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大棚食用菌种植方法 需要注意这几点

食用菌栽培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1、食用菌栽培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我觉得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时候,经常出现的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比如说很有可能会产生相应的细菌感染,有可能我们在进行培养料灭菌的时候,措施做得不够彻底,或者是我们所栽培的菌种本身就携带着相应的细菌等等。出现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进行接种以后,我们的菌丝不会发菌,或者是我们在进行配料的时候出现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我们所栽培的菌种存在相应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在发菌的后期出现菌丝吃料慢等现象。


我们在进行食用菌栽培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菌丝发满以后,却不出菇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很有可能是与环境温度不适合有关,。



2、大棚食用菌种植方法 需要注意这几点



1、食用菌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碳素、氮素、矿质元素和生长素是食用菌生长必须的营养物质;木材、木屑等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食用菌需要的碳素营养;麦麸、米糠、豆饼粉、玉米粉、尿素等含有丰富的氮素,是食用菌需要的氮素营养。


在配制培养料时,必须注意碳素与氮素的比例。食用菌还需要微量的磷、钙、镁、钾、锌、钼等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1般在栽培料中就有。另外,食用菌生长发育中还需要1定量的生长素,如维生素B
1、B
2、B6等,在马铃薯、米糠等物中含量较多。



2、食用菌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必须注意不同的食用菌所要求的温度是不1样的,同1种食用菌的不同品种要求的温度也不1样。而且,1个品种的不同生育阶段要求的温度也不1样。




3、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要点(食用菌栽培的1般过程的技术


摘要:该文从食用菌生长特点入手,对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究,介绍了食用菌的生长特性、人工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便为人工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
1、食用菌生长特性食用菌主要是指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其需要在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环境内生长,主要有生殖生长、营养生长两种类型,主要可分为孢子萌发、单核菌丝形成、子实体形成、孢子形成等过程,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酸碱性、温度、氧气、光照、水分等多种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2、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1.培养基处理培养基处理可以为食用菌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常用的技术主要为脱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水煮、石灰堆积发酵、石灰浸泡等措施。其中水灰堆积发酵为最常用的措施,其主要是将收集到的木屑与2.5%的石。



4、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方法



1、种植基地,平菇是1种比较喜欢湿润和温度的食用菌,所以在选择菇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场地的保温保湿性,然后就是菇场的通风性要良好,确保菇场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只有保证了这1点,才能减少菇场内的细菌减少,细菌的存在会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和发育,选择好菇场后,就是在种植平菇之前要对菇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杀菌工作,这样也是可以减少菌类对平菇的危害。



2、配料,在配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做到配料的干净和无污染,同时平菇的配料1定要进行搅拌,而且要搅拌均匀,还要等到配料进行充分的发酵后才能进行下1项工作。下1步就是对配料进行装袋了,装袋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能过满,需要先装1层底料,然后再装1层种子这样的方式进行装袋,最后1步也是最重要的1步,就装袋完成。



5、食用菌的栽培的主要问题与合理的建议


目前,食用菌栽培虽然已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基础,但由于其栽培过程环节较多,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栽培失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产生杂菌感染。凡以杂木屑和农作物秸秆等原料栽培的食用菌,栽培的成败与产量的多少取决于培养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


1.栽培中产生杂菌的主要原因有:
1、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表现为整个培养袋上都长出较为均匀的杂菌菌落,或是培养袋被刺破而使杂菌侵入形成圆形扩散的菌落;
2、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起。表现为长出的杂菌通常只在袋口周围,且菌丝较为稀疏;
3、菌种本身带菌。表现为菌种所到之处均有杂菌;
4、场地条件差或是利用消毒不彻底的老菇房。表现为培养袋上出现不均匀无规则的杂菌菌落;


2.对策:
1、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对质地坚硬。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