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引领顺昌姑农走致富路

“失败”的种菌史 进入新年,在顺昌县田间地头,人们正忙着收购稻草、牛粪、芦苇,搭菇棚,为新一年种植姬松茸做准备。 在顺昌乡村,一种占地不过半亩,面积不过500平方米,用竹梢、稻草、芦苇搭建的简易大棚随处可见。顺昌县仁寿镇余塘村村主任兰清贵告诉记者,这些大棚是用来种植珍稀实用菌姬松茸的,一个棚一年纯利就有

1、5万元左右。 余塘村村民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村里面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几千袋香菇,每年光备料、烘烤就要砍掉600多亩生态林。没多久大家就发现,由于香菇的经济价值有限,赔本的倒不少。而且,随着菇越种越多,山上的林子越砍越少,过去并不常见的山洪近十多年来年年出现。从此,余塘村的村民们远离食用菌种植。他们反而认为,只要不种菇、少砍树、少受灾,生活倒过得更平实。 转眼进入21世纪,顺昌县农业局食用菌专家通过深入考察研究,决定引进一批新的食用菌品种,这其中就有珍稀菇――姬松茸。根据以往东北几省种植姬松茸的经验,专家们认为,从气候上看,顺昌县适宜姬松茸生长的时间要比东北三省长一倍多。而且这种珍稀菇以干牛粪、稻草、芦苇作为堆料,不用像过去种植香菇那样要消耗掉大量宝贵的森林资源,值得推广种植。 姬松茸,引领顺昌姑农走致富路,第1图 “典型”引出致富路 然而,2003年顺昌县农业部门开始推广姬松茸时,尽管下了大功夫向菇农宣传其不菲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但是曾经吃过苦头的菇农们对此将信将疑,怕到时候又是赔本赚吆喝。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县农业局采取了典型引路的方式,从原来有食用菌种植基础的几个村子入手,选择了几个观念新、有闯劲的村民,进行说服动员。 2002年,县食用菌办技术员林桂荣与胞弟林桂华一道与岚下乡郭成村范泉亮、邓荣华共同投资5万多元,以芦苇为主要原材料种植姬松茸4000平方米。2003年2月,正是春节正月,闽北广大农户冬闲串门,林氏两兄弟与2户菇农却忙着堆料、下种。看到他们头上沾着茅草、满身汗水,不少农民笑话他们“想钱想疯了,芦苇还能种出金来?” 5月10日,第一批姬松茸开始上市,通过外贸渠道销往日本,当年11月收成后清点干菇总计2500多公斤,时价每公斤270元,实现销售产值60余万元,范泉亮、邓荣华拿到15万多元分成。全乡乃至顺昌及其周边县市都轰动了!菇农们想不到,市场俏销的姬松茸竟然用的是在农村随处可见的、被人们当作废物的牛粪、稻草、竹梢等东西生产出来的,而且在市场上还特别抢手。 原料不愁,市场不愁,又能赚大钱,还能变废为宝,处理掉破坏环境生态的垃圾。这不是一棵“摇钱树”是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第二年的姬松茸生产备料季节,桂溪村的大棚一下子就猛增到近百个。一年后,每个大棚收入

1、5万元左右,村民个个都乐开了花。 据顺昌县食用菌办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县菇农共种植食用菌大棚700个,总面积36万多平方米,棚均纯收入在

1、2万元以上,高的达到2万多元。 同样是发展食用菌,从香菇到姬松茸,真是品种一变天地宽。 姬松茸,引领顺昌姑农走致富路,第2图 牛粪成了“香馍馍” 这两年,由于种植姬松茸,顺昌县牛粪“行情”看涨,顺昌县境内的长富牧场的员工感受最深。这几家牧场都是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乳制品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应运而生的规模化奶牛饲养场。随着奶牛数的不断扩大,奶牛每天几十、上百吨的粪便因没有更好地处置办法而让人犯愁,而要运用新科技手段对牛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动辄就要几百万元的投入,没有一家牧场承受得了。 2003年,当第一拨姬松茸种植户开始备料时,几位主动找上门来讨要牛粪的菇农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不花一分钱就拉走一车又一车牛粪。 2004年底,牛粪突然吃“香”了。种植姬松茸的农户一下子从十多户发展到上百户。此时,精明的牧场业主也发现,这些往日无处可容的牛粪,或许还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财富。一袋30公斤的干牛粪标出了3元的价格,菇农们也照样一车车地往自家的库房里拉,一点也不嫌贵。这一年,顺昌菇农种植姬松茸一棚最少收入

1、2万元,县各大奶牛场卖干牛粪,也净赚了至少十几万元。 俗话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到了2005年,全县姬松茸大棚迅猛增加到700个,这回干牛粪的价格也成倍翻番,从每30公斤3元直线上涨到11元,各大奶牛场的牛粪供不应求。种植户们不得不转向邻近的建阳、邵武、延平境内的牧场求购。 县食用菌办主任祖基昌高兴地说,每个姬松茸大棚除了需要芦苇及稻秸秆1万公斤以外,还要消耗干牛粪1750公斤,按1∶4换算成湿牛粪就要7000公斤,也就是说仅牛粪一项顺昌县种植的700个姬松茸大棚就要“吃”掉闽北各奶牛场490万公斤的牛粪。 490万公斤牛粪!这对于地处闽江上游富屯溪畔的顺昌县来说,假如直接排放到江河中,那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景象!发展姬松茸,将牛粪、竹屑、芦苇等变废为宝,在给农民带来增收的同时,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选准项目对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姬松茸,引领顺昌姑农走致富路,第3图 种菇能手当上村主干 眼下,姬松茸采摘季节已过,可顺昌县洋墩乡田溪村村主任冯德禄还在为姬松茸的事忙乎着。他在忙着组织村食用菌协会会员,挨家挨户登记姬松茸菇棚的数量。 冯德禄当上村主任,离不开姬松茸的“推荐”。 按照姬松茸的备料标准,一个500平方米左右的姬松茸菇棚起码要备足近2000公斤的干牛粪、7500公斤的芦苇、稻草,800多根用于搭建大棚的毛竹梢,此外还要750余袋高品质的菌种。顺昌县是全国毛竹之乡,毛竹梢倒也不缺,而芦苇、稻草这些东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拾。但干牛粪就麻烦多了。一是现在农村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少,靠自己积攒根本办不到。二是如果一家一户自己前往长富牧场求购,极易导致牛粪价格被恶意哄抬。所以,从2004年的姬松茸备料季节开始,当时还是一名普通村民的冯德禄就联络了几位头脑灵活又热心肠的种植户,主动挑头帮助其他菇农与附近的奶牛场协商购买牛粪事宜。去年,他被村民们高票选为新一届的村主任。 在顺昌农村采访,记者发现,像冯德禄这样因为与姬松茸结缘而成长为村干部的事例并非个别。在仁寿镇桂溪村,村主任兰清贵就是凭着他一手种植姬松茸的好技术和乐于助人的品德,赢得村民的信任,被选上村主任的。而同样在仁寿镇,记者还发现,同样是凭着种植姬松茸的优异表现,村民吴财发、胡发明双双当选为镇食用菌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由于种植姬松茸,村民吴岩峰被评为南平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村民吴财发则被评为南平市食用菌协会工作先进个人。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