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介绍,食用菌种植需要那些材料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介绍


1、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介绍



1、时间。


金针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7~30℃,最佳温度为23℃,子实体分化发育适宜温度为3~18℃,最佳温度为13℃。因此,南方地区种植时间以晚秋为好,北方地区以中秋为好,江南诸省在10~11月为好,高海拔山区在9月为好。



2、场所。


需要准备菇房,菇房的主要要求是保温、通风、干净,可以搭建1个半地下式菇房,建议在室外往地下挖1个1米深的正方体的洞,再用土在地上4周垛起1米高的墙,顶上盖塑料膜及草帘即可。



3、原料。


可以将粉碎玉米芯(可用高粱壳、锯末、花生壳、豆秆、玉米秆、油菜秆等代替)、麦麸、玉米面、石膏粉、黄豆面、过磷酸钙、白糖按75:20:3.5:2:1.5:1:1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白糖加。



2、食用菌种植需要那些材料


食用菌的菌种系指经人工培养并进行扩大繁殖和用于生产的菌丝体。菌种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菌株原有的种性及制种技术水平的高低。



1、 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利用的主要原料均为农作物、林业生产的废弃物,如适合栽培平菇、香菇等各类木腐菌的原料有: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轴、麸皮、米糠、玉米面等;适合栽培双孢菇等草腐菌的原料有:稻草、麦秸、棉秆、牛马粪、鸡粪等。除此以外,人工栽培食用菌还需要添加1些蔗糖、石灰、石膏、磷酸2氢钾等物质,以满足食用菌对营养或环境条件的要求。



2、 纯种。



3、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方法介绍



1、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4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覆盖物要厚1点,利于保温,4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2、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3、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3种类型。



4、想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该如何操作


种植食用菌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1000—2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1000平方尺面积计算)


(1)、干牛粪6000斤(或牛粪和猪粪各50%)。


(2)、干大麦草2000斤,干稻草1000斤。


(3)、尿素15斤,硫酸铵50斤,石灰氮40斤。


(4)、菜籽饼200斤,鸡粪200斤。


(5)、过磷酸钙50斤。


(6)、石膏150斤,石灰1000斤。


(7)、氨水100斤(拌饼肥用)。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