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菌怎么种植,黄桑菌种植技术?
1、黄桑菌怎么种植
种植桑黄菌适宜生长在富含丰富腐殖质的栽培基质中,种植桑黄时,需要使用木屑、磷肥、棉籽壳、石膏粉、腐叶等物质混合配制成的养料,再将养料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等其发酵成功后,即可对养料进行高温灭菌。 桑黄产量高要搭建大棚,可以采用室内层架式结构,并且大棚的地址最好选在树荫处、靠近水源、地势宽阔的地方,而且大棚中要安装有供暖设备和排气设备,方便调节室内的温度,通风换气。 种植桑黄时需要在无菌室中进行接种,再将接种成功的桑黄移到大棚中,并且每周要翻动1次养料袋,使袋中的氧气增加,促进桑黄快速发菌,而且要将大棚的窗帘拉上,使室内保持昏暗,有利于桑黄旺盛生长。 桑黄是喜温性真菌,栽培桑黄时,需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2-28度间,并每天通风半个小时,帮助桑黄快速生长,等待25-30天左右,桑黄的菌丝就会长满养料袋了,再用小刀将袋子划破,方便桑黄出菌。
2、黄桑菌种植技术?
黄桑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植株可以在偏碱性、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但是黄桑最适合在中性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因此可以将其栽种到沙土、红壤土或者园土中。
2、浇灌水分黄桑对于水分的需求较高,若水分不足会影响桑根和新梢的生长,导致植株的叶片垂落,因此在养护黄桑的过程中,春秋冬3季要为其每隔3-5天浇1次水,而夏季要为植株每天浇1次水,保证土壤的湿润。
3、施加肥料当黄桑生长出叶芽后,需要为其每隔20天施加1次磷肥,促进植株根茎的生长,同时加快叶绿素的形成,而当黄桑生长出枝芽后,则需要为其提供氮肥和钾肥,促使植株生长的更加健壮。
4、控制温度黄桑适合在25-30度的温暖环境下生长,当温度低于5度,植株的桑根会无法呼吸,而温度低于12度黄桑难以发芽,而在温度处于15-25度之间,植株会萌发叶芽,同时黄桑的枝芽会慢慢生长出来。
3、野生黄桑能长多大?
1年能长到:150克到200克,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速度慢,1般1年雄鱼长到0.6-0.7斤/尾,雌鱼长到0.2-0.3斤/尾。
4、黄桑菌怎么种植?
在靠近水源处搭建桑黄棚,严格消毒后再放培养料。制作好培育料后进行装袋,经过灭菌处理后再进行接种。发菌期间保持1定的湿度和温度,每隔1周翻1次,等菌丝长满菌袋3分之2时移入培养棚。菌丝长满后要保持棚内充足的氧气、散光照射、定时通风等,实时采收。
5、黄桑饲料多少钱1吨?多少蛋白? 0个回答 | 2012-12-31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危害加大。为此,提出几种常见疾病的主要控制技术。
1、机械损伤病因 由于黄颡鱼喜集群生活,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操作和运输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性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 流行情况 主要为网箱分养操作及大规格鱼种长途运输后受伤。 疾病控制技术 在拉网锻炼、运输中要细心操作。出苗时,暂养网箱时间不要过长,并尽可能降低暂养箱的放养密度。运输用水中可以 适量添加土霉素,鱼种入池或入网箱前要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30%食盐水溶液浸洗消毒。
2、出血性水肿病 病因 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色浓液,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易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 疾病控制技术 养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适当降低鱼苗的放养密度;疾病发生后,每天进行水体消毒1次,连续3天。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应到饵料中添加1%食盐。
3、水霉病 病因 由水霉菌感染引起。水霉菌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且向内外生长与蔓延扩散,呈似灰白色的棉絮状附着物,病鱼游泳失常,焦躁不安,直到肌肉腐烂,失去食欲,瘦弱而死;若鱼卵上布满菌丝,则变成白色绒球状,霉卵成为死的鱼卵。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和成鱼。此病在水温低时最易发生,多因在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疾病控制技术 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2~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全池泼洒亚甲基蓝,使池水达到2mg/L浓度,2天后再泼洒1次。受精卵在孵化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水温最好控制在26~28℃,孵化过程中还要对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
4、肠炎病 病因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剖开鱼腹,患病较轻的鱼体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血脓充塞肠管。病鱼离群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肠炎病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病菌感染可能来源于养殖水域的底层淤泥,鱼体摄食的浮游动物、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中的鱼肉浆也有可能携带该病菌。流行高峰多发生在水温为25~30℃时。 疾病控制技术 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饵应用2~3%食盐溶液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0.1%鲜大蒜汁进行投喂;全池泼洒每立方0.5g2溴海因。
5、车轮虫病 病因 由车轮虫寄生引起。病鱼焦躁不安,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粘液上。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鱼种,多发生于春末秋初。 疾病控制技术 全池泼洒每立方0.7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或用苦楝树叶30kg/亩煎煮后用汤汁全池泼洒。
6、小瓜虫病 病因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在病鱼的体表肉眼可见小白点,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1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粘液,可见大量小瓜虫。多子小瓜虫的繁殖适温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当过度密养、饵料不足、鱼体瘦弱时,鱼体易被小瓜虫感染。 疾病控制技术 用每立方福尔马林50~60g浸洗鱼体10~15分钟,同时,发病鱼池亦用福尔马林消毒;全池泼洒每立方2g亚甲基蓝,连续数次,每天1次。
7、锚头蚤病 病因 由锚头蚤寄生引起。发病初期,病鱼呈急躁不安、游动迟缓、鱼体消瘦等现象。寄生部位充血发炎,肿胀,出现红斑。肉眼可见锚头蚤寄生。4月~6月是流行季节。 疾病控制技术 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每立方0.3~0.4g,疗效显著。
8、营养性疾病 病因 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饲料成分变性或能量不足,均会引起黄颡鱼的营养性疾病。常见症状有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病鱼肝脏肿大,肝脏颜色粉白或发黄,胆囊肿大,胆汁发黑,胰脏色淡。病鱼0星死亡。 疾病控制技术 改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用量。 在养殖黄颡鱼常见疾病的控制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2、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3、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4、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4定”、“4看”投喂方法,不施用未经过发酵的粪肥。
5、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6、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
7、发现鱼病,及时诊治。应注意:黄颡鱼为无鳞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
6、黄桑菌种植周期多少个月
桑黄菌室内种殖1般需要多久可以长出菌?大棚栽培的话7个月左右,室内环境可控的话,应该能缩短栽培周期,估计也要6个月左右 。