料填实,菌捧表覆8~10厘米厚的经阳光暴晒过的菜园沃土或腐质土,畦上建拱棚遮荫,坚持覆土潮湿。普通经30~40天培育,鸡枞菌子实体可破土而出。

(6)出菇管理

鸡枞菌出菇普通在夏秋时节6-10月份。其气温控制在24℃-28℃为适。气温高时棚顶加厚遮阳物,畦沟浅水蓄水,早、晚棚内空间喷水,人为发明一种阴凉潮湿环境,空气相对湿度85%~90%;并拉大昼夜的温、湿差,促使菇体质量进步。出菇期间常发作蜻瑜咬食菇体,可采取人工捕捉。

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第2图

二、不同地区叫法

鸡纵菌我们又叫它鸡枞菌,现有多种写法:鸡枞菌、鸡纵菌、鸡棕、鸡棕菌、三八菇(遵义)、三大菇(川南)等。这些写法都是对的,而且不同地方叫鸡枞菌也不同,例如夏至菌(广西)、伞把菇(云南、贵州、四川)、枞杠菌(川东北)、鸡肉丝菇(台湾、福建)、豆鸡菇、白蚁菰、白蚁伞、黄鸡枞(福建、广东),粤北地区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客家系人称为箭头菇,在攀枝花俗称为三堂菌。可见中文的博大精深。

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第3图

本文有关于白色鸡枞菌的人工种植的相关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鸡枞菌栽培技术上看似简单,但是在在要求上是比较严格的,目前国内鸡枞以其野生数量少、真正的野生鸡枞菌无法人工培育等原因,在古代列为贡品。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